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感懷字篇一
曾經(jīng),十五的月光下,一個小男孩依偎在他母親的懷里,是那么暖……
又是一年中秋至,微微的月又泛光,掀起那兒時的美好回憶……
中秋感懷字篇二
今年中秋下雨,而我,也沒吃月餅。
人是群居動物,中國人是群想動物。從古到今,沒有哪個中國人不是絮叨思念的,外出讀書想念;異鄉(xiāng)做官想念;春運回家想念;看見石頭想夫君;望見枇杷思母親,就連面對丈夫點了蠟燭,也要為不知在哪的兒子擦上幾滴眼淚。
中國節(jié)的意義是相思。古代交通不發(fā)達,出一門許跨三月,任一職難免十年。人不能同處相對,只有月是唯一的。一輪皎月,像天的眼睛,幫忙照亮遠方的歸魂,半縷月光,有如風的臂膀,寄托擁抱孤獨的旅人。蒼茫天地間,親人不相見,同飲一種酒,只做一種事,就像還在一起一樣。這是中國人的相思,這是中國人的浪漫……這是中國人的節(jié)。
從前的人吃的不是月餅,咽下去的,是相思。
一個小小的月餅,掉進了時間的漩渦,從木府丹閣,滾進了燈紅酒綠。它一時間掌了頭。“從前的日子很慢”,而現(xiàn)在的世界,在奔騰。
人在穿長裙廣袖時,只能對月獨酌,偷偷流淚;人在坐火車時,汗流浹背,一票難求,但卻有機會可以回家,說一句“媽,我想您了”;人在視頻通話時,可以向爸媽高興的說“媽,昨天又忘記問了,今天怎么樣?”也許人們并沒有因為時代的迅速奔跑而忘記什么,是因為他們可以回家了,不用再默默流淚,將那些甜蜜、酸楚、包進餡里,咽進肚里。
“你吃的什么餡兒?”
“我也愛吃五仁月餅,哎呀!媽,我今年不愛吃月餅啦!”
也許這并不是對習俗的褻瀆,也不是對傳統(tǒng)的忽視,而是那些過去無法出口的,遠隔千山萬水的思念,已經(jīng)不再是默默吃下的苦楚,流出的酸澀,而可以隨時擁抱,隨時問好。
今年中秋下雨,我也沒吃月餅,但沒關系,因為我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在風雨中的一室溫暖里,互相打趣,嬉鬧。但我沒有完全離開月餅,因為我看見奶奶一個人悄悄的用一個五仁月餅,給她在天上的父母打了個“電話”。
人這一生逃不脫相思,但我希望腹中的“月餅”能越來越少。
很幸運,今年的我沒吃月餅。
很遺憾,終究有相思需入腹中。
中秋感懷字篇三
夜,靜靜的;夢甜甜的。
三年后,……
夜靜靜的;心暖暖的。
又過了兩年……
夜靜靜的,月孤單單的。
窗外呼呼的風聲,接著雨就來了,越下越大;暴風雨來了,越下越猛……”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和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
夜,靜靜的;心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