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數學課日記實用篇一
這幾天我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調查了我們家三天的吃飯開銷。第一天,一共是50元,第二天,一共是60元。第三天,一共是80元。50+60+80=190,190÷3=63.3333這是個純循環小數,我把它看作63,那全家人的平均每天的開銷是63元。我們家有五個人,50÷5=10,60÷5=12, 80÷5=16,16+12+10= 38,38÷3=12.6666這也是個純循環小數,我把它看作13,那么平均每人每天的開銷是13遠。如果天天這樣,一年有365天,那么全家花在吃飯上的錢一共要365×63=22995(元),哇!要那么多錢呀!以后要節省一點才行啊!
除了這些商品,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都別買,交稅商品可是要翻兩倍多的價錢。
2月18日,我們全班去香港上了兩節展示課,當然要買車票。
半票票價:115元港幣(回)95元
換成人民幣要加十95+115=200
分之一即360÷10=36 (元),360+36=396 (元)
人的紅包。但在香港人心目中,他微不足道,只能買一瓶飲料或坐車。 107元人民幣可以兌100元港幣。香港人的月收入是廣州人的十倍,廣州人的月收入是3000元,香港人的月收入就是30000元,香港人花五元錢,就等于廣州人花0.5元錢一樣從容。
60 ×1.7 420 60 102. 0
0.2 ×0.3 0.06
最后等于0.06。我發現凡是兩個小于1的小數與小于10的整數相乘,它們的積就會比它們都小,例如:0.5×4=0.2。
數學課日記實用篇二
何慈恩
我們學習了許多關于圖形及一些空間問題,而這個空間又是指什么。在字典中,空間的解釋相信很多小學生都不明白,其實我也不明白。問家長,家長就會用手比比劃劃在天空中,說這就是空間。我們都知道空間在什么地方,可別人一問起來,就措手不及。而我在這暑期中,稍微歸納了空間的問題,大家也來看看吧!
空間的范圍很廣,因此要從頭說起。我們就從身邊看起。有些人寫作文,都常用這句話來描述“方位”的:這個房間的空間很大,正適合。而這個作者正因為不想說得太復雜,不僅讀者不明,自己也不明。因此空間一詞可包括許多事物。一個房間,大家覺得它大,會說是空間很大,因此空間可以被說成是被幾個面圍成,里面的所容納物體體積的地方叫空間。那么說,空間也有一種是體積的簡明意義。如木箱子里面是由6個面圍成的,而這里面的“空氣”位置就可叫空間。而玻璃瓶所包圍的地方也可叫空間,他的里面可求體積,也可求空氣存放量。
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物就講到這里,當然你也可以繼續舉例,在此我就不再舉身邊的例子了,我要講遠處的事物了。那我們看向更遠的,如蔚藍的天空。
實際上天空根本沒有邊際的。我們再說更遠的――宇宙。宇宙就更不用說有邊際了,但他也是一個真正世界上最大的空間。他的空間中,有許多星系,但這一點并沒有阻礙他被人稱作為空間的說法呀!
因此,我總結出了空間分兩大類:
1、是有邊際的空間(體積);
2、是無邊際的空間。而這兩大類的空間并不在于空間中的物體,而在于物體空間的本身。
數學課日記實用篇三
7月15日,我參加了叢臺公園游泳池舉辦的游泳提高培訓班。游泳池在我家正南方,距離我家大約有1000米的,我爸爸騎車帶我從家到游泳池大約需要3分鐘,我們的行駛速度大約是330米/分鐘。
培訓班一共培訓16次,購買學員票需花費160元,另加報名費5元,這樣,平均每次培訓需花費大約10元。
檢票后,我興沖沖地跑進游泳池,哇!主游泳池好大呀,它的長度是50米,寬度是25米,我口算了一下,它的面積是1250平方米。
教練開始教我們游泳的動作要領了,隨后,我們就下水去練習了。從8:30一直訓練到10:00,大約要用1個半小時,一共培訓16次,這樣整個培訓下來,我總共接受培訓24個小時。
教練還要求我橫游10個來回,大約有(25×2×10=500m)500米的水程,16次培訓下來,我總共游了大約8000米。
經過教練的指導和我刻苦的鍛煉,我的游泳水平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決心明年接著練下去。
數學課日記實用篇四
小學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面對小學,各位學生一定要放松心情。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作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后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后,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作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數學課日記實用篇五
54÷9=6
45÷9=5。
所以正確的商是5。
這一周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我好開心呀!
這一星期我們學了表內除法。。我知道了:被除數和除數相同,且都不等于0的時候,商是1。我還學會了怎樣提問題、自己編題,如:一架小飛機可以坐五人,我們班有40人,一共要坐幾架小飛機?40÷5=8(架),可以坐8架。看來我知道的真不少啊!我還要繼續努力,學更多的知識!
在數學課上,我學會了2到9的乘法口訣求商,我還知道做一次小飛機要8元錢,要是坐9次小飛機需多少錢?用乘法計算。我還知道什么是平移和旋轉:如;電扇轉動是旋轉,拉開抽屜是平移。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數學問題,讓我們一起去發現他們吧。
今天星期六,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去動物園玩,我們看了許多動物。媽媽問我:“猴子有15只,大象有4只,猴子比大象多幾只?”我馬上說:15-4=11(只)猴子比大象多11只。媽媽說:“你還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我說:“那這個題還可以這樣問:大象比猴子少幾只?”媽媽說我很聰明,還會舉一反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