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一
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車站候車處立著一個醒目的牌子“母子上車處”,可母子上車處卻站著四位強壯的男人。
第一位男人長得十分富態,像是在國家單位工作的公務員,手揣在兜里,漠視一切。他閉著眼,站在“母子上車處”牌子下,看樣子神色“沉著”,行動“從容”。但我知道,他的內心一定十分緊張??赡苁且驗榕率煜さ娜丝匆娮约海蚴桥律霞夘I導看見丟了面子。可他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站在這為別人帶來的不便。他雖然有些膽怯,卻看到身后的三位男子與他同流合污,便壯著膽子在這里等車。
再看第二位男子,他雖穿著軍大衣,頭戴一頂氈帽,卻沒有一絲軍人應有的風范,他閉著眼睛目空一切,看上去是在閉目養神。但事實是為了抑制心中的緊張。他雖然衣著華麗,腳踩名貴的休閑鞋,但他的做法縱使再多名貴的衣物也無法掩飾他的自私。
第三個人像是一名大學生,他架著一副眼鏡,穿著一件時髦的羽絨服,腳蹬一雙華貴的.皮鞋,三角形的鼻子。他個子很矮,眼鏡上蒙著一層霧他也不擦,可能是為了掩蓋自己的不安。
第四位男子更是可笑,為了避免尷尬,把口罩都戴上了,索性閉上眼睛,手使勁往口袋處收,可他動作的慌張掩飾不了內心的不安與緊張,反觀“母子上車處”牌子的另一側,一位母親抱著懷中熟睡的孩子顯得擔憂與無奈,她系著一條圍巾,穿著一條單薄的裙子,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很艱苦,但她看到眼前的這一幕,無可奈何,只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難道這些人真的是文盲嗎?不是的,他們只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已。
生活中,常常有這些不道德的假文盲,我們要堅決抵制他們的行為,絕不能讓他們這種行為蔓延。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二
寒冬臘月的一天,北風呼呼地刮著,路邊的小樹被刮得左搖右擺,大街上的行人都把頭縮進高高的衣領里,他們都想早點回家,迎接那豐盛的晚餐。
“咦?這四個身強力壯的男的怎么站在?母子上車處?,難道他們是文盲?可細看又不像啊,他們不會……”我站在旁邊猜疑著。
站在最前面的那個男的身材胖胖的,挺著個啤酒肚,頭上還擦了發膠。他身穿華麗的衣服,一看就像某個公司的大老板。他站在那兒,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好像是理所當然的,看著就讓人生氣。
排在第二位的是個又高又瘦、穿著大棉襖、戴著厚帽子的男人。他腰桿挺得筆直筆直,可能是個受過軍訓的軍人。他大概也知道這是母子上車處,但為了能盡快回家,也當了一回假文盲。可能是良心上過不去,他干脆把眼睛閉上,一副“不是偶不識字,而是偶沒看見”的樣子。虧他想得出這種掩耳盜鈴的辦法。排在第三位的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干部。他本來知道站在這里是不對的,但剛轉身準備走的時候,吹來了一陣北風,把他的帽子都快吹掉了。他不禁打了個寒顫。再看看其它車站排成長龍的隊伍,他想:“我是一個老干部,為國家做出多少貢獻啊,我把自己的青春都獻給了國家,難道現在享受點特殊待遇也不行嗎?”最終自私心戰勝了他僅存的一點點不安,他又心安理得地排在了后面。第四位是一個戴著鴨舌帽和大口罩的人。他瞪著一雙小眼睛想:天真冷啊!他又看了一眼其它排成長龍的隊伍得意的想:他們真笨!我戴著口罩都冷的慌,看他們不把嘴巴吹歪才怪。這么好的位置不占白不占,哈哈!還是我聰明啊。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忙碌的人們在大街上穿梭著。一位母親抱著自己剛滿周歲的孩子在車站上車處等候。她的孩子已經非常饑餓,母親焦急地站在那里,她想早點回家做飯給孩子吃。這天,他們剛從廣州趕來,已經坐了一天汽車,疲乏不堪。
想到這里,母親又被莫名其妙地向前擠了一下。真是傷腦筋,當母親回過頭時,天哪,一會功夫,又有三位文盲來到母子上車處了,母親一下子又被擠到了車站外面。
在這三位文盲中,其中一位是一個軍人,他長著瘦瘦高高的個子,身上披著一件寬大的棉衣。大概是因為他怕冷吧,腳上的那雙靴子十分厚實,整個人站得直直的,頭卻微微向下低,眼睛死死睜不開,怕看到什么似的。
站在軍人后面的大概是個教授吧!他戴著一副眼鏡,頭扣棉帽,一件襖子把他裹得嚴嚴實實,連皮鞋也講究得穿個上等貨。他緊閉著嘴,與前兩個人一樣心虛的瞇縫著眼。
第三個文盲是個醫生。瞧,這位醫生戴著防護口罩。他穿著大衣和棉鞋,像一個很愛護身體的人。他雖然沒有閉上雙眼,但眼睛卻目空一切,那張警示牌與可憐的母子,在他的眼里像蒸發了似的。
母親按捺不住了,這本來就是母子上車處嗎。他問那位教授:“同志,這里是母子上車處嗎?”教授眨了一下眼,裝作沒聽見。
我真不明白:這些當官的為什么不為人民服務而做人民的老爺呢?圖中的“文盲”根本不是“文盲”,而他們確實又是人格上的文盲,這種文盲比真正的文盲還要可怕?,F實生活中,許多人因貪圖小利而放棄了自己的人格,這是最可悲的事。然而,有些文盲卻是明知道要做文明的事而要反著來的。比如說一些人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吸煙,亂丟果皮紙屑等種種不文明的現象。
下的一條長長的垃圾路,我十分惱怒:這是怎么了!墻上明明寫著不亂丟垃圾,可這些人卻視而不見!我搖了搖頭,感嘆道:“時代變了,科技發達了,可我們生活的環境卻越來越惡劣了,我們這些中國人可一定要提高素質呀!”我帶著可惜之情,將垃圾“路”一掃而空。
人格文盲是社會的不良習氣,當我們遇到這種不良現象時,我們一定要去制止,如果反之去當這種文盲的話,那么這種文盲就會泛濫成災,他們就會給社會帶來不少災難,會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痛苦!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三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一天,顏回問孔子什么是“仁”??鬃诱f:“克制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儀的要求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公認你是仁者的。做仁者由你,難道還由別人嗎?”顏回說:“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孔子說:“不符合禮數的不要去聽、看、說、做。”顏回說:“我雖然不聰明,也要努力做到這些。”最終,“不聰明”的顏回憑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這些,成為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然而,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自律、自控做到這些呢?《假文盲》這幅漫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漫畫中,幾位身強體壯、衣服厚實的男人為了早點上車,公然地站在“母子上車處”,而將一旁衣著單薄、手抱孩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母親擠在一邊。再看那幾個人,表情輕蔑、冷漠,都本著一副對字牌熟視無睹、裝著看不見的可惡嘴臉,簡直是喪盡天良!尊老愛幼、助弱助殘的優良傳統去哪兒了?!晚一點兒車會死嗎?!你們還是人嗎?!此時的我,氣得血脈賁張,雙拳緊握,恨不得馬上沖上去給他們一個耳光!
再放眼社會,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張藝謀超生案便是一例。無知狂妄的名人,以為自己成名了就可以為所欲為,無視任何法律和規定嗎?孔子“從心所欲”尚“不逾矩”,而現在的名人,哪個有孔子名大?這樣做可以嗎?對得起祖先嗎?這樣圖一時之利而貽害終生的事,必定得不償失,而且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冷靜下來,我突然發現,一個我幾個月來冥思苦想的問題有了答案:
什么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能夠自控自律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有禮數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遵紀守法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也是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人物……
還是先管好自己,從自控做起,努力向第一流人物的目標奮斗吧!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四
華君武爺爺的漫畫真是讓人感觸頗深,尤其是《假文盲》這幅漫畫。
漫畫的大意是這樣的: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幾個大男人若無其事地站在“母子上車處”牌子下面的特殊通道上,而一位抱小孩的婦女卻被他們擠到了一邊。
看了這幅漫畫,我陷入了沉思:我們的身邊就沒有這樣的“假文盲”嗎?不!我們身邊這樣的“假文盲”隨處可見!
難道這些人都是“文盲”嗎?不!他們都是“假文盲”,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利益而故意裝成的“文盲”。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雙手,撐起同一片藍天!我們要摒棄這種“假文盲”的惡習,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五
我的爸爸很疼我,當我遇到什么煩心事,他都會和我聊聊。我以前一直不太了解父愛的珍貴。可是讀了美國作家馬克。漢林寫的《地震中的父與子》后,我被深深震撼了。
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自己受傷的妻子后,就立刻趕到兒子的學校,此時學校已經變成一片廢墟,他頓時眼前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這位父親相信兒子還活著,不論遇到什么危險,都要拯救自己的兒子。這一段對我震撼很大,這是多么偉大而無私的父愛啊!
接著向下讀,我很氣憤,因為許多孩子的親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希望了,大哭一陣后就走了,可是這位父親沒受到人們的影響,還在繼續尋找自己的兒子。人們都認為,這位父親是因為不能承受失去孩子的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墒沁@位父親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終于,在廢墟里挖了三十八小時后,他聽到了兒子的聲音,并且兒子還解救了自己的14個同學。在出口打開時,兒子還讓伙伴先走,他相信父親在等自己。
讀完這篇課文,我深受啟發:父愛是偉大而無私的,我們應當珍惜每一份父愛。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六
在漫畫中,我看見了這樣一種現象:在一個普通的車站,四個身強體壯的大男人居然堂而皇之地擠在了母子上車處,把一對可憐的母女擠了出去,實在太不像話了吧!
你瞧,第一個男子穿著大衣,蹬著皮鞋,雖然排在最前面,卻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雙手插在大衣兜里,可自在了!第二個男子,穿著一件軍大衣,戴著一頂帽子,看他的打扮估計是一名退伍軍人,不像是文盲。第三個男子,上了點年紀,戴著鴨舌帽,穿著棉襖,似乎是一個小區管理員。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是他看見前面的幾個人都站在那里,自己索性也站在那里。最后一個男子,很明顯是一位醫生,戴著口罩,穿著白大褂。他們四個大男子,肯定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卻看到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所以他們就像文盲一樣一起排在了“母子上車處”。再看看那對母女,都被他們擠了出來,站在了一邊。
我的心突然顫抖起來了,人們啊,怎么突然之間變得如此自私自利呢?難道就為了自己的方便,而直接忽視了別人的感受。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現象,有人占用了急救通道而導致了人的死亡,讓病人不能及時趕到醫院。
我覺得,我都比漫畫中的他們要文明得多。雖然我只是一個小學生,可是我知道講文明、懂禮貌。我寧愿慢慢地排隊,也不愿意占用母子上車處,像個文盲一樣站在“母子上車處”,多么可笑??!
是啊!文明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一起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只要大家不再自私自利,讓應得的人得到自己應有的權益,世界就會變得文明得多。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七
暑假里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叫《父與子》的書。一看到書的標題我心里很納悶,是不是老師弄錯書名了,平時老師都叫我們看的都是名著或散文這一類的。這次破天荒怎么叫我們看一本漫畫書。但轉眼又暗喜,還真的謝謝老師推薦這么好的書。因為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漫畫書。它出自德國漫畫大師?!げ穭诙髦?。
一拿到書后我被書的畫面深深吸引了。雖然里面沒有文字表達,但那一幅幅有趣的畫面,讓我更了解里面的內容。
書中描寫了一個頭發短胡子長幽默搞笑的父親和一個長頭發喜歡搞惡作劇淘氣可愛的兒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父親非常幽默,也有一點嚴格,偶爾也有一點傻傻的。兒子即淘氣又可愛的有時很聰明。比如有一次兒子的作業上課時不認真聽,于是作業就全部寫錯。之后老師就讓全體家長簽字,簽字的目的是為了讓家長知道兒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但聰明的兒子知道如果作業拿去讓父親簽名的話,肯定會被父親罵的。于是他想了一個和父親玩簽字的游戲。 規則先讓對方蒙著眼睛簽字,于是兒子就趁父親簽字的時侯把作業打開,這樣他父親名字就不自不覺的簽在了作業本上了。而兒子也過了“家長簽字鬼門關”。
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他們很勇敢。一天晚上,他們剛剛要睡覺,結果就碰見了一個圓頭鬼,鬼一看到父子倆就想去嚇他們。可他們并沒有被嚇倒。兒子反而沖了上去,把那個鬼的踢飛了。鬼立馬撿起頭,然后慘敗而逃。
可對我而言我就膽小多了。記得有一次我去宋城,興沖沖的來到“鬼屋”,但在門口排了整整排了一個多小時,當輪到我進去時,我的腳好像被什么東西拴住了似的挪也梛不開。由此可見我是一個多么膽小的人。
看了這本書,我也很想做一回書中的小主人公,因為這樣可以無憂無慮的和父親玩耍還有不被因為有太多作業所困繞。而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八
今天,我在作文班上看到了一幅漫畫—《假文盲》。
那是一個北風呼呼的早晨,車站里立著一個十分醒目的牌子“母子上車處”??晌铱赐炅擞行┮苫?,為什么那個牌子上寫著是“母子上車處”,咋就成了“男子上車處”呢?聽完老師的解釋,我才知道通道上站著的四個人是“假文盲”。
你瞧,第一個人穿大衣,雙手插進口袋,穿著品牌鞋子,看上去像個集團的大老板,一看就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人。
再看看第二個人,戴著一頂軍帽,穿著大衣,雙眼緊閉著,他可能是一個工人吧!干了一天的活應該累壞了,想早點回家休息。
再看第四個人,看起來應該像是個醫生,戴著口罩,雙眼往下垂,可能有點不舒服。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對母子被四位硬漢擠出了自己本來該站的通道,母子只好無奈地盯著他們。
“假文盲”們,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如今卻被世人淡忘,何時才能重拾這禮儀,這就得靠我們新世紀的繼承人,讓我們把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繼承下來,繼續弘揚。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九
今天,我在語文書上看見了一幅由著名漫畫作家華君武所畫的諷刺類漫畫,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我想,為什么樹苗還沒有長大,男人就坐在樹下等著乘涼呢?哦!我明白了,那個男人是想等著別人給樹澆水,然后等樹長大了就可以乘涼了。
這讓我十分氣憤!世間怎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但又轉念一想,其實像這種整天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
就像我們班有些同學,每次寫作業都想不勞而獲,不是想怎么解題,而是想怎么抄別人的答案,在考試前也不是在認真復習,而是在琢磨投機取巧,想著如何直接抄別人的正確答案。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自己開動腦筋、付出努力、解決問題,不能總想著不勞而獲、投機取巧、坐享其成。只有通過艱苦努力取得的成績才是最真實的!我要做個勤奮、認真的好學生!
漫畫帶來的啟示篇十
我很喜歡看漫畫,因為每次看見時總能讓我開懷大笑,而心中的煩惱也能慢慢散去,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起來。然而,這次,我在語文書上也看到了一幅漫畫,可這幅漫畫卻使我心中有一些氣憤,怎么也笑不起來。
漫畫的名字叫做——《假文盲》,圖上畫著一個車站,這不是普通的車站,牌子上有幾個醒目的大字,寫著——“母子上車處”。這應該是工作人員們為了母親能方便帶著孩子排隊上車的專用站臺,可站臺上卻站著四個高大強壯的“婦女”,而在他們的身旁,又站著一名個子不高,弱不禁風的婦女,她的懷里還抱著一個襁褓中的孩子,理應是要照顧的人啊,可工作人員精心為這樣的婦女和孩子準備了專門的上車臺,可為什么真正站在那的又是四個大男人呢?難道他們是文盲?看不懂車牌上的字?我想不是的,他們定是因為“母子上車處”的人少,想方便自己,就毫不講理的站在這兒。這不是文盲,是德盲!他們看得懂文字,卻不懂道德!他們是感受不到這身為人母的累!
你看!這第一個男人雙手插著口袋,腆著一個大肚子,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第二個男人帶著一個可以遮住耳朵的帽子,穿著大棉襖,就可見這冬日是有多么的寒冷!而站在一旁的婦女穿得如此單薄,還得不到這四個男人的憐憫;這第三個男人,臉上一副不屑的樣子,心高氣傲的看著那名婦女;最后一個男人,嘴上帶著一個口罩,裝作病殃殃的樣子,仿佛也是“照顧人群”。
明明是“母子上車處”,可為什么站在這的卻是四個大男人?!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存在,公共汽車上的“照顧專座”一般都坐著年輕人,卻很少人會去讓一讓老人或是殘疾人,甚至有人會對那些身體有有缺陷的人另眼相看;草坪上,明明寫著“小草依依,請多關照”的字樣,卻還是有人會肆意的亂踩,就像忽視了腳下有草一樣;在公共場所中,墻上貼著“請勿吸煙”的告示,可那些愛上吸煙的人們,依舊快活地吸著它們。難道有這么多人都是文盲嗎?我不相信!他們都是德盲!
我想,很多人也許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請不要以為這些事都是理所應當,想要改變自身的素質,就必須從小事做起!讓道德品質在人們心中永存,請不要忘記這兩個字——“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