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項鏈讀后感字 青銅葵花項鏈讀后感篇一
馬蒂爾德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人,她為了去參加一場晚會,特地從自己的好朋友福蕾斯捷夫那里借了一條精美而又昂貴的項鏈。果然她在晚會上成了全場的焦點,贏得了所有人的目光。那時的她如同珍珠一樣光彩奪目,晚會結束以后,噩耗也隨之降臨——她戴在脖子上的項鏈不見了。但是她并沒有將這個事實告訴她朋友,而是選擇買一條一模一樣真正的項鏈還給她的朋友,但她怎么也沒有想到,正是因為這一條項鏈,使得她過著窘迫的生活,使她變成一個厭惡的粗壯的婦女,項鏈的價格遠遠超出了她的生活水平。窘迫的生活持續了十年,十年后再次遇到她的朋友,卻得知哪一條是假項鏈。
十年光陰換取一晚的焦點,若不是她的虛榮心作祟,她會為了一時的滿足而卻付出十年的光陰嗎?若不是虛榮心,也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如果她在弄丟項鏈之后,選擇告訴她的朋友,是不是她不用用十年光陰的還債呢?誰也說不清楚,因為沒有如果,這是她的選擇,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
雖然結局是一個悲劇,但馬蒂爾德卻是取于承擔,在當今社會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
面對繁華的世界,我們面臨許多選擇,一個選擇也許能夠決定我們的一生。在困難面前,若選擇奮起的人他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若選擇一蹶不振,那么就注定是一個失敗者。
我們不能選擇我們出生和環境,但我們卻能選擇自己的將來和改變自己。別因環境和出生而怨天尤人,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自己。
項鏈讀后感字 青銅葵花項鏈讀后感篇二
讀完《項鏈》這篇文章,我不禁為瑪蒂爾德的虛榮而惋惜。雖然故事最終很諷刺也有可笑,但置身于瑪蒂爾德的視角,她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兒耗盡整整十年,帶著了她的美貌和她的青春,到頭來只是吃了自己一時欲望的苦頭。一個真正高貴的女人,難道只是用物質來衡量的么?
瑪蒂爾德其實本身擁有的并不少,卻不知道知足常樂。她擁有一個愛她,即使家境并不寬裕也愿意省錢給她買昂貴禮服的丈夫。他不停地為瑪蒂爾德付出自己的一切卻似乎只迎來了瑪蒂爾德的不屑,根本無法與晚會那種受人艷羨的滿足感所媲美。但當瑪蒂爾德丟了項鏈,這個深愛她的卑微的男人花費所有積蓄,竭盡全力還債十年,卻無半點怨言。縱然瑪蒂爾德的姣好容貌在歲月中日漸消失也對她不離不棄。得此至愛,享有多少財富都無法換得的深情,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但人都是立體的,虛榮只是瑪蒂爾德的一面,如果真的在那個奢靡腐敗的法國,瑪蒂爾德也是很多追求名利的人們的縮影吧。她誠實,勤勞,也愿意為自己的過失承擔后果。十年,對于一個人來說這種堅持也是很難能可貴的。或許不是處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她也不會有這樣一個遭遇。但這次挫折也算是一次教訓,在之后的日子她可能會更珍惜和丈夫之間的小日子。
現在的一代人,我們,往往只知道從父母親人那里索取,卻付出了什么?又何時珍惜過那些小細節?出汗時叫你快添衣,吃飯時叫你營養均衡,寫作業叫你端正姿勢。也許這些微不足道,微小到只會被你慢慢厭煩,但若又一天失去這些,還會為那些“擁有”而沾沾自喜么?
萬事都要量力而行,不然終會得不償失。
不是所有我珍惜的都一定要擁有,而是所有擁有的我都珍惜。這或許才是最幸福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