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內蒙古故宮篇一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中俄界河旅游區考察游覽。
額爾古納河是中俄界河。中俄界河旅游區與俄羅斯赤塔州的五個市區相鄰,與俄羅斯隔河相望,區內有兩個一類口岸,即黑山頭口岸和室韋口岸。黑山頭口岸位于額爾古納市政府所在地拉布達林鎮西30公里處。額爾古納市境內西部、北部,中俄邊境線長671公里,蜿蜒曲折的額爾古納河勾劃出了中國雄雞狀版圖上的巨冠輪廓,河的西岸為俄羅斯聯邦,東岸為內蒙古自治區緯度的縣級市——額爾古納市。
界河風景區遠離都市喧囂和工業污染,處于草原和森林的銜接地帶。界河旅游區內,河道蜿蜒曲折,灘島星羅棋布,河灘兩岸溪流縱橫,沼澤處處,灌木叢生,具有典型的濕地特征。游人沿界河中心島(中國領土)柳叢和水草穿行,會不時驚起水鳥振翅飛上天空。中心島是集特色餐飲和娛樂、住宿于一體的旅游休閑場所。俄方小鎮近在咫尺,房屋街市歷歷在目。黃頭發、藍眼睛、高鼻梁的俄羅斯人在河邊勞作、垂釣、游泳,戲耍的孩子們向游人揮手致意,偶有中、俄邊防軍巡邏艇與游艇擦舷而過。
內蒙古故宮篇二
奔騰的駿馬,潔白的羊群,那藍天白云好想能摸得到,那嫩綠的草還扎了我一下呢!這就是內蒙古希拉穆仁大草原。
大家一定都愛吃奶片吧!內蒙的奶片比我們這兒的好吃得多,,我覺得蘋果味的奶片味道更為突出,首先吃到嘴里還沒什么味道,過一會兒一下子,那香香的蘋果味一下子涌上來了,那味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可見那味道有多好吃。
奶酒也是哪里的特產關于奶酒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一天孛兒帖兀真在做酸奶時鍋蓋上的水珠留在下面的碗里,一種特殊的奶味,撲鼻而來,他端起碗喝了一口,不僅奶香濃郁,還可口甘甜,而且還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在成吉思汗西征勝利的慶典上,孛兒帖兀真把自己親手釀造的奶酒獻給丈夫和眾將士。大家喝了連連贊頌奶酒美味香甜,從此,成吉思汗把奶酒封為“御膳酒”。
我去哪里可沒白去:我們還騎馬了,在騎馬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呢!我的馬總是跟著其中的五匹馬,我就趕緊問馬倌這是怎們回事?哦原來是我們五個人的馬是一家人,原來馬也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呀!世界真奇妙!
這回去了一下內蒙古,吃上了那里的特產,騎上那里的馬,我覺得很值得。
內蒙古故宮篇三
內蒙古是我去過的最美的地方,那里的草地雖然很美,可是我寫過它,所以我來說一說天空。
內蒙古的天空十分遼闊,一眼望不到邊,在萬里碧空上,飄浮著朵朵白云,這是晴天。要是陰天,烏云密布,萬里的天空找不到一絲白云,即使看到一兩片白云,也被那縷縷的微風吹的一干二凈,風越來越大,吹起大地的“頭發”吹走碧藍的天空,吹來細細的雨絲,外面靜靜的。雖然,這不像是“銀雨撒金街”可這并不比它遜色。
內蒙古的天空和草地一樣會變化。
早晨,天空是藍色的,瓦藍瓦藍,亮亮的。白云飄飄,跟《敕勒歌》里寫的一模一樣,白云有的像汽車,有的像孫悟空踩的筋斗云,有的像一只烤雞有的像一匹健壯的馬,有的像一頭大象,有的像層巒疊翠的山,還有的說不上像什么,更有會變化的云。真是五花八門,變化多端。
中午天變色了,變成了金色,給人一種溫暖感覺的,云有的變成了金色,太陽很毒羊被熱的咩咩叫,螞蚱跳來跳去,馬跑來跑去就連看家狗也吐出了舌頭。真像到了黃昏一樣!
到了真正的黃昏,天就成紅色的了,夕陽西下,所有的東西都成紅色的了。還真有點兒過年的氣氛。
晚上,天上星星多得數不清,一閃一閃的,特別美麗。
這就是內蒙古的天空!
內蒙古故宮篇四
昭君島位于包頭市區以南約30公里處,南臨黃河,與伊盟昭君墳隔岸相望,其余三面被黃河支流所環繞,故名“昭君島”。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5公里,有旱生植物和沙漠等植物25種,鳥類約25種。
昭君島旅游區位于包頭市郊區全巴圖鄉政府西南約4公里處,是全巴圖鄉政府籌資興建的新旅游景點。島內有月牙灣、龍門灣、無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面積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冬候鳥、夏候鳥在島上棲息和繁殖,亦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國家二類保護珍禽白天鵝。
為了方便旅游者在島上觀光、度假,旅游區內設有摩托艇、游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風味餐廳等服務設施,游人在飽覽大自然的旖旎風光后,還可以進行游泳、騎馬、釣魚等娛樂活動。
2景點美食編輯
包頭的餐飲特點仍帶有濃郁的西北風味,即以牛、羊肉和各種面食為主,在城市西部有“塞外第一街”之稱的鋼鐵大街上集中了數十家各種風味的餐館。另外,在環城路和南門外大街的交叉處,有可以品嘗到當地各種風味小吃的夜市大排檔,而且價錢十分便宜,在夏季的夜晚,來這里一飽口福的人絡繹不絕。包頭的風味小吃有馬奶酒、燕麥片、熏雞、素鍋盔等。
奶豆腐 內蒙古牧民家中的常見奶點。奶豆腐色澤乳白,酸香濃郁。可冷凍存放,亦可晾干久存食用。
奶茶蒙古民族傳統熱飲料。由磚茶、鮮奶煮制而成。喝時通常加少許鹽,可以終日飲用,還可以加黃油、泡炒米和奶食品食用。有暖胃、解渴、充饑、助消化的功用。隨著牧區與城鎮的交往,奶茶逐漸引進餐館經營。
奶酪俗稱酪蛋子。將分離出白酥油的酸奶,經微火煮熬后,裝入布袋,擠出酸水,成碎塊狀晾干即為酪蛋子。酪蛋子質硬味酸,是奶制品中最普通的食品,為蒙古民族所喜愛。
德興源稍美該食品歷史悠久。選用錫林郭勒草原鮮羊肉做餡,優質河套面粉做皮精制而成,上屜蒸熟即可。成品呈石榴狀,可做宴席中的點心,又是民間美餐。德興源稍美以皮薄、餡嫩、味香、形美著稱,在呼和浩特市稍美經營中獨占鰲頭。
哈達餅內蒙古傳統名點。相傳匈奴東胡人活躍于現在的赤峰市西拉木倫河一帶時即用此食品,至今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廣泛流傳,一般飯館普遍經營。是選用富強粉、奶油、白糖、桂花、桃仁等烹制而成。此餅層次分明,奶香濃郁,酥松甜美。
刀切酥內蒙古風味點心。以面粉、飴糖、糖粉制作而成。成品色褐紅、味香甜、質酥脆,宜做高、中檔宴席的點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店經營,民間也有烤制食用的。
王小二大餅 內蒙古傳統名食品。相傳興安盟回族已故王小二師傅自幼學徒,經過名師指點制成王小二吊爐餅。因其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食用方便,經濟實惠而美名流傳奶皮子把羊、牛鮮乳倒入鍋中慢火微煮,俟其表面凝結一層臘脂肪,用筷子挑起掛通風處晾干即為奶皮子。制作方法與制作腐竹相似。屬鮮奶中的精華。味純香,營養豐富。加上奶茶、奶果子、炒米食用,為招待貴賓的佳品。
烤整羊著名傳統內蒙古菜。用去毛帶皮整羊烤制而成。此菜羊形完整,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是內蒙古飲膳食俗的代表作。也有用剝皮整羊烤制的,效果亦佳。
成吉思汗鐵板燒一種烤肉方法。相傳元太祖成吉思汗善食此品,在率兵馳騁天下時傳至中亞、南俄,風靡世界。在日本等國家民間迄今仍很流行。所以,稱之為成吉思汗鐵板燒。鐵板烤肉制作獨特食法別致,烤具方便攜帶,很適應飯店經營和旅行、野游外餐。選料以羊肉為佳,其次可用牛、豬、雞、魚、蝦肉,切成適度薄片調制后由食者在鐵板上烤熟,蘸已備芝麻醬辣椒、芥菜、蔥、姜末、蒜泥、鹵蝦油等調配的佐料汁食用。肉味鮮香可口,別具一格。
羊背子蒙古族人民最喜歡、最名貴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過壽或歡迎親朋貴賓宴席上才能見到。所謂羊背子,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帶尾入鍋,加鹽煮熟。用大銅盤先擺四肢、羊背頸胛、羊頭放羊背上,似羊的爬臥姿勢上桌。吃時每人先用蒙古刀從羊尾巴上拉下一條先吃掉,而后就可各取所需。席間還有配菜、奶食品和馬奶酒等。
內蒙古故宮篇五
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出去旅游。我去過東北的長白山看雪、也到過三亞看海、去過地域遼闊的新疆……祖國的美景真是說都說不完,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暑假去的內蒙古!
經常聽到電視里播放關于內蒙古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陪你一起看草原》,電視上看到那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爸爸決定帶上我們全家,還有一些好朋友,一起去內蒙古看草原。我們從長沙坐了兩個多小時的飛機飛內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再從呼和浩特轉機了去呼倫貝爾盟的首府海拉爾市。在十多天的旅行中,我們覺得內蒙古草原真是太美了!
一下飛機,進入我們眼睛的,就是一望無垠的草原,我們的車在草原上馳騁了很久,除了綠色,還是綠色。第一個景點,我們去了額爾古納河濕地公園。額爾古納河是內蒙古最長的河流,也是蒙古人心中的母親河。到了公園,看到清澈的根河緩緩的流淌,曲折的穿過整個濕地公園。我們順著公園的階梯一直登上山頂,路過全是白色的、好像長著眼睛的樹,爸爸告訴我,這是草原上最多的樹,叫白樺樹。到達山頂,到到廣闊的草原真是太漂亮拉!藍藍的天,白白云,清清的河水,還有綠色的草原和五顏六色的花朵,大家都拿起手機拍著美景,好像要把這里的美景留下來。
我們去的第二個景點就是到中俄邊境的一個村莊游玩,為什么要到這個小村莊呢,因為他的位置就是我們國家地圖的最東邊,通過導游的介紹,我們紛紛打開手機中的地圖定位功能,哈哈哈……我們看到一個標志著我們的那個紅點在中國的地圖最東邊慢慢的移動,大家心中感覺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到達山頂上,中俄邊境隔著長長的鐵絲網,我們找到標記有中國兩個字的石碑,紛紛照相留念。遠遠看到山下還有士兵在這里駐守。有時,還會看到國境對面,有俄羅斯的士兵來巡邏。對面俄羅斯人民的房子矮矮小小的,煙囪漂著白煙。我們還租了馬,圍著邊境線跑了一圈,在草原上騎馬,感覺真好呀!
到了內蒙古,當然要體驗一下蒙古包拉。我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中,住進了白色低矮的蒙古包里,透過落地玻璃窗,欣賞草原的美景。我們在外面的草地上玩得正開心時,突然天空就變就變,一下子電閃雷鳴,下起了暴雨。雨過天晴后,白云飄來,天邊出現了彩虹,天空架起了一座彩虹橋。顏色有七道,大家趕快拿起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的一刻。雨后的空氣非常清新,我可以閉著眼睛自由奔跑,無論怎么跑,都只有綠油油的一片,看著讓人神清氣爽,可以忘掉心里的所有煩惱。
內蒙古故宮篇六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去游玩,我們一起來到了內蒙古的大草原。
你看,這里的天,特別特別的藍;這里的云,特別特別的白;這里的草,特別特別的綠。放眼過去,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調皮的我看見大草原上有很多馬,便想去騎馬。我看中了一匹高大的白馬,便走到它后面,好奇地望著。一位黑黝黝的蒙古伯伯連忙叫住了我:“當心,別走到它后面,要被馬腿踢飛的。”哦!“馬后炮”是這樣的意思啊!看著這又高又大的白馬,我不敢騎上去了。這時,蒙古伯伯給我做了一個示范動作。只見他腿一蹬,身子一躍,就上了馬,一揚鞭,說了一聲“駕”,馬就飛快地向前跑了起來。他跑一圈后,笑瞇瞇地來到我身邊,一把把我抱上了馬。我的心砰砰直跳,心想這馬會不會把我抖下去?蒙古伯伯對我說:“騎馬不要怕,如果馬跑得太快,就拉一下韁繩,說一聲‘吁’,它就會慢下來。”于是,我拍拍馬的屁股,說一聲“駕”,馬就跑起來了。我覺得不過癮,就揚起馬鞭,連聲對它說:“駕,駕,駕。”馬越跑越快,我騎在上面感覺太好了!不一會,我就到了山丘上。哇,這里風景獨好,我體會到了“一覽眾山小”的境界:重重疊疊的山,連綿起伏,像許多兄弟姐妹手拉手,肩并肩,真不愧為大草原啊!
騎在馬上,我放聲歌唱,這歌聲一定能傳到天上,因為在這山頂,我感覺天就在我頭上!
內蒙古故宮篇七
朋友,當您步入令人心馳神往的國家水利風景區——察爾森水庫的時候,一定會感覺到,秀美挺拔的青山在向您會意點首,巍峨屹立的大壩向您伸出了溫柔的臂膀,碧波蕩漾的湖面向您敞開了廣闊的胸懷,撥弄綠水的錦鱗向您唱起了“賓至如歸”的歡迎曲。水庫風光獨特,氣候宜人,這里有當今旅游所崇尚的陽光、空氣、綠色三大基本要素,不失為避暑、度假的旅游勝地。
察爾森水庫位于嫩江支流洮兒河中游、科爾沁右翼前旗境內,距烏蘭浩特市32公里,距烏蘭浩特機場20公里,是我國東北地區四大水庫之一。水庫三面環山,一面與草原和國家森林公園接壤,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旅游環境。水庫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78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8.3億立方米,總庫容為12.53億立方米,是洮兒河干流上唯一的水流控制性工程。20_年8月,庫區晉升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地處科爾沁草原西部腹地的察爾森水庫,始建于1973年。1980年暫停緩建,1987年開始復建,于1991年竣工并投入運行,被列為國家“十五”重點工程,隸屬于水利部松遼委管轄。水庫保障6個旗縣市的213萬畝農田、487萬畝草原、4個城鎮929個自然屯的人民水源和財產安全。1992年水庫向游人開放。巍峨的水庫大壩高40米,險峻的岸坡上,陡槽式溢洪道設四孔9×9米弧形閘門,最大流量3500立方米/秒。輸水洞為二洞合一形式,主洞用于灌溉輸水,支洞用于發電引水;擁有現代化管理的水電站,四臺32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2800千瓦,構成了水庫旅游區的主體工程設施。
旅游區內,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環保工程的實施,使旅游設施日臻完善。除秀美的自然景觀和主體工程外,還修建了多處人文景觀。樓亭花壇,賞心悅目,草木蔥蔥,生機盎然。西山頂部設有夕陽亭,杏花山設有報春亭,還有漫山遍野的“柞樹”,每到秋天,姹紫嫣紅,景色誘人,形成當地特有的生態風景線。
還有數公里的黃金垂釣水岸、人工浴場、精養魚池,造型奇特的水庫迎客大門、噴泉,智力迷宮、明珠園、生態園、益園、吊橋、休閑廣場、蒙古村等設施和景點,可供游人盡興游覽;還有果樹園,游人可以品嘗到各種綠色果品。水庫偏南處建有水上樂園,開設各種水上游樂項目;樂園南側有一大片水洼草地,久旱不涸,那里昆蟲齊鳴,蛙聲疊起,仿佛將游人帶入童話般的世界……在水庫中心,有一個4000平方米的湖心島,因離陸地較遠,每到春季,這里就變成了鶴、鷗、鴻雁等十幾種珍貴水鳥繁衍生息的“自由王國”。
您如果有興致,可乘坐快艇或游船,繞鳥島兜上一圈,在這寬闊的水域上,既可領略大自然賜給我們的那種鳥語花香、漁帆點點的勝境美景,又可使我們在內心升騰一種身處“小漓江”之感和“超凡脫俗醉山水”的感覺。兜游之后,當你住進豪華高雅的賓館,便能品嘗到由特級廚師料理的鮮活魚宴。旅游區內還設有大屏幕歌舞廳、美容室、洗浴室、大中小會議室、高中低檔客房。走進淺白色大小不同的蒙古包用餐時,一對身著蒙古盛裝的青年男女,伸出熱情的雙手,托起潔白的哈達,在鑲金鍍銀的酒杯里斟滿“瓊漿玉液”,敬獻給來自遠方的客人。
隨之,悠揚的馬頭琴聲回蕩在蒙古包內,婉轉淳厚的蒙古族歌聲回響于耳畔,歌聲與琴聲交織在一起,歌樂聲伴隨著蒙古族特有的飲食習慣,會使您如癡如醉。當您坐在舒適柔軟而又漂亮的蒙古包內,品著“奶油茶”,吃著“手把肉”和水庫盛產的各種鮮魚,定會有種走進草原、貼近自然的回味無窮的感覺。待茶余飯后,禮儀小姐伴您跳起舞來,會使您在濃郁的民族風情氛圍中,解除一天的旅途疲勞,度過難忘的休閑時光。
內蒙古故宮篇八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王昭君的故事,都知道這位奇女子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歷史上把這四大美女分別比喻成落雁,傳說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遠歸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驚呆了,忘記了飛翔,于是,從空中掉了下來。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秭歸肯人氏,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西漢元帝時,昭君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所謂“良家子”,指的不是醫、巫、商賈、百工出身。“掖庭”就是后宮,昭君入掖庭后級別是“待詔”,“待”是等待的待字,“詔”是言字旁加一個召見的召,由字面上理解,她的地位是比較低的。
史書記載,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王昭君既然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卻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
關于這一點還有一段傳說:相傳漢宮畫師毛延壽給后宮美女畫像,元帝通過畫像選召宮女,對一般宮女來說,她們入后宮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后宮爭得“三千寵愛集于一身”的優勢,因此她們紛紛用財物賄賂毛延壽,請他們把自己畫漂亮些。毛畫師受人吹捧慣了,而昭君對這種不正之風深有不滿,沒有賄賂毛延壽。
于是,畫師便在昭君畫像的眼角底下點了一顆“傷夫落淚痣”,大家可別小看這顆痣,在20_多年前的封建觀念中,人們認為有這種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克星,作為封建君主,當然不可能寵幸這樣的女子了。這樣,昭君便沒有機會受寵了。但是,當漢元帝看到昭君本人,發現她并沒有那顆“傷夫落淚痣”時,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無法挽回,只好作罷。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民間傳說,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于。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于走到黑河邊上,只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號,天上彩霞橫空,祥云繚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復蘇。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谷、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
單于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于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后來,王昭君和單于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里取出五谷種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長出了五谷雜糧。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地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鐘,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鐘,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內蒙古故宮篇九
今天我們一家來到了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
大草原真綠啊,綠的仿佛是一塊閃閃發光的綠寶石;大草原真靜啊,靜得可以讓你聽到牛羊的叫聲;大草原真大啊,大的讓你找不到邊際。
近看,野花野草鋪在腳下,其中有許多的昆蟲從中跳躥出來,有些還帶著“咔嚓咔嚓”的聲響。長長的野草似乎在用它們“鋒利”的草片刺扎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的腿腳,微微有些癢癢的感覺。野草堆中不時有些曬干的馬牛糞便,有時不留神踩在上面,硬硬的。
極目遠眺,一片連綿起伏高大的綠山,望不到邊。這些山與天相連,猶如一幅水墨畫。白蘑菇般的蒙古包點綴在綠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成群的牛羊像棉花鑲嵌在草地上,讓我們體會到了詩人筆下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景。
仰視,幾朵白云緩緩地飄過蔚藍的天空。白云有像馬兒在天上奔跑著;有像鳥兒在天上著;有像棉花糖的,似乎在故意吸引我們味口。而那些分散開來的幾朵小云則像幾只與羊群分散的小羊,盲目地追隨著其它羊群。
再次低看,我已置身于花海之中,各種花香撲鼻而來。蜜蜂仍在辛勤地采蜜。
張開雙臂,閉目,貪婪地深吸一口氣,我已陶醉于大自然之美中。美麗的藍天白云,寬廣的綠色草原,潔白的羊群,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我,也已成為大自然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