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一
青年志愿者朋友們:
“農民工子女”,一個我們陌生而又相對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他們的父母從事著最累、最累、最苦的工作,拿著最微薄的收入,卻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著巨大貢獻。據統計,我市農民工數量已超百萬,百萬人背后是許許多多“農民工子女”,這些孩子們既連著農村又連著城市,他們渴望穩定的生活和明亮的課堂。“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廣大志愿者朋友們,關愛“農民工子女”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國事,是關系民族未來發展的大事,需要全社會廣泛關注。因此,我向青年志愿者朋友們發出倡議:
讓我們一起走近農民工子女,傾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的訴求,尊重他們的思想,與他們交朋友、做伙伴,和農民工子女一起快樂成長!
讓我們深入社區、村鎮,走進學校、課堂,開展學業輔導,交流藝術文化,進行體育競賽,培訓安全自護,和農民工子女一起全面發展!
讓我們攜手共建,結伴同行,親身體驗,到景區游覽、到古跡參觀、到場館觀摩、到劇院觀賞,和農民工子女一起融入城市文明!
讓我們送溫暖、送希望,搭建愛心橋梁,捐出圖書、學習用品,和農民工子女一起拓展美好的成長空間!
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爭做時代先鋒!“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讓我們伸出愛的雙手,攜手努力,用我們的愛心、誠心、善心,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二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充分發揮少先隊在學校在社區的積極作用,努力扶助孤寡老人,為孤寡老人送溫暖,我校少先隊組織開展“相伴夕陽紅”關愛孤寡老人活動。
一、活動目的1.通過公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隊員從小要有敬老愛幼的2.為少先隊員提供一個與社會接觸為社會服務的舞臺,從中得到鍛煉與提高。
3.進行尊老、愛老、敬老的情感滲透和教育,體會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他人帶去歡樂的喜悅之情。
二、活動主題:參與扶助活動,關愛孤寡老人
二、活動口號:讓每一位孤寡老人都感受溫暖
三、活動形式:隊員們走進社區和孤寡老人家積極開展服務活動。
四、活動時間:每周一次
五、服務對象:孤寡或長期獨居老人
六、服務內容
1、生活幫扶。主要為老人生活照顧、衛生清潔等
2、精神慰籍。主要是利用節假日、星期天通過給老人表演節目、和老人聊天,給老人精神上的慰籍和親情的溫暖。
(1)、表演文藝節目;
(2)、送一件小禮物;
(3)、表達一個心愿與老人們談心。
七、活動理念和形式
以實踐性主體探究和合作式學習為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文藝演出和談話。
八、參與學生
參與的學生主要是我校大隊干部及部分優秀學生41人。
1.為老人生活照顧、衛生清潔等。
2、演出文藝節目。
(1)文藝演出開始,(2)表心愿、獻禮物:全體隊員排好“心”的隊形,隨著《明天會更好》的音樂自由表演。隊員代表手捧制作的禮物在《明天會更好》間奏上場,分別表達自己對老人的祝福: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祝爺爺奶奶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并為老人獻上自己制作的小禮物。
(3)與爺爺奶奶聊天。
九、活動小結。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慰問演出很成功,大家都很好的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用的歌聲為老人們帶去了歡樂,陪伴老人度過了一個很美好的下午。
本次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活動的重要意義,師生通力合作,切實將這項工作做好,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共同關心孤寡老人的氛圍。
關愛自然——植樹活動實施方案 活動目的:
以三月份植樹節為契機,在全校少先隊員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護綠行動和植物種植實踐體驗認養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令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二、行動口號:
行動起來,爭做護綠小使者。
三、活動時間:
2013.3.1
2四、活動內容:
1.植物種植全校播種行動:
大隊部在升旗儀式上向全體隊員發出號召: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學生自帶種子和花草進行動手種植的實踐,撰寫觀察日記,進行成果展示,并美化教室。
2.環保護綠行動:
各中隊成立護綠小隊,認養校內綠化植物,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護綠化等活動。各中隊制作護綠卡片,統一懸掛。(每個班級認領一棵樹木或一株花,在所認領的植物上懸掛上班級)
3.“我知道??”植物生長知識交流活動:
電視資料片輔導和班級講座,收集有關植物生長知識在隊會上交流、宣傳。充分發揮同學的創新能力,將綠化、生物養殖、植物種植等融為一體。發動學生開展探究性、研究性主體實踐活動。
備注:請各班主任嚴格按照活動計劃活動,德育處將按照活動規定時間抽查。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三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的精神,大力弘揚、傳承雷鋒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上水平、上臺階,根據市文明委的總體部署,決定,在本委廣泛開展“學雷鋒、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積極探索新時期學雷鋒、踐行雷鋒精神的新形式、新內涵,在全委培育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三關愛”志愿服務的氛圍,推動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弘揚、傳承、踐行雷鋒精神,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三關愛”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1、召開計生系統學雷鋒志愿服務座談會。組織計生系統、道德模范、優秀志愿者、先進典型等代表,座談、交流學習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和傳承、踐行雷鋒精神的重要意義,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號召、倡導全市計生干部群眾,積極投身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中。
2、委機關及下屬單位要以“三關愛”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志愿服務傳遞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深入做好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關愛農民工、關愛殘疾人等志愿服務,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深入幫扶社區,開展清潔衛生、社會治安、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組織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為轄區居民提供便民利民志愿服務。要繼續深入開展公共場所文明宣傳教育實踐活動,針對亂穿馬路、亂翻欄桿、亂闖紅燈、亂拋雜物等不文明行為,發揮志愿者作用,在車站廣場、交通路口、商場、醫院、中小學校、社區、公園景區等重要地區,開展志愿勸導、志愿監督,引導市民群眾自覺遵守交通秩序,愛護生活環境。
3、廣泛開展“學雷鋒在行動志愿服務”活動。發揮本委文明單位示范表率作用,廣泛開展與駐地共建、與農村共建以及扶貧濟困、周末清潔家園等志愿服務,努力為淮北文明創建工作增光添彩。
4、委機關工會、婦聯要積極開展巾幗學雷鋒志愿服務。以幫扶計生貧困婦女和家庭、開展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為重點,組織巾幗志愿者,到幫扶的村,努力增強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的成效和社會影響。
1、為切實保障“學雷鋒、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落到實處,市人口計生委成立“學雷鋒、三關愛志愿服務”領導小組。
辦公室設在機關黨總支,袁躍武為辦公室主任,成員有:趙德方、張文秀、謝同銀、王芳。
各下屬單位和志愿者組織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學雷鋒、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此項活動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相結合,與日常業務工作相結合,采取有效措施,把創建工作與解決基層計生困難家庭結合起來。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志愿者朋友們:大家好!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農村勞動力浩浩蕩蕩涌向城市,成為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為城市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近年來,廣大農民工勤勤懇懇工作,把青春和夢想都奉獻給了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高樓、橋梁、公路、車間,到處都留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和堅實的腳印,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讓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
開展“關愛農民工志愿服務”活動,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在此,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關注農民工生存環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在全社會形成理解農民工、尊重農民工、關愛農民工的濃厚氛圍,為農民工朋友到城市就業創業,開創人生事業的新天地創造良好環境。
二、開展以就業服務、社會保障、技能培訓、權益維護、法律援助、情感關懷、文化服務、子女教育等志愿服務,積極幫助農民工解決融入城市生活等諸多方面的困難。
三、對農民工進行文明素質教育,進一步增強農民工自尊自強意識、環保意識、公德意識,講禮儀、守規范、爭做文明新市民,為遵義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朋友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關愛農民工,為維護農民工權益、構建文明和諧新遵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農民工朋友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志愿者:倪星燁
2011年5月23日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五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積極探索新時期學雷鋒精神、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全連培育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環境“三關愛”志愿服務的文化自覺,推動全連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連隊文明程度。
二、活動內容
以“三關愛”為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推進環境維護、推進優質服務、推進文化建設、推進安全文明。關愛他人即以關愛弱勢職工、空巢老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四類人群為重點;關愛社會即開展文明禮儀、安全教育、科技普及、文體傳播、法律援助、醫療衛生、移風易俗、傳播等方面的志愿服務活動;關愛自然即開展環境整治、生態保護、植樹造林、健康消費等方面的志愿服務活動。
三、活動步驟
(一)宣傳發動:通過下發廣播、會議動員等形式,廣泛宣傳“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務理念,按照“領導干部率先、黨員團員帶頭”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動員有條件的黨、團員和干部、職工積極加入志愿服務行列,鼓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志愿者大力培育志愿文化。
(二)成立機構: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以書記連長為組長副組長,其他副職干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三)組織活動:
1、開展春節前后送溫暖活動。
2、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按照崗位職責的具體要求,廣泛開展職業理想、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大討論,努力提高職業道德素養,樹立良好作風,專心工作、全心服務,爭做人民滿意的好公仆,著力弘揚和實踐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
3、充分調動中、小學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的積極性,以開展學雷鋒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營造踐行雷鋒精神的濃厚氛圍,大力開展“學雷鋒、心向黨、講品德、見行動”主題教育。
4、要把弘揚雷鋒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是開展讀好一本書。黨支部組織干部學習《雷鋒精神學習讀本》,通過深入了解雷鋒生平事跡,激發廣大干部心中蘊藏的美好思想品德,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凝聚全體干部的思想和意志,繼續有力推動我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二是號召全連職工學雷鋒、做好事,引導廣大青少年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5、開展“學習雷鋒、奉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深入弱勢群體家庭進行志愿幫扶,一是利用國慶、中秋節組織開展“情暖空巢——我和老人過節日”活動,為空巢老人送去充滿愛心的月餅,讓空巢老人感受到節日的氣氛,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二要利用節假日,組織本單位志愿者,開展“暑假義務課業輔導”活動,使職工子女他們能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建設和諧文明連隊。
6、開展科技、文化、法律、志愿服務活動。不斷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利用冬春時機開展送科技服務、農業科技知識培訓、講座等活動。
7、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普查普治、計生法規、優生優育知識等方面宣講和服務。
8、開展綠化環保活動。結合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組織志愿者植樹綠化和撿拾綠化帶垃圾,整理衛生死角等綠化、環保活動。
(四)總結提升:深入總結學習雷鋒活動和實施青年志愿者行動的經驗,賦予雷鋒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深化對青年志愿者行動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好地推動新時期學習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開展“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與文明創建相結合,納入文明單位考核,擺上位置,做到有計劃、有部署,確保活動有力、有效地開展。
(二)發動群眾,廣泛參與。要運用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辟群眾樂于接受的渠道,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讓志愿服務活動成為人們感悟崇高精神、提升價值追求的生動過程。
(三)突出重點,增強實效。要把志愿服務活動與其它活動相結合,實現志愿服務活動同其它工作相互融合、協調推進。
一三四團五連
2014年3月20日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六
關愛殘疾人、尊重、幫助殘疾人是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的重要內容。關愛殘疾人,弘揚和諧友愛、平等互助的良好風尚。提升服務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的技能,為殘疾人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從幫助身邊的殘疾人做起,與殘疾人真誠交朋友,讓殘疾人感受社會的溫暖;從小事做起,自覺維護無障礙設施,方便殘疾人生活;帶動家人和身邊人積極參加扶殘助殘活動,在全社會弘揚和諧友愛、平等互助的良好風尚。
關愛殘疾人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關心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在全社會營造關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從而實現殘疾人與健全人的“平等、參與、共享”,共創美好生活。
殘疾人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員,這個特殊而困難的群體,與健全人相比,往往在現實生活中失去很多平等競爭的條件,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活動,讓青少年朋友們更加真心地幫助殘疾人。給殘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機會,共享社會物質文化發展的成果。關愛殘疾兒童,送去溫暖,為殘障人士營造一個寬容、無歧視的社會環境。
20xx年12月3日
某小學兒童,殘疾兒童
1、向某小學進行宣傳
2、開展愛心救助活動
3、展板上留下祝福語言
xxxx學院xx學院,xx市某小學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七
小學時,每每路過某個忙碌的十字路口,無論刮風下雨,那個不引起我們注意的身影,總會站在十字路口中間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指揮交通秩序,原本擠得水泄不通的車水馬龍會在時間的推移形成一個安全的出口,供車輛通行。每每通過那里,正在開車的爸爸總會轉過頭對我說:“看,當*察可是很*苦的……”
xxx愛,是一種無聲的諾言,只要輕輕一點火花,就能讓世界充滿溫暖;愛,是一種無償的交換,只要小小一縷奉獻,就能讓彼此真誠相待?!弊鳛橐幻髮W生,更作為一名志愿者,我愿意把我的愛心化為行動,去關愛社會上的每一個需要得到幫助的人,弘揚志愿者精神,與現代文明同行,以奉獻揚青春,與社會同進步。
在耀眼的陽光下,我曾經對著飄飄的國旗宣誓到:“我愿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實行支援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通過青年志愿者行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關愛,人與社會的相互融和,*與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的協調共處,社會*的建立,在構建*社會中發揮了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意識的提高,奉獻精神正慢慢得在社會人群中升華,作為一名現代公民,始終保留著文明意識,時刻準備著為這個社會做貢獻。奉獻精神體現著人們思想的飛躍,體現著人類文明又跨進了一大步。特別是在社會轉變,歷史飛躍的年代,更需要奉獻精神。
在社會人群中,廣大青年大學生擔當了這一重要角*,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協會,活躍在服務的第一線,本著“開拓創新,持之以恒”的志愿服務原則,帶頭參與扶貧濟困,敬老愛幼等社區公益活動。志愿服務不僅是人的義務、責任,而且是人的權利,是現代化的一種生活方式。志愿服務沒有吸引力,但人們參與熱情很高,為人們服務,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在志愿服務中得到學習、成長、充實、提升的收獲。參加義務活動不但能幫助他人快樂自己,還能增長經驗鍛煉自己。
志愿者的服務項目多數是義務家教,綠*環保、普法宣傳、探望福利院或孤兒院等,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使團員青年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弘揚了志愿服務精神,還是一次能扎實推進學校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形式,充分體現了學校廣大團員青年報效祖國,服務社會,樂于助人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青春的列車,一直向前駛去,我們不能選擇停留,但我們可以播下希望的種子,讓它在我們所經之處茁壯成長,能成為一把遮天大傘,為需要的人遮光擋雨。我們追求的并不多,只希望著,能夠盡我們的微薄之力,讓天下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永遠快樂著,只因為,我們是*的青年志愿者。
今天,我參加了會里組織的志愿者活動,心里可是一陣一陣的高興。
早晨,我乘車來到學校,遠遠地就看見校門口徘徊著一些學生,有的穿著小學的校服。稚嫩的臉龐,使人很快就明白他們是來初中報道的新生。
進了團委辦公室,帶上了昕怡發的綬帶,這就算正式“動工”了。
我和文宏一組。我們來到位于高中部的斜坡下,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頗像兩個“門神”。這時,一位學生手里提著行李,后面跟著家長,略顯吃力地湊向前,向文宏問了報到處及宿舍的方位,文宏講了半天也沒講清楚,我真為她捏了一把汗?。⌒叶赃呉晃焕蠋熂皶r幫忙,并且教了我們一些,才讓我倆舒了一口氣!
正要重新“站崗”,我忽然想起指導員是要微笑的,遂在臉上掛起了一個淡淡的笑容。
一個戴眼鏡的同學向我走來,她扶了扶眼鏡,略含羞*的問道:“請問高中報道是在上面嗎?”我用手指了指:“半坡往右拐?!笨催@位同學似是還沒有明白,我又重復了一遍:“上到坡一般的時候向右拐!”那位同學明白了,又用手扶了扶眼鏡,點頭說了一聲:“謝謝”,我頷首微笑。
隨著時間的增加,人越來越多。一輛小轎車開到我面前,當車窗搖下后,里面的家長問道:“是在這兒報名嗎?”我點頭,“是的,上半坡后往右拐!”小轎車正要往坡上開,老師不知從哪兒突然冒出來,著實嚇了我一跳。“抱歉,私家車不能進去,車位已經滿了?!蹦俏患议L聽了,什么都沒說,開始倒車。
老師對我和文宏說:“不能讓私家車進去?!蔽覀凕c頭以表明白。
這時,一個學生由三四個家人陪伴著,上前向我問道:“請問宿舍在哪?”我用手指向旁邊的一條路:“從這條路一直直走,快到盡頭時還會有指導員的?!?/p>
“謝謝!”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等幾秒鐘后反應過來,大家“撲哧”一聲全笑開了。我淺淺鞠了一躬:“應該的”。
正當我給好幾位學生家長指完路時,又一輛小轎車想往坡上開。我立馬伸手示意其停止,打開車窗,里面的人先說話了:“我是小區的住戶!”小區的住戶?。。。∵@叫什么事兒???好吧,不得不放行。
一個上午下來,我和文宏忙得不可開交。其中有一小段時間,坡下的十字路口堵車了,而且異常擁擠,最后還是保安疏通了車輛。后來,方凝打了兩通電話催我們回辦公室我這才意猶未盡的離開了“崗位”。
這次的志愿者活動,不僅幫助了他人,還鍛煉了我自己。我喜歡這樣的活動!
關心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篇八
為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務是萬達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載體之一。關愛老年人,尤其是獨居或生活困難的高齡老年人,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一項重點內容。隨著社會發展,特別是2011年7月萬達社區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以來,萬達社區會同有關部門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做了大量的工作,“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將萬達社區近一年來“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線以下的老年人按要求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二是心理撫慰,讓空巢老人“舒心”。組織具有心理學知識的志愿者,位的老年志愿者,通過電話問上門慰問、為老人讀報、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為精神寂寞、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關懷志愿服務,隨時了解空巢老人的精神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使空巢老人擺脫孤獨寂寞,保持健康的精神狀態。社區以“奉獻一片愛心、參與志愿服務、溫暖空巢老人”為主題,在全社區開展了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教育活動,三是健康保健,讓空巢老人“暖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空巢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定期開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識講座,為困難空巢老人提供義診、保健咨詢等志愿服務。社區志愿者還為患病的空巢老人提供陪同就醫服務。
四是法律援助,讓空巢老人“安心”。組織具有法律知識的志愿者,特別是一些身體健康的已退休法律界人士,通過提供免費法律咨詢、舉辦法律知識講座、進行法律法規宣傳、為有法律糾紛的空巢老人提供司法援助。社會治安管理部門和物業部門對空巢老人的居住環境進行重點監護,確保空巢老人居住環境安全。
五是文體健身,讓空巢老人“開心”。萬達社區充分利用老年活動室、體育健身設施等,組織開展社區老年體育、文化娛樂活動,定期組織空巢老人參觀旅游,感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豐富了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萬達社區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社區志愿者、低齡老年志愿者、文明單位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家庭志愿者和醫療衛生、法律、文體志愿者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等不同的服務形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開展志愿幫扶活動,為老人提供包戶、定期、接力式親情服務,真正實現了解心聲、排解憂慮、解決困難的幫扶目標。
一是以社區服務為基礎,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通為老服務熱線電話,依托社區便民服務網點、社區醫療服務站、法律援助站、物業公司等為空巢老人就近、便捷提供多層次、網絡化的志愿服務。
二是以社區居民和駐地單位為主體,建立社區居家養老志愿服務隊伍。社區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組成義工服務隊伍;由樂觀向上、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組成關愛服務隊伍;由法律、醫療保健、家政、心理咨詢等具有專長的人員組成專業志愿服務隊伍。
三是以分類服務為主要形式,充分發揮具有專業特長的志愿者作用,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體檢,組織開展義診、家政、精神慰藉以及法律、心理咨詢等志愿服務活動。
萬達社區居委會 2012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