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作文篇一
為了提高作文技能,我們應當怎樣來讀書呢?
我們都知道成語“畫龍點睛”,別人寫好了書、寫好了文章,畫好了“龍“、點好了“睛”,讓我們讀,我們怎么讀呢?我們就要“讀龍尋睛”,找到別人寫到文章里的“眼睛”。
一本書,一篇文章,我們讀了之后,要體會它的整體思想、意境,這好比看到了“龍”的全貌,這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讓大家適當地讀長篇,主要意義就在于此;但是,思想和意境的核心、要記憶的東西、對你啟發最大的東西往往只有一點或者幾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眼睛”。
“讀龍尋睛”只是個比喻,嚴格講,文章的眼睛和畫龍的眼睛是不一樣的`,真正找到文章的眼睛還是不容易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畫龍的眼睛可以一目了然,而文章的眼睛卻要你思考尋找,讀了書,不思考、不總結分析,你就不知道文章的眼睛在哪里,嚴格講,你的書也就白讀了,你想通過讀書提高寫作技能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2、畫龍的眼睛只有一只或兩只,而文章的眼睛卻可以是多只。這是什么意思呢?同樣一篇文章、一本書,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感受,誰的感受最深刻、最新穎、最能解決他的實際問題,誰找到的眼睛就最漂亮。
下面,我們來讀兩篇作文,這兩篇作文都是讀《畫蛋》的讀后感。《畫蛋》說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的故事,達·芬奇小時候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他成為畫壇上一代宗師。下面這兩篇作文找到的《畫蛋》的“眼睛”就不一樣。一篇是練好基本功,一篇是“名師出高徒”——老師要會教、學生要會學。
從畫蛋練功想到的
我讀了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受益不淺。達·芬奇童年開始學畫畫兒時,他的老師總是讓他畫雞蛋。他畫得不耐煩了,于是問老師:“您天天讓我畫雞蛋,這不是太簡單了嗎?”老師嚴肅地說:“你以為畫雞蛋很容易,那就錯了,在一千只雞蛋中,沒有兩只形狀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一只雞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狀也不一樣。我讓你畫雞蛋是要訓練你的眼力和繪畫技巧,要看得準畫得快?!?/p>
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
是學畫畫兒基本功,達·芬奇按照老師的教導苦練基本功,從簡單到復雜,最終才成為世界著名的繪畫大師。由此可見,要想做好一項工作或學習一門技能,必須先得練好基本功,只有練好了基本功,才能逐步提高技能、技巧,最終達到奮斗目標。
我們現在是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在學習上更需要練好基本功。學習是一件非常艱苦的工作,要想使學習成績提高,必須先要打下堅實的基礎,練好基本功。比如數學中的計算能力,語文中的讀寫能力都是基本功。而這些基本功又必須認真耐心地去練習,不然就不會有真才實學。
回憶我在小學學習語文時,老師常布置我們抄寫字詞和拼音。我有時就不耐煩,覺得做這種練習沒什么用處。其實,老師是在訓練我們的基本功,為以后的閱讀和寫作打基礎。升入中學以后,我按著老師的要求繼續練習,詞匯漸漸豐富起來,在閱讀時,障礙就少多了,作文也比以前通順了。漸漸我悟出了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在小學,我們所學的一切是為上初中打基礎。升入初中后,我們所學的課程又是為上高中或走向社會打基礎。因此,我們現在必須認真學好各門課程。只有現在練好基本功,打好基礎,將來才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作文篇二
要學寫兒童詩,必須引導學生多閱讀詩歌精品,引導孩子學會欣賞兒童詩。為此,我們可以搜集摘抄一些優秀的兒童詩,讓學生朗讀它,欣賞它。要學會體會、感受兒童詩所表達的意境,努力用自己的審美去探索美、發現美、創造美,這樣往往能從所欣賞到的兒童詩中折射出兒童詩創作的靈感。
古代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駱賓王等創作的詩歌,很多適合孩子閱讀,除選中教材的之外,教師還可以篩選、補充一些。
當代作家中,比較有名氣的兒童詩人有冰心、柯巖、樊發稼、金波、高洪波等,郭沫若、葉圣陶、艾青等名家也創作過兒童詩,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整理或引導學生借閱、購買一些相關書籍,開闊學生的視野,觸動學生創作的靈感。
我在教學生寫以“春天”為話題詩歌,師生先共同欣賞著名兒童詩作家金波的《春的消息》
風,搖綠了樹的枝條,
水,漂白了鴨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
你看,春天已經來到!
讓我們換上春裝,
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
飛過樹林,飛上山崗,
到處有春天的歡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飛,
它牽引著我的雙腳,
我高興地捕捉它,
又愛憐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花迎春開放,
我會禁不住欣喜地雀躍,
小花朵,你還認得我嗎?
你看我又長高了多少?
來到去年葉落的枝頭,
等待它吐出新的綠苞,
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
聽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躺在田野上,
頭頂有明媚的太陽照耀。
是誰瘙癢了我的面頰?
啊,身邊又鉆出了嫩綠的小草……
熟讀后,師生一起總結出這首詩的寫作特點:詩人以一顆童心與大自然無拘無束地交流,冬去春來,大自然蘇醒了,那小鳥、蝴蝶、花朵、新芽、溪流都顯得如此親切。當“我”躺在初春的田野上與大地共享明媚陽光時,那嫩綠的小草竟悄悄地又來和“我”玩耍,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寫法,把人與自然之間那種和諧,那種默契,表達的妙不可言。
閱讀后《春的消息》后,學生有感而發,寫出了一些不錯的作品。
春風的手
寧伊萌
春風的手摸摸麥田
麥田綠了
春風的手摸摸桃林
桃林紅了
春風的手真神奇
春風的手摸摸小溪
小溪融化了
春風的手摸摸小草
小草發芽了
春風的手真溫暖
春風的手摸摸青蛙
青蛙睡醒了
春風的手摸摸孩子們
孩子們笑了
春風的手真溫柔
點評:此詩巧妙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描繪出春風送暖,冰消雪融,小草發芽,大地歡歌的美麗情景,春風在孩子的筆下煥發出勃勃生機。
李天奇
春天來了
春雨把小草染綠了
春天就藏在嫩綠的小草里
春天來了
春光把河水融化了
春天就藏在清澈的溪水里
春天來了
春風把蒲公英的種子帶走了
春天就藏在飛舞的花絮里
春天來了
春燕把夕陽點紅了
春天就藏在落日的余輝里
點評:小作者巧妙的抓住春天的萬物變化,描繪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詩中,充滿了想象,讀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大量閱讀名篇佳作的過程中,勢必會觸動孩子的靈感,激發起他們寫詩的欲望。同時,在閱讀中孩子們不知不覺便學會了一些詩歌的寫作技法。
1、讓我們以“春天”為話題,可以寫春山、春水、春花、春雨還可以寫春天的人們。自定題目,寫首詩歌。
2、小組評議,選取佳作,全班交流。
3、佳作展示。
龔偉
春雨,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
聽,他又開始演奏了
沙沙沙,沙沙沙
那悅耳的聲音
是青蛙蘇醒的鬧鐘聲
是小草沖出地面的擁擠聲
春雨,是一個百寶箱
看,寶物正送給人們
什么寶物
哦!是桃花的清香
是柳樹那長長的辮子
是大自然的五彩芬芳
點評:小作者把春雨比喻成音樂家和百寶箱,通過合理的想象寫出了春雨給大自然帶來的生機。小作者通過春雨寫出了大自然美麗壯觀的景象,寫出了生命對春天的渴望。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很好的講明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我們初學詩歌寫作,只有多讀多思考,才能體會到佳作的精髓,在加上不斷的練筆,便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寫詩的技巧,寫出優美的詩句那是很輕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