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時間,保證教學質量。通過閱讀小學教案范文,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拓寬自己的教學視野。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一
1、樂于學習腳內側踢球的動作方法,并對練習表現出勇敢頑強的挑戰精神。
2、能積極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學會交流和合作并能充分展示自我。
3、能有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
腳內側踢球。
一、醞釀情緒,激發興趣階段。
教師活動:
組織學生整隊,由講解足球明星引出課題,帶領學生徒手操熱身活動。
學生活動:體委整隊,與教師親切問好。
積極參與對體育明星的交流,明確學習內容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二、合作探究、完成動作學習。
教師活動:
組織學生分成4人一組,每組一只足球,啟發學生合作探究腳內側踢球的方法,并對練習結果進行匯報;巡回指導,參與學生的學習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幫助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對學生學習情況做出評議講解示范動作要領,糾正學生練習中的錯誤;組織學生進行正確動作練習。
學生活動:
能發揮集體的智慧進行動作的研究和學習,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或向其他小組請教積極參與動作學習展示,并能對其他小組的練習做出簡要的評議學習動作,糾正錯誤,再練習組織:分成4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練習。
三、努力拼搏,敢于挑戰(8人傳球游戲)。
教師活動:
講解8人傳球游戲的方法、規則和比賽的記分辦法,把學生分成8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試練,解答學生的問題并給予積極的指導和幫助。
組織學生分組比賽,挑戰記錄,對學生比賽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評議并對優勝組和動作進步最大的小組給予獎勵。
學生活動:
在小組長帶領下進行游戲的嘗試練習。積極參加比賽,大膽展示自己的動作并能挑戰紀錄,對其他小組的比賽能做出客觀的評價,真確對待成功和失敗。
四、穩定情緒,恢復身心階段。
教師活動:
和學生一起慶祝勝利。
引導學生交流感受,評議總結。
布置課后作業。
回收器材,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學生活動:在歡快的氣氛中慶祝勝利交流自己的感受。
領會作業要求歸還器材,師生再見。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二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足球球性更加熟悉,基本掌握足球腳內側踢球的技術。激發學生對足球的熱愛,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養成從小吃苦耐勞的精神。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度,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增進榮譽感。學會守規則、重紀律,服從裁判等優良品質。
教學重、難點:利用腳內側正確射門,踢得直,有力度。
場地器材:錄音機、小足球若干、模擬足球門
教學過程:
1:準備活動
(一)集合隊伍、報數、清點人員、報告老師、師生相互問好。
(二)教師組織學生繞操場跑,拿球游戲
(三)學生自由玩球,熟悉球性
(四)教師帶領學生球操練習(配樂)
2:熟悉球性練習
全班同學分為四個大組列隊站立,跟隨老師練習踩球、撥球等練習
3:新授課
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看足球比賽嗎?喜歡足球運動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足球技術中最基本的腳內側踢、傳球。
(一)利用腳內側踢球
教師講解踢、傳球動作要領并示范:
要求學生用腳內側踢球,踢球的后中部,踢得直,有力量。引導學生先進行踢球訓練,待學生有一定的方向感后,再進行傳球練習。
(1)學生分組進行對墻踢球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師生交流為什么要用腳內側踢球(用腳尖容易受傷,力量不大,腳會疼等),再練習。
(3)請技術好的同學示范,師生評價。
(4)在操場內分別劃兩組平行線,其間距5至8米,被分為四組的同學分別站立于平行線外,兩兩同學一一相對,要求學生利用腳內側相互間進行踢球訓練。
(教師在巡視中糾正學生不規范動作)
(5)動作小結
(二)游戲:模擬射門(利用腳內側射門)
師:,同學們,點球大戰開始啰,我們現在分組教學比賽,看看哪組同學進得球多。
放置四個少兒模擬球門,在6至8米處點上發球點,要求學生利用腳內側進行射門練習,射中的學生獎勵小紅花,比比哪組紅花多。
(1)闡述動作要領:引導學生努力踢進球門,踢直,有力度(教師做示范,并講解游戲規則及獎勵方法)
(2)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射門練習,及時進行獎勵和評價。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動作,作出正確的講解。
4、整理與放松:
收球游戲“哪組收得快”
分組撿球、收球,然后到指定地點站立,看哪組動作快。
(2)利用輕松愉快的音樂作整理與放松活動。
(3)教師小結,反饋技藝的掌握情況,提出今后的改進意圖。
(4)師生再見,下課。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三
足球是我自己的本行,呵呵!所以我有信心,這個內容我想就只講下面我寫的第一個課時~可能會用到一到兩節課!中間加一些小游戲,由于只是培養他們的興趣,所以足球課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是在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足球知識和技術動作后,就要讓他們自己更多的在踢球的過程中感受那種快樂!也是我最希望和最喜歡看到的情況!
1、在活動中主動學習多種足球動作技術,靈活地在游戲過程中運用,發展興趣、參與意識及自信。
2、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和游戲規則。合作學習與競爭能力有提高。
3、能初步運用小足球組合動作。
4、提高靈敏、協調和平衡等運動素質,發展體能。 學情分析
1、從沒上過足球課,對足球游戲非常感興趣和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江老大,你會給我幾個足球呢??我現在在想這個問題)
2、絕大多生不懂足球,不會足球的技術動作。少部分曾經在電視上看見過。
3、綜合水平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區別不是很明顯。
課序 具體內容 領域目標 教學策略 學習策略 評價要點 隨堂
游戲:《手運球比快》《腳運球比快》
1、積極參與游戲,感受做游戲的樂趣,激發對足球運動的喜愛;
2、能與小組的同伴共同商量、討論并確定練習的形式和方法;
3、初次感受足球。
1、直接進入第一個游戲環節。教師不需講解,給做好計時工作。
2、進入第二個游戲環節。
3、比較手運球和腳運球誰快。
結論:是因為我們現在腳運球還不熟。
1、明確游戲目標,組成新的合作小組練習,爭取時間盡量少。
2、比較手運球和腳運球的差別和感受。
3、找出運球中的一些好方法進行交流。
4、多次練習體會腳運球。 評分組活動自律情況、合作;評小組的自我練習表現(幫助情況) 足球本來就是最喜愛的一項活動,在活動中找到自信、找到樂趣。小組伙伴合作好。課堂氣氛活躍。
2 游戲:《腳踩球》《傳球與停球》《對墻傳球準》
1、參與有趣的游戲,學習傳球和停球技能;2、對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的認同,爭取小組獲得好評價; 1、講解示范腳依此踩球動作,讓兩人一組交替練習。
2、自由試試傳球,體會接球和停球的不易。
3、感受之后的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停球和傳球動作。
4、給分好場地,對準墻上的大墻磚練習傳準球。
1、在明確游戲規則后進行分組后的練習賽。
2、自由試試傳球,體會接球和停球的不易。
3、自由練習對墻傳準。
4、進行小組間的交流展示。 評學習習慣;評分組活動自律情況、合作;評技術的掌握; 本課教師基本上是讓自主練習,體會動作,自我實踐來體會和感受動作,在練中得到提高。課堂氣憤活躍,通過自我體會,動作逐漸有所掌握。
1、直線運球接力
2、曲線運球接力
1、積極參與游戲,感受各種運球方式,體會并練習、初步掌握簡單的運球方法;
結合游戲方法---小組
合作自練---選優展示
---小組間競賽---
評價學習情況
1、以四人為一隊進行運球接力游戲,先進行小組間的自我練習。
2、小組在教師統一指揮下進行比賽。
3、展示。
1、初次把前幾課次學習的足球場技術進行組合練習,檢查學習情況。
2、培養合作精神,強調能多為伙伴考慮,傳球的力度要盡可能合適。
1、按教師的講解和示范,認真觀察。
2、組合新組自由練習體會。
3、體會如何為同伴傳出好球。
4、小組間競賽活動。 評學習習慣;評小組的合作;評競賽結果 本課的組合動作實際上是把前幾課次的學習揉合在一起,是一堂檢驗學習情況的動作。由于動作有了一些新花樣,學習覺得更有刺激,活動量就比較大,學習熱情高,效果好。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四
1·教授足球射門技術。
2·簡單間接顛球技術,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球感。
1·射門的腳法,觸球部位和腳型控制。
2·射門時機的創造和射門方法的實戰運動。
3·顛球的腳型控制和身體協調。
1·足球 4 個。
2·平整、潔凈的足球場地。
1·教師講解射門的動作要領。
2·學生根據教師講解進行射門練習。
3·教師根據學生訓練情況進行動作糾正、指導。
第一課時
一、準備活動:
(1)全班同學慢跑一周;
(2)體育委員帶領全班同學做準備熱身活動,包括手腕腳腕 活動、擴胸運動、腹背運動、弓步壓腿、側壓腿、慢跑等。
二、教學活動
(1)教師講解示范足球射門技術,重點是腳弓推射技術、正 腳背射門技術, 應強調射門時的觸球部位和射門方法的選擇。
(2)學生根據教師講解,自主練習射門技術。
(3)教師糾正、指導學生射門動作。
第二課時
二、分隊比賽 分兩隊對抗比賽
三、放松運動 體育委員帶領學生放松。
課后作業
1·復習射門技術。 2·利用周末時間,通過電視或網絡,看一場足球比賽。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端正的書寫“宮、祝”兩個生字,認識新偏旁。
3、了解有關足球的一些知識,知道足球運動是當今的流行運動,同時讓學生明白能給人帶去歡樂,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朗讀、寫字。
多媒體動畫,圖片。
1、出示“紀、皇、帝、慶、祝宮、進、運、帶、踢、自、己”。
指名讀、齊讀。
2、出示寫過的生字“紀、慶、進、運、帶”。
指名讀并組詞,全班跟讀。
1、自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主要講了什么?(出示第一自然段投影。)。
相機出示“圓圓的身體,個頭不大,年紀可有一大把嘍。”
2、指名讀。
3、指名上臺表演,評獎。
4、齊讀。
1、自讀。
2、交流。
(1)、點出“很久很久”“中國”讀好、自豪。
(2)、“只有……才”師:可見足球是件非常高雅的活動。
(3)、“他們在皇宮前……里”(放動畫)。
師:有誰對當代的足球有的認識?
1、指名說。
2、齊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許多年過去了,今天,踢足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運動。
師展示何以為流行:大連的足球建筑,足球的望遠鏡,足球報,印有足球圖案的衣服……。
師:小朋友們再來看這兩張圖,人們都在干嘛?(歡笑)是誰帶給他們“歡笑”(足球)。
平時生活中你或你的家人有沒有這種舉動?說說怎樣的?
1、指名交流(球迷)。
2、師:足球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歡笑,那么課文中的最后一句中“我就覺得自己也是快樂的了。”什么意思。
(1)、指名說(能給別人帶來歡笑,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2)、指名讀最后一句。
過渡:課文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足球,你還知道足球的什么知識?
1、交流。
2、齊讀全文。
1、出示“宮、慶、祝”。
(1)、認讀,并組詞。
(2)、說說如何識記。認識新偏旁。
(3)、師范寫,生書空。
(4)、生描紅,師巡視。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六
《語文課標》中對于第三學段的習作要求有:
1 .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 .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 .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
4 .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 .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 16 次左右。
其中觀察周圍事物,和進行想象作文這些方面,從第一二學段已經有所積累,可以說,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觀察習慣和想象能力。但是,這兩方面是相對獨立的,如何把這兩者跟好的進行融合,學生怎樣才能通過觀察獲得情感的宣泄和想象力的提升,這就需要進行合理的習作指導與點撥。
二、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是看圖作文。這幅圖表現的是有著人物的事件性場景。(孩子們在進行小足球賽的一個場景)。畫面中有兩個特點:
1、人物背景的環境廣,視野寬闊,適合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學生能夠從中獲得觀察能力的培養。
2、人物和情節留白。說是小足球賽,但是,人物并不完整,只有守門員和觀眾。情節上也有了大面積的空白,這就給了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學生可以借助自己的想象,或通過現有人物的表情動作的延伸,或通過補充空白人物,讓“比賽”精彩起來,這樣,學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培養和提升。
同時,學生從中感受到了童年的快樂和自由,貼合了單元學習目標要求。
三、學習目標
1、學生初步掌握看圖作文方法,能夠按照順序進行觀察和表達,能夠運用恰當的語句來進行語言的表述與呈現。
2、通過“綜合實踐”式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進行參與和表述,培養孩子們的作文興趣和表達欲。
3、通過環境創設,課堂引導,學生的細節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語言表述的準確力得到提升。
4、貼合單元教學目標,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天馬行空的想象,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同時,真實的感受童生活的快樂與自由。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看圖作文的技巧與方法,學生觀察細節,合理想象的能力得到提升。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把觀察到的細節和自己心里的想象內容進行整合,并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清晰地表述出來,并能表達自己對于場景、人物、事件的看法與感受。
五、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觀看有關足球比賽的視頻,了解足球的相關知識(規則,術語)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七
1、樂于學習腳內側踢球的動作方法,并對練習表現出勇敢頑強的挑戰精神。
2、能積極主動參與各種運動,學會交流和合作并能充分展示自我。
3、能有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
腳內側踢球。
老師運動:
組織學生整隊,由講解足球明星引出課題,帶領學生徒手操熱身運動。
學生運動:體委整隊,與老師親切問好。
積極參與對體育明星的交流,明確學習內容,認真做好準備運動。
老師運動:
組織學生分成4人一組,每組一只足球,啟發學生合作探究腳內側踢球的方法,并對練習結果進行匯報;巡回指導,參與學生的學習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幫助;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對學生學習情況做出評議;講解示范動作要領,糾正學生練習中的錯誤;組織學生進行正確動作練習。
學生運動:
能發揮集體的智慧進行動作的研究和學習,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或向其他小組請教。積極參與動作學習展示,并能對其他小組的練習做出簡要的評議學習動作,糾正錯誤,再練習組織:分成4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練習。
老師運動:
講解8人傳球游戲的方法、規則和比賽的記分辦法。
把學生分成8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試練,解答學生的問題并給予積極的指導和幫助。
組織學生分組比賽,挑戰記錄。對學生比賽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評議并對優勝組和動作進步最大的小組給予獎勵。
學生運動:
在小組長帶領下進行游戲的嘗試練習。
積極參加比賽,大膽展示自己的動作并能挑戰紀錄。
對其他小組的比賽能做出客觀的評價,真確對待成功和失敗。
老師運動:
和學生一起慶祝勝利。
引導學生交流感受,評議總結。
布置課后作業。
回收器材,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學生運動:在歡快的氣氛中慶祝勝利,交流自己的感受。
領會作業要求,歸還器材,師生再見。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八
讓70%學生掌握原地雙腳交替踩踏球和腳內側來回推球。
讓學生體驗足球的快樂,培養學生參加足球課的興趣。
教師召集學生集合,檢查人數,安排見習生,布置本科任務并講解注意事項。通過慢跑主要關節活動和肌肉伸展性活動,達到基本熱身的目的。也可以在游戲性活動中穿插上述內容。
名稱:“占領地盤”游戲。
器材:標志物、標志服、足球若干。
人數:約10人一組,可考慮指定一名小組長。
場地:約10米*10米,可視實際情況略作調整。
1.每人1球,在場地內進行自由(手或腳)運球,場地內標志物比運球人數少一個。
2.當教師舉手示意,每名學生迅速靠近地面上的.標志物,將球放置在標志物上,視為占領,標志物不能改變原有位置。
勝負方式:沒有占領到標志物的學生,任務失敗。
1.提前觀察標志物的位置。
2.注意力集中,注意教師的哨聲,培養視覺聽覺能力。
3.避免提前站在標志物旁邊不動。
可進行組間變化游戲場地,也可減少標志物數量。
名稱:球感練習。
器材:標志物足球若干。
人數:約十人一組,可考慮指定一名小組長。
場地:約15米*10米,可是實際情況略作調整。
方法:每組兩人,兩人一球相距三米,面對面,持球學生先在原地用雙腳交替踩球、用腳內側來回推球、單腳踩在球上、橫向和縱向來回滾動球、每個動作持續30秒,然后交換輪流練習。
1.使用前腳掌踩球,避免用腳后跟踩球,降低重心,觸球腿應該做到放松自如。
2.觸球速度不宜過快,開始學習時保持緩慢節奏即可。
3.重點:降低重心、觸球部位準確。難點:控制觸球節奏。
比賽形式完成以上球感練習,比較規定時間內完成的次數。
名稱:比賽。
器材:足球、標志物、標志服、球門若干。
人數:約十人一組,可考慮指定一名小組長。
場地:約35米*20米,可視實際情況略作調整。
方法:將學生分成兩隊進行比賽,根據小場比賽規則進行。
1.引導學生攻防正確的球門方向。
2.避免學生扎堆(教師可充當自由人)協助學生引導跑位和傳球。
3.教師多鼓勵,提高比賽的積極性。
4.初步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比賽規則。
變化:根據比賽進行的順暢程度變化人數、增加球門。
1.教師帶著所有學生繞球場慢跑。
2靜力牽拉身體主要部位的肌肉和韌帶。
1.控制慢跑速度,達到放松效果。
2.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交流本節課態度和行為優秀和不足之處,給學生發言的機會。
3.總結球感練習的技術要點。
4.集體回收訓練器材,培養學生勤于動手的習慣。
5.感謝教師和行禮道別,培養學生感恩和懂禮儀的良好習慣。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九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水平。通過課堂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實用性,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也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養成積極自覺鍛煉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變教師“教”的要求為學生“學”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足球運動趣味性強、集體性強、競爭性強,所以鍛煉效果明顯,是學生特別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根據本階段學生的身體心理發展特點,我選擇“腳內側傳球”為本課內容。傳球技術是足球比賽中運用最多的技術之一,也最為基本的技術之一,是足球戰術配合的基礎。而腳內側傳球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傳球技術,它也是在比賽中運用最多的傳球技術之一。據統計,足球比賽中80%的傳球來自于腳內側傳球。
三、教法設計:
為了圓滿實現教學目標,堅持以“促進發展每一位學生”為中心,體現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本課按“導學、點撥、練習、評價”的教學步驟進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學策略:
1、本課在練習中采用了一些小游戲競賽的教學策略。通過競賽激勵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參與足球技術學習的各種潛能,提高技術水平。
2、針對初中學生心理狀態的特點,設計了2——4人之間的合作練習策略進行練習,發揚集體主義精神。
3、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采用了激勵評價策略,盡可能的多鼓勵學生的練習,肯定學生的練習結果,激勵每一位有高質量完成練習的愿望,并能把這種愿望付之到團隊練習中去。
四、學法設計:
在學法的選擇上,主要是引導學生采用了觀察法,自主體驗法,比較分析法,合作探究學習法等,幫助學生完成教學預定目標,同時為學生今后學習體育,鍛煉身體提供學法儲備。
五、負荷設計:
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達到中等水平,預計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六、本課關注點:
1、教師的角色的多樣化。在這堂課中我不僅擔任了“導演”,對課堂整體進行設計組織和調控,而且擔當了這堂課的“參與者”,通過有機的串連,主動的參與,及時點評、鼓勵和調度,讓學生與老師相融合,讓師生成為運動的和諧伙伴。
2、課堂評價的多元化。評價時采用師生互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對個人和小組進行評價,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個體與總體發展的統一。
3、預設、生成一體化。在教學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的言行,敏感地捕捉偶發性和隱蔽性信息,隨即應變,即時調整預案,促進動態生成。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
本課選自江蘇省小學體育教師用書《課程標準》水平二小足球體驗合作單元的第二課時腳內側傳球,同時也是新頒《江蘇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球類項目水平二中學習的內容。腳內側傳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足球技術,它的技術特點是腳與球的接觸面積大,出球平穩而且準確,是眾多足球技術中最常用、也最易掌握的一種踢球方法。通過小足球活動能夠發展學生的奔跑、力量、靈敏、協調等能力,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建立自尊與自信,促進心理健康。
本課教學對象為水平二年齡段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學生思維敏捷,觀察、分析和動手能力都比較強,競爭意識也逐漸增強,同時在體能方面也正好處于一個上升期。學習“腳內側傳球”,對只有淺顯足球經驗的水平二學生來說會面臨相當大的難度,最主要是來自于踢球時的腳型控制、觸球部位是否準確以及腳對球的力量控制等等。綜上所述,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多接觸球,熟悉球性,提供簡單易行且活潑有趣的課堂組織形式,再結合足球熱身教學和游戲競賽的方式,來滿足學生的需求,活躍課堂氛圍,使之能在不知不覺中達成學習目標。
本課首先通過足球熱身教學來進行導入,營造氣氛和調動學生熱情。在一系列游戲熱身后在主教材教學中根據直觀性教學原則,利用語言和示范來讓學生明確部位。通過講解示范,引導學生觀察體驗動作方法、要點,然后分步驟進行實踐練習。在各環節的練習過程中不斷讓學生通過體驗和觀察加深動作的正確性。在主教材、游戲、體能練習和放松部分,均輔以教具和游戲競賽相結合的方式將課串聯起來,達到教學、游戲、競賽、體能、放松有效的和諧統一。本課主要采取spark教學法、直觀教學法、領會教學法、談話啟發法,分層遞進法、游戲競賽法等教法來提升學生的動作技能。利用自主練習法、合作探究法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練習熱情,引導學生相互觀察、學習、分析、交流體驗,共同提高。并通過用球、語言等多元評價方法來激勵學生,以達成本次課的教學任務,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課前提示學生檢查服裝,有無銳尖物品。準備活動充分,尤其腳膝和踝關節等部位。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一
1、學會本課的兩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2、理解詩歌內容,能例舉說明這是特別快樂的足球賽。感受詩歌所描述的這場足球大賽的情趣。
3、能背誦、默寫自己認為最生動的幾節詩句。
4、發揮想象寫一段話。
2課時。
一、創設情境:
誰喜歡足球?你最佩服的球王是誰?他的那些精彩球技令你佩服?
二、揭示課題:
快樂的足球賽沒有的球星,但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自學課文:
1、《快樂的足球賽》找出生字、新詞。
2、這場球賽,什么地方是讓你感到真正的快樂的?
3、給課文分段。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說說你認為寫得最生動的小節。讀一讀,背一背。
一、朗讀課文(配樂)。
二、分析課文:
學生分組提問回答課文中的問題。
三、布置作業:
1、改寫成短文。
2、學生讀一讀短文。
四、板書設計:
快樂的足球賽。
海報——-不貼。
門票——-不賣。
球場——-沒界限。
時間——-不約定。
人數——-不管多少。
球門——-小豆豆。
裁判——-每個隊員。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樂于學習腳內側踢球的動作方法,并對練習表現出勇敢頑強的挑戰精神。
2、能積極主動參與各種運動,學會交流和合作并能充分展示自我。
3、能有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
學習內容:腳內側踢球。
學習過程:
一、醞釀情緒,激發興趣階段。
老師運動:
組織學生整隊,由講解足球明星引出課題,帶領學生徒手操熱身運動。
學生運動:體委整隊,與老師親切問好。
積極參與對體育明星的交流,明確學習內容?認真做好準備運動。
二、合作探究、完成動作學習。
老師運動:
組織學生進行正確動作練習。
學生運動:
能發揮集體的智慧進行動作的研究和學習,
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或向其他小組請教。
三、努力拼搏,敢于挑戰(8人傳球游戲)。
老師運動:
講解8人傳球游戲的方法、規則和比賽的記分辦法。
把學生分成8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試練,
解答學生的問題并給予積極的指導和幫助。
組織學生分組比賽,挑戰記錄。
對學生比賽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評議并對優勝組和動作進步最大的小組給予獎勵。
學生運動:
在小組長帶領下進行游戲的嘗試練習。
積極參加比賽,大膽展示自己的動作并能挑戰紀錄。
對其他小組的比賽能做出客觀的評價,真確對待成功和失敗。
四、穩定情緒,恢復身心階段。
老師運動:
和學生一起慶祝勝利。
引導學生交流感受,評議總結。
布置課后作業。
領會作業要求?歸還器材,師生再見。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三
1·講明課堂紀律和注意事項。
2·熟悉和了解學生的足球基礎和水平。
3·使學生熟悉控球、傳球、射門等基本教學內容和思路 4·教授簡單的足球知識。
1·糾正學生錯誤的踢球動作和習慣。
2·講解控球、傳球和射門的正確方法,尤其是腳型和身 體的協調。
3·使學生通過長期訓練,養成良好的球感。
1·至少每 5 人使用 1 個足球
2· 學生必須穿著寬松的運動服和較為專業的足球運動鞋
3·足球場地必須干凈、平整、松軟
1·個人結合球訓練,主要是控球
2·分小組傳接球訓練和搶圈訓練
3·分隊比賽
4·教師口授足球知識
5·師生及學生之間討論
第一課時
一、師生初次見面,互相介紹問候。
二、老師講明足球課堂的注意事項。
(1) 衣著方面, 要求每次上課必須身穿寬松運動服, 運動鞋。
(2)上課期間,注意安全,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時不宜 過猛,運動后要做放松運動,身體不適要及時向老師說明。
(3)師生和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學生不得無故曠課,有事需請假。
三、課前熱身運動 主要有手腕腳腕運動、膝關節運動、擴胸運動、腹背運 動、弓步壓腿、側壓腿、沖刺跑。
四、課堂練習 (1)了解學生的足球基礎。 (2)示范正確的控球、傳球、射門動作。
第二課時
一、練習 練習上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基本掌握控球、傳球、 射門的基本動作。
二、足球知識教學: 本周介紹當今國際足壇的兩大球星
課后作業;
1·復習本節課所學內容。 2·通過報刊、網絡等了解足球球星和球隊知識。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四
說課材料。
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到現在的更注重沿著學生心理變化這條主線來設計課堂教學模式,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淡化技術,強調健身。改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現在的“用教材教”,變學科結構為學習結構,加強了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提高體育教學的實用性,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改變過去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為現在的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變教師“教”的要求為學生“學”的需要。
一、說教材。
依據《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安排了以腳內側傳接球為主的游戲(主教材)和嘗試性的小足球比賽。通過游戲和比賽,使學生初步掌握腳內側傳接小足球的動作技術,提高學生踢小足球的能力,讓學生在玩中學。初三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他們的骨骼肌肉以及內臟器官的發育尚不完善,在安排搭配教材時應有計劃地讓上、下肢交替練習,所以這一單元我還安排了相對上肢運動比較多的內容為副教材。如:上肢的投準和投遠練習、跳繩和軟式排球等。
球類是學生最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其活動特點是集體性和競爭性強,鍛煉身體的綜合效果好。是樹立群體意識,培養應變能力、團結合作精神,充分發揮集體力量,以及促進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的教學內容。初中的足球教學屬于第一層次,其教學要求是:采用游戲的形勢和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小足球的集體性,趣味性強的特點。在游戲和比賽中學習和掌握一些簡單的技術動作和技能,提高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使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游戲在初中體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內容豐富,形勢活潑,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深受學生喜愛。他對全面鍛煉學生身體幫助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充分發展自我、表現自我及樹立群體意識,發展人體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同伴間良好的關系以及團結合作、遵守紀律、活潑樂觀、勇于進取、敢于創新等優良品質都有重要的作用。
腳內側傳球動作重點:踢球腳的腳型和踢球部位。
腳內側接球動作重點:判斷來球方向,并對準方向接球。
二、說學生。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三學生。這個年齡段是學生身體生長發育時期,肌肉彈性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發育較晚,他們的動作不夠準確,下肢動作靈活性、協調性較差思維能力逐漸加強。因此在課堂上留給學生一定的活動天地,讓學生由觀察思考中得到啟示,得到鍛煉。由于學生知識程度的深入和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大量的時間被主科所占用,用來運動和娛樂的時間太少,因此他們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非常喜歡。加之這些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意志較為脆弱,有時怕苦、怕臟、怕累,吃苦耐勞的精神還需培養和磨煉。
好動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的自豪和興趣,喜歡學習別人的運動技巧,自信心強,有時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但他們還存在著任性,嬌氣、依賴性強、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傾向,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多表揚,少批評和指責。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成功感,給學生帶來:學會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悅,獲勝了的開心和自豪,正確引導學生,弱化、扭轉不良的心理傾向。
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興奮占優勢,注意力不集中。對于恐懼時的情緒較能控制,情緒的表現多以言語或表情表示,極少的行為來發泄,思維開始有抽象性現象,也具簡單的推理能力。他們團體意識逐漸加深,除對個人的競爭有興趣外,對團體競爭也發生濃厚興趣。開始注意教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的態度,對善惡觀念也有顯著的進步。
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學生向高年級過度的特點,力求體現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用新異的刺激和有趣的活動來和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控制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散的節奏。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創設公平競爭的氣氛,同時讓學生自由組合,有效的激發團隊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個層次學生得到提高,讓學生更好的得到發展。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五
1.了解腳背正面顛球的練習方法。
2.能試做單腳或左右腳顛球動作,熟悉球性。
3.練習中能態度認真、遵守紀律、樂于相互幫助。
單腳、左右腳顛球的動作技巧。
1.腳背迎球,觸球一剎那腳尖上稍給一些力,使球有一 向內的旋轉。 2.堅持,堅持,在堅持!
一、集合、常規
二、游戲
三、腳背正面顛球
(1)示范、 講解腳背正面顛球的動作方法, 重點提示腳背迎球, 觸球一剎那腳尖上稍給一些力,使球有一個向內的旋轉。
(2)組織原地無球腳背正面顛球的模仿練習, 然后持球自拋單 腳自顛練習。
(3)分析顛球練習中存在的顛球部位不正確、用力過輕或過 猛、動作不協調等共性問題,請做得好的學生出列演示,教師點評。
四、組織教學 分析顛球練習中存在的顛球部位不正確、用力過輕或過 猛、動作不協調等共性練習, 請做的好的學生出列演示,教 師點評。
(1)集中注意力,認真進行隊列隊型練習。
(2)虛心學習知道各節準備活動的方法和意義。
(3)積極進行游戲活動,
意義:從游戲中能夠體會到,團結就是 力量。
五、強化練習
(1)觀察教師示范,了解腳背顛球時觸球的部位和顛球用力應 適中的要領。
(2)分散原地無球模仿腳背顛球的動作練習,體會動作的協調 性。 兩人一球(如條件有限, 可多人一球)自拋單腳自顛練習時, 相互觀察、相互指正,體驗顛球用力適中的感覺。
(3)通過教師對問題的分析,觀察練得好的同學,相互評議, 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
六、總結
(1)基礎顛球時必須全身放松,千萬不要讓腳僵硬。要擊球 的底部中央,用正腳背垂直向上并稍微向身體傾斜,然后踢 球的正下方。
(2)不要太大力,當然也不要太小力,腳腕相對放松,顛球 時腳要有意識的輕輕往回勾一些,這樣球就不容易飛。
(3)在練習過程中,盡量兩只腳都練習,左右腳輪換顛球, 不要只用一只腳。盡量讓球回旋,向你的身體方向。
(4)基礎顛球的時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用力要適當。最后 要記住的是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每天半小時,大概一個 月左右就可以比較熟練的基礎顛球了。
作業布置
每天堅持半小時的時間進行顛球練習。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六
足球是我自己的本行,呵呵!!所以我有信心,這個內容我想就只講下面我寫的第一個課時~可能會用到一到兩節課!中間加一些小游戲,由于只是培養他們的興趣,所以足球課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是在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足球知識和技術動作后,就要讓他們自己更多的在踢球的過程中感受那種快樂呵呵!!也是我最希望和最喜歡看到的情況!
單元學習目標1、在活動中主動學習多種足球動作技術,靈活地在游戲過程中運用,發展興趣、參與意識及自信。
2、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和游戲規則。合作學習與競爭能力有提高。
3、能初步運用小足球組合動作。
4、提高靈敏、協調和平衡等運動素質,發展體能。
學情分析1、學生從沒上過足球課,對足球游戲非常感興趣和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江老大,你會給我幾個足球呢??我現在在想這個問題)。
2、絕大多數學生不懂足球,不會足球的技術動作。少部分學生曾經在電視上看見過。
3、學生綜合水平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區別不是很明顯。
課序具體內容領域目標教學策略學習策略評價要點隨堂小結。
1游戲:《手運球比快》。
《腳運球比快》1、積極參與游戲,感受做游戲的樂趣,激發對足球運動的喜愛;2、能與小組的同伴共同商量、討論并確定練習的形式和方法;3、初次感受足球。1、直接進入第一個游戲環節。教師不需講解,給學生做好計時工作。
2、進入第二個游戲環節。
3、比較手運球和腳運球誰快,得出結論:是因為我們現在腳運球還不熟。1、明確游戲目標,組成新的合作小組練習,爭取時間盡量少。
2、比較手運球和腳運球的差別和感受。
3、找出運球中的一些好方法進行交流。
4、多次練習體會腳運球。評分組活動自律情況、合作;評小組的自我練習表現(幫助情況)來源:/足球本來就是學生最喜愛的一項活動,在活動中找到自信、找到樂趣。小組伙伴合作好。課堂氣氛活躍。
2游戲:《腳踩球》。
《傳球與停球》。
《對墻傳球準》1、參與有趣的游戲,學習傳球和停球技能;2、對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的認同,爭取小組獲得好評價;1、講解示范腳依此踩球動作,讓學生兩人一組交替練習。
2、學生自由試試傳球,體會接球和停球的不易。
3、感受之后的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停球和傳球動作。
4、給學生分好場地,對準墻上的大墻磚練習傳準球。1、在明確游戲規則后進行分組后的練習賽。
2、學生自由試試傳球,體會接球和停球的不易。
3、自由練習對墻傳準。
4、進行小組間的交流展示。評學習習慣;評分組活動自律情況、合作;評技術的掌握;本課教師基本上是讓學生自主練習,體會動作,自我實踐來體會和感受動作,在練中得到提高。課堂氣憤活躍,通過自我體會,動作逐漸有所掌握。
31、直線運球接力。
2、曲線運球接力1、積極參與游戲,感受各種運球方式,體會并練習、初步掌握簡單的運球方法;2、以游戲為載體培養會聽規則、會看示范、會思考的學習能力。
談話認同目標---講示。
結合游戲方法---小組。
合作自練---選優展示。
---小組間競賽---總結。
評價學習情況1、以四人為一隊進行運球接力游戲,先進行小組間的自我練習。
2、小組在教師統一指揮下進行比賽。
3、展示。
評學習習慣;評分組活動自律情況、合作;評技術的掌握;評競賽結果只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是非常喜歡的。
1、按教師的講解和示范,認真觀察。
2、組合新組自由練習體會。
3、體會如何為同伴傳出好球。
4、小組間競賽活動。評學習習慣;評小組的合作;評競賽結果本課的組合動作實際上是把前幾課次的學習揉合在一起,是一堂檢驗學習情況的動作。由于動作有了一些新花樣,學生學習覺得更有刺激,活動量就比較大,學習熱情高,效果好。
小學足球教案全集(精選17篇)篇十七
教學內容:。
1、足球傳控球練習。
2、趣味游戲:傳遞奧運火炬。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初步培養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積極參與小足球的學習與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2、通過對足球傳控球的練習,使80%的學生能掌握足球傳控球的技術。
3、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心理感受。
教學重難點:
腳內側傳球和前腳掌停球的動作方法。
傳停球的力度和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引導部分。
(1)熱身活動: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熱身運動,讓學生充分活動開自己的身體。
(2)教師介紹足球比賽的相關踢法和規則。
二、主體部分。
(1)踢球入門:學生分成幾組,分別開展踢球入門(弓形門)游戲。看誰踢進門的次數最多。左右腳都可練習。
(2)足球比賽:
a、教師把學生分成四隊(紅、黃、藍、綠隊)b、教師宣布比賽規則,使學生清楚比賽規則,如:過程中不能推、拉、踢其他小朋友等等。
c、比賽開始,教師組織學生有序的進行比賽,及時的提供幫助。
d、比賽結束,教師鼓勵和表揚比賽勝出的學生。
教學反思:
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包括體質上、性格上、協調能力上等。)。
對師幼互動的環節:和學生隨意的自由交流對足球的認識,參與踢球,滿足學生好奇好動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