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篇一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年前在全國多地調研發現,由于老年空巢家庭數量不斷增加、空巢老人預防犯罪能力較弱,這一群體成為經濟詐騙類犯罪活動易受害群體。受訪的公安、工商等部門工作人員及專家建議,應當通過加大查處力度、建立相關部門聯動機制、改進反詐騙宣傳方式等辦法,有效減少此類案件對老年人的侵害。
詐騙黑手頻頻伸向老年人
近幾年,空巢老人受到電信詐騙、非法集資、保健品銷售欺詐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顯上升,這類案件具有數量大、發生隱蔽的特點,涉案金額也呈不斷上升趨勢。
山東省濟南市營市街派出所社區民警吳穎介紹,目前在電信詐騙中犯罪分子通常以換賬號匯款、發短信冒充兒女、聲稱銀聯卡遭遇盜卡等形式,欺騙老年人特別是空巢老人上當受騙。在日常接警中,每個月都有幾起報案,涉案金額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且近幾年此類案件越來越多。
利用有的老人愛占便宜及迷信特點發生的詐騙案件也較為頻發。2011年初,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民生街派出所破獲了一起涉及到130多名老人被騙案件。騙子通過“小家電推廣酬賓”的方式,承諾只要交少量現金,就可以領取禮品并且在第二天全額退回現金。在越來越多的老人參與之下,騙子開始推銷高價商品,老年人在交了數百元錢準備第二天領取退款時,騙子卻消失了。
此外,借購買原始股、墓地或保健品之名向空巢老人非法集資案件也時有發生。65歲的長春市民劉志是一名中學教師,兒子在外地工作,他退休后又被當地一家學校返聘,退休金加上工資每月收入較高。2011年11月,劉志聽朋友說一家將在北歐上市的外國公司在長春賣原始股,每股0.01歐元,上市后股價將翻倍上漲,便投入1.95萬元購買了原始股。他在購買后向當地工商部門和證監部門進行咨詢時才知道,這是一個非法集資網絡詐騙團伙,已有多人報案。
本刊記者調研發現,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多發,偵破難度卻較大。首先是此類案件取證較難。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民生街派出所所長丁振龍分析,雖然保健品詐騙是當前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之一,然而當前對保健品療效、定價缺乏具體標準,沒有確切證據,執法部門也不敢隨意執法。
寧夏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劉潔說,通常保健品說明書、宣傳單上并不存在夸大宣傳,銷售人員往往口頭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除非有現場錄音或錄像,否則這種虛假宣傳很難取證。
其次,犯罪分子采取反偵查手段逃避打擊。吳穎說,犯罪分子在進行電信詐騙時,往往在a地開銀行賬戶,在b地開手機賬戶,在c地作案,在d地取贓款,對e地人實施詐騙,且多為假身份,這造成被害人往往無法提供犯罪人特征,讓公安部門很難確定具體的偵查范圍與方向。
其三,不少詐騙犯罪分子流動作案。寧夏銀川市興慶區公安局中山南街派出所教導員孫來寧說,不管是保健品詐騙、迷信詐騙,還是小便宜詐騙,犯罪分子往往是騙一把,換一個地方,等到老人發現報案,有關部門前來查處,犯罪分子已人去樓空。
一面是案件偵破難,一面是老人在財物被騙后承受著很大心理壓力。為此,有的老人患病或病情加重,也有的家庭因此父子反目。孫來寧告訴本刊記者,一些犯罪分子有多少騙多少,往往將老人的終身積蓄全騙走,對于平時節儉的老人來說,這等于要了他們的命。“有的涉案子女怕老人受不了被騙打擊,只能湊錢請辦案人員轉交老人,安撫老人說案子破了,錢也追回來了”,孫來寧說。
采取新對策加大查處力度
在采訪中,多位公安、消協等部門工作人員建議,加大依法查處力度、多部門聯動及改進宣傳教育方式等,合力遏制涉老經濟詐騙,幫助老人免受不法侵害。
首先,高度重視此類案件危害性,加大查處力度,集中查處一批涉老詐騙案件,對犯罪分子形成一定威懾。吉林省消費者協會副研究員宗守運、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等建議,由于發案率高、案值小等原因,不少涉老詐騙案件最終不了了之,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犯罪分子的氣焰,實際上此類案件造成的社會危害并不小,應予以堅決打擊。
其次,將涉老案件預防和查處列入相關部門職責和考核,并建立公安、電信、銀行等部門聯動機制。寧夏銀川市興慶區解放西街派出所教導員薛晶東建議,公安機關接到報警一經核實,應憑借簡便手續可同受害人一起到銀行凍結對方賬戶。公安部門應協調金融、電信部門,將實名開戶關落到實處,對開戶人的身份進行準確認證,防止冒用他人姓名在銀行和電信部門開戶從事違法活動。
西北大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韓養民說,銀行柜臺是防騙的最后一道關口,一些銀行在柜臺設防幫助匯款人識別騙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沒少遇到埋怨甚至投訴;建議建立公安部門和銀行聯手機制,遇到此類事件公安出面佐證銀行的做法,這將有利于鞏固銀行最后關口作用。
再有,針對涉老詐騙案件流動作案特點,建立涉老詐騙案件數據庫。公安部門查處一些涉老詐騙案件時,往往只能根據正在查處的孤案判斷,案值往往較小,對犯罪分子的處罰也比較輕,一些犯罪分子明白其中奧秘,就扛著不交代其他犯罪事實。如果能建立區域性及全國涉老詐騙案件數據庫,就能掌握犯罪分子數地犯罪事實;這有利于全面了解犯罪分子犯罪事實,對其依法處置,這無疑會增加此類詐騙的犯罪風險。
同時,針對老人采取更為有效的反詐騙宣傳。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民生街派出所副所長魏靜建議,改變以往空洞的手冊宣傳方式,社區民警及工作人員帶上犯罪分子詐騙工具進社區、到老人家進行實物宣傳。針對轄區涉老詐騙案件呈上升趨勢,派出所公安曾帶著假金元寶、秘魯幣等詐騙工具進社區宣傳,實踐證明,老人再遇此類詐騙,辨別能力增強。此外,公安部門應在銀行、廣場等老年人易受侵害的地方,以卡通宣傳畫、提示語等形式對老人進行反詐騙提示。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篇二
【背景鏈接】
根據民政部數據,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城鄉家庭養老條件明顯缺失。
空巢化仍在持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經商、上學、城市青壯年外出上學、就業以及異城居住和同城分別居住現象普遍。預計“十二五”期末全國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4。
專家預言,“空巢家庭”將成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這對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形成了強烈的沖擊。
2011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
【標準表述】
[權威引述]
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揮好家庭在經濟供養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還要充分發揮社會慈善在養老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總之,要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多種方式的保障措施,讓老年人更加幸福地安度晚年。(溫家寶總理)
[剖析]
空巢老人的背后是中國日益嚴峻的老齡化趨勢。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與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加速推進相伴隨。與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相重疊,與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文化領域深刻變革相交織。公眾對于社會化養老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強,而相關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跟不上。
問題遠不止于此,伴隨空巢家庭的增加,涉老詐騙活動日益蔓延,電信詐騙、保險詐騙、非法集資、保健品欺詐銷售等犯罪團伙瞄準了防范、辨別能力較差的老人。
[對策]
一、提供生活照料,多與老人聊聊天,緩解空巢老人的孤獨。志愿者參與,補充政府和社會關愛老人的空白點。組織和招募“敬老、愛老”志愿者,定期探望和關愛社會上急需幫助的“空巢”老人。
全社會努力,營造傳統孝文化的氛圍。倡導兒女養老,在全社會形成孝敬老人的氛圍。可以考慮設置父母節,提醒年輕人關注老人健康和情感需求。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篇三
“空巢老人”一般指的是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隨著社會 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當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癥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征。
家庭“空巢”綜合征主要的癥狀是心情郁悶、沮喪、孤寂,食欲減低,睡眠失調,平時愁容不展,長吁短嘆,甚至流淚哭泣,常常會有自責傾向,認為自己有對不起子女的地方,沒有完全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另外也會有責備子女的傾向,覺得子女對父母不孝,只顧自己的利益而讓父母獨守“空巢”。
? 無人照料,生活不易
? 精神寂寞,郁郁寡歡
? 疾病困擾,就醫困難
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占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于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寧波老齡辦調查表明,寧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80%以上。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舉例1、2004年3月,75歲的中科院院士、被國際醫學界譽為“世界斷肢再植之父”的陳中偉教授,在上海獨居的家中意外墜樓不幸去世。
2、87歲的許大爺獨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個小區,今年冬天連續的大雪讓許大爺家里“斷糧”了,老人無法外出買菜,到了深夜,剛剛忙完工作的外孫才給老人送來了食物。
3、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現問題后久等未能解決,無奈中只能抱著暖水袋躲在被窩里,給兒子打去求助電話。
城市“空巢”家庭面臨的空出問題
?
(一)經濟支持問題
?
(二)心理精神的需求問題
?
(三)疾病醫護和生活照料的問題
淺談城市“空巢”家庭的成因
面原因在于子女;第三方面原因是社會的原因。
? 首先,我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要求每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個孩子;
第二,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即不要孩子的家庭觀念越來越流行。
可從個人、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去闡析:
? 首先,個人在思想觀念上的轉變。
過去常認為,人到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與子女同住并享受天倫之樂。而改革開放后,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生活的確立使得這一傳統觀念慢慢地發生著變化,代際分居成了一種新趨勢,這客觀上促成了城市空巢家庭的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空間而選擇與子女分居,尤其是那些經濟上能夠獨立、身體狀況較好、精神上需求又較為豐富的低齡老人。還有部分老人因對久居的社區懷有深厚感情,自身不愿意離開熟悉的住所和朋友,從而選擇與子女分開生活。同樣子女們則因與父母在思想和生活習慣上存有一定差異,多數年輕人也喜歡獨立居住。還有部分子女因贍養老人的觀念淡薄,嫌棄老人,這些都使老人不得不留守“空巢”。
其次,家庭在結構上的變化及代際間的差異。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貫徹的不斷深入,家庭結構向“四、二、一”發展,獨生子女的父母已漸成為中老人。“空巢”家庭的老人雖希望與子代孫輩住一起,但與多數年輕人追求新潮思想的觀念相比,極易使家庭成員間的代溝問題突出,由此老少兩代人為滿足自身對自由生活的需求,小家庭的居住方式被普遍接受。有的老人看著子女們忙于學習、工作,抽不出充裕時間照顧自己只有忍痛割愛,選擇獨立生活來減輕子女的負擔。
再者,社會在轉型中所引發的社會變遷。
隨經濟的迅速發展,“父母在不遠游”這一多數中國人世代相傳的孝道美德漸漸發生著變化,因為如讓年輕人固守傳統美德,不到外面世界去尋求發展,在當今是不現實的。所以頻繁的工作變動,快速的人口流動,尤其是城市里,日漸增多的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國外求學或工作,這就使得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一代人故土難遷。
解決城市空巢老人問題的主要對策
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空巢家庭問題,讓空巢的中老年人安享晚年呢?就目前來說,這些突出問題是一個涉及社會、政府、個人與家庭以及社區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1、社區服務
(1)建設老年社區
所謂老年社區,指的是由社會力量開發建設,具有社區規模和建制,以老年人為主要居住對象的居住區。這種居住區將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在老年居室和公共場所設有無障礙設施、24小時聯機的緊急呼叫系統,社區內還建有老年醫院、老年學校、老年購物中心、老年服務機構等,老人足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周到的服務。這樣把老人集中,統一進行管理的方式無疑更能方便空巢老人的生活,同時也更便于社區進行管理,有針對性的開展服務。
(2)社區出資為空巢老人購買家政服務
有條件的社區可以在本社區內,招募下崗職工或者待業人員,對他們進行統一的培訓,由社區出資為空巢老人服務。
(3)社區牽頭開展鄰里結對活動
讓空巢老人的鄰里為他們提供服務無疑是最便捷的方式。在浙江省余姚市的社區就舉行了鄰里互助結對儀式。由社區組織,讓居民與“空巢老人”結成了對子,經常上門探訪、幫助照料生活,可以減輕空巢老人的孤獨感,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
(4)興建社區醫院
社區醫院可以將本社區內的空巢老人登記在案,不定期的為空巢老人檢查身體,到空巢老人家里為他們診病,另外,還可以針對社區空巢老人開展義診活動。
(5)為空巢老人安裝免費應急電話
往往空巢老人獨居在家,遇到緊急情況沒有人在身邊,難以得到幫助,安裝免費應急電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2、ngo服務
ngo(非政府組織)作為溝通政府與公民的中介機構和第三部門,與政府組織、營利組織(企業)一起構成社區治理機制的三大板塊。ngo主要致力于社區服務和管理,其基本宗旨是滿足社區公民的需要。我國有不少ngo組織都在致力于從事與社區空巢老人服務有關的工作。比如熱愛家園社區志愿者行動網絡、眾益伙伴(北京)老年文化發展中心等ngo組織。可以通過ngo組織開展如老年保健知識宣傳,老年知心熱線,老人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為空巢老人提供服務。
3、家庭贍養
家庭贍養應該是解決空巢老人問題的首選方式。家庭贍養具有經濟支持、日常護理、精神慰籍等功能。有資料表明,日本福利設施盡管可為老人提供良好的護理條件和安逸的生活條件,但并不能清除他們不安的感覺,每天老人們都處于一種緊張狀態。在福利設施中的老人因心情憂郁而生病的比例高于居家養老的老人。
因此,讓空巢老人享受到家庭贍養是解決空巢老人問題的最有效途徑。我們應該加大對于老人空巢的危害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子女意識到應該盡量多花一些時間陪伴父母,讓空巢老人盡量多的享受到家庭贍養。
4、“空巢”家庭的老人需要自身在心里上進行調適
機體功能逐步退化衰老中,加上孩子離家后會深感失落,所以極易走入“喪失期”的心理誤區。此時老人自身的觀念也要轉變,要面對現實,理解并尊重孩子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選擇,逐步減少自己對子女的心理依戀。同時老人自身要豐富生活內容,通過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中老年文化活動,走向社會、廣交朋友,以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和幫助。
綜上所述,在城市“空巢老人”問題業已成為我國必須重視并采取辦法予以解決的問題的今天,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依托社區和非政府組織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使空巢老人問題有所緩解并最終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