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教書育人演講稿好句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守望教育的“星空”》。
有人說,人總要守望些什么,哪怕是一輪紅日,一彎新月,抑或一種精神,一個夢想。因為守望是一種昂揚的生存姿態,是思考的張力,行動的動力,。生命的活力。回眸11年的教育歷程,我涌動著幸福,徜徉著快樂。因為一路走來,我一直追逐著夢想,守望著教育的"星空"。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奇,說一句話也驚天動地”,童年時,我便對這首歌耳熟能詳。心里充滿了對教育“星空”的敬仰和神往。
是我的老師詮釋了"守望者"的神圣含義。他從教多年,帶著"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書卷氣,從朝氣蓬勃到鬢染霜花。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精神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棵草去"的赤誠,讓我對守望教育的"星空"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我們學校有的老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每天一到校就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哪怕生病,也未曾給孩子們落下一節課。他那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連年輕教師都自嘆弗。我想這就是一種守望精神吧。
有的老師是小學調入五里界中學的教師,他們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刻苦鉆研業務技能,他們在教學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再難管束的學生到了他們手里,都會謙虛有禮;成績再糟糕的學生到了他們的班級,也會勤奮有加;他們帶的班級即沒老師的時候,仍能有序學習;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當老師的都知道,我們要做到其中一點就很不容易了。可們卻能年年如此,這難道不是一種奇跡,不是我們應當守望的教育“星空”么!
有的老師是我工作中對給予幫助他們是循循善誘的長者,一直指導著我的教育工作。曾多次深入我的課堂聽課,幫我修改教案,改進教學。讓我在業務上不斷提高,在境界中不斷提升。可以說是們守望著我的成長,讓我有了守望教育“星空”的向導和航標。
我尊重這樣的老師,敬重他們的人格。他們身上的守望精神,照亮了我未來那璀璨的教育“星空”。
“桃李不言,下子成溪”,只要看到節日里那飛燕般的賀卡,校外一張張即熟悉又陌生面孔得一聲聲老師好,周末里師生相逢時的快樂,假日里長期不見時的思念,我便覺得守望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也許有人說,這種守望是平凡的、給予的、助人的、有限的。是的,教師的守望是平凡中體現偉大的幸福,是給予中有收獲的幸福,是助人中有自助的幸福,是有限中有無限的幸福。
守望,就是抬頭見大——心中裝著教育者對民族的使命,經常掂量自己的責任。
守望,就是抬頭望遠——心中念著教師對學生終生的影響,經常考量自己的言行。
守望,就是抬頭仰高——心中想著為人師追求的永無止境,經常丈量自己的天空。
守望,是一源活水,潤視線,澤我心田。老師們,讓我們去守望吧,讓我們用我們的青春、智慧和愛心去守望那片光芒萬丈,絢麗奪目的教育“星空”吧!
教書育人演講稿好句篇二
各位領導、老師,上午好!
我是來自__藝術學校的一名新老師——__。在第__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首先,讓我用最誠摯的祝福,祝愿普天之下為人師表的園丁們,節日快樂!
今天很高興能作為柳藝的代表之一,站在這里。在這么多有經驗的前輩面前,做關于師德師風的演講,我有點緊張。作為一名年輕的新教師,我不敢說自己師德多么高尚,不過,我想代表年輕教師說一句:為你站著,我愿意!這也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
但后來發生的一件事,卻深深地觸動了我:一天放學后電話響起,那頭傳來的是一個嬌嫩的孩子的聲音:“miss朱,我和媽媽走到學校門口發現一只大蜜蜂要鉆進我們的車里,你現在可千萬別出來,蟄到我和媽媽沒關系,可千萬別蟄到你!”頓時,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孩子雖頑皮淘氣,但他們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一下子,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從未經歷過的世界,這世界是那么純潔,真誠.在這世界里,面對這樣的孩子,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盡心盡力培育他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為他們做出奉獻和犧牲呢?那一刻,我在心底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干出成績來!不求轟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不求涓滴相報,但求青春無悔!
學生和老師的血脈本不相連,但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我們的脈搏早已一同跳躍。于是我鼓起勇氣告訴自己: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些還沒有絲毫學校經歷的孩子們,要勇于承認孩子習慣培養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只要是不放假,只要是面對學生,就得興致勃勃,有一次我生病,但我卻沒有聽老媽的勸慰請假休息,因為我知道:作為低年級的班主任沒有請假的權利,每一個盡職的教師都必須很無情的對待自己!這種奇怪的狀態,與其說是意志使然,不如說是一種條件反射!
班里有幾個學習特別吃力的學生,讓我很是犯愁。但我想到自己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也曾有步履蹣跚,甚至不見柳暗花明時,就不會因為孩子們暫時的差距而不安,因為人的成長也是有季節的,讓不該綻放的花蕾過早的盛開,她就會缺少許多應有的芬芳與嬌美,要靜心期待花期的到來才是。我堅信:保持一個陽光的心態,就會創造一個陽光的世界。手把手的帶著孩子往前走,正如周杰倫的歌《蝸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眼瞅著孩子一天一個樣兒,這是只有教師這個職業才有的驚喜!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歌頌著這個光榮的稱號,多少仁人志士肩負著這個崇高的使命。在教師這個光榮的隊伍中,我深深地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名新兵,雖然我目前的心智和能力還無法成為這種光榮職業的代言人,但是我為自己能夠從事這種傳遞未來的職業而自豪,因為我的選擇無尚光榮!
從學生到老師,從坐到站,這是我生命里最重要、也是最自得的跨越,而三個年頭后的今天,我依然最想說的是我一生的誓言:為你站著,我愿意!
教書育人演講稿好句篇三
下午好!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年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復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相信大家對這首《濤聲依舊》的歌還耳熟能詳。今天,新課程改革的教育巨輪已經鳴笛啟航,我——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也想套用此歌詞,作為我演講的題目:手持舊船票,難登新航船。
回顧我們取得那張船票,登上教育航船,走上教師崗位的歷程,其艱辛和甘苦,你我仍歷歷在目,刻骨銘心:十年寒窗苦讀,幾度考場灑淚;三尺講臺礪練意志情操,一寸粉筆抒寫清貧淡泊;成家育子,教書育人,生活與事業的壓力與重擔從未松懈,以我們的青春和奉獻為那張舊船票付出令人欣慰且光照汗青的代價和意義。
然而,那張舊船票所容納的我們的觀念、知識、能力、習慣等等信息,已經難以承載當今現代教育對教育者的熱切希望。培養受教育者在不久的未來擔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業的歷史使命,本身對教育者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眾所周知,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伴隨著新世紀的曙光,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加入世貿組織,市場經濟的地位被越來越多的國際社會承認,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成功實現“軟著陸”!可是,那場變革帶給我們的是多么巨大的陣痛:千萬企業破產倒閉轉型,千萬工人下崗再就業。與之相比,教育改革的進程雖從未停步,但是力度遠不及企業改革的深刻和徹底。社會事業應該服務于社會發展的需求,中國的社會發展已全面駛入快車道,教育如果不全面提速,必將制約社會的進步。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提出并展開的。這場自下而上的改革要取得成功,關鍵就在于每一位教育者。蔡元培先生認為:“教育者,非為以往,非為現在,專為將來。”教育是未來的事業,教育的使命是讓人從無知走向睿智,從幼稚走向成熟,如果我們還是僅僅盯著分數與升學率,必然將扭曲現代教育的內涵和靈魂。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知識經濟的全面呈現,促使我們作為教育者,必須確定現代教育思想,認識現代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理解新世紀必須進行的創新教育、個性教育、通才教育。我們深知,沒有哲學家的反思,沒有藝術家的敏感,沒有科學家的嚴謹,沒有對古往今來的瞻顧,沒有對人類自身的關懷,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很難實現其遠大的理想和目標。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提高自己的境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學習型的教師,才能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有了這樣的教師,中國的教育巨輪才能破浪乘風,勇往直前。
手持舊船票,難登新航船。扔掉那張舊船票吧!以我們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以我們對祖國未來的高度責任,以我們一貫以來的無私奉獻,以我們與時俱進的軒昂器宇,再登航船,再創輝煌!
教書育人演講稿好句篇四
大家上午好!
在我開始演講之前,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x班的x老師,我叫xx,同學們應該都認識我。今天我在這里做這個演講呢,是以“教書育人”這四個字作為主題的,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的聽。不止是老師們需要認真的聽,同學們也要認真的聽。
教書育人,這四個字其實就概括了我們老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任務,就是傳授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可能聽起來是很簡單的,但是其中的辛苦和艱辛也只有我們做老師的人才會懂。我對這四個字的理解就是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過程中,也要培育學生。老師所要教授的不僅僅只是課本上的知識,也有其他各方面的知識,比如人生道理,還有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除了傳授書本上的知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了,這是一個比較難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做到的,要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學生的思想,改變學生的行為,在此之前,就需要老師們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言行,給學生們做一個好的示范。我是這樣的理解的,也是這樣的去做的,不知道在你們其他人的眼中,我算不算是一個好老師,但我自己覺得我是做到了我應該要做的的。
在很多外行人眼里教師是一個很輕松的職業,每天只有幾節課,還有寒暑假,雙休日,可能很多人認為教師是最輕松的職業了。但是在上課之外教師還要批改作業,備課,備課是最花時間的,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在課下我們可能要花很多天的時間去備課。這并不是最難的,我也不是來賣慘的,我們老師在這個崗位上,是肯定會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我們應該要做的工作的,但最讓我們難過或者想要放棄的是來自學生和家長們的不理解。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也會讓我們很難過,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的工作都像做了無用功一樣。當然,這只是我們小部分的時間的想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依舊是奮斗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學生。
其實當老師是一個比較的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們老師日復一日的工作,只希望同學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我們老師的愿望就是上課的時候同學們能夠認真的聽課,用優秀的成績來報答我們,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謝謝大家!
教書育人演講稿好句篇五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大會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青年教師來談談教書育人方面的想法。
昨天,許院長在《學院工作報告》(第25頁)學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時講到: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這充分說明學院對育人工作的重視。
接到樓書記給我的這個題目,我在課間把題目給學生,讓他們幫我想想,大學老師怎么育人?一個女生講很干脆--“言傳身教”。至于怎么樣“言傳身教”,她答不上來。
但是,她絕沒說錯!言傳身教、教書育人一直是教師的天職。《禮記》有:“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愛因斯坦也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這都表明,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陶行知先生曾講:“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所以,學生學生,關鍵在于學習人生。高等教育也不是以浪費著課桌前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
目前,高校老師面臨著四重考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育人工作(包括我們的班導師工作),我稱其為“四輪驅動”。
第一個驅動:教學。教學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教學關不過,何能成其為“師”。
第二個驅動:科研。科研是教師的強身之道。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教師職稱晉升的資本。
第三個驅動:社會服務。社會服務是教師的奉獻之舉。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職責。
第四個驅動:教書育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職責。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
而在這“四輪驅動”中,育人工作是根本。西方哲人普德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教師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人生命運,責任可謂大也。
那么,在“四輪驅動”下,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什么樣的。據我近五年的觀察,他們是一個“四要四不要”的群體。
1.“要學”跟“不要學習”的學生并存。
2.“要管”跟“不要管”的現象共生。
3.“要強”跟“不要強”的群體分化。
4.“要思考”跟“不要思考”的人群明顯。
1.要當“設計師”,不要當“園丁”。“園丁”是從早到晚不停地修剪,把學生都修剪成了“標準件”、“通用件”。大學生必須注重其個性的張揚和素質的提升,必須由“園丁”轉向“設計師”,通過各種育人手段,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百花齊放”。
2.要當“導演”,不要當“演員”。你只需做個導演,一個指揮者。給學生足夠的舞臺,或者為他們搭建舞蹈。有句廣告語說的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法傳分院在教學育人方面,探索了一些途徑:如廣告專業,樹立“以項目促教學,以比賽促學習”教學理念;在具體的做法中,進行“四課堂教學”的聯動。目前,從學生獲獎,學習積極性等方面來看,都做的很好,也出了不少成果。
3.要當“蓄電池”,不要當“蠟燭”。“蠟燭”,只是“付出”,不講“充電”,最終是“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對大學年輕教師來講,必須善于學習,潛心研究,勇于創新,和學生共同進步。
4.要“細水長流”,不要“一桶水”。
高等教育是以學到知識為本,而不是以浪費在課桌前的時間長度來衡量。專業知識2年后就需更新,而做人的知識,一輩子都有用。教師需要以“潤雨細無聲”、“細水長流”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染學生。你用真情,學生會有感恩。
如果教師做到了“精于教學、勤于育人、敢于創新、樂于奉獻”,我們的學生才會有感恩之心,才會有進取之志,育人的職責也就達到了。
以上是我個人一些意見,如有不妥,歡迎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