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設計篇一
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培養熱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由“母親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
1、你們都知道5月的第二個周日是什么節日嗎?(母親節)
2、媽媽每天都在照顧我們,那你們都為媽媽做過些什么?(捶背、掃地、擦桌子、倒水)
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后,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并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
二、歌曲學習
1、錄音范唱。
我們來聽一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聽一聽小烏鴉為媽媽做了什么事?
2、再聽錄音范唱,邊聽邊輕聲念歌詞。
3、學生隨錄音范唱輕聲跟唱。
4、逐句的跟老師讀歌詞。
5、跟伴奏試著哼唱。
三、表演
1、學生聽音樂自編動作。
2、學生帶上自制頭飾表演。
3、請表演好的學生上臺表演。
四、活動總結
2、教師加以鼓勵、引導“讓我們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來愛自己的媽媽”。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設計篇二
1. 鳥是人類的朋友,鳥類美妙的鳥啼聲給音樂創作提供了無限的源泉,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了環保意識。
2. 能夠用自然柔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 通過學唱歌曲能夠理解并表達出對媽媽的愛。
4. 通過小組合作,能夠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歌曲情感。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理解歌曲情感,通過學習與演唱歌曲等各種形式來體驗、表達歌曲情感。
三、 教學方法
視唱法、教唱法相結合的學習手法。
四、 教學手段
多媒體
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感受音樂,理解情感。
1. 播放《小烏鴉愛媽媽》,學生在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2. 經過常規的組織教學后,迅速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 導入:同學們,你們認識一種叫烏鴉的鳥類嗎?它們的外表雖然不美,但它們尊老愛幼的行為卻值得我們學習。
4. 教師范唱《小烏鴉愛媽媽》。
(二)演唱歌曲,表達情感。
1. 教師彈琴,引導學生輕聲跟琴試唱樂譜。
2. 將學生分2組進行“啊”音演唱,檢驗并鞏固學生的旋律感。
3. 學生學唱第一段歌詞,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
4. 自學第二段、第三段歌詞。
5. 完整的演唱全曲。
6. 以分組競唱,分句接龍的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創編,深入體驗。
1. 引導學生采用歌唱、舞蹈、畫畫等多種形式來表達體驗歌曲的情感,教師巡回指導。
2. 選擇其中較好的小組創編的表演形式在本節課上進行當眾表演,并相機鼓勵其他組創編的形式,課后進行再加工,下一節課為老師和同學進行表演。
(四)小結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設計篇三
總的教學設想:
一、組織教學:
2、師生用音樂語言問好:
(師)親切地:
同?學?們?好!
(生)友好地:
您?好!?您?好!?胡?老?師?好!
[教學構想:“這是一節有趣、開心的音樂課”
2、用音樂語言進行勾通和交流,進一步拉緊了師生間的情感紐帶。]
二、節奏練習:
cai課件一:
“迪斯尼游樂園”小熊火車運行節奏:
正?→?嗚!?轟?轟?轟?轟?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七嚓嚓嚓?七嚓嚓嚓?七嚓嚓嚓?七嚓嚓嚓
七嚓嚓嚓?七嚓嚓嚓?七嚓嚓嚓?七嚓嚓嚓?嗚!?←反
“火車運行的速度是怎樣的?如果倒著開回來呢,又是怎樣的?”
2、學生興致高漲地模仿拍讀。師指導先正向再反向地練習。
[教學構想:“有趣好玩的節奏模仿。”
三、發聲練習:
cai課件二:
4/4?中速
小?小?烏?鴉?身?穿?黑?褂?回?家?找?媽?媽。
小?小?烏?鴉?身?穿?黑?褂?回?家?找?媽?媽。
2、看屏幕跟琴默唱歌譜。
3、指導學生正確處理連音和非連音,氣息悠長的發聲。
[教學構想:“好聽好唱的發聲練習”。
1、動畫激趣,再次喚起學生有意注意。
3、所配歌詞形象有趣,旨在為歌曲作鋪墊,同時也激發了童趣。]
四、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cai課件三:
2、大屏幕顯示歌曲詞、譜。
3、聽錄音范唱,完整地欣賞歌曲。
4、再回放一次,生輕輕跟唱。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設計篇四
1、欣賞歌曲內容,感受旋律抒情、緩慢的特點。
2、會用動作表現音樂,增進關心媽媽、熱愛他*的情感。
二、活動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欣賞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培養幼兒熱愛,尊重他*的情感。
難點:理解每段歌曲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和意義,發展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
突破:運用課件,使幼兒直觀,生動地來感受小烏鴉關愛他*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小烏鴉愛媽媽》課件、《小烏鴉愛媽媽》磁帶、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今天我給小朋友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誰?(播放飛翔的烏鴉圖片:幼兒自由表達)“它的名字叫烏鴉”他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1)、完整欣賞第一遍
(2)、完整欣賞第二遍
師:你最喜歡哪一句?(引導幼兒用歌曲中的句子演唱)
3、結合多媒體課件分段欣賞,理解每段歌曲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和意義,感受音樂的能力。
(1)、欣賞第一段
快看,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花、太陽、烏鴉……)小烏鴉要去哪里?回家的路上它是怎么樣的?它的心情怎么樣?誰來學學小烏鴉急急忙忙飛回家的樣子!如果你很著急的時候,你會做什么動作?小烏鴉趕回家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第二段。
(2)、欣賞第二段
師:它的媽媽怎么了?小烏鴉心里會覺得怎么樣?它是怎樣照顧他*的?(學一學喂他*的樣子:師幼互動)你覺得這個時候媽媽會跟小烏鴉說些什么?小烏鴉又會對媽媽說什么?讓我們來聽聽小烏鴉是個怎樣的孩子。
(3)、欣賞第三段
提問:你喜歡小烏鴉嗎?為什么?
4、進一步理解歌詞,為歌曲創編動作。
孩子們,我們來為歌曲加上好看的動作吧!(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五、遷移生活,進一步培養幼兒熱愛,尊重他*的情感
孩子們,你們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媽媽,愛自己的他*的?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小朋友愛他*的照片,看看他們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寶貝們表現的真棒,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六、活動延伸
請孩子們回家以后多幫媽媽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回來再告訴大家,好嗎?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設計篇五
學唱《小烏鴉愛媽媽》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通過體驗、模仿、合作等方法,理解歌曲內容,表達歌曲情感。
3、讓學生通過了解烏鴉反哺的現象,明確關愛身邊親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用自然、適當的情緒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學生的情感教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琴打擊樂器(響板碰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播放歌曲《我的好媽媽》)(設計意圖:集中學生注意力,營造氛圍,初步感知母愛。)
二、教授新課
1、導入(播放課件)(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不知不覺熟悉并掌握歌曲中的音和節奏形式。)
師: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請說出來。
生:
師:在這個小房子發生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生:
生: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三種本領吧!
(出示課件)
(1)、認一認5612356
(2)、唱一唱555111222333666
(3)、拍一拍
①、xxx
②、x–
2、師講故事(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用講故事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懂得關愛身邊的親人的道理。)
3、初次完整聆聽歌曲并揭題。(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
4、再次聆聽,隨樂拍手。
5、學唱旋律(設計意圖:通過各種采用多種演唱形式,使學生掌握歌曲旋律的演唱。)
(1)、師范唱旋律。
(2)、師教唱旋律。(請你找出你熟悉的音。)
(3)、師生接龍唱旋律。(師唱前半句,生唱后半句。)
(4)、師生齊唱旋律。
6、學習歌曲(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歌曲和情景表演,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進一步鞏固歌曲。)
(1)、找一個同學做小老師帶領大家朗讀歌詞。
(2)、填入歌詞輕聲跟琴演唱歌曲。
(3)、完整跟琴演唱歌曲。
(4)、處理歌曲。(設計意圖:通過此教學環節,使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情感。)
師:烏鴉媽媽老了,飛不動了,心情會怎樣?(傷心、難過)
師:小烏鴉為媽媽捉蟲時,心情又會怎樣?(著急)
(5)、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角色演唱。(及時鼓勵與表揚)
三、表現歌曲(設計意圖:延續學生學習的興趣,鞏固歌曲,給學生表現的舞臺。)
用打擊樂器(響板碰鈴)為歌曲伴奏。
四、小結(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歌曲,了解小烏鴉對媽媽的熱愛,并借助這個故事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學生要尊敬、熱愛自己的母親,從小就要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請學生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2、師小結。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設計篇六
1、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創編歌舞表演。
1、在演唱歌曲、體驗音樂情感的同時,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啟發學生有感情、自信地演唱歌曲,使幼兒從中感受到媽媽的愛
學生的情感教育。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一、新課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小烏鴉飛來飛去為媽媽捉蟲吃,并親自喂給媽媽吃的影片,背景音樂為歌曲伴奏。)
師:同學們,你們也有長大的一天,身邊的親人也會慢慢的變老,你們會怎樣對待他們?我們應當向小烏鴉學習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2、那老師請你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播放課件:《小烏鴉愛媽媽》]
師:這首曲子好聽嗎?那就來讓我們來學唱這首動聽的歌曲吧。
二、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1、聆聽歌曲
引導學生用“啦啦”來做模唱,感受歌曲旋律。
師:同學們唱的得很好,給自己一點掌聲好嗎?
2、節奏訓練
師:小烏鴉飛來了,它見同學們這么聰明,想讓我們幫個忙好嗎?你能找出這首歌曲中“”一共出現過幾次?讓我們共同來數數吧。
師:原來這首曲子都是由這個節奏型組成的,引導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3、教師范唱
師:那現在我來演唱這首樂曲,同學們跟著我一起做律動好嗎?
4、教師電子琴伴奏,學生跟唱歌曲
師:同學們是不是也想唱一唱這首歌曲啊?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贊美小烏鴉的歌曲吧。
(幫助幼兒糾正難唱的樂句,老師講解連音線的唱法,教唱第一個段,引發幼兒有感情地唱歌曲)
師:同學們唱的真好,你們能試著自己將后兩段的歌詞填進去嗎?(教師彈琴,學生試唱二三段,并給予正確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小組比賽唱
師:我們現在分成小組表演唱,比一比,看哪個組唱的最好?
三、創編表演
四:拓展延伸
師:小動物都可以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也有一顆感恩的心?那我們該怎么做呢?(同學們自主發言,表達觀點,教師再次對學生情感教育)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都表現得非常棒,讓我看到了你們和小烏鴉一樣,都有一顆充滿愛的童心。愿同學們健康快樂成長,更愿大家能像小烏鴉一樣,做一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小班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教案設計篇七
1. 鳥是人類的朋友,本課以鳥為題材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環保意識,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發展聯想。
2. 運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到課外、校外去收集鳥鳴的錄音,以實際行動去做好愛鳥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 發聲練習: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 愛吃 魚, 魚。
3. 復習歌曲《一只鳥仔》。
二、聆聽《對鳥》
2. 復聽,問句與答句在曲調上是否完全一樣?
3. 探討一下書本作業:看圖說一說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從愛鳥的行為中培養學生的愛心。
三、導入:講《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
聽!這是一個有關烏鴉一家的故事。(邊聽音樂邊講故事)從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樹,樹上住著勤勞、善良的烏鴉媽媽,它每天都要飛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找蟲子給它那一群可愛的烏鴉寶寶吃,小烏鴉在媽媽關心下越長越大了,媽媽真高興。但這時候我們的烏鴉媽媽越來越老了,終于有一天小烏鴉都要飛翔了,它們一個個高興地張開了翅膀拍拍飛出了家。媽媽哭了,因為它已經老得飛不動了,自己孤單單地呆在家中。突然從遠處飛來了一個小黑點。一只小烏鴉銜著它平生捕到的第一條小蟲回來了,它把小蟲喂給了媽媽。接著又來了一只小烏鴉,兩只,三只。可把媽媽高興壞了。我們要不要學習小烏鴉?小烏鴉真孝順啊!我們為這感人的故事取一個名字吧!(出示課題)
四、學唱歌曲
1. 我們來聽聽、看看歌詞,跟著拍一拍節奏。
這是一首2/4拍的節奏,它的強弱規律是強、弱,下面大家邊聽邊拍節奏。
3. 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 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5. 小聲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復唱幾遍,注意音準。
五、創編活動
2. 律動:(師)同學們再想想除了為歌曲伴奏,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把這首歌變得更美?我們可以用動作來美化這首歌。下面我們用四人小組形式把這首歌的動作想一想,自己編一編。可以按照節奏做動作也可以看歌詞想想動作。歌表演時要作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畫面。
六、課堂小結:
通過唱歌和講故事,我們知道了媽媽辛不辛苦啊?知道媽媽那么辛苦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碼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來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襪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