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故鄉的夏字故鄉的夏字篇一
夏風吹來了,風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扯來一大塊黑布,將熱烈的太陽遮了起來。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1、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14、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唐·韓愈《送劉師服》
16、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夏雨后題》
19、四月維夏,六月徂暑。《詩經·小雅·四月》
21、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幽居初夏》
22、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5、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夏意》
32、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4、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37、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42、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43、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三衢道中》
44、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46、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
4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喜晴》
49、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51、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暑旱苦熱》
52、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望湖樓醉書》
故鄉的夏字故鄉的夏字篇二
夏天是一個炎熱而多變的季節,大家都說夏天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
1、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2、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3、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4、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杜甫《夏夜嘆》
5、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6、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陳文述《夏日雜詩》
7、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即事》
8、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9、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10、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11、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13、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白居易《夏日》
14、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15、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17、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18、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20、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23、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24、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25、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26、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7、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8、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29、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3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32、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34、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41、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唐·韓愈《送劉師服》
46、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三衢道中》
47、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望湖樓醉書》
5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55、四月維夏,六月徂暑。——《詩經·小雅·四月》
6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
64、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故鄉的夏字故鄉的夏字篇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故鄉的夏字故鄉的夏字篇四
不得不說,王開嶺的文章不想別的文章一樣,虛無縹緲,和現實掛不上鉤。《故鄉》中的城市和我們現在生活的城市差不多。在我的腦海中,各大城市都長一個樣,都是高樓聳立,車水馬龍。可能唯一不同的就是顏色和上面的廣告牌。而想我的故鄉——大同,現在已經建造了仿的鳥巢、水立方等著名建筑物。照這個樣子發展下去,我們以后或許都不用出去旅游了,想要看誒菲爾鐵塔,不用去法國,在自己家門口就能見到。真不知道,這樣的故鄉是整美了還是整殘了。
以前的城市很容易分辨,像在江南一帶,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溫婉柔情的女子,可現在呢?好像也變成冷冰冰的現代化城市面貌了。
最令人可笑的是:“公主墳”其實無墳,“九棵樹”其實無樹,“蘋果園”其實無園,“隆福寺”其實無寺……我曾經去過沈陽,看到一條街的名字叫“哈爾濱街”,我當時很驚奇,就沿著馬路一直走,可卻沒看見一處有關哈爾濱的特點的東西。說起來,我和這《故鄉》里的一些情節還有些相似。
有一句詩:“小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古時候是小時走老時歸,還能找到回家的路;可是現在呢?不過十年,就可以大變樣。如果古人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恐怕作不出如此佳句了吧!畢竟十年不到,就可以讓人迷失了路,更何況這從少年到老年的六七十年的光陰啊!
故鄉的夏字故鄉的夏字篇五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⑴濃:指樹叢的陰影很深。
⑵水晶簾:形容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
⑶薔薇:花名。夏季開花,有紅、白、黃等色,美艷而香。一種觀賞性植物,它的莖長似蔓,須建架供其攀援生長。
綠葉茂盛,樹蔭下顯得格外清涼,白晝比其它季節要長,樓臺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風輕輕拂動色澤瑩澈的珠簾,而滿架的薔薇散發出一股清香,整個庭院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香氣。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紅樓夢》里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因此,“夏日長”是和“綠樹陰濃”含蓄地聯在一起的,決非泛泛之筆。
第二句“樓臺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的樓臺倒影。“入”字用得極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臺倒影,當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臺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晶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瀲滟,碧波粼粼。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臺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觀賞景致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后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晶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后再寫“水晶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詩的最后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致,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氣。“一院香”,又與上句“微風起”暗合。
詩寫夏日風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當人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文章寫出了夏日池塘的悠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