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和諧字篇一
社會文化是和諧社會的構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社會文化衍生于家庭文化不斷演化、覆蓋和滲透。因為每個家庭是社會、生活的細胞和縮影。因此,家庭文化影響著社會文化,稟承了家庭文化的特性。搞好家庭文化建設是促進社會文化繁榮、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和發展的基礎。
一 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務,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偉業。“和諧社會”包括社會關系的和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社會關系的和諧。而人的生活生存的基礎環境是家庭,家庭也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社會的細胞,是每一個人幸福的基本元素。從微觀層面上看,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就是構建和諧家庭,而完成這樣的偉業,需要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單位的積極參與和努力,需要從每一件事、每一句話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和諧就在其中。因此,家庭的文化建設與和諧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證。
馬克思說:“家庭的實質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在家庭的體現,它反映了家庭成員在共同生活中結成的一定的政治經濟關系”。個人、家庭和社會息息相關,雖然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法律和政治制度中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家庭形式,但家庭仍然是社會最基本和最可持續的單位;家庭聯結著個人和社會,家庭的發展影響著人與社會的發展;健康和諧的家庭有利于每個家庭成員自由、平等、健康、全面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家庭的文化建設又是每個家庭和睦、幸福,建設和諧社會的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徑。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1.文化含量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孩子獨立完善的人格品質,因此,營造家庭教育中的文化氛圍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只顧自己打麻將、泡舞廳,甚至家里的客廳成了牌友聚會的場所。這樣的家庭環境缺少了文化的支撐,家庭教育必然蒼白乏力,家庭和諧也就缺少了根本的基石。
2.共同時間的缺失。
當今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那些只顧忙著掙錢,忙著官場追逐,忙著應酬的為人父母者,舍不得將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很少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活動家長一般重視在金錢支配上精打細算,但在家庭生活時間安排上,如何科學合理地配置,卻很少顧及。
3.情感支持的缺失。
情感支持是家庭穩固的基礎,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的源泉,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陽光。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多給孩子一點自信和勇氣,多給孩子一點支持和鼓勵,這是孩子的精神力量所在,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所在,也是父母健康心態的具體表現。而在很多家庭中,這種情感支持是極其缺乏的。
4.家庭民主的缺失。
為什么在不少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難以溝通,缺少共同語言?為什么家庭悲劇時有發生?其根源也許在于家庭中缺乏民主,缺乏平等的親子關系,做父母的不能以權威的姿態與孩子說話,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
三 具備的要素:
1.平等相待。
在婚姻里有的只是兩個平等的人:一個成為丈夫的男人和一個成為妻子的女人,平等是組成一個家庭的基石,不平等就不會有幸福。2.了解與溝通。
兩個成年男女為了愛、為了家庭走到了一起,如果在婚后不能及時地進行更深、更全面的了解與溝通,要想幸福是無法想象的。3.妥協。
家庭生活更是一門講究妥協的藝術。兩個人的生活方式、飲食起居、消費習慣等等總會有差異,因而夫妻雙方難免會有磕磕絆絆,也會發生爭執。一旦發生爭執,必須有人妥協,不妥協只會使爭端升級,最后導致兩敗俱傷。所以,幸福家庭的夫妻一定都是妥協高手。
4.寬容。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絕少有人故意去犯錯誤,錯誤往往都是由失誤造成的。在對方犯錯誤的時候,寬容一些,送上一個善意、理解的微笑,比挖苦譴責要強上百倍。
5.保持距離。
夫妻雙方既承擔著家庭角色,也承擔著社會角色。家是人的心靈的棲息地,但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家里。所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給對方留下一定的私人空間,對雙方都有好處。
6.經營的概念。
一對男女要組成一個家庭,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夫妻雙方的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可以不是奢華的,但一定是溫馨的。除了這些,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
四
創建和諧家庭的對策及建議
建設和諧家庭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前,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造成了一些價值觀念的混亂,出現了一系列道德失范現象,造成了社會發展的不和諧。和諧家庭文化引導家庭成員樹立和諧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弘揚傳統和諧家庭文化中的和以處眾、和衷共濟、政通人和、內和外順等思想觀念,在家庭形成崇尚和諧、維護和諧的價值取向;堅持“以和為貴”,把追求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為人和善,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培育追求和諧的道德觀念,以誠信友愛為重點,使家庭成員知榮明恥,牢固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構建和諧家庭提供強大的道德力。2 反對家庭暴力,實現家庭的民主平等。
家庭暴力是指以家庭成員之間一方對另一方的施暴行為,除身體暴力外,還包括精神暴力和性暴力。家庭暴力具有隱蔽性、高發性,不僅危害家庭,同時又危及社會穩定。因此,家庭暴力是和諧家庭建設的大敵,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反對家庭暴力,尊重家庭成員的人格和權利,是提高婚姻質量,構建和諧家庭的內容之一。反對家庭暴力,就是要求家庭成員之間平等相處。在家庭中,要形成尊重女性、保護女性的風氣,不搞大男子主義。還有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尊重,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有權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不搞一言堂、家長作風,要充分發揚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際關系。同心協力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中國有句古話:“養不教,父之過”和“一代沒好妻,三代沒好子”道出一個真理:教育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家庭中常常卻忽略了父親或者母親在教育子女中的作用。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指責對方做得不夠,沒有承擔責任,必然導致家庭問題的出現。因此,作為父母雙方首先只有夫妻同心,共同努力,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學會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社會應為和諧家庭建設搭建平臺。
和諧家庭建設涉及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各級婦聯組織和各級工會組織應積極創建活動載體,搭建活動平臺,在總結過去開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動經驗的基礎上,賦予和諧家庭建設新的內容,以適應新的形勢,總結出在“創”字上有新意;在“廣”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巧”字上搭舞臺的和諧家庭建設工作的“四字經”。大力開展家庭美德建設、家庭文化建設、家庭平安建設、家庭助廉教育、家庭低碳生活等豐富多彩、內容充實、形式新穎的系列創建活動,吸引廣大婦女積極參與,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啟迪心靈,做到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使家庭建設與文明同行,共享和諧社會建設成果。同時,廣泛宣傳和諧家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傳和諧家庭理念,宣傳各類和諧家庭典型,弘揚和諧家庭主旋律,倡導樹立良好的家庭道德風尚,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構建和諧家庭的局面。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和諧社會一詞蘊含政通人和、和衷共濟、內外和順、和睦相處、協調有序之意。和諧社會是指社會的各種要素和關系處于一種相互融洽的狀態。家庭文化建設實際上是家庭行為準則的規范和總結,搞好家庭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家庭所需,它還是和諧社會建設的總體任務之一,如何加強家庭文化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發,是值得我們不斷探討的一個主題。
和諧字篇二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和諧之美美之和諧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諧天使在一天向我張開甜蜜的笑臉,不需要自己刻意地去尋覓。
一天,天高云淡。馬路上,剎車聲、口哨聲、談論聲、鳥鳴聲譜寫成一曲交響樂。小小的我漫步再人行道上,我是多么愜意,欣賞著春天的美麗,姹紫嫣紅,百花齊放的景象都是那樣的美好!
突然,一位老奶奶的身影映入眼簾,老奶奶的身影再擁擠的人流中顯得是那樣渺小、那樣軟弱,沒有人理會她,就像路邊躺著的小石子那樣不引人注目!她左手拄著拐杖,走起路來顫顫巍巍!眼看她要過人行道了,不知為什么我心中有一種沖動,便馬上跑過去,扶著老奶奶的右手陪著她走到了對面,路人紛紛向我頭來會心的微笑,我想他們應該在表揚我吧!老奶奶用她粗糙的手摸著我的頭和藹可親地說道:“謝謝你啊,小妹妹。”我開心地笑了。突然,明媚的陽光向我“刺”來,我習慣性地伸出五指“擋”住陽光,在指縫間我看見了和諧天使沖我張開了明媚的笑容!笑得那么歡,那么甜。
天空的.和諧是一片藍,森林的和諧是一片綠,陽光的和諧如鉆石光輝;鮮花有了綠葉的依偎才清純,天空有了潔白的云朵才安詳!我們的世界不就因為有了和諧而變的美好嗎?播下一粒種子,收獲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為,收獲人生的精彩!讓和諧的美好與我們如影隨形,讓我們攜起手來,構建和諧社會,共創美好生活!和諧之美,美之和諧,愿和諧充滿人間!
和諧字篇三
和諧如一縷春風,輕佛我們的臉頰;和諧如一股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可我還是喜歡將它比作歌,一首永恒的、經典的歌。
公交車里的溫暖
到了站的公交車緩緩地打開了車門,緊接著,一批乘客陸續上了車。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位半數頭發都已變白的老人,他身穿綠色軍大衣,袖口已破了幾個小洞,腳上的布鞋也已經黯然失色,他緊抓扶手,顫顫巍巍地向車廂后走去。“大爺,您坐這兒吧!”一位年輕的小伙子起身笑著對他說。“謝謝你,太感謝了!”大爺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滿臉的幸福。“沒事,尊老愛幼不是應該的嗎。”小伙子爽朗地笑著。溫暖頓時彌漫了整個車間,我心里也感到暖烘烘的。
我愿到處有和諧,它是溫暖的,能讓我們熱誠與友愛。
操場上的擁抱
“叮鈴鈴……”清脆的鈴聲響起,同學們像小鳥一樣飛出了教室。咦?聽,他們在議論什么?“聽說石老師今天回來了呢!”“太好了!都快一個月不見她了!”“我真的好想她呀……”同學們七嘴八舌地交流著。在他們當中,時不時冒出幾個腦袋四處張望著,欣喜與期盼溢于言表。“那個穿紅裙子的是不是石老師?”其中一人指著右方說道。“是的,是石老師!”幾乎是一群人大叫起來,呼喊聲響徹校園。他們朝右方瘋狂奔去,對老師的思念使他們的腳步越來越快。“老師,你終于回來了,我們好想您!”跑到最前面的那位同學撲進了老師的懷里,緊接著,一團同學緊緊地抱住了老師,老師也伸出臂膀摟住了他們。此時此刻,無聲勝有聲……這和諧的一幕,這濃厚的師生情,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愿到處有和諧,它是深沉的,能讓我們團結與奮進!
月光下的身影
夜幕降臨,月光灑滿了大地,一切都是那么柔和、恬靜。一陣歡笑聲劃破了寧靜,但它又是如此動聽,我的目光馬上被吸引了過去。“媽媽,我今天又被老師表揚啦!”“真棒,老師夸你什么了呢?”“老師夸我上課更認真了!”“真是媽媽的乖寶寶,來,媽媽獎你一個吻。”說完,媽媽抱起小女孩給了她一個香香的吻。“媽媽,我也好愛你。”小女孩回贈給媽媽甜甜的吻。月光下母女倆的身影是那么的溫馨與甜美。
我愿到處有和諧,它是歡樂的,能給我們力量與愛!
和諧之歌踩著它獨一無二的旋律,它飄揚著、跳躍著、飛舞著,奔向世界各個角落……它們會匯聚在一起,奏響永恒的和諧之歌!
和諧字篇四
和諧是人生中重要的交往的前提,我們唯有和諧才能相互友好。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寫文章“就是生活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發展,是一種享受。”、“寫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說起。”葉圣陶先生還堅信不論什么人都能寫文章,因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生活,在每個人生活的畫卷上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靚麗的底色。寫作本身就是生活,寫作的內容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里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發生的人和事(物)。我們老師要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幫助學生捕捉生活情景,打好作文課堂的和諧底色。
有一年冬天,我正在上課。忽然,窗外下雪了,這可是孩子們盼望已久的事情。一會兒,雪越下越大,學生們發現了窗外的變化,喜形于色,用他們自以為我覺察不到的方式傳遞著下雪的消息。孩子們經不住雪的誘惑,一雙雙小眼睛不時向窗外望去。見此情景,我放下了手中的課本,索性和同學們一起投入那圣潔、美麗的雪的懷抱。一朵一朵的雪花,落在孩子們的睫毛中、脖子里。孩子們捧著,踩著,擲著,那如癡如醉的情形,令人難忘。課后,我布置了一次小練筆。第二天,一篇篇優美的習作紛至沓來,有的寫道“有的雪像流星一樣直垂而下,有的雪像煙一樣輕,像紗一樣白,飄飄搖搖,還有的雪像一串銀珠,又像小雨點,玲瓏剔透,潔白如玉,紛紛揚揚,為我們掛起了白茫茫的天幕……”“淘氣的小雪吻著我的額頭,爽死了!”“鵝毛般的雪花飄個不停,不一會兒,整個校園都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每個學生筆下的“雪”各具特色,字里行間洋溢學生寫作的個性。而這一切只有學生在實踐中親身經歷,才能獲取。
有句話說得好,“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綜合性學習和綜合性實踐活動中有許多動筆的機會,我們要指導學生處處留心,抓住機會,自覺地歷練自己的寫作能力,在生活的基礎上構筑作文課堂的和諧底色。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團結、互助、友愛是人生必不可缺的道德品質。只有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才能團結起來,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記得那是暑假的一天午后,老天無情地下著傾盆大雨,社區后面的下水道不知為何堵塞了,雨水排不出去反而溢了出來,一陣陣的惡臭也隨之四處漂散,聞著令人作嘔。我正做著作業,“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突然,從后陽臺上傳來了一陣陣奇怪的聲音。
關于和諧社會的作文7篇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我來到窗前,隔著窗玻璃只看見一個影子在晃,“該不會是幽靈吧?大白天,哪兒來的幽靈?”我壓了壓驚,顫聲問:“誰呀?” “呵呵,映映啊!連你孟大伯都不認識了?”“噢,孟大伯啊,您在做什么?天還在下雨呢!”我連忙打開窗戶。“呵呵,這下水道堵塞了,我來通通……”孟大伯邊忙活著邊轉過頭來憨厚地一笑。“孟大伯,等雨停了再做吧,你有風濕性關節炎,小心淋壞了身體!”“不行啊,你看這水都溢出來了,看這老天還沒要停的意思,唉!再等等,恐怕這臭水讓李奶奶家水漫金山了……”“啊!真的嗎,那太謝謝您了。”想起李奶奶的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她一個老太太孤家寡人,萬一真的進水了那可慘了。孟大伯擺擺手說:“鄰里之間,應該的嘛!”孟大伯使勁地清除著淤泥,渾身都是水,也分不是汗水還是雨水。
雨還在下著,孟大伯卻越干越有勁,還哼起了小調,一會兒拿竹片通通,一會兒用鐵鍬鏟鏟,忙得不亦樂乎!“嘿,真是個熱心腸!”我望著孟大伯那大汗淋淋的額頭;望著孟大伯那疲憊的身影;望著孟大伯那粘滿了淤泥的雙腳,我的心里涌起一股說不出的激動,仿佛有什么在心頭哽著,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孟大伯的腳有些瘸,卻顧不得病痛,在雨里堅持著幫助鄰居,太令人敬佩了!”我下定決心,拿起一瓶礦泉水和一塊毛巾就沖進了雨簾。
“孟大伯,來喝口水,擦把汗,歇歇再做吧!”我勸著忙碌的孟大伯。“孟叔叔,你休息一下吧,我來接班了……”“是啊,孟叔,讓我們干吧……”二樓的李叔叔、張叔叔帶工具都趕來幫忙了。“哈哈,這下可好了,有了你們幾個小伙子,這下水道不是小菜一碟,哈哈……”孟大伯抹了一把汗爽朗地笑了。
遠處的圍墻上,“社區是我家,和諧靠大家”幾個紅色大字經過暴雨的沖刷,顯得格外鮮艷,格外耀眼,看著眼前忙碌的孟大伯他們,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了:社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家園的和諧不就需要我們共同創造嗎?家園的文明不就需要我們共同鑄就嗎?由每一個小家影響到整個社會乃至世界,都是需要靠每個人的努力來完成的。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想和諧、建和諧、促和諧,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出一份力!
生活中,人們都追求和諧。而想讓生活和諧起來,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所有的生活成員友愛互助,團結一致,才能讓生活變得和諧。所以,不管是高層還是基層,不管是白領還是小職員,都要有切實的舉措。那樣,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能讓生活一步一步走向和諧!
唐朝的時候,曾有一個做買賣的人途經武陽,不小心丟失了一件自己心愛的衣服。他走了幾十里后才發覺,心中很著急,有人勸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聽了半信半疑,心里想:這可能嗎?轉而又一想,找找也無妨。于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丟失的衣服。這是一個典故,真假虛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的生活風氣,這樣的人際關系。
當然,在共創和諧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不和諧的插曲。比如說:20xx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發現,江干區城東公園內,一座銅質少女塑像被人鋸斷后偷走。1.5米高、幾百斤重的銅像原來亭亭玉立,現在被鋸得只剩下一雙“腳掌”。近幾個月來,杭州已陸續發生多起城市銅雕作品被盜、被切割的事件。位于杭州“信義坊”商業區的青銅雕塑“釣魚郎”肩上的魚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禿禿的一個把柄;菜市橋公園里《買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強硬奪下”。不僅僅是銅雕,路燈、含銅電纜甚至是人行天橋臺階上的銅條,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眾強烈反響。有不少市民提議,保留這些不完整的銅像,讓大家牢記這個教訓。
創建和諧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美好愿望,怎樣才能創建和諧生活呢?我認為,要創建和諧生活,就得全民共同參與,共同努力。首先,我們要從自我做起。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互幫互助,這個讓生活走向和諧的美好愿望就會成為現實,地球將會變成和諧的生活,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