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榕樹字篇一
清晨,清新的空氣中摻和著花草的芳香。陽光透射在窗戶上,顯出一份活躍的氣氛。
打開窗戶,一幅美景映入我的眼簾。一碧千里的榕樹,為我遮擋了沙塵,使我健康的成長。一陣微風吹來,林中的鳥兒紛紛的像天邊交界處飛去,看著它們離去,心里不禁產(chǎn)生了一份憂傷……天空下,榕樹與花兒互相搖擺著,跟著清晨的節(jié)奏,一起快樂的跳舞。頓時,樹林成了一個天然俱樂部。
榕樹搖搖欲墜,猶如一位長著蓬亂頭發(fā)的老人。它的氣根呈棕褐色,像門簾裝飾著粗大筆直的樹干。樹根彎彎曲曲的扎入土里縱橫交錯,密密麻麻,合力向下生長著,多像一張毫無縫隙的蜘蛛網(wǎng)??!
樹干是更有別具一番的情趣,就像一把富有詩意的天然大傘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榕樹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分明的葉脈勾出了綠葉的輪廓。有的向外處長,有的向內(nèi)翹,有的平整,有的彎曲,形態(tài)各異,美極了!
我們在樹下大聲贊嘆,引的榕樹羞紅了臉,想盡快長高,讓我們摸不著它的氣根。“啪”同伴拔下了一根氣根。哦!氣根是沒生命力么?很干枯耶!于是我們展開了研究。同伴輕輕撕開外“皮”,只見里面碧綠碧綠的,不一會兒,涌出了一些白色的液體流到了同伴手里,弄也弄不干凈了。
烈日炎炎,榕樹搖搖晃晃,隨風飄蕩,吸收了大地的二氧化碳。這一寸土地,就是它一生的本息之處。它永遠都在這里扎根生長,在大地的滋潤下,茁壯成長,在陽光的呵護下成長,啊!榕樹,你是那么的不屈不撓,堅持不懈,你為這世界增添了一份生機!
望著這一切,我仿佛置身于榕樹世界里……
榕樹字篇二
在我們希望小學門口有一棵高大的榕樹,它的年齡大約有290歲。
遠遠望去,大榕樹像蘑菇,又像一把大傘,還像一位慈祥的老爺爺。走進一看,??!大榕樹真高啊!約四層樓高,樹干真粗??!三個小朋友才能把它圍住,它的葉子真多??!密密麻麻的,數(shù)也數(shù)不清。
春天到了,大榕樹會吐出點點嫩芽,顯得變的更加生機,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它在大榕樹上嘰嘰喳喳的唱歌。
夏天到了,大榕樹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老人在大榕樹下乘涼,下象棋等,我們小朋友在大榕樹下玩耍,開心極了!
秋天到了,大榕樹結(jié)了又黑又小的`果子,風一吹,果子掉下來了,就成了我們天然的玩具。
冬天到了,其它樹都變的光光禿的,只有大榕樹最勇敢,一直堅持在寒冷中,顯得更加蒼翠,挺拔。
我真喜歡大榕樹?。?/p>
榕樹字篇三
仰望學校的高大榕樹時,我突然想起小學的榕樹。
我小學是在縣小讀的,以前我上學時那里環(huán)境不錯,有樹,也有花。仍記得從大門往里能看到一個鐵塑,是一鐮彎彎的月亮以及三架凌月飛翔的紙飛機。我們經(jīng)常跑去玩,下課時亦或是放學,有書包的往那紅色大石座上一丟,沒書包的將胳膊肘架在石座邊緣就向上翻爬,即使人只比那石座高出小截,上去了,便騎在那月兒上晃晃悠悠。幾個石壇圍繞著小路,里邊栽著一種不開花的植物,但泥土中仍是硬擠出幾點紫色?;▔羞€有“三葉草”,我們拔出它莖中的“筋”,纏在一起較量誰的更柔韌;天氣熱時,石壁上往往粘著幾只蝸牛殼,輕輕一敲就下來,同樣好玩。大榕樹有三四棵,很是高大,要不是常常修剪,估計在三樓也能夠摸到它的枝椏。
不明白為何會想起。但隨即我又想到,那紅色底座鐵塑和石質(zhì)花壇早已不見,這是十分之確定的——初一時有去看看,都不在了,有些空蕩。大榕樹還在,但僅僅限于那時。幾個星期前,我所在學校動員去掃烈士墓,路過縣小,透過自動伸縮門往里,可以看到群群小草般稚嫩的學生在做廣播體操??磥泶箝艠涞南挪粺o可能,或是砍了將地讓給廣播體操“我心飛揚”或是其他。
我的內(nèi)心是由衷地希望那大榕樹免于災禍的。它陪了我六年,陪了更早畢業(yè)的學生六年以上。我們早就滋生了不可磨滅的情感,我希望它能夠平平安安,希望我能夠在大學畢業(yè)、事業(yè)有成、安度晚年的時候來看看著飽經(jīng)滄桑的榕樹,哪怕只有一棵也好!
還記得那時光啊——那時的大榕樹與現(xiàn)在記憶中的似乎并無不同:同樣綠的葉帶著點黝黑,主干不是很粗,向不同的天空伸去不同的枝干;枝干中又分出幾條較細的枝干來,纏纏繞繞,居然又是合為一體,只有那深深的縫隙證明它曾經(jīng)的分離;須子從樹上條條垂下,根部深黑,底端淡黃,萬萬千千,活像老山羊的胡須。
其中有一株榕樹主干是有很大分叉的,我們便都嘗試著爬上爬下,有的上去尋找有無鳥筑巢的痕跡,有的上去將自己的“寶貝”像寶藏一樣藏在樹干的縫隙間,有的甚至在上邊刻上字,絲毫不擔心榕樹的生長會將它們與樹皮上的裂縫扯到一塊。我同樣上去過,將我手心焐熱的一個錢幣藏在一個凹坑中,小心地拉上來些須子覆蓋好——后來也在沒有上去找過,也不知道是否讓淘氣的孩子找到拿走。我們還在大榕樹底下玩過紙飛機,打過羽毛球,它們都是容易卡在枝枝椏椏之間的。每當卡住,我們便去使勁搖動那粗壯的枝干,于是大榕樹便搖搖晃晃地將紙飛機與許許多多的碎葉、塵土還給我們——還記得我們那時抬頭搖晃枝干時都會緊緊地閉上嘴巴,死死地瞪著那遮蔽了天空的綠中一點小小的白,惶恐有什么落進嘴巴。個個都緊張得很,但卻都挺享受那抖落時的欣喜。
直到現(xiàn)在,我仍相信所有榕樹都是相通的,每棵榕樹都知道彼此的故事。它們記得我們。它們懂得傾聽,它們懂得我們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它們像仁慈的長者,靜靜地記著我們的離開,以及融入社會。
榕樹字篇四
我們的校園是四季常綠的,特別是在花園里有三棵歷史悠久而又長生不老的大榕樹,我最喜歡的就是那三棵大榕樹了。
春天,大榕樹的葉子綠茸茸的,讓人看著很舒服。樹枝上又長出了很多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土中給榕樹添加養(yǎng)分。一陣微風吹過,一樹的葉子就搖擺起來,仿佛掀起了一片綠色的浪花。
夏季到來了,大熔樹長得更加茂盛了。炎熱的陽光透過樹葉直射到地面上,形成一個個金色的斑點,這些斑點猶如落在地上的一顆顆金色的寶石,在大地上閃閃發(fā)亮。這時候榕樹像是一把巨大的傘,給我們擋住了太陽,使我們在炎炎的夏季也能感到一絲涼爽。
金黃的秋天來到了我們的學校,它把樹葉染成了金黃色。風一吹,葉子便飄落下來,在空中翩翩起舞,葉子飄落在地上形成了一片金色的地毯。而大榕樹仍綠油油的,仿佛它把所有的生命力都展現(xiàn)給我們看。那葉子仍是綠色的,沒有絲毫衰老的樣子。大榕樹就像士兵一樣,堅定地站著,使人感到榕樹的生命力是如此頑強。
校園里的榕樹的生命力頑強得真是超乎我的想象。古老的榕樹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喜歡你。
榕樹字篇五
教學目標
體味,借鑒散文“寄情于物”的寫法。
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
體味,借鑒散文“寄情于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難點
點撥教學法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用《故鄉(xiāng)的云》導入新課。《故鄉(xiāng)的云》借故鄉(xiāng)的云如母親般召喚漂泊在外的游子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故鄉(xiāng)的榕樹》也用了相似的抒情方式,具體如何呢?一起來賞析吧。
一.作者簡介
黃河浪,原名黃世連,曾用筆名洪荒等。1949年生于福建省長樂縣。1960年考入福建師范學院中文系后,便從詩歌起步,走上了文學道路。1975年赴香港定居,發(fā)表了大量詩歌和散文。《故鄉(xiāng)的榕樹》獲香港第一屆(1979年)中文文學散文組冠軍獎之后,曾被海內(nèi)十多家報刊轉(zhuǎn)載。
二.理清思路?!居深}解最后一段話做提示】
第一部分(1——3)由眼前的榕樹引出對故鄉(xiāng)榕樹的懷念。第二部分(4——10)圍繞故鄉(xiāng)的榕樹,描述有關(guān)的人和事,寄托著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第三部分(11——13)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之情。提問:本文第一段就透露了作者對榕樹的感情,是哪一句? 也許是對榕樹有一份親切的感情罷,我常在清晨或黃昏帶小兒子到這里散步,或是坐在綠色的長椅上看孩子們嬉戲,自有一種悠然自得的味道。
提問:文章如何由眼前的兩棵榕樹自然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的榕樹? “而我的心卻像一只小鳥,從哨音里展翅飛出去,飛過迷蒙的煙水,蒼茫的群山,停落在故鄉(xiāng)熟悉的大榕樹上?!憋w過迷蒙的煙水,蒼茫的群山照應自己千里萬里遠離故鄉(xiāng)的實際,并借助飛鳥的“飛”與“?!?,巧妙地引出故鄉(xiāng)的榕樹,文筆自然,不露痕跡。三.重點賞析,體味情感。
1.學生圈點出第四段中寫了哪些景物?
故鄉(xiāng)榕樹四周的景色 {
清澈的小溪,彩色的鵝卵石
洗衣和汲水的少女
歡笑的鴨子
潔白的石橋
思鄉(xiāng),懷鄉(xiāng)之情。
刻字的石碑
小石獅子
樹船的樂趣
天真無邪的友情
“駝背”榕樹的傳說
崇拜之情
對故鄉(xiāng)深切懷念之情
母親用榕汁為孩子治癬
祖母讓我折枝祭祖先
細膩深厚的親情
農(nóng)人在榕樹下乘涼
淳樸悠閑的鄉(xiāng)情
在榕樹下度過愉快的夏夜
純真浪漫的童趣
四.請結(jié)合自己生活經(jīng)歷仿造本文以某一景、物或細節(jié)作為載體,從記憶深處尋找一份感動,說一段話。
榕樹字篇六
今天天很藍,藍得耀眼。這時飄來幾朵潔白的云,藍的天,襯上白云,顯得格外美麗,我心情不錯,隨手摘下幾片樹葉,折成小船放進河里,讓它們帶著我的心向故鄉(xiāng)飄去,向那個仙氣繚繞的小村莊飄去,向那株在記憶里永遠抹不掉的大榕樹飄去。
兒時我常常和伙伴們站在樹上開演唱會,摘下幾片大的榕樹葉,卷成竹管似的圓筒,用柔韌的樹枝捆緊。瞧,一個竹哨就做成了。我們玩兒的興高采烈,哨聲此起彼伏,好像怎么吹都不累,甚至太陽公公都打了個哈欠,懶洋洋慢吞吞的向西邊走去,我們也沒有回家的意思,直到月亮姐姐帶著她的孩子們出來跳舞時,我們才和大榕樹道了別,戀戀不舍的向家奔去。
夏天驕陽似火,毒辣辣的太陽,曬得高粱羞紅了臉,烤得玉米垂下了頭。那天我挎著裝滿食物的籃子,雙手抱著西瓜,邁著輕快的步伐,隨伙伴們向榕樹蔭走去。
那棵百年的老榕樹,讓我常常掛念著故鄉(xiāng)!
榕樹字篇七
2,梅花是隱者高士的象征,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獨,它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
5、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
6、梅花是有骨氣的象征,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它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zhì)和堅貞氣節(jié)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chuàng)造了優(yōu)秀的生活與文明。
7、梅花是長壽的象征,我國不少地區(qū)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
二、梅花的寓意
1、“梅花”之花瓣為五,寓意“五?!保患础案!⒌摗?、喜、財”;
2、現(xiàn)代寓意梅花之五瓣代表: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
3、松、竹、梅,寓意“歲寒三友”。
4、梅、蘭、竹、菊,寓意“四君子”。
5、梅、竹與兩兵喜鵲,寓意“竹梅雙喜”(竹喻丈夫、梅喻妻子,以此祝賀新婚。)
6、梅、竹飾紋,寓意“梅竹雙清”。
7、“梅花”與“竹葉”組合成圖案,寓意為“青梅竹馬”
8、花瓶中插山茶花、松、梅等,旁邊配靈芝、柿子、百合根圖,寓意“新韶如意”。其中花瓶和靈芝意為“平安如意”。百合根、柿子和靈芝意為“百事如意”,山茶花、梅都是正月的花,因此寓意為新年。
9、梅花配荷花,寓意“和和美美”。
10、梅花如橫斜虬干萌發(fā)新枝,寓意為“萬世不無”;
11、梅花加上“冰紋”,寓意為“冰清玉潔”;
12、“梅花”枝上立一“喜鵲”,寓意“喜上梅(楣)梢”,即謂有喜事臨門,因“門楣”即家門之意。
13、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jié)子為利,成熟為貞。寓意吉祥。
牡丹花的象征意義: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素有“國色天香”之美稱,被譽為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征。
牡丹象征榮華富貴
牡丹花 —— 富貴
紅色的牡丹花:我將珍惜你的愛
粉色的牡丹花:相信我吧
白色的牡丹花;珍重你自己
杜鵑
杜鵑花的花語——永遠屬于你
花色含意:愛的喜悅
中國傳統(tǒng)中,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而在日本,竹子則是真實與奉獻的標志。整個東方各個地區(qū)都將竹子用作書寫工具,對于佛教和道教作家、藝術(shù)家來說,竹子筆直的線條和中空的結(jié)構(gòu)本身就有極其深刻的象征含義。南美土著部落用竹子當?shù)陡?,砍削其他物品,也用竹子制造吹火槍和吹奏圣樂的樂器。有些高大的竹子極受人們崇拜,被奉為生命之樹。在非洲,竹子也具有很神圣的象征地位,因為人閃用竹子來為男性行割禮。
蘆葦在日本關(guān)于伊澤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是心靈得到凈化的象征,原因可能在于蘆葦與水有關(guān)。日語中“蘆葦草原”一語意指人間世界。凱爾特民族眼中的蘆葦也有凈化心靈的作用,而且人們迷信地認為蘆葦可以降伏女巫。在中美洲,蘆葦是生殖繁衍的象征,而在希臘和羅馬傳統(tǒng)中則是畜牧神潘和音樂的代表(因為潘發(fā)明的“排簫”由蘆葦制成)。蘆葦還讓人聯(lián)想起耶穌受難圖,因為耶穌殉難時,曾有人用一根蘆葦綁著海綿,蘸上醋,去碰耶穌的嘴。蘆葦同時也代表了施洗禮者圣約翰。
蘭花代表君子, 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征.蘭花象征高尚。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征。詩人屈原極愛蘭花,在他不朽之作《離騷》中,多處出現(xiàn)詠蘭的佳句。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對于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tǒng)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jié)不同,蘭花象征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zhì),以及一個民族的內(nèi)斂風華。因此對于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zhèn)涞幕ǘ?;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養(yǎng)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懸蘭草 遇凈土而生 不因無人而不芳...脫俗矣
菊與梅、蘭、竹,自古就是中國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不僅是中國文人人格和氣節(jié)的寫照,而且被賦予了廣泛而深遠的象征意義。
1、隱士的象征----自從被陶潛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隱者也”。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正是體現(xiàn)了他對羨慕幽靜安逸生活的向往。東籬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園詩人和隱逸者的姿態(tài),賦予菊花獨特的超凡脫俗的隱者風范,菊花從此便有了隱士的靈性。
2、斗士的象征----改菊花隱逸者形象的,當然要數(shù)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了?!帮S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按角飦砭旁掳耍一ㄩ_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痹谄鋷в忻黠@寓意和傾向性的詩作里,菊花成了飽經(jīng)滄桑的勇敢堅強的斗士,為民請命,替天行道。同時唐·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菊花也成為戰(zhàn)士的代表。
3、傷感的象征----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菊花,在她筆下成了抒發(fā)情思的對象?!皷|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庇谩笆荨弊质惆l(fā)內(nèi)心對久別丈夫的感受。
4、高潔品格的象征----菊花殘謝后一般不會凋落花瓣,不會像桃花一樣,一片一片掉下來,落英繽紛的。故詩人說“墮地良不忍,抱枝寧自枯”。故詩人一般都贊賞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也有因風雨關(guān)系而散落的。宋朝有“王蘇改詩”的故事,見載于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說的是蘇東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見王安石,剛好王不在,只見案上有詠菊詩,只寫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認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會落瓣,于是他步原韻,續(xù)寫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蓖醢彩x過蘇東坡有嘲笑之意的續(xù)句以后,覺得蘇東坡觀察不夠全面。后來二人政見不和,蘇東坡被貶滴黃州。蘇到黃州后,一天正值風雨交加,蘇與友人在菊園賞菊,親眼看到了落英繽紛,“滿地鋪金”的場面。這時才懂得了當初錯批了王安石,還是自己見識不廣。)
榕樹字篇八
導游帶著我們到旅游景點,我老遠就看見一棵巨大的榕樹,據(jù)導游說,它已經(jīng)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只見它的樹冠十分碩大,好像一把巨傘似的,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校園歌曲“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只見那引人注目的根須從樹上直垂下來,像天上的流星那樣繁多;像瀑布一樣壯觀;像老爺爺?shù)暮毮菢用埽幌瘛?/p>
從近處看,榕樹的枝丫重重疊疊地縱橫交錯著,而那密密的綠葉就好像枝丫的點綴品,把枝丫點綴得更加美麗,更加富有生機。從近處看的根須顯得有些細長,散發(fā)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只要你的手指輕輕將須折一下,它就斷了。
只有結(jié)實的地基才能撐起這么大的樹,榕樹的樹根,緊緊抓住泥土,但也有少許伏在土上,這些根不由讓我想起了——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打好結(jié)實的基礎(chǔ),才能做出更大,更好的事。
榕樹字篇九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guān)注《故鄉(xiāng)的榕樹》中那割舍不斷的思鄉(xiāng)情。
2、從課文的描述里去感受鄉(xiāng)情美,并探究這種美產(chǎn)生的原因。
3、鑒賞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藝術(shù)
一、布置預習:
內(nèi)容:了解作者及他的著作《故鄉(xiāng)的榕樹》;自己閱讀課文一遍,掃除字、詞障礙。將學生分為七大組,每組八個人,每個組準備好一本專用的活動記錄本。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
二、課前導入。
三、堂上探討:
整節(jié)課的教學緊進緊圍繞著“讀——一初評——仿寫——說——再評——畫”六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以小組為單位,要求每位同學在記錄本上留下自己的點評。
1、讀。讀原文。要求學生快速地閱讀原文,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達那割舍不斷的思鄉(xiāng)情。
2、一評。每位同學從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或一段話,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可以從修辭、句式上分析;也可以分析該句是否運用想象,作用是什么;還可以從藝術(shù)手法上來分析。要求每位同學在小組記錄本上做記錄。
教師可先示范:如第8段第2句中“唯有這兩棵高大的榕樹撐開遮天巨傘”。這句是把兩棵枝深葉茂的榕樹比擬作人撐巨傘,寓動于靜,變物為人,既表現(xiàn)了兩棵榕樹的超凡形態(tài),又顯出卓著的功能。
3、仿寫
4、說。要求學生把自己仿寫的句子有感情的讀出來。
5、再評。要求其他同學就這位同學仿寫的句進行評點,從修辭、句式、藝術(shù)手法上說說優(yōu)缺點。
四、教師小結(jié):
五、課后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