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師故事技能大賽心得體會篇一
這次大賽的課題是“一元一次函數”,為了能講好這節課,我通過看書,查資料進行了備課,經過充分的準備后,緊張的情緒稍微有了些緩解。 我是第五個上講臺講課的,借鑒前幾個同學的經驗,我不斷提醒自己一定不要緊張,聲音一定要洪亮。在臺下候場的時候,我非常緊張,因為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同學和評委老師,怕自己會講不好。剛剛站在講臺上上,頭腦里似乎一片空白,講著講著自己好象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了,思路也隨著開闊了。短短的15分鐘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但在講課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說:數學語言的運用不夠嚴謹,由于緊張造成一些失誤,教學設計不夠好等等。但很幸運的我獲得了二等獎,這更讓我有了自信。
通過這次比賽,我對自己以后的講課應該注意的事項歸納如下:
1、 一定不要緊張,要相信自己;
2、 聲音一定要洪亮;
3、 注意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
4、 課前一定要做充分準備,以求將課程熟記;
5、 避免口頭禪和俗語等。
6、 以后還應抓住每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一堂好課,不僅要傳遞給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從心里覺得聽你的課是一種享受。 這次參賽也給我未來的講臺產生了一些思考。
從課前準備來說。我們要讀透內容,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怎樣引出所講內容,應該按照什么順序講,怎樣效果會更好。我們要研究板書應該怎么設計,講課時間應該怎樣分配,應該舉什么例子合適。我們要學習課件怎樣設計更適合教學內容,怎樣使學生看清楚,怎樣不至于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行業,光環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在講臺下,你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尤其是處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中。所以做教師不可以不讀書,更不可以不關注社會的動態變化。
從講課過程中來說。在講課的過程中,始終貫徹到底的原則就是靈活應對處理各種情況。 雖然本次大賽的授課對象是自己的同學,但是也能深深體會到講課過程中互動的重要,聽了評委老師的點評以及看了其他同學的參賽過程,明白了一個清晰的思路以及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的重要性。
課程結束后,教師應該自評,自己找不完善的地方,只有不斷自省,發現并改正問題,我們才能不斷進步。最后,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不管提高自己的技能,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做一名稱職的教師。
在我心中,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努力做到,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遵紀守法,普通話標準,粉筆字漂亮,為人和善,知識淵博,善于溝通,了解學生內心,幫助學生成長,穿著樸素大方,全心投入教師行業,用汗水和智慧去書寫教師行業無悔的生命華章。
<
教師故事技能大賽心得體會篇二
在這次教師職業技能大賽中,幾位參賽者的講課水平我覺得相當之高,對于課件板書的利用也是恰當合理,但是我們拋開比賽本身,老師自身的能力素養呢?似乎這是被忽略的。而且這點似乎更重要,下面就這個,我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對于一個教師,除了教學技能之外,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觀點的學習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而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
隨著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么可以,怎么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
其次,我們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于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當一個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他才有動力,有激情,而當他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那就激活他創新,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
3、進行三個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教學手段的轉變。
4、采取四種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以上便是我對本次教師技能大賽的一些想法。總之,培養一個優秀教師,考驗技能是一方面,但是知識及師德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
教師故事技能大賽心得體會篇三
為期大半個月的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早已落下帷幕,但我想,真正的教育歷程才剛剛開始。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不僅是一場各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的展示賽,對于我們今年新進教師技能的考評,為以后的教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此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為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了堅實、廣闊的平臺,并且極大地促進了我們青年教師現代化素質的發展,進一步引導了廣大青年教師相互學習、努力拼搏、勇于創新、勤于鍛煉的良好習慣。通過這次活動,不僅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學校領導對我們青年老師的深切關懷和殷切希望,還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存在于我身上的不足,自己距離一位優秀的老師還有很大距離:一是我本身缺乏較好的課堂處理的經驗,二來覺得自己在教育教學這一塊還不夠“精”。比賽已經過去了,但它留給我的不僅僅是最后那個結果,更多的是比賽過程賦予我的種種思考。一、需要不斷的提升個人素質
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新老師,我沒有太多的教學實踐經歷,所以很多時候,對于教育教學還處于摸索狀態。而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知識素養,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個人素養,學習借鑒和積累經驗,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摸索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促進個人專業素養的提升。有位老師跟我說過這樣的話,當今的教育教學不是用老師的威嚴來震懾學生,真正令學生折服的是這位老師的才學,所以,一名教師往講臺上一站,舉手投足之間,言語之間就能折射出這位老師的水平。有句話說的好,要教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而且我認為還必須是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我時常問自己,究竟有沒有做到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自己除了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之外,究竟還有多少自己的東西還可以教給學生?究竟有沒有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授之以魚,并且授之以漁?顯然很多時候,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很多時候,年輕的我們更需要一些真實的評價,比如此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句簡單的“講的還可以”
、“講的挺好的”等等這樣的評價。我時常請教一些有經驗的老師有關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的方法和經驗,由此我認識到,我缺乏的不僅僅是作為教師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認識事情和思考事情的深度和廣度,對于有些事情,我們容易想得過于簡單,而真正忽略了其中的細節,譬如這次教學技能大賽,從最基本的課前安排、課堂上出現的各種意外的概率以及時間問題等等,歸根結底,還是敗于自己的經驗不足和不注重細節。作為教師,我的教師生涯才開始,教育這條路沒有捷徑,一切都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走,實實在在的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地學習研究,才能在自己的專業素養上成長起來。
二、不斷的反省和思考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能成為名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足以證明反思的重要性。我想,此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對于大多數參賽的青年教師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尤其是對我這個今年新進教師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成功意味著我的教學基本技能過關。所以,對于這次大賽我倍感壓力。面對有限的時間準備新課,從導入到小結,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然而賽后我回過頭來思考,當初是怎么備課的?如何設置每一個環節之間的銜接的?通過這次比賽,給我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問題:比如如何對教材進行鉆研,哪些知識是詳細講解的,如何展示本堂課的亮點,如何把握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如何對自己的課堂和教學進行有效性思考。總的說來,這次比賽是一個大講堂,讓我開闊眼界學習別人;它又是一次大檢閱,督促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取長補短;它還是一次大掃除,幫助發現自己在平時工作中不曾發現的死角。
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平臺來檢驗和展示自我,年輕的我們,需要學校的關注,需要學校創設這樣的機會來歷練自己。我想,在我們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的過程中,在各位老師辛勤指導和我們自我反思下,我們會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