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必修二物理知識點總結篇一
1、質點
2、參考系
3、坐標系
4、時刻和時間間隔
5、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6、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可用從起點到末點的有向線段來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程度。
分類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瞬時速度:
與速率的區別和聯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標量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時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
定義:(即等于速度的變化率)
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的方向不確定。(或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1、x—t圖象(即位移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靜止,曲線表示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圖象(速度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物體作變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發生變化)。
(3)、縱坐標表示速度。縱坐標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縱坐標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積表示位移。橫軸上方的面積表示正位移,橫軸下方的面積表示負位移。
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1、兩種打點即使器的異同點
2、紙帶分析;
(1)、從紙帶上可直接判斷時間間隔,用刻度尺可以測量位移。
(2)、可計算出經過某點的瞬時速度
(3)、可計算出加速度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1、vt/2=v=(v0+v)/2
2、vx/2=
3、△x=at2 { xm-xn=(m-n)at2}
4、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例式
應用基本關系式和推論時注意:
(1)、確定研究對象在哪個運動過程,并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
(2)、求解運動學問題時一般都有多種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2)、豎直上拋運動;v0=0 a=-g
1、尋找三個關系:時間關系,速度關系,位移關系。兩物體速度相等是兩物體有最大或最小距離的臨界條件。
2、處理方法:物理法,數學法,圖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學研究過程的基本要素。
作用點: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點)
2、彈力
(1)、形變、彈性形變、定義等。
(2)、產生條件:
(3)、拉力、支持力、壓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
(4)、彈簧的彈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設法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
3、摩擦力
(1)、靜摩擦力:①、產生條件②、方向判斷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2)滑動摩擦力:①、產生條件②、方向判斷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3)、可用假設法來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1、定義;由分力求合力的過程。
2、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圖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計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合力與分力的大小關系
1、分解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2、分解原則:按照實際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兩分力的方向)
3、把一個已知力分解為兩個分力
①、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求兩個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過作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判斷)
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
三、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1、內容:(揭示物體不受力或合力為零的情形)
2、兩個概念:
①、力
②、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
1、內容:(不能從純數學的角度表述)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要點:
①、式中f是物體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
②、矢量性
③、瞬時性
④、獨立性
⑤、相對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內容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點:
①等值、反向、共線、異點
②瞬時對應
③性質相同
④各自產生其作用效果
3、一對相互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異同點
1、力學基本物理量:長度(l)質量(m)時間(t)
力學基本單位:米(m)千克(kg)秒(s)
2、應用:用單位判斷結果表達式,能肯定錯誤(但不能肯定正確)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v0 v t x )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情況( f合或某個分力)
3、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
(1)明確研究對象。
(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情況分析,畫出受力示意圖。
(3)建立直角坐標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運動方向為正方向,與正方向相同的力為正,與正方向相反的力為負。在y軸和x軸分別列牛頓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時,所有物理量都應統一單位,一般統一為國際單位。
4、分析兩類問題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之間聯系的橋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圖
1、超重現象和失重現象
2、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減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減速上升),失ma。
必修二物理知識點總結篇二
1.在曲線運動中,質點在某一時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線上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物體做直線或曲線運動的條件:
(已知當物體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產生加速度a)
(2)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不同,則物體做曲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合外力的方向總是指向軌跡的凹的一邊。
4.平拋運動: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
6.①水平分速度: ②豎直分速度: ③t秒末的合速度
7.勻速圓周運動:質點沿圓周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相同。
8.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周期t,頻率:f=1/t
(4)線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間的關系:
10.向心力: 向心力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個指向圓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變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12.注意:
(1)由于 方向時刻在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的變加速運動。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方向總指向圓心,是一個變力。
(3)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萬有引力定律: 引力常量g=6.67× 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中心天體質量m, 天體半徑r, 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
(1)萬有引力=向心力 (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
(2)重力=萬有引力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星中線速度是最大的。
由mg=mv2/r或由 = =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繞速度
8.大于環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位移
2.功: 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 (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90度時, 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 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6.動能定理:
解答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力做功情況,然后求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和。
③明確物體在過程始末狀態的動能 和 。
④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 。
7.機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沒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題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物體系或物體
②根據研究對象所經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當地選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態時的機械能。
④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
9.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
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
10、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耗散
必修二物理知識點總結篇三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規定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
2、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
3.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安全電壓應不高于36v,家庭電路電壓220v。
4.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溫度越高電阻越小)。
5.能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錯,“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條件下導體和絕緣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7.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8.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9.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0.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u/i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11.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電功率、電熱與電阻成正比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功、電功率、電熱與電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13.開關應連接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兩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15.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并聯的,多并一個用電器,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總功率增大。
16.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保險絲熔斷,產生的原因有兩個:①短路②總功率過大。
17.磁體自由靜止時指南的一端是南極(s極),指北的一段是北極(n極)。磁體外部磁感線由n極出發,回到s極。
18.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20.磁場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②該點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必修二物理知識點總結篇四
1.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可能靜止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2.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3.連通器兩側液面相平的條件:①同一液體②液體靜止。
4.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5.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6.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7.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氣壓高沸點高;氣壓低沸點低。
8.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9.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氣gv排也適用于氣體)。
10.潛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變的,它就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下潛、上浮和懸浮的。
11.密度計放在任何液體中其浮力都不變,都等于它的重力,示數上小下大。
12.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飛機起飛就是利用這一原理)。
13.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大小關系.但“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這句話是正確的。
14.使用機械能省力或省距離(不能同時省),但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機械效率小于1)。
15.有用功多,機械效率高(錯),額外功少,機械效率高(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機械效率高(對)。
16.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重物不變,減輕動滑輪的重也能提高機械效率)。
17、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彈簧測力計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時讀數。
18.降落傘勻速下落時機械能不變(錯),考察機械能變化時,劃出速度、高度的變化。
19.用力推車但沒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阻力(錯,推力等于阻力)。
20.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