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愛吃粽子字篇一
盼望著,盼望著,在焦急的等待中,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我們?nèi)覜Q定去定安,過那里的美食節(jié),嘗嘗那里的美食。
美食一條街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來往人流,絡(luò)繹不絕。
在一個傳統(tǒng)的小食店,媽媽和一個老婆婆商討價錢。老婆婆要賣25元一個,媽媽說要20元一個。最后,以20元一個成交。媽媽買了十個粽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粽子,定安的粽子真香!打開包粽子的芭蕉葉,一股濃香夾雜著芭蕉葉的清香撲面而來,方錐四角形的粽子,呈碧綠碧綠的顏色。我慢慢地品著粽子,糯米又粘又軟,豬肉嚼勁十足,鴨蛋黃粉脆而鮮,口感太棒了。
我贊不絕口地說:"定安的粽子太好吃了!"
品著這么好吃的粽子,我當(dāng)然想知道,這個定安肉粽是怎么做的。
阿婆告訴我們,定安的粽子,主料是精白的糯米。餡料是長方形的、新鮮的、肥瘦相間的豬肉,或是切成大塊狀的豬腳。這種豬是定安特有的黑毛豬,這種豬不是圈養(yǎng)催肥的,而是放在野外,半野生狀態(tài)長大的。每一個粽子里都有一個鴨蛋黃,吃起來粉潤流油。煮粽子是要不斷加柴加水,要煮十多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夠香、夠味。
定安肉粽的特點是:軟綿、濃香、味透、餡多,食而不膩。
這次端午節(jié),我真是太開心了!就連我平常最喜愛吃的騎樓小吃,都沒有定安肉粽那么好吃。下次端午節(jié),我一定再來定安。
我愛吃粽子字篇二
媽媽告訴我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俗話說的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在南方都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在我的央求下,媽媽帶我到超市去買粽子。在超市里我看到有蜜棗粽子等很多種,粽子是用粽葉包著一些糯米和其他的一些原料(如蜜棗、豆沙、肉餡等)做成的。我讓媽媽買了兩種粽子。
回到家媽媽把粽子用水煮了十多分鐘,我聞到糯米的香味,饞的直流口水。媽媽將粽子撈起來對我說,吃粽子時不要急,小心燙著。
我慢慢的把粽子上的細(xì)線解開,吃上了香噴噴的粽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端午節(jié)用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習(xí)俗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幾個習(xí)俗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shù)吃粽子了!
粽子的形狀五花八門:有三角形的、長方形的……還有一種粽子叫迷你粽。迷你粽小巧玲瓏、非常可愛,粽葉碧綠碧綠的、細(xì)細(xì)長長的、尾部尖尖的、就像一條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又像花朵散發(fā)著陣陣清香。
奶奶包粽子可真有一手啊!她先把幾片粽葉游刃有余的圍成一個漏斗形,然后向里面塞上糯米,接著向變戲法似的裹了幾道,最后把線扎好,再放進(jìn)鍋里煮熟,呀!一只香噴噴的粽子就擺在我的面前了。我狼吞虎咽地干掉了一個,粽子的餡可豐富了,有豆沙的、肉的、還有香腸的`呢!我最喜歡吃豆沙餡,因為它非常甜。
過端午節(jié)真快樂,既可以紀(jì)念大詩人屈原,又可以吃到我最喜歡吃的粽子。
我的家鄉(xiāng)在廉江,那里有很多風(fēng)味小吃,比如:粽子、臭豆腐、牛肉串等等,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粽子。
粽子的形狀很像五邊形,粽是用荷葉包著的,還要一條草繩綁著,好像粽子正要穿衣服似的,還要綁著一條腰帶。
粽子的色味很香,聞起來很舒服,并且讓人越聞就越想聞了。我為什么要喜歡吃粽子呢?原來是它的香味在勾引我吧。
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來攤點里吃粽子,粽子的香味彌漫了這個攤點。攤主把我們要的粽蒸好了送上來給我們吃。
我見到了粽子,就連忙把它接過手里,粽子在我的手里熱呼呼香噴噴的,我把粽子的草繩解下來。然后把荷葉脫下一點點,不津津有味地吃起粽來,粽子的糯米沾在我牙齒里,好像一個小朋友拉著媽媽不想去學(xué)校似的。我把粽子吃完了還想吃,但我的肚子太小,吃都吃不下,裝都裝不下。媽媽說:“你這個小東西,還真喜歡吃粽子。不要難過,下次爸爸媽媽再帶你來吃,好嗎?”我聽了媽媽的話,高聲喊到媽媽萬歲。
如果到了端午,我就能吃到更多的粽了,我盼望著這一年的端年節(jié),等著吃粽子呢。
今天是端午節(jié),一說到端午節(jié),我的腦子里出現(xiàn)的就是粽子、粽子、好吃的粽子!
到了超市,我看見那里人山人海。我和媽媽從人群中擠過來,對媽媽說:“粽子在那里。”我們走了過去,看見只有不幾個了,就拿走了。我們給了錢就回家了。
我吃了一口買來的粽子,哇!真的是太好吃了!我又吃了好幾個!我最愛吃粽子了!
我愛吃粽子字篇三
每當(dāng)?shù)轿逶鲁跷宥宋绻?jié)時,我和妹妹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包“粽子”趣事。
記得那是我七歲時候的事。
我把一片棕葉遞給了妹妹,只見我拿起幾塊灰色小石頭,放在綠油油的棕葉間,然后我們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把棕葉弄成花朵狀,“粽子”中間就露出了一個小口,我小心翼翼地捧著“粽子”,就像捧著無價之寶似的,我東張西望,說:“要拿個東西綁上去。”妹妹眼珠子骨碌一轉(zhuǎn),說:“姐姐,你再去拿些奶奶包粽子用的那種繩子。”“好主意!”我說著一蹦一跳地跑上廚房去。一會兒,我滿面春風(fēng)地跑下來,手里拿著幾根繩子。“拿到啦!”我把繩子遞給妹妹,“開工!”我邊說邊忙活起來。
啊,童年!美好的純真年華!
我愛吃粽子字篇四
每年農(nóng)歷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過端午,是我們的習(xí)以為常的事情。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們也是長銘于心。屈原因為郁郁不得志而投身于汨羅江,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在這一天做了許多的事情。
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我最喜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超市里各種粽子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看得我眼花繚亂。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奶奶親自用愛心包下的粽子。最沒有超市那么多品種,也沒有它們的鮮艷外表,但是其中有家的味道。
一大早,奶奶就上街忙碌起來,買各種材料:粽葉、豌豆、臘肉、糯米、紅豆、紅棗……一到家,奶奶就鉆進(jìn)廚,只聽得見“叮叮咚咚”的聲響。從這些聲響中,我感到很幸福。我在一旁仔細(xì)地盯著奶奶的一舉一動。把粽葉先用清水煮好,清洗干凈,然后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腦兒全倒進(jìn)大盆中,兩只大手在大盆里不斷地翻轉(zhuǎn)。這一景象也在我的心里不斷翻轉(zhuǎn)。
奶奶選取兩三片完好的葉子,左手提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指頭握住葉子的另一端,把糯米用勺子裝進(jìn)葉子里,輕輕往里一卷,就成了一個圓錐體的形狀。最后把色彩斑斕的繩子捆好,于是,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就完工了。奶奶不斷地重復(fù)著這樣的動作,過了好一會熱,一堆可愛的粽子就呈現(xiàn)在我面前,我連忙擺手稱快。看著美味無比的粽子,看著讓人垂涎欲滴的粽子,我按捺不住,偷偷地拿了兩個出來,用清水把它煮了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拆開粽葉,用筷子輕輕一夾,品嘗了一下,簡直就是人間極品,我連忙把粽子給奶奶品嘗,奶奶肯定地點了點頭。
我一上午都黏在奶奶身邊,看著奶奶和奶奶包的粽子,我感到很幸福。我希望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有這樣的幸福時刻。
我愛吃粽子字篇五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個快樂的日子里,我要跟奶奶學(xué)包粽子。
我們先準(zhǔn)備材料:新鮮的粽葉、煮熟的糯米、蒸熟的咸蛋黃、紅棗和火腿腸。
奶奶先給我做示范。只見她先用左手把五片粽葉鋪平壓緊,右手用兩個手指把粽葉卷成了一個漂亮的漏斗形。接著奶奶用勺子舀了糯米放入這個“小漏斗”中,再放幾顆紅棗。最后用細(xì)線把粽子扎緊,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看著十分容易,但我自己做起來就困難了。我拿起了五張粽葉,把它們鋪平,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把它們卷起來。接著我用勺子往里面放糯米。可還沒等我放完糯米,粽子就散開了,糯米全部灑了出來。我心想:我明明夾得好好的,怎么就散開了呢?奶奶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便輕輕地對我說:“沒關(guān)系,第一次包粽子是這個樣子的。因為你在放糯米的時候左手松了。我們再試一次!”我聽了高興地點點頭。
我又重新包了,我記得奶奶告訴我卷粽葉時左手一定要夾緊,不能放松。這次我小心翼翼地把粽葉夾緊,用手輕輕地把粽葉卷起來。接著我往里面放糯米、紅棗和蛋黃。這次,我左手沒有放開。我心里暗暗高興,又想道:我扎粽子的時候也要小心,千萬不能功敗垂成。于是我用嘴咬住繩子的一頭,用右手把繩子的另一頭繞著粽子輕輕扎起,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我把它放到桌上,雖然有點丑,但這是我親手做的。
奶奶把粽子放到鍋里煮,滿屋子都飄滿了粽子的香味。粽子熟了,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聞著濃濃的粽子香,這種快樂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