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自信”,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字眼兒,可是它卻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曾幾何時,站在球場上,我是那么茫然,我不敢持球進攻,我總是被困撓著:“我肯定投不進的。”我不相信自己,當然,在關鍵時刻,最后一球的執行者也就自然不會是我。
還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和幾個同伴在一起打球。那一場球,我至今也記得清清楚楚,那次是我真正超越了自己!當時,我們雙方都打的難舍難分,球似乎玩起了游戲,我們把他打進,它馬上又讓對方將其拋入籃筐。于是10比10,20平,40平,比分一直沒有拉開,并保持到了最后10秒。這下子,我習慣性地開始畏縮,說實話。這個時候,我打死也不想碰球,我真希望隊友們視我不存在!
開始了!由我們做最后一擊。這個時候,我的雙腳開始顫抖,一滴滴鵝大的汗球突然就掠過了我的臉頰,汗水浸泡了我的衣服,我萬分緊張。而在同時,我心中的不自信又跳了出來,可是,上天似乎故意要捉弄我。偏偏在這時,其他4個隊友都被防的死死,唯有我處于空位。怎么辦,周圍的一切黯淡下來,只有鳥兒從天空叫著飛過,這仿佛是一個生死決擇,誰也不能幫助。時間如黃河之水向前奔騰并一去不反。沒時間了!“去接球吧!”一個聲音響在我的耳邊,可是,我拿著球沒進怎么辦?我眼前一片茫然,思維一片混亂,一時間不知所措。我伸出雙手,向前伸腳,但還沒落地,又呼的收了回來,皺著眉頭,來回擺動。“接著!”一個聲音叫了起來。隨即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了過來。沒有時間給我考慮了。球一下子就擊倒了困惑中的我,并彈出了兩米。
這一摔,仿佛把我從睡夢中拉了回來。我放眼望去,隊友們放下了手,眼睛死死睜著我,個個張大了嘴巴。而氣勢洶洶的阻擊者正帶著“邪氣”朝我撲來。我心中的一抖,管不了那么多了,相信自己一回,我一個跳撲,重重按在球上,拔地而起,跳到最高點一個猛烈吸氣,在顫抖與左右為難中出手。球飛了出去,在筐上轉了幾圈,以最后力氣滾進了筐。我有些難以置信,自信的力量這樣強大!
從這以后,我又遇到了無數這類時刻。每一次,我都努力讓自己充滿信心,認真去干好這。自此以后,每到關鍵之時,我的同伴們甚至不出于頭腦思考,便信任傳球給我,而我也會順利完成。
在人生的岔路口,或許不自信的人永遠也做不出正確選擇;而那些相信自己,對自己充滿期望的人總會找出自己的出路。向著成功奮進,最后自然是勝利者!
羅森塔爾曾經的實驗告訴我們:成功不僅在于汗水,還在于我們的自信!愛因斯坦的話提示了,自信能引領我們走向輝煌的道理。愛默生的話則啟示我們,當你自信時,“困難”會對你束手無策。
我要做一個自信的孩子,相信有了它的陪伴,在漫長的學習路上,我會取得更多的成功,獲得更多的勝利!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成長的快樂 》
現在的我已是告別童年,邁入青年的小大人。雖然我的人生旅途才剛剛開始,但我由衷的感謝成長,是他給我帶來了快樂,是他讓我逐漸的走向成熟,更是他給我旅途中帶來了不少的綠洲和海洋。
還記得,在小學我是一個天真浪漫,活潑可愛的女孩。由于在家里呆慣了,來到學校還不很自然,而且還很厭惡;但因我的天生性格,沒多長時間就適應了。可老問題解決了,新問題又來了。我開始對學校的任何事物都產生疑問。例如:為什么老師教我而我不教他們呢?為什么“鈴”一響我就上課下課呢?為什么老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這些疑問總是在我的腦海里轉來轉去~~久久不能揮去。當我鼓起勇氣問老師時,卻換來了冷嘲熱諷;又當我問起最信任的媽媽時,卻換來了“傻孩子,你真是自討沒趣”。在我正憋著悶氣的時候,爸爸回來了。我毫不抱希望的,并帶著批評的可能,將我的想法和遭到拒絕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to my surprise 爸爸回答了我的疑問。原來也是一種“自然規律”,我那天非常高興,為我的father and solve proplem。
瞧這些麻煩,給我帶來了多少“批評”和“傻孩子”的評價。但我真正的感覺不是這樣的,是快樂,也是自豪。原因我已介紹過了。
小學畢業,升入中學。快樂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例如:友誼拔河賽,英語口語課,同學們聚起來聊天等等……這都讓我們繁重的學習任務輕松了不少。我發現在中學校園里,格外的快樂,不知為什么?反正,有一種動力讓我發奮努力,像鳥一樣在自己的天地里翱翔。
是啊!可愛的校園生活給我帶來了無比的快樂,無論是教室,還是操場,都充滿了我們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我獲得了不少屬于自己的綠洲和海洋。
的確,成長是快樂的。雖然會有些不幸,但每次的好轉,都是快樂。愿我們在這樣的快樂中,茁壯成長,成為未來有用的自由人!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大家好!
相信自己的人,往往自己的意志比較堅定,有自己的選擇能力。例如,李玉剛剛出道時,他的家人不同意他唱戲,但他一意孤行,雖然當時還沒有業績,但是他不放棄。他和他的女朋友準備結婚時,女方的家人不同意他們結婚,覺得他是戲子,不會有什么前途,但是他依然不為所動,終于“開花結果”,最終向全社會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有些人過于一意孤行,做出的選擇往往與現實相反,導致后悔一生。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肯定自己,否定別人,有些人還強制用自己的觀點去幫助別人,這樣過于的相信自己,過分的自信不但會害了自己,也會害了別人。
我們在相信自己的前提下,也可以聽聽別人的建議。封建社會許多朝代中,很多帝王樂意聽取建議,朝代存活的時間較長。例如:魏徵多次勸諫,唐太宗聽取他的建言并采納,使得唐朝繁榮。我們在做出選擇時,也可以適當聽取別人的意見,或許可以不用,但是聽聽別人的意見對選擇是有幫助的,正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力量大。
但是不能不加選擇聽取別人的意見,也許別人有些意見是錯誤的。有些貪污的大臣,他們往往想的都是利益,對待百姓的生死漠不關心,給皇上的建議往往都離不開自己的利益,這些人的建議是不能采納的。我們在聽取建議之前,要看看它是否正確,是否值得采納。
我們在選擇道路時,既要有自己的選擇又要適量的聽取別人的建議,每個人的選擇不可能都盡善盡美,正如一把雙刃劍,不可能只有一面。
我們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運用自己的主見和別人的建議相結合,得出自己正確的選擇,這樣即使選擇錯誤,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因為這是根據自己的實際,聽取別人的意見而做出的選擇,所以不會感到后悔。人生的選擇在于最后的決策,兩者兼有。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大家好!
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著早春的生機,展現著盛夏的熱烈,暗藏著金秋的碩實,昭示著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著奮斗的艱辛。
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恒,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我非常欣賞《烈火青春》里面的這段話,并一直用它激勵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認為,青春就應該燃燒,發出亮光才有價值!當一個人的青春融匯到一個時代、一份事業中,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而這份事業也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說到這里,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生命的意義在于活著,那么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呢?當然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答案只有兩個字,奉獻!
和平年代,有無數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華就已經成就了不朽的人生,在我們身邊,心系百姓的彭楚政,熱愛人民的龍清秀,他們把自己有限的青春,獻給了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們,獻給了黨的忠誠事業,他們是最平凡最無私也是最偉大的人,是我們青年永遠的學習榜樣。
正是這樣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在改革的大潮中,帶領著家鄉的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勤勞和智慧,使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這一切,我們心中是無比自豪,無比驕傲。但是,和發達城市相比,這里的貧困地方還有待于進一步治理,這里的整體經濟還有待于進一步的騰飛。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首先感覺到是什么?是責任,應該是責任。”生我們的是這片土地,養我們是這片土地。”我們愛著腳下的這片熱土,我們就要承擔起建設家鄉,繁榮家鄉的責任。
說實話,三年前,我剛來工作的時候也有過失落和茫然,感覺現實不盡如人意,感覺離曾經的夢想總是有一些距離,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可是,青春的我是一把剛鑄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遲疑。我決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銹蝕、風化,最后成為一塊廢鐵。我告訴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斗志昂揚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你就會有所獲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斗的歲月,不要停止我們前進的步伐,因為青春的路正長。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好好看看書,回頭想想自己走過的路,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個規劃,把自己的理想銘刻在心中,做一個甘于寂寞,敢于創新、干勁十足的年青人。
我們選擇了黨的事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已經選擇了奉獻。遠離了都市的繁華,城市的喧囂,沉淀了心情,在這里駐足、扎根、守望。我們是失去一些東西,但我們沒有失去最為寶貴的青春。我們也沒有辜負自己的青春,我們正用汗水見證著成長,用奉獻丈量著價值。
在這片熱土上,一批又一批的新同志變成了老同志,一個又一個的”民心工程”是他們創造的新生命,閃亮著青春之花的人們在這里綻放,永不凋零。因為那些花兒已經變成了果實,成為了歷史永恒的記憶。讓我把這次演講作為禮物獻給你們吧,獻給所有美麗的青春之花;讓我把這次演講化作誓言,吹響我們年輕人心中奮進的號角,讓她成為我們取勝的基石、前進的動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作為青年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心中無不閃爍著夢想,那么現在就是我們努力實現夢想的時候。當前,我們家鄉正處于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轉折點,有一大批項目等著我們去建設,有一系列技術等著我們去攻關,有一大片市場等著我們去開拓,有一整套的經驗等著我們去探索,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縱使艱難險阻,也要努力前行,平凡的崗位需要我們付出,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的付出,構建整個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付出。親愛的朋友們,青春是美麗的,工作著是美麗的,讓我們的青春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一輪輪滾燙的太陽,為家鄉、為人民發出的光和熱。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五
你們好!我是三年一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家鄉”。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組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是啊!我們離不開家鄉。
為什么人們總是把家鄉比作母親?有人說:“家鄉用她那江河的乳汁喂養了我們。”有人說:“家鄉用她那寬廣的胸懷抱大了我們。”這當然都是對的。因為無論其他的什么詞匯,都表達不出我們對家鄉的深厚感情,而只有“母親”這個詞才能表達我們對家鄉最忠誠、最純潔、最真摯、最深厚、最偉大的感情。
是啊,家鄉——母親,母親——家鄉,就是這樣緊密相連,連成了一體。
當家鄉貧窮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挨餓受凍;當家鄉弱小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受辱被欺;當家鄉富裕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快樂幸福;當家鄉強大的時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
歷史上,多少中華兒女像熱愛自己的鄉親那樣熱愛自己的家鄉。屈原抱石投江,為的是家鄉;文天祥慷慨悲歌,為的是家鄉;陸游作詩示兒,為的是家鄉。譚嗣同面對刀殂,臉不變色,他念念不忘的也是家鄉。為了家鄉,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兒女獻出了自己的熱血和生命。
魯迅先生說過:“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我們是家鄉母親的兒女,在黨的關心和教育下,我們正在茁壯成長,我們要牢記黨的教導,提高自身素質,學好科學技術,把自己培養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要承前起后,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幟旗。我們要用熱血來復蘇母親的生機,用生命來煥發母親青春的光彩吧!
謝謝大家!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六
人生如一張白紙,一張比雪還白的紙,它讓你用不同的筆調,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來修是它,那時的它,早已不是那么白了,不再那么簡簡單單了。
或許這張紙成了紅色——將熱血撒向大地的戰士;或許這張紙便成了黑色--無惡不作的罪人;或許沒有顏色--個平平凡凡的人;或許已經變得五彩斑斕--有過挫折,最終輝煌的人。
我們都擁有人生,并且享用著人生。
千百年來,在人生的道路上奔波著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在探尋和思索,最后的結論卻不約而同。人生如哲理,哲理并不是什么海市蜃樓,它所講述的東西,就展現在我們眼前與我們的生活當中。
人生如同一出戲,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精彩程度;人生如浪花,如果沒有巖石的阻擋,將沒有它;人生如同一首詩,一首盡心所寫的詩。
年輕人認為:人生像一次次挑戰,充滿刺激。
中年人認為:人生像一張張泛黃的照片,回憶時充滿甜蜜。
老年人認為:人生像一杯清淡的茶,怎么也品不出味道。
人生的真諦在于拼搏,拼搏了的人都會認為上帝是公平的,是對他關照的。
作為學生的我們,該怎樣看待人生呢?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七
你們好!
46億年前。有一顆蔚藍色的星球誕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樣秀麗。那就是我們的母親——地球。
46億年后的這天,也雖風華正茂,但卻不在意氣風發,因為他最小的孩子——人類,令她很悲哀。
在當今世界上人類正以急快的速度來毀滅我們自己的家園。因為森林被破壞,大氣污染,水土流失,使地球上每一天都有100個物種不見,按這樣的速度到20__年地球上將會有100萬種生物在地球上不見。這是多么可怕的一組數據阿!到那時,亞洲象和東北虎會永久成為歷史的遺跡。環境問題不僅僅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區域的問題,目前已經發展成全球性的問題了。
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廢氣、廢水甚至固體廢棄物都能夠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有些環境問題甚至影響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例如,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大氣中co2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的破壞,更是威脅著全人類。
由此可見,如果人們再不重視我們身邊的環境,地球將完全轉成另外一個樣貌。人類阿!你就應醒悟了,不要在傷害我們自己的“母親”,不要再讓最親的“人”為你悲哀,為你哭泣。
可喜的是環保問題已被世界各國引起高度重視。世界各國也相繼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生態園,使各種動物、植物也有了自己的“樂園”。各國也制定了相應的環保政策,治理污染企業,禁止排放廢氣、廢水、廢渣。退耕還林、恢復濕地,從而保護生態平衡、減少大氣污染,還世界一片碧水藍天。
有人說:“當地球上留下最后一只老虎,最后一只鱷魚,最后一只熊徒勞、哀鳴地尋找配偶時,人們會看到自己的結局。”只要全世界人們共同努力、保護環境,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天也許永久不會到來。
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學生倡導綠色環保演講稿三分鐘篇八
感動是一種發現,于人于自然;感動是一種感激,于理解于關懷;感動更是一種動力,于思想于志向于行動。總之,我們的生命少不了感動,是感動讓我們記住過去,體味現在,憧憬未來。
其實,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去發現,會看到我們身邊有很多感動著我們的人。他們有學生,有老師,有父母……他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感動著我們。今天我就從中選取一位典型,與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他是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擔任過村小教導主任職務,曾經長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現在已經成功轉型,成為我校科學學科的領頭人,說到這里相信大家應該已經猜出他是誰,對了,他就是熊干才老師。從語文學科轉軌到科學學科,站在新起點上,他知道其實要想上好科學課并不容易,科學學科不是所謂的“小兒科”,科學學科知識包羅萬象,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廣,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的基本常識。他沒有在過去的成績上停滯不前,而是高標準、嚴要求對待自己,在教學上他認真備課、認真上課,開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經常見到他在三樓辦公室與李維忠校長、馬軍老師等討論學生作業中的難題。他善于學習,總是抓住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通過幾年的積累,現在對科學學科教學應該已經是輕車熟路了,熊老師對科學學科的熱情,也深深地影響了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他和學生一起做實驗,走近大自然,近兩年,他輔導學生撰寫的科學小論文和制作的科學小發明等頻頻獲獎。此外,他自己撰寫的科學教學設計榮獲姜堰市小學科學設計二等獎。
他還能夠出色地完成科學實驗室管理員工作,能夠協助熊劍文主任做好科學學科的相關工作。記得在去年創建教育現代化的時候,有一次,我們校務會成員利用雙休日在校加班整理資料,學校沒有通知他到校加班,但是他卻一個人默默地來校錄入科學實驗室管理軟件中的相關數據,作為一名老教師,電腦操作并沒有年輕教師那么得心應手,完全靠的是持久戰,靠充足的時間做保證。要不是我們去食堂吃飯時聽見后教學樓上的聲音上去查看,還真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熊老師是位多面手,不僅寫得一手好字,而且文學功底深厚。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搞到活動時經常邀請他寫標語,寫獎狀,做評委,出板報,這時他總是笑臉相迎。他還積極參與文學創作,已有多篇作品發表在姜堰文聯的相關刊物上。還經常受邀去鎮里參加相關文體活動。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對他應該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了吧,一位即將離開教師工作崗位的老同志都能始終牢記“活到老,學到老”這樣的古訓,作為我們年輕教師有什么理由不“愛崗愛生,敬業精業”呢?請時刻牢記:永遠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要付諸于實際行動。讓我們借即將成立的葉甸中心小學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俱樂部這一平臺,助推自身的專業成長,也為學校添一份感動,添一份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