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貓敲門教案篇一
爸爸媽媽是孩子們最親密的人,爸爸媽媽的聲音、動作等都是孩子們熟悉的,爸爸媽媽平時對寶寶們非常關心和愛護。本活動通過聽門鈴聲猜誰來了,聽錄音猜是誰說話等生活中的細節來感受爸爸媽媽的關愛之情。通過說說、演演等方式大膽表現我能為父母做的小事、喜歡和父母一起做的事等,表達我對家人的愛。在盼望客人來作客的體驗中,初步了解小主人的待客之禮。
1、能用多種方式大膽表達愛爸爸、媽媽等的情感。
2、關注生活細節中滲融的惦念、關愛之情。感受體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
操作圖、裝扮物、門鈴、錄音
1、寶寶一人呆在家,很想誰來敲門?
2、門鈴響了,會是誰來了?
3、媽媽回來你會說什么?怎么做?(個別表演)
4、學說完整句。
1、我和媽媽在一起,總想誰來敲門?
2、爸爸回來你會說什么?怎么做?你希望爸爸回來做什么?
3、完整欣賞兒歌
1、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還希望誰來敲門?
2、有客人來你家,你會怎么接待客人?
小貓敲門教案篇二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認讀漢字“游”、“跳”、“爬”、“鉆”,了解漢字組成的基本規律。
2、通過身體動作表演兒歌中動物出洞的姿態。
3、在“捉迷藏”中對漢字游戲感興趣,并積極地參與識字游戲活動。
1、 圖片:雷公公、青蛙、水蛇、小熊、蚯蚓、太陽;字卡:跳、游、爬、鉆。
2、 請6個幼兒帶上雷公公、太陽頭飾和動物頭飾(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表演兒歌。
3、 在幼兒的椅子下面分別放置動物頭飾(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語言音頻。
一、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播放雷聲音頻,師:聽!什么聲音?
2、師:原來是雷公公來了,那小動物們聽到會怎么樣呢?
二、引導幼兒學習兒歌《雷公公敲門》
1、師:轟隆隆,轟隆隆,看看雷公公在干什么,聽到雷公公的話,哪些小動物會來呢?
2、師與個別幼兒表演情景(邊念兒歌邊表演)
3、師:你聽到了什么?誰來了?
4、幼兒學念兒歌
(1)教師年兒歌前半句,幼兒年兒歌后半句
(2)完整念兒歌
三、引導幼兒閱讀圖夾文兒歌,初步感知動詞“跳”、“游”、“爬”、“鉆”。
1、“跳”(青蛙旁邊)
(1)師:猜猜這是什么字?
(2)幼兒學做跳的動作
2、“游”3、“爬”4、“鉆”
四、引導幼兒開展猜字游戲
1、師:我們來玩一個猜字游戲吧。
2、介紹規則: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老師拿走一張動物卡片或字卡藏起來,再請小朋友們睜開眼睛,看看是哪個動物、漢字藏起來了。
3、師幼游戲
小貓敲門教案篇三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一)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4、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音節,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木偶清唱。
“這首好聽的曲子還能唱成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
提問:這首歌唱的是誰的故事?
篤篤篤,篤篤篤是誰在敲門?
一敲敲到了誰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聽到小貓的聲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
“我們一起把小貓敲門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我們一起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游戲“小貓敲門”。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游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游戲兩次。
3、結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的小貓,去找找哪里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
本次活動很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整節課幼兒參與性很強,能跟著我積極模仿并且快樂的學唱歌曲。活動中我安排了歌表演,這樣能滿足小班幼兒的身心需要,在唱的過程中熟悉旋律,在游戲情景中理解歌詞的內容,同時游戲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我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教學時語言不夠精煉、簡明,導致超時較多,如何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學會組織語言,做到語言簡明、精煉,還要在實踐中多多磨練。雖然時間過長,但是孩子們并沒有因此而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趣,仍然很投入的.配合我,很感動。
小貓敲門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4、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音節,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木偶清唱。
“這首好聽的曲子還能唱成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
提問:這首歌唱的是誰的故事?
篤篤篤,篤篤篤是誰在敲門?
一敲敲到了誰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聽到小貓的聲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
“我們一起把小貓敲門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我們一起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游戲“小貓敲門”。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游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游戲兩次。
3、結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的小貓,去找找哪里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
小貓敲門教案篇五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一)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除了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4、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音節,集體練習2~3次。“除了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我們一起把小貓敲門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我們一起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游戲“小貓敲門”。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游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游戲兩次。
3、結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的小貓,去找找哪里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
小貓敲門教案篇六
現在家庭中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時,家長也會將孩子獨自一個人留在家中。如果這時有陌生人來訪,幼兒該如何分辨來訪人是好人還是小偷。為此,我設計以下這堂課,讓孩子通過游戲,嘗試在不同情景中來應付和處理。使孩子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1、培養幼兒隨機應變能力。
2、教給孩子自護常識。
:設想情境,讓幼兒通過已有感知來應付。
: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想出多種應付的辦法。
:錄像機、圖片
一、放錄象,讓幼兒溶入其情境中
有一位陌生人敲門。讓幼兒感受自己在家該不該開門。
二、討論,設想不同的情境及對應的辦法。培養幼兒隨即應變能力。
三、創設情境、讓幼兒進行表演。
先自由選擇分組表演,鼓勵幼兒想出多種辦法應付。
設想情境:1、陌生人是壞人。
2、陌生人是父母的朋友。
3、陌生人是銷售人員。
四、選擇2—3組幼兒進行表演。
五、延伸活動:
:著火了怎么辦
1、教育幼兒遇到緊急情況不要緊張。
2、培養幼兒基本的防火意識與能力。
3、使幼兒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防火、滅火知識,學會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1、幼兒事先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2、錄像帶一盤(內容為大火燒毀房屋、向消防中心報警、消防隊員和群眾一起救火的鏡頭)。
3、布置好情景表演的場景。
1、組織幼兒觀看大火燒毀房屋的錄像,使幼兒感受火災的危險性。
3、繼續觀看錄像使幼兒知道火警電話是119,報警時要說明著火地點,著火物、自家電話號碼和姓名。
4、模擬打火警電話,教師演示撥打“119”電話的方法,并提示幼兒說清著火物、著火地點和自己姓名以及電話號碼。
5、觀看消防隊員和群眾一起滅火的錄像。組織幼兒討論,消防隊員用什么滅火?他們怎樣撲滅高樓上的大火?向幼兒介紹高壓水龍頭、云梯、空氣呼吸器、濕毛巾在滅火過程中的作用。
如果小朋友家里發生火災,屋里有許多煙,你怎樣逃出來?引導幼兒模擬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身體向外跑,懂得煙往上飄,下邊煙少的道理。
組織幼兒做逃生演習。教育幼兒遇到危險不要緊張,運用學到的自救知識進行自我保護。
小貓敲門教案篇七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總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游戲:
(1)“鈴... ...”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喂,您好,... ...再見。”
(2)“鈴... ....”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說:“我現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關注點: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征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游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你好”“再見”
關注點:
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小貓敲門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了解冬眠動物的生活特性,知道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都蘇醒了。
2學習朗誦并表演詩歌,學習字寶寶:青蛙、水蛇、小熊、蝙蝠。
3、鼓勵幼兒在活動大膽表演,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打雷的聲音和詩歌《雷公公在敲門》 ??
娃娃家小床及被窩,小動物的圖片及字寶寶,字寶寶胸卡、調查表幼兒人手一份。
四個簍子,上面貼有字寶寶青蛙、水蛇、小熊、蝙蝠。
活動重點及難點:
學習朗誦詩歌,認識字寶寶;能表演詩歌。
活動過程:
(一)、初步學習和理解詩歌的內容。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是啊,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可真美,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了一幅春天的畫。(師張貼畫)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我真想帶你們出去走走,可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師播放雷聲)
師:這是什么聲音?幼:好象是打雷的聲音
師:在哪打雷?是誰在打雷呢?幼:在天上打雷
師:哦,原來是雷公公在天上打雷呢。讓我們來學學打雷的聲音。雷公公在天上只能打雷,是跑來跑去,還是就在一個地方呢?哦,原來是跑著打雷。雷公公為什么要打雷呢?它是不是要說些什么呢?讓我們來聽一聽。
師:你聽到了什么?你能學一學雷公公的話嗎?師帶著幼兒學一學雷公公的話,特別要注意講清楚“莫做”。
師:原來孩子們還在睡覺,雷公公在叫它們起床呢?那雷公公叫的孩子是誰呢?讓我們一起看看。
師從娃娃家的小床和被窩里逐個拉出四個小動物。師:它們是誰,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看它們還帶來了字寶寶。師帶領幼兒學習字寶寶:青蛙、水蛇、小熊、蝙蝠。個別和集體認讀字寶寶。
小結:雷公公說的孩子們原來的它們,可為什么它們要雷公公叫著起床呢,不能自己起床呢?原來冬天時,有許多小動物都冬眠了,不知道春天到了,要雷公公在天上跑來跑去的把他們叫醒呢。
(二)、游戲《雷公公敲門》
1、師為幼兒準備字寶寶胸卡,散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游戲前幼兒帶上胸卡,認識一下自己所帶的胸卡上的字寶寶。
2、師講述幼兒的規則:師扮演雷公公,幼兒做孩子們。
游戲開始前請幼兒蹲下來,當聽到師叫“青蛙,起床啦,莫做被窩里的小懶蟲。”做青蛙的小朋友就一邊說“來啦,來啦”,一邊跑到老師面前。(要求幼兒看清自己所帶的胸卡,不要弄錯。)
3、 繼續玩水蛇、小熊、蝙蝠的游戲。
4、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師:剛才在玩游戲時老師發現一個問題,小朋友做游戲的時候動作都不一樣,讓我們來想一想,當青蛙聽到雷公公的聲音時,會怎么樣從洞里出來呢?(學習動作“跳”)
那水蛇怎么出來呢?(學習動作“游”)
小熊聽到后會怎么樣呢?(學習動作“爬”)
蝙蝠聽到了,非常高興,它會怎么從洞里出來?(學習動作“飛”)
5、聽一下錄音。(青蛙 ? ? ? ? ? ? ? ? ? ? ?)
6、讓我們一起學著小動物的動作再來表演一下。
(三)、學習詩歌
1、師:剛才小朋友玩的游戲中,還藏著一個好聽的詩歌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師播放詩歌2邊。提問:
“詩歌的題目是什么?”
3、跟著老師學念詩歌2邊。
4、創編動作:小動物從洞里出來,看到春天的太陽紅彤彤,會做些什么動作呢?
4、請小朋友與你旁邊的小朋友換一下字寶寶,繼續進行游戲,一邊朗誦,一邊表演。
5、表演結束,請小朋友把你的字寶寶送回家。
六、活動延伸:
師為每位幼兒發放《中(2)班冬眠動物調查表》,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尋找還有哪些冬眠的小動物,為下節創編詩歌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