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著名名著讀后感篇一
這是曹伯伯七八十年代完成的作品,時代離我們很遙遠,但讀起草房子這本書,心里卻感到無比親切。
這本書是由九個小篇章組成的,但它們內在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里的一切都跟油麻地有關,跟桑桑這個六年級男生有關。故事的一切都圍繞著他們。桑桑是個聰明伶俐,活潑好動的男生。在他六年的小學生涯里,做的好事多,壞事也多。比如,他把蚊帳改成漁網來捕魚,砸鍋賣鐵買鴿子,把碗柜改成鴿子的“高級別墅”……這一切不得不讓我邊看邊笑。
但是,在藥寮那一章,又讓我多次流下淚水。在那章,桑桑被診斷患了絕癥,桑桑的爸爸走南闖北,四處尋訪名醫,可又一次次失敗,我為桑桑短暫的生命流下了眼淚。在幾乎絕望時,溫幼菊老師帶桑桑到她的藥寮里,為他熬藥,幫助他,鼓勵他。與此同時,桑爸訪到了名醫。當看到桑桑奇跡般的康復時,我高興得又一次流下了眼淚。
桑桑在六年的小學生涯中嘗到人事間的悲歡離合,秦大奶奶的去世,蔣老師和白蓮之間復雜的關系……都使這個小男孩從懵懂慢慢成長到有男子氣慨的大男孩了。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只是我們沒有在意。
因為,就像書中的桑桑一樣,一件小事很可能改變看法、想法。
讓我們把那些揮之不去的記憶深深烙在腦海里吧!
著名名著讀后感6
以前我都是從電視上了解西游記,今年我買了一本《西游記》的書看,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雖然說這書并沒有電視上生動有趣但卻內容翔實,百看不厭。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了。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從而長生不老,使出了渾身解數。首先扮成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接著又扮成女子的父母,可都被孫悟空一眼就看穿了。孫悟空拿出金箍棒把她們都打倒在地,唐僧卻看不出來,以為他是在濫殺無辜,把孫悟空趕走回了花果山。要不是及時發現,也許現在他們已經身處險境,兇多吉少了。
從《西游記》這本書中,我了解了一個道理:人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因為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半途而廢了,那樣是永遠不會有成功的。我們都應該要學習唐僧師徒,為了取到圣經,一行人走了十萬八千里,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是他們卻不曾退縮,我想這就是《西游記》能夠入選為我國四大名著的原因之一吧。看完這本書我聯想到我的生活實例。記得我學鋼琴的時候,十分熱愛,每天晚上都堅持彈半個小時左右,可一個星期以后,媽媽拉我彈都不去了。三分鐘的熱度過去后,我的鋼琴夢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能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我以后一定要堅持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希望我能夠成功。我相信這種精神一定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激勵著一大又一代的人奮發圖強,堅持不懈
著名名著讀后感篇二
暑假里,我讀了著名少兒作家曹文軒的《草房子》一書這本書是一本非常講究品位的少兒長篇小說。這部作品格調高雅,始終充滿美感,而蕩漾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
《草房子》這本書有九個故事組成,這九個故事中隨便拿出一個就能獨立成章。一切都和油麻地這個地方有關,也與桑桑這個小男孩有關。在他六年的小學生涯中做了不少的事,也闖了不少的禍,比如:他把蚊帳改成漁網,我也不知道他的腦洞為什么那么大,觀察力也過與常人,這正是他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我一邊看一邊咯咯地笑,桑桑是多么聰明調皮、活潑開朗的孩子啊!
在《草房子》中,有許多之最,在我心中,細馬是最有孝心的。他的故鄉在江南,從父母家被領到了油麻地,他雖然成績不好,但對自己的養父母很有孝心,他的養父母生病了,他不顧寒風刺骨去挖柳樹須。后來他又像大人一樣照顧養母,并重新做了一間房子,我們也應該像細馬一樣孝順自己的父母,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在《草房子》里,我最喜歡桑桑了,因為他的想法總是和別人不同,異想天開,做出一些古怪的事,讓人不理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桑桑鮮明的個性讓我喜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做好自我,做有自己個性的好孩子。
《草房子》這部作品閃耀在主人公身上的美,蕩漾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深深吸引著我,感染著我,也來讀一讀吧!(楊嘉怡)
著名名著讀后感篇三
這幾天我學了一篇課文,是作家丹尼爾·笛福所著的《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便找來原著讀了讀,令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魯濱遜生在商人之家,熱愛冒險,在一次航海中流落荒島。在如此慘痛的環境下,他不畏艱險、樂觀向上、拯救野人,救出船長,最終離開了生活二十八年的荒島,回到英國。
《魯濱遜漂流記》一經上市,便引起軒然大波,魯濱遜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偶像,從而成了“冒險家”的代名詞,這本書也展示了魯濱遜鐵骨錚錚的漢子形象。
魯濱遜在無人荒島生活了二十八年,沒有住所,就用木頭和船帆搭一座簡陋的帳篷;沒有食物,就一邊蓄養山羊,一邊打獵,還種麥子;太過恐懼,就在空地上插楊柳樁子,將羊群圈養;太過寂寞,還有好幫手“星期五”呢!所有問題對魯濱遜來說似乎已不是問題,無論這個問題是多么遙遠,多么艱難,魯濱遜都能完成。
看完這本書,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和魯濱遜比起來,我和他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是翱翔藍天的蒼鷹,我則是溫室里的花朵,被父母長輩呵護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都沒有體驗過來自“社會”的考驗。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就像個小公主,以為自己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財富,得到榮譽,事實上我錯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自己努力換來的財富才是最踏實的。
如果我是魯濱遜,我能堅持那長久的二十八年嗎?一年、二年?還是三年?不,恐怕連一年都堅持不了吧!在那里,我或許早已自暴自棄,無法生存了。
回憶往昔,小時候便總是三分鐘熱度,學習美術、舞蹈,我頂多堅持兩三年,在學習上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甚至一小時都堅持不了。那是從小便有的毛病,就算大一些了也沒改掉,直到我看了《魯濱遜漂流記》,被魯濱遜二十八年的荒島生活所震驚,被他的樂觀所感動,才終于改掉了這個毛病。
看了《魯濱遜漂流記》,我知道了不能被生活打倒,要像魯濱遜流落荒島時那樣樂觀向上、堅持不懈,對生活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