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一
生于非洲的野鴕鳥有一種特別的習性,那就是不斷奔跑,它們一代接一代永遠在路上,周而復始,沒有終點。
就像我們的一生,總是在路上,在靈魂消逝以前,我們永遠達不到終點。
這或許就是人站立在那里的原因,可有的人和鴕鳥一樣,在遇見危險的時候總是一腦袋扎到地下,仿佛再抬頭的時候,這個世界就突然變得美好了似的。人總是下意識地躲開危險,可當自身被隱藏在安全的虛像下時,很少有人能勇敢地穿越。正如沒帶傘的暴雨天,屋檐下的人們似乎認定等一會也沒什么損失。但到了機會失去時又恨不得時間倒流。
在青春期這個影響一生的路途上,我們會因為一些外界因素而改變,可自己通常察覺不到有些微妙的變化已經深入骨髓。而有的東西一旦侵進并融合,就不會再分離,除非摧毀載體,也就是我們自己。
所以,選擇一條正確的路,不要因為偶然出現的風景喪失冷靜的判斷。
鴕鳥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奔跑,煽動的黑色羽翼,即使無法飛翔,也能帶動飛奔的進程。但愿我們都能這樣,仰起自豪的面容快樂前進。
每一次看完畢淑敏的那篇《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件東西》時,我總會寫下那五件最重要的東西,然后一一將它們刪去,剩下最后的——情。
情,是人間最美好的珍寶。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友情;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情;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愛情……從古到今,多少美好的詩句,都是為情而生。
我為情而活著,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情,為了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情,為了品味朋友的同窗之情。感謝上天賦予我生命的機會,讓我有幸體驗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當你坐車遇到老人時起身讓座,當你彎腰撿起校園里的一張紙屑,當你雙手攙扶著盲人過馬路,當你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情,系著我們,讓我們的心靠得更近。情,系著人間,讓人間更加美好。
雖然,我不能似孫中山般為了拯救國家而活著,也不能像羅素般為了拯救人類而活著,甚至也不能如大樹般為了替人們遮陽而活著,似小溪般為了奔向大海而活著,像彩虹般為了瞬間璀璨而活著。
但是,我想為情而活著,并以情支配我的一生。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二
在成長的這條路上。回憶,惆悵;未來,迷茫。在路上,時光如沙漏,最是無情。不變的是它沉淀了曾經的年少輕狂,卻也是拼搏奮斗的人間四月天。
在路上我們遨游于知識的海洋,我們看“伊人倚門,煙花易冷”;我們聽“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我們聞“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風揚”。在路上,我們看到一幅幅詩詞書畫婉若一縷縷濃墨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了瑰麗的一筆。風景另類有,陌上花如舊。在路上納蘭容若的詞仿若一枝寒梅,讓人不禁為他的才氣所傾慕;桂花落處,少年芬芳。在路上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溫潤了一段青春;半世冷月葬花魂。在路上班婕妤的《自傷賦》《怨歌行》仿若一盞孤寒的燈苗,忽明忽暗;半世蒼涼,一世滄桑。在路上,多少詩詞歌賦道不盡無數壯志,訴不完無數相思。
在路上磕磕絆絆,也直到今天都沒有停下腳步;在路上我們遇到挫折,卻又“不忘初心,堅定夢想”;無數次大大小小的磨難,無數回辛酸的淚水與汗水,雖然艱辛,但是至少我們都成長了。在路上,不僅僅是走過一段路,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破繭成蝶”是痛苦的,但經過才知痛苦的來之不易,正如彩虹一般不經風雨,怎會絢爛。在路上錯過風,錯過雨,不驕不躁,靜待美好!在路上或許有的人早已離開,有的事早已忘卻,但至少我們曾擁有過。
在路上,青春是無憂的時光,精彩的歲月,不會被什么改寫。在路上放縱的笑語,時常回蕩在我們身旁,那些路上的腳印,永遠不會被隱藏。在路上,青春是一個驛站,我們終要跨過這道門檻。在路上,年少情懷真摯甜美,牢記在我心田,迷茫,徘徊,失落,不解……在路上,青春花開花謝我會勇敢地承擔,勇敢的長大。
在路上,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跌倒了就爬起來,如果失去了就努力爭取。不要放棄不該放棄的,不要緊堅持不該堅持的。
在路上,背起行囊,披一身月光在心上。來時年紀正值莽撞,走時歲月恰逢荒唐。當你在遠方,歷經滄桑,歸來時,內心安然無恙。在路上,愿我們所到之處晴空萬里!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三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迅速地收起書包,一窩蜂地擁了出去。
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那些光光的,沒有粉紅小花點綴的桃樹,不禁想起今年三月時的一件事。
那時候,天空十分晴朗,空氣十分新鮮,樹上的桃花本都是粉嘟嘟的,讓許多人出來游玩。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許多人在玩耍、嬉戲。那草地上有五六棵開花鮮艷的桃樹。這桃樹,好似亭亭玉立的姑娘一樣,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也吸引了我。可是,欣賞桃花的人太多了,多的好像把桃樹裹了一層厚厚的被子一樣。我在人群外跳來跳去。可是,來欣賞的人都是大人,都比我高,我怎樣跳也跳可是他們。沒辦法,我只好懷著遺憾的心境,遠遠地走了。
我慢慢的走,走著走著。突然,我看見了一個小孩和一個大人正在鬼鬼祟祟地干著什么,就好奇的,無聲無息地悄悄走了過去,迅速的躲到了一塊大石頭旁。
“咦,怎樣樹上的桃花越來越少了呢?”我自言自語道,這讓我心中好奇的種子開始萌發。我細心地、慢慢地向離那棵被三人圍著的桃樹前進。可是,就在那時,那兩個大人一個小孩一起把目光投向了我。可是,還好我不是慢性子的人。當他們還沒有完全看到我時,我一個兔子奔跑到了一棵粗壯的松樹后。那三個人掃視了一下四周,又把頭轉了回去。“噓,還好沒有被他們發現。”我小聲地說。這時,我把腦袋探了出去,又縮了回來,生怕又被他們發現。我再次把腦袋探了出去,可是只露出了眼睛。“嗯?”我小聲的發出聲音。原先他們在摘桃花。這也太不道德了把?家長不給孩子做好的帶頭作用,竟然還帶孩子一起破壞公物。我心想。“喂,你們干什么呢?為什么要摘這些桃花?為什么要破壞這些花花草草?你們在這么偏僻的地方破壞公物,人們是看不到,可那里的花花草草都看見了啊。”我從樹后站了出來,不計后果地吼道。
過了幾秒,我又想:完了,這下完了,我怎樣這么愛管閑事啊?我怎樣不想后果就瞎做啊。我此刻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可是,誰知這時,那三人中的一個阿姨說:“哎,我們也不明白啊,是我們沒教養好這孩子,我們不應當這樣慣著孩子,讓孩子這樣隨心所欲。小朋友,不要把這事告訴其他人啊。”我不明白說什么好,只是一向在抱怨:都是多管閑事惹的禍啊。半天,我才說出一句話:“哦,那你們別摘了,我不告訴別人。”那個阿姨聽了連連點頭,并帶著孩子走了,我這才松了一口氣。
我回到家,把事講給了媽媽,媽媽說:“好孩子,我們都應當愛護花草樹木,對不對?”“嗯”我說。
我們都應當愛護花草樹木,對不對?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四
三月天里吹起了綿綿的楊柳風,空中飄下的杏花雨飽含了春的氣息,又是一年春。
經歷了十八個春秋到現在,我想,我已成熟。我將面對象牙塔之外的那個世界,在這成長之路上,留下許多許多回憶,有些甚至那么艱難。
在我上高中以前,我只是一個天真呢的孩子,眼眸是明亮的,可思想是單一的。上了高中以后,我不再甘心做一個單一的孩子,我隱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決定要改變我的處境,我要為自己指出一條走向未來的路。
在學校的這兩年里,我發現我變了,眼界拓寬了,想法也漸漸地多了,為什么呢?老師,同學,還有我自己,都在鼓勵著自己向前進。我突然變得很積極,尤其熱衷于參加學生社團。但是,我報名參加學生會的事情卻總不順利。頭三次的報名,總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錯過,我心里有遺憾有失望,但一直沒有放棄。后來我又把握機會報名,最終我如愿以償了。學弟問我,為什么你可以被挑選?是運氣?不,我說是“堅持”和“執著”。這是我在學校成長的第一步,內心伴著喜悅。
后來,我參加了“晚自修自主管理小組”,這個社團是我們學校特有的,以前晚自修都是老師在管我們,而現在要我們自己管同學。一想到要向老師一樣的,走在各個班級的走廊上檢查,我不禁問自己:面對那么多同學,你膽怯嗎?不,我很勇敢。那么你準備好了嗎?是的。
這是一個紀律嚴明又有成就感的社團,在這里,我們嚴格的執行任務。如果出現同學紀律較差,我們盡可能不去麻煩老師,而是嚴肅的警告同學。從一開始的顫抖的聲音,到現在,我能很自信的說:“同學,請保持安靜!”這個時候我發現我的夢想是做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這是我在學校成長的第一步,發現夢想的那個心,伴隨著激動。
再后來,我申請成立了滑輪社。成立儀式上,我感覺自己離成為一個管理者的夢想越來越近。我內心立下誓言:一定要帶領這個團隊走向鼎盛!真的可以嗎?我不再多問自己,而是用行動來證明一切。我花了所有的課余時間和精力在滑輪社上,老師問我為什么?我說,因為責任……這是我在學校成長的第三步,我感到了肩上的責任有著怎樣的分量。
想起高中這兩年的成長,現在感覺學習和生活是這么充實,內心充滿了高興。我可以負責地對自己說,我沒有浪費了這兩年光陰。雖然艱難,但回味無窮。
今天,我已不是那時那個天真地孩子,我的眼里有了更多的內容,我的思想更加成熟。每當現在的我面對新的挑戰,我總會問自己:你會成功嗎?答案,以后再告訴你。
我的成長之路四季風雨,但我過來了,我的春天只是剛剛開始,加油吧!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五
高掛的太陽灑下縷縷金黃。鋪我床上,披在我身上。金黃的薄紗里盛著的是溫暖,藏著的是關懷。無微不至的陽光撫著我的心田,摸著我心上的傷口。用光明把我填充,用希望把我治療。
我被嫵媚的陽光驚醒。睜開眼,印如眼簾的是一張漾著淺笑的臉。一抹淺笑,可以融釋一切空虛,可以驅逐所有的寒冷。陽光溫暖的長發輕輕的撫著我的臉。似一位嬌羞不得少女,用薄薄的唇吻著世界的一切。我干枯的眼睛也被吻的濕濕的,涼涼的。我穿起衣,在如此燦爛的陽光下還沉寂在悲傷,真是一種莫大的浪費。
昨夜飄灑過淅瀝的雨,點點滴滴融入我的夢境。帶走了夢中的溫暖,僅留下寂寞的夢和孤獨的我。被雨吻過的路很泥濘,還未蒸干的雨和大地緊緊的擁抱在一起。似久別的情人,相互傾訴思念的苦楚。的柔情把路感動的很滑,我不得不小心的在路上前行。心中苦笑著,這就是陽光中的漫步?我無語,僅有路上泥土與鞋親吻的聲音替我回答。終于走出了村子,路上遇到幾張木然的臉。沒有絲毫的表情,仿佛置身于異地他鄉。
抬起眼,眼前展出的是一望無際的稻田。有幾座突兀的矮墻,披著藤條,守衛著視線的邊界。碧綠的的稻浪隨著風奔騰,翻起一波有一波碧玉的漣漪。偶過的鳥兒在浪尖上嬉戲,清躍的身影被浪拍碎,驚起了肆意的蟬鳴。在過上一段時間,青青的稻浪也該被陽光染的金黃。那渾圓飽滿的谷粒也變成了粒粒黃金,沉甸甸的壓彎了泛著綠的細桿。那嬌翠欲滴的葉穗也被陽光鍍上了一層金箔,耀著陽光的輝光。空氣中迷漫的稻香,涌入你的鼻間。
到那時也該到了收獲的季節。
突兀的矮墻披著青綠的藤條,曲曼的藤條跳著曼妙的輕舞。陶醉了帶著嬌羞的蓓蕾,似乎一聲“啪”,整個蓓蕾便綻放出最美麗的彩霞。三兩點連成一片,燒紅了碧玉的矮墻。惹的無數彩蝶翩翩起舞,的蝴蝶滿世界紛飛,像無邊落木蕭蕭下,漫天飄零。可飄飛的不是落葉,而是翩翩的彩蝶。
但你聽不到鮮花綻放的爆裂聲,因為空氣中彌漫的婉轉的鳴。悠揚清脆,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像一曲和諧的名曲,有指間淌漾而出。撫平了心中的失落只痛,撫盡了心中的失落只痛。
駐足天空的驕陽也被鳥兒的旋律感動,陽光也隨著鳥兒的節湊起舞,舞出慢慢邊短的疏影,舞出慢慢升高的火熱。遠處山巒婆娑的倩影隨意的涂抹在黑與白的交界處。
皺起的心被陽光展平,空虛的心被陽光填充。曾經的失落都化為云煙,隨風飄散。
綠陰的田野很迷人,只要細心,美麗無處不在。
昨夜的雨被陽光蒸干,留下沉穩的大地。我招著手,與每一個相遇的示意。我不是陌路人,我只是曾經失落,也許將來也會失落。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六
我是一只丑小鴨,卻每天幻想著白天鵝般的夢;我是一只速度緩慢的烏龜,卻奢望著有白兔般的速度;我是一只身披深色的烏鴉,卻羨慕著顏色各異的孔雀;我是一個身高一米六八大眾化的女孩,卻渴望著泡沫劇里女主角般的童話。
十七歲少女的天空總是布滿著各種各樣的幻想,大人們喜歡把那稱之為“不成熟”,時間的沉淀、生活的歷練、人性的'演變處處不讓我彰顯成熟,我在一個看似小卻喜歡想很多的年齡段成長,人們把那稱之為“希望”。
我是一名學生,十七歲;我是一名學生,在曹楊;我是一名學生,讀會計;我是一名學生,正成長。
中考失利的我,當時懷揣著一顆激動的心情來到曹楊,七月15號,一個我腦海中經常浮現的日期,那是奠定我跟曹楊就此結成三年“契約”的時間點,我至今還記得那個老師對著我微笑,我至今還記得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遇見陌生的人的那種感覺;我至今還在懷念,懷念第一次與曹楊相見的情景。我至今還在期待,期待著那來至遠方的祝福。那一年,我很單純。
我是一名12級會計2班的女生,長發。在曹楊的半年時間點里,我努力的維系著與同學間的友誼,努力爭取著考出好的成績;努力表現自己、表達自己,我努力著一切可以因奮斗而得到的東西,而結果告訴我,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但卻不會后悔。那一年,我奮斗著贏得了成功,我很開心。
“學姐好”,一句句問候仿佛都在告訴我已經成長的事實,我是13級學生的學姐,熟悉校園環境,了解學校規章。時間會讓一個人變得成熟、穩重,而遇到一個對的“引導者”也將會改變我們的一生。那一年,懷揣著夢想的我學會堅持與堅強。
我一直堅信著在不久的將來我會在世界的某個路口轉角遇見一個帶著那叫幸運的“星星”來照亮我的人,那可能就是我自己。
長發可以剪短,但你別就天真的以為回到了以前;人都會變,千萬別單純的停留在從前;我們是人,一種隨著時間在成長的動物;我們是人,一種自己吸食生命的“吸血鬼”;我們是人,一種會被感動、會哭會笑會感受的生物。我們是人,我們在蛻變。
曹楊,一個我待了生命中百分之三時間的地方,這里我歡笑但從未哭泣;我感動過卻不懂得表達;我是一個強者,我又是一個弱者;老師的關心、同學間的問候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我,我想要敞開心扉的跟她們大聲交流,我想要得到一些來至靈魂深處的釋放,我想要一切可以溫暖我的東西,我想要有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我想要的,曹楊給了我。
這個大家庭里有我,有你,有大家。
我們歡笑、我們哭泣、我們感動、我們感受、我們成長、我們成熟、我們在路上。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七
現在我仍然活著,也就是說,仍在路上,仍在摸索。至于還能這樣再走多少天,我心中實在沒有數。
我僅存一個愿望,我要在到達我的終點前多懂得一點真相,多聽見一些真誠的聲音。我不怕給自己難堪。
我本來就很貧乏,干過許多錯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還看見了歸來的燕子。
真正的人正在多起來。他們具有仁慈而寬恕的心,他們有眼淚,但不為自己哭。
我也不會失落,因為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容我失落。
我想,人生的一個大命題即是我與世界的關系,在這篇短文中,八十多歲的嚴文井老先生做了他自己的回答,也深深地感動了我。
每一個自己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需要他獨立的空間,需要自由的探索,需要一個人走,不管身邊有多少佳朋良伴相隨,但是人生的思考與成長不是別人能夠取代的,對于這樣的日子我會感激。
對于自己的存在,我們應該是什么樣的態度呢?有渴望,對于真理對于良知對于美得發自內心的渴望,不是為了金錢或者贊譽,要懂得人生的追求快樂在哪里,要做勇敢地自己。不盲目從眾,不媚俗,不丟失自己的堅持,不再社會不正的洪流下輕易折損自己。敢于犯錯同時還敢于承認,但不丟失一個純真的美麗的心,如嚴文井老先生所說“我的心是柔和的”。
相信別人相信世界,相信“真正的人正多起來”,真正的人心都應該是柔和的,他們會哭會笑會感動會生氣,他們有一個真正的自己在靈魂中,而不是唯唯諾諾,不是亦步亦趨。他們仁慈,能夠寬恕,所以這個世界才會因為他們的眼淚而美麗,但是他們不為自己哭,他們還堅強。
我在路上,這條信仰的路,這條征服的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我沒有什么可失落的。我要做一個真正的人,而這個世界上真正的人正多起來,我正為此感到高興。
這篇短文最初打動我實在高中二年級,面對巨大升學壓力,它是我保持樂觀態度的一個精神動力。感激這短短的一片感言,嚴文井先生稱這是他要留在世界上的一些話,我想只有留下這樣真誠的充滿愛的聲音,他才是一個備受尊重的童話作家,那個深知世界卻仍然深愛世界的人。一個人對世界的愛不難做到,但是當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滄桑,看透了人間的冷暖,仍對世界擁有如此純真的贊美,我想不出其理由。
現在我相信,這是嚴文井老先生的鼓勵,對我們這些年輕人,這些成長著面對著的人,他要我們堅持不屈服,雖然必經風雨。這個世界真正的人正多起來,應該是一種人生的信條吧,就好像把真善美作為信仰一樣。
年少時很容易傷感的,或許秋天的一片落葉一抹殘陽,冬天的一株傲梅都可能讓少年如林妹妹一般傷時嘆世。為什么這樣呢,未經風雨的孩子們,快點振作起來吧,真正的人正多起來他們正在建造理想中的家園,而你們在那里空嘆什么氣啊。
嚴文井說:“中國這樣的社會是產生不了堂吉訶德的,只能產生阿q。”中國沒有西方那樣不顧一切探險的勇氣,但是我們不能甘愿做阿q,我們有理想,做一個符合中國價值觀的真正的人,一個仁慈而寬恕的人,一個有眼淚但是不為自己哭的人。我們有太久的被統治經驗,甚至骨子里有一種被統治欲,仿佛給了自由卻不知道何去何從。從現在社會的某些方面可以窺出一二,價值觀的混亂,社會的不正之風,經濟繁榮背后的道德沒落,這些似乎背離了嚴文井那個真正的人正多起來的判斷。
其實不然。要做一個大寫的人,必須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一個奴才會被稱為一個真正的人,經濟的繁榮首先幫助我們獨立。在整個國家能夠站起來的前提下,人民才能自由追求理想,否則一旦遭遇威脅甚至都無力自保的話,所有的理想都只能是笑談。當我們絕大部分的國民都走進小康以后,下一步是要建立國民的信仰,沒有信仰的國家是沒有生命力的。西方大多數國家信仰基督教,而政府就在基督教義的基礎上推行社會發展政策。而當前我們的尷尬是,關于信仰眾說紛紜不能統一,有的主張佛教作為信仰,有的主張儒教作為普世價值觀,有的主張以真善美做為全民信仰,這樣一個十幾億的泱泱大國,人民顧左右而不知何為。
但是我們相信迷亂是暫時的,前進是必然,較之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已經進步了許多。在尋找信仰的道路上,人民的智慧必會將這個問題解決,在尋找信仰的路上也必須仁慈而寬恕。
年輕的活力與追求,必將是這個世界最美的風景,而相應的,需要承受,需要不失落。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八
如今,兩旁不再是青翠欲滴的濃密樹林,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水泥,暗紅色的磚石和高高建起的鐵桿,全沒了曾時的記憶,被壓抑在了水泥下的泥土中。許久未歸,竟有些陌生了,路口處空地的雜草已被拔盡,安上了一小盆一小盆花植,裊裊的炊煙消散在了高樓之間,白墻黒瓦埋入了最深的地下。最牢固的鐵鋤再也直不起它的腰桿,匍匐在大地上,被隆隆的收割機碾過……沿著路前行,風景輪換,都是聳立的樓房,偶爾,有一處園林,卻因茫茫的人海,尋不見心靈安放之處,只能略顯無助的游離。但走進人群之間,人們依舊與曾今一樣歡笑,甚至更加的滿足。或許曾經的歡欣不過是清貧中的苦中作樂,心靈的富足,而現在的樂方是最平淡生活中那最質樸的歡娛。
時間路上,跫音不絕……
仍在路上英文在路上初三篇九
小學時住在包河區。六年以來,我每日四次穿過這條小路。我以為我對它已了如指掌。
小路很短,是一條單行道,叫曙光路。
由南向北走,在一個大路口的西北,是安徽歌舞劇院。以前,每當我走在晨曦中時,劇院前空蕩蕩的廣場上都會響起樂曲聲。那是幾位老太太,身著玫瑰色的衣服,在廣場上舞劍。那假劍隨著音樂,時快時慢的扭動。但每一舞,都會發出清脆的響聲,都會反射耀眼的晨光,穿過了一片桂花叢,從行人身上“呼”地一下掠過,然后又是一聲清脆的“啪”!幾乎每個晴朗的早晨,老太太都會伴著我的上學路。但最近,聽聞歌舞院前的小廣場當作停車場了,我也便有些哀嘆:以后再去也看不到她們了。
過了小廣場,沿曙光路向北走,就是一段梧桐樹夾著的小路。在東邊的二中圍墻下,有一個賣飲品的小攤。攤主個子很高,很瘦,黝黑的胳膊上都布滿青筋。外公不知怎么問出的:他們倆竟是老鄉。于是從那天起,每天外公硬要送我過了寬廣的黃山路,到梧桐樹下與攤主聊天。我回頭一看,樹蔭下坐著兩個人一個高而黑,鬢發初白,一個胖胖的,頭發早已花白熱情地聊著天,有時還比畫著什么。我想,他們那聊到的,必是天氣、樹林、生意、家鄉、往事等。無論什么時節,是大風,是梧桐絮漫天飄飛,還是落黃滿地,他們都會聊上一會兒然后,老友般道別事實上,幾年下來,他們也已算是了。
在六年級那個飄梧桐絮的下午,我發現那位攤主已走了。
據說,他回鄉下了。
外公有些吃驚。而他一直服務的二中學生,在圍鐵欄桿那一頭,看著無人的小棚子,失落地走了,帶起一地梧桐絮,漫天作雪飛。
再向北走,就離學校愈近了。待到看見綠樹掩映的大綠鐵門時,有一個小區。門口有一個小池塘,水塘沿上有三只鐵天鵝,一天到晚噴吐著細細的水流,落入池塘中。小孩子天天在那里嬉鬧,有的將手伸到天鵝的嘴邊,享受水的撫摸(臺下有圍欄,安全無虞);有的騎著腳踏自行車,讓家長在身后狂追的(他也不會騎到大馬路上,除非它他可以從電瓶車上越過);而其實更多的還是擠在水塘邊,對他們來說高高的池堤之上,手執水槍,在水里吸了吸,又仰起頭來,向天高高射去,看白練斷成珍珠,一線地掉入池塘。他們就又驚叫起,歡笑著,又把水槍浸入水中,又大大仰起,向花圃,向大樹,向下水道口的井蓋射去。我此時總想,在這看上許久,甚至想,操起一支。可背上書包總是提醒著我。如今,我也看不到這些小孩子了。
再向北走,學校的大門向我敞開著。
又是梧桐漫天飛絮時節,我竟有一年多沒走過這條路了!老太太,攤主,小孩子們,恐怕都不見了!未來,我可能在一條梧桐夾道的路上,又想起這里,想到遠遠過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