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一
雪是一種能夠令人產生多種情緒的東西……當窗外那像柳絮、像蘆花般的雪花,正在紛紛揚揚地從天而降的時候,當大地被雪花裝飾得像鋪上白色的地毯一樣的時候,站在窗戶邊上,望望它們,會有許許多多的感覺:它們使我心情愉快,即使是遇上了不痛快的事情,我也會感覺到心情很通暢。
雪花很白很白,白得那么純潔。它們把大地變得也很純潔、很美麗。我有種這樣的感覺:雪不僅僅使萬物變得純潔,也使人們的心靈變得像它一樣美麗、純潔。這時,一片雪花沾到窗戶上,又立刻化了。我想:雪也許會在停了以后,很快就化了。我真有點舍不得它們化掉。但是,雪終究會化的。但它短暫的“生命”卻能夠保護植物、濕潤并清潔空氣。我認為它是最無私的,它在默默地奉獻著它的“一生”。
“雪絨花,雪絨花……”當我看著雪花正在洗禮著這個世界的時候,《雪絨花》的旋律會在我的腦子里回蕩。這曲子那抒情的旋律,能夠準確地表現出雪的美好。但愿雪能夠真的如《雪絨花》中說的,祝福我們的祖國、祝福全世界和平。我留戀這些雪,因為它們也曾有過美麗的時候。當雪停了,陽光又一次照射著大地。一陣風吹來,把地上、樹枝上的松雪吹起,在藍藍的天空中飛揚,陽光使它變得更加晶瑩。我這時感覺到了雪正用這最后時間,把自己最后的美麗全部展現出來,然后就默默逝去,化為水去滋潤大地。
席慕容《桐花》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后,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后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賞析: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后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仿佛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而作者的想象則充滿了浪漫的夢幻。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二
這一日,終于擱下扇子。來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風,忽吹得我衣訣飛舉,并從袖口和褲管鉆進來,把周身滑溜溜地撫動。我驚訝地看著陽光下依舊奪目的風景,不明白數日前那個酷烈非常的夏季突然到哪里了。
女人們孩提時的記憶散布在四季,男人們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季里。這是由于我們兒時的伴侶總是各種各樣的昆蟲。蜻蜓、天牛、螞蚱、螳螂、蝴蝶、蟬、螞蟻、蚯蚓,此外還有青蛙和魚兒。它們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種昆蟲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甚至我家人和朋友們記憶最深刻的細節,也都與昆蟲有關。比如妹妹一見到壁虎就發出一種特別恐怖的尖叫,比如鄰家那個斜眼的男孩子專門殘害蜻蜓。比如同班一個最好看的女生頭上花形的發卡,總招來蝴蝶落在上邊;再比如,父親睡在鋪了涼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壓死了一只蝎子。這不可思議的事使我感到父親無比強大。后來,父親挨斗,挨整,寫檢查;我勸慰和寬解他,怕他自殺,替他寫檢查--那是我最初寫作的內容之一。這時候父親那種強大感便不復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季的以為全部發生了變化。
于是我懂得了這苦夏--它不是無盡頭的暑熱的折磨,而是我們頂著毒日頭默默又堅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那就是要把對手的壓力吸入自己的骨頭里。強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會感到自己屬于強者,也許為此,我的寫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愜意的秋天里開花結果?我卻每每進入炎熱的夏季,反而寫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煅造出我這個反常的性格習慣。我太熟悉那種寫作久了,汗濕的胳膊粘在書桌玻璃上的美妙無比的感覺。
在維瓦爾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聽"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動,勝過春之蓬發、秋之燦爛、冬之靜穆。友人說"夏"的一章,極盡華麗之美。我說我從中感受到的,卻是夏的苦澀與艱辛,甚至還有一點兒悲壯。友人說,我在這音樂情境里已經放進太多自己的故事。我點點頭,并告訴他我的音樂體驗。音樂的最高境界超越聽覺;不只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
年年夏日,我都會這樣體驗一次夏的意義,從而激情迸發,心境昂然。一手撐著滾爽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今年我還發現,這伏夏不是被秋風吹去的,更不是給我們的扇子轟走的--
于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欣賞分析:這篇散文以"苦"來概括"夏"的滋味,確也恰當,但如果僅僅停留于"苦"的層面上,那就平淡無奇了。本文本文作者固然寫到夏之苦,但更多的是寫夏之樂趣,這些樂趣甚至包括"父親睡在鋪了涼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壓死了一只蝎子"等恐怖"事件".顯然,這種快樂是短暫的,本文作者在以后的歲月里經歷過無數的'人生苦難,那才是真正的"苦夏",可本文作者最終認識到,正是那樣的"苦夏",鍛造了自己生命的硬度和韌性。品讀這類句子"在這生命的四季里,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么?"你對生活一定會有更深的感悟。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三
(一)
《站在歷史枝頭微笑》
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幸早些領略到期望的曙光,還能有幸發現生命的立體的詩篇,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這詩篇中的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標點。你可能沒有成為一個秀麗的詞、一個引人注目的句子,一個驚嘆號,但你依然是這生命的立體詩篇中的一個音節、一個停頓,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足以使你放棄前嫌,萌發為人類孕育新的歌聲的興致,為世界帶來更多的詩意。
賞析:
站在歷史枝頭,能夠看得更高更全面,第二人稱來寫,顯得更加親切,又更能強調觀點,仿佛作者是情不自禁說出站在歷史枝頭的諸多好處來。而關于成為音節成為停頓的部分,則讓我惻然。即使我沒有很大的成功,我也依然是這個世界這段歷史的組成部分呢。
(二)
《想念》
常常會無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時,總感覺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聯在一齊.沒有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蒼白貧乏,沒有著落.但也不單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與他們發生聯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們,所以,生命便能夠分解成這樣:一些被你所愛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無所謂愛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這三種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長的歲月里想念他們,因此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實在而豐足.
幽幽的想念不為人知,帶著往昔的感情色彩,或愛或恨或濃或淡或長或短.當你想念著一個人時,便覺得在極深極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顫動,若隱若現,欲升還沉,你想緊緊地抓住他們,但他們稍縱即逝.
賞析:當你想念滑過你生命的那些人時,所有的愛憎都蒙上一層淡淡的暈光.透過暈光,你再看他們,愛和憎都化做一種體驗生命的深廣的欣慰了。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四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語言精致優美,富有感染力,言語間充滿了對桐花的喜愛,讓讀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這漫山遍野的桐花開放的勝景。
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面上。
句子賞析: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寫星星非常傳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干凈純潔,把夜空比作湖面,寫出它的平靜美好。然而這樣的美景下,我卻要死去了,反襯出我的懊悔。
二
賞析:這段話運用優美、充滿詩意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悟.要珍惜青春,珍惜生命,過好生命的每一天.作者充分運用比喻、對偶、反問、象征等修辭手法,表達了自己對青春、對生命的感悟.讀來充滿韻律和詩意,充滿感染力.的確,生命是美好的,需要我們每一刻的珍惜.不錯過,不回頭,走好每一步.
三
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消磨掉. 張愛玲《心愿》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時間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四
多少年過去了,風兒把山頂上巖石的表層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細密;它又不辭辛苦地從遠處茂密樹林里捎來種子,讓雨水把它們喚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討得陽光喜歡了,陽光便慷慨地撫愛它們.”
賞析:本句用擬人手法,賦予風、雨水、小苗、陽光以人的靈性,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獲取原來如此的詩意,與峽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五
賞析: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風比作“驚狂了的精靈”、“不知怎么好而決定亂撞的惡魔”,“唱著、叫著、吼著”是擬人的手法,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狂風肆虐的情形,增強語言的氣勢和表達效果。
六
“那兒的樹木雖然遠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卻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賞析:小草比樹木高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本身,而是借用地勢;而樹木憑的是自身的優勢,這里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作者對地下森林的欣賞之情.
七
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 賞析:“呼哧呼哧”形容喘息的聲音。用擬人手法稱贊春風也像勤勞的人們一樣,在播種的季節辛勤勞作,非常形象生動。
八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著傘慢慢走 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 賞析:作者寫春雨,先寫春雨的特點:“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然后寫雨中的景致,描繪出一幅寧靜優美的水墨春雨圖。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把春雨的魅力寫得生動形象、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同時又用樹葉、小草、人、房屋等襯托春雨帶來的美好和安寧。
九
它不像棗樹那樣彎腰屈膝,總想盡力擺脫風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風在推給別人,結果是被風扯得披頭散發,沒有了往日的形狀。楊木樁不慌不亂,靜立在那里迎接風的挑戰,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它讓風從身邊溜過,又吸收著風,讓風進入自己的毛孔,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賞析:這句話用了對比、擬人的修辭,突出了楊木樁堅韌頑強的特點,生動形象活潑的寫出了楊木樁在風中挺立的樣子,賦予楊木樁以人的形態,表達了作者對楊木樁的贊美與敬佩之情。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五
(一)
《邊城》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河中漲了春水,到水逐漸進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長長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某一年水若來得特別猛一些,沿河吊腳樓必有一處兩處為大水沖去,大家皆在城上頭呆望。
賞析:
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二)
《初雪》
賞析:
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多處采用比喻,形象生動。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這種溫暖是從哪里表現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里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郁郁”、“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美。作者筆下的綠色仿佛是活著的,流動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現在眼前一樣。我也喜歡綠,也喜歡作者筆下的這片綠。它們的生機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希望。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六
明日清明,不知會不會雨水紛紛。
月影斜霧,遺忘了這即將彷徨于人間的揮毫儒雅的節日,聽著許嵩的清明雨上,獨自一人回憶起過往,紅塵舊夢。
曾經的很多個夜晚,不想再匍匐于現實的塵世俗染里,然后逆著月光,品味著中國風的陽春白雪,奢求著那緩存起來的`點點古韻。不想長大,卻年年復年年,涓涓心事付流水,又是一年清明。
喜歡揮毫在蒙蒙的薄雨中,忽然的沉默,自然的內里輕挑起幾絲弦動,泛起感動的旋律。歲月漣漪,家外的瓦房,石板路,青苔綠痕夢斷于記憶。當年,當年,想當年。
夜涼往事已如煙,故人飲觴月明前。窗透無痕思緒斷,珠簾誰愿伴我眠。
不想完全的把自己扼殺在現實的所謂里,只是還幻想起那么不覺的愀然空靈,忽視了所有的目光,遺忘下所有的背負。
清明雨上,古韻總會在似水流年里春暖夏涼,任憑世事無常,任憑宇宙洪荒。
昨日太行山上,層迭峰石,突兀傲松,卻靜止于空洞,億萬年輪,看透了鳶飛戾天,看透了魚翔淺底,看透了煙雨情愁,看透了日月星辰,木雕流金,將感情深深地埋在懸崖絕壁間。所以我開始彷徨,尋不到你的所藏,慶幸的是,我找到了,太行清明,你把淚已千行的歲月蘊藏在那雙明鏡的眼眸,雨打濕了眼眶,然后微笑的讓行人用她辛辛苦苦打上來的山泉洗手,那無聲的暗示,那佝僂的優雅,還有那日日的皺痕,年年倚井盼歸堂的眷戀,是太行之行帶給我的最美的感動。物言無情人有情,無言淚已拆兩行。
明日清明,清明雨上。
這是一篇文筆優美、情感真摯的散文。以“明日清明”起文,化用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行文充滿了古典而綺麗的韻味。詩化的語言,華麗卻又不嫌泛濫的詞句,讀起來仿佛我們自己也沉浸在清明淡淡的煙雨情愁中了。
我非常喜歡許嵩的《清明雨上》,只不過我聽歌的時候想的不是紅塵舊夢,而是那句“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可是那又有什么關系,這并不妨礙我喜歡作者的這篇文章,不妨礙我也從作者的行文里找到些共鳴的默契。
巧用排比,信手拈來,一段文字讀起來如行云流水,遏制不住的清愁淡雨,讓人仿佛要淹沒在作者的文字里。于是感動,為文字感動,也為文字背后一顆善感而溫柔的心感動。
太行清明,宇宙洪荒,那一座山的暗示,山的沉默,凡人不會完全明了,卻知曉這是天與地共同的智慧。如果有機會,也想在清明雨紛紛的時節里登上太行山,看絕壁,吻山泉,聽山語,感受太行清明沉穩而古老的氣息。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七
這一日,終于擱下扇子。來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風,忽吹得我衣訣飛舉,并從袖口和褲管鉆進來,把周身滑溜溜地撫動。我驚訝地看著陽光下依舊奪目的風景,不明白數日前那個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了。
在維瓦爾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聽“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動,勝過春之蓬發、秋之燦爛、冬之靜穆。友人說“夏”的一章,極盡華麗之美。我說我從中感受到的,卻是夏的苦澀與艱辛,甚至還有一點兒悲壯。友人說,我在這音樂情境里已經放進太多自己的故事。我點點頭,并告訴他我的音樂體驗。音樂的最高境界超越聽覺;不只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
年年夏日,我都會這樣體驗一次夏的意義,從而激情迸發,心境昂然。一手撐著滾爽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今年我還發現,這伏夏不是被秋風吹去的,更不是給我們的扇子轟走的——
于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這篇散文以“苦”來概括“夏”的滋味,確也恰當,但如果僅僅停留于“苦”的層面上,那就平淡無奇了。本文作者固然寫到夏之苦,但更多的是寫夏之樂趣,這些樂趣甚至包括“父親睡在鋪了涼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壓死了一只蝎子”等恐怖“事件”。顯然,這種快樂是短暫的,作者在以后的歲月里經歷過無數的人生苦難,那才是真正的“苦夏”,可作者最終認識到,正是那樣的“苦夏”,鍛造了自己生命的硬度和韌性。品讀這類句子“在這生命的四季里,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么?”你對生活一定會有更深的感悟。
美文摘抄加賞析初中篇八
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是我的班主任張老師。她像媽媽一樣嚴格要求我們,疼愛我們。
張老師留著一頭長發,她心地善良,和藹可親。有一次,我寫的字歪歪扭扭的,非常難看。張老師把我留下來,讓我重新寫。一直讓我把字寫工整、規范為止,張老師才讓我回家。我當時很恨張老師,心想:不就是幾個字嗎 ?寫好寫壞不都是一樣嗎?干嗎這么一遍又一遍地寫,硬是把字寫規范,真是浪費時間。回到家,我把挨留的原因告訴媽媽,媽媽對我說:“字是門面,從寫字上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張老師嚴格要求是對的,是對你負責,你寫一手好字是自己的,誰也盜不去。”聽媽媽的一席話,我明白張老師的用意,使我更加敬佩張老師。從那以后,我就象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天天堅持練字,無論寫什么作業都堅持把字寫工整,寫規范。過一段時間,我的字比以前漂亮,規范,還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這都是張老師嚴格要求的結果啊!
張老師在學習上嚴格要求我們,在生活上關心我們。我們班有46名同學,張老師為使同學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她利用休息時間走 訪每個家庭,對每個孩子的家庭狀況都如指掌,以便及時給予我們關愛。張老師還會察言觀色呢!每當有同學病,不用同學說,她總是主動問同學怎么,用藥嗎,如果病情嚴重的,她還會親自帶同學去就醫,使同學的病得以及時治療。一次我在玩耍時,不慎將手劃破,老師知道,便急忙帶我去校衛生室進行處理。血止住,并貼上創可貼,當時我特別激動,我真為有這樣一位要求嚴格、關心體貼我們的老師而自豪。
這就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張老師。
雖然每天同學們都要與老師打交道,但是要寫好老師還真不容易,這并不是同學們對老師觀察不細造成的,而是應該從哪些方面寫才能真正把老師寫“活”。
這篇習作總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從寫字、家訪和治傷三個側面寫出自己為什么尊敬老師的理由,讀起來讓人信服。
不足之處:第二段有一些對老師形象的描寫,但顯然沒有寫出老師的特點。文中如果有一些細致描繪,那樣更顯得生動。比如多寫一些老師治傷的神情與動作,就更顯得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