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身邊的英雄 身邊的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3月1日早上10點,剛到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的周朝輝和周海文,給理發工具和座椅噴了一遍消毒液,為當天的志愿理發做準備。
周朝輝今年41歲,周海文今年33歲,兩人來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漢渼樹理發店的理發師。2月14日,周朝輝看到同濟醫院招募志愿理發師的公告后,馬上報了名。“我想為武漢疫情防控盡自己一份力。”周朝輝說,他隨后在理發師的工作群里發起號召,周海文看到信息后也報了名。
周朝輝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門當理發志愿者就是服務同濟醫院的醫護人員,由于要近距離接觸,他們坦言當時有些緊張。但隨著防護認知提高,兩人的心態也平穩起來。“我們每次出門都會戴手套、口罩,穿防護服,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服務對象。”周朝輝說,如果去醫院,他們還要戴好護目鏡。
只要抗擊疫情前線的人需要理發,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開車前往,提前一天預約好之后,他們會在早上7時50分左右出門。每次給一個人理發大概要10到15分鐘,為女性理發需要更長時間。一天下來,周朝輝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務60個人,回到住處往往已經晚上八點。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后,他們的臉上都會留下深深的勒痕。
我身邊的英雄 身邊的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大年三十守歲的炮聲還未盡,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悄然打響。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好似拉長了冬天的時間。可所有的“逆行”天使,撐起了回春的藍天,救回了走遠的患者,為柳枝敷了嫩芽,為櫻花拂了霜華,共同打開了春天的“氣道”。
醫者“逆行”,與死神搶患者,與暗夜爭“春”光。
出征的號角響起,數以千計的白衣戰士于祖國四方匯于湖北,誓要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她們剪去的長發是擔起的責任,“疫情不除,頭發不留”,有的留了15年,有的是待嫁的姑娘,笑談著剪去三千煩惱絲輕裝上陣,淚珠劃過翹著的嘴角;他們護具留下的深痕是職責的徽章,“姐,我臉疼”,兩個人邊揉臉邊談論著護具下的盛世美顏,榮譽的記載告訴我們他們來過且會勝利;他們摁下的手印是紅色的誓言,“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絕不后退”,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他們用主動擔當作為詮釋使命必達。
干部“逆行”,與病毒搶時間,與疫情決“春”分。
吹響紅色集結號,區直、市直、旗直等各部門黨員干部隨令而動,主動下沉基層一線當好抗“疫”“攔路石”。他們是小區的警衛員守衛一方安全,“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這被人們笑稱為當前三大哲學問題的就是出入小區必須登記的內容,額頭測溫,細言溫語的叮嚀,頂住寒風守住了防線;他們是住戶的勤務員保住每戶溫暖,“哎,劉主任,我家老太太沒米了,幫忙帶袋兒米呀,謝啦”,柴米油鹽醬醋茶,非常時刻,基層干部當起了行動不便老年人的“臨時兒女”,頂住寒風守住了溫暖;他們是病毒的消毒員呈現一片潔凈,“今天開始,小區每天早晚消毒啊”,單元門口貼好的消毒記錄表,干部們單薄的身影不時閃現在單元、垃圾桶等邊邊角角,頂住寒風守住了健康。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感情“逆行”,與摯友共奮戰、與愛人同奮斗,與疫情辯“春”情。
號角吹響,危難使得感情多了考驗也尤為珍貴。“我要是被感染,我爸媽你幫我照顧下”浙江女醫生和未婚夫爭相進負壓病房時女孩子的留言,愛情此刻蘊含了太深的民族大義,放心,我們幫你照顧父母,可希望還是你給父母端上一道三杯雞;“媽媽,我不想你,就是想要抱抱,我就是有點兒忘了你身上的味道了”這是明明想哭卻忍著眼淚的寶寶給一線媽媽的語音,孩子謝謝你稚嫩的忍讓,放心,待疫情過去,我們親自把你香香的媽媽還給你;“我進吧,我年輕比你免疫力好,我都穿好了”這是給患者進行咽拭子醫生與醫生間爭執的對話,此刻的爭執有太多的故事,放心,你們都是好戰士,我們記住……“逆行”的感情就是為了你好,我甘愿前進,無怨無悔。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沒有硝煙的戰斗已經開始沖鋒,我們與千千萬萬的“逆行者”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朝著勝利的山頭奮進,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那時,我們同赴一場春天的邀約,共唱一曲《我和我的祖國》。
我身邊的英雄 身邊的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__,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人。2008年12月入伍,因一次救援行動英勇犧牲,被國家公安部追授“新時期消防勇士”榮譽稱號,被譽為雷鋒式的好戰士。
2012年2月1日清晨,蘇州工業園區一家生產電子元件的企業突然發生火災火勢很大,這會兒車間里滿是嗆人的濃煙,工人們一時間驚慌失措,幾分鐘之后消防隊員趕到了現場,而孫茂輝就是其中的一員。
事發當時,有130多名員工正在廠房內工作,這座廠房一共有三層,里面有生產車間、有存儲倉庫,格局錯綜復雜,消防通道又非常狹窄,給人員的撤離和消防滅火都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此時,隨著火勢的蔓延濃煙已經充斥了廠房內的每一寸空間,這些助燃的材料燃燒了以后火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如果說你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話,可能在這種濃煙的情況下幾分鐘就會暈倒。
不難想象,在這種情況下暈倒很可能就意味著死亡,可時間就是生命,已經有些疲憊的孫茂輝再一次請求進入火場深處救人。
在消防官兵的指揮幫助下,已經有100多名員工被成功救出了火場,但此時廠房內的起火點仍然沒有找到,煙霧更是比之前濃烈了許多。
不少存儲在貨架上的貨物也因受熱而變形,隨時存在發生爆炸的可能,形勢變得更加危急,孫茂輝和中隊長助理王浩君主動請纓第三次沖進了危機四伏的廠房。
中隊長助理王浩君和班長孫茂輝第三次進入火場搜尋被困人員,不知不覺王浩君的攜帶的空氣所剩無幾,而此時回程的道路又被倒塌的貨物堵死,兩個人立刻陷入了危機。
這時候外面的戰友們開始有點緊張了,指導員迅速組織了救援隊友順著王浩君和孫茂輝留下的安全繩,救援的隊友一點一點地摸索搜尋兩個人的位置。
進去以后發現這條路被封死了,還要從其他地方再繞過去,等他帶著戰友們繞路找過去的時候,王浩君已經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隨后,在離開王浩君幾十米外的地方大家找到了__。
王浩君和孫茂輝先后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很快人們得到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好消息是起火工廠的130名被困員工無一傷亡,而壞消息是__因搶救無效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22歲。
我身邊的英雄 身邊的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天晚上,我正讀著報紙,無意中看到了一則吸引眼球的文章,《杭州英雄“斷腿哥”勇救溺水兒童》,我便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這篇文章非常感人,讓我深受啟發!
他叫黃小榮,今年49歲,是杭州某公司總經理。一天,剛剛吃過中午飯的黃小榮,準備去車間轉轉,卻看見一個驚慌失措的小女孩跑過來:“跟我一塊兒玩的小朋友掉水里了。”黃小榮跑到離食堂10米多外的堤壩上,看見一個紅衣女孩背部朝上漂浮在水面上。這道堤壩將近5米高,底下是堅硬的水泥護壩。要救人,要么跳下去,但肯定受傷。要么走橋,恐怕時間來不及。時間不容多想,他跳了下去。忽感眼前一黑。右腿一陣鉆心疼痛。他咬著牙,用兩手和左腿支地,弓著身子,爬行了10余米的堤壩,跳入水中,救起了岌岌可危溺水的孩子。
由于搶救及時,孩子終于得救了!而黃小榮確診右腿為嚴重粉碎性骨折及關節面塌陷。
祖國有那么多偉大的英雄,而他們身后又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我真為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自豪!現在摸摸那紅領巾,是沉甸甸的,那是五星紅旗的一個角,是用無數英雄的鮮血染成的。而黃小榮就是我們身邊的英雄,他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這才是英雄,理智判斷后還是能堅持選擇,才是不容易的。
黃小榮勇救落水兒童的故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英雄“斷腿哥”。人們感嘆在出現最美媽媽和最美司機的杭州,再次涌起愛的暖流。
我們在這里激情的歌頌英雄,就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學習英雄!
我身邊的英雄 身邊的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英雄,是時代造就的。一時的風起云涌,英雄,就從茫茫戈壁、從莽莽土塵、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最后留下的是后輩滔滔不絕的景仰和溢美之詞。
取掉英雄們頭上的光環,讓我們重新審視他們,那數千年來的血洗疆場、金戈鐵馬,一人功成萬骨枯!我們需要的其實并不是這樣的英雄,凌駕于歷史之上,孤傲地存在著。這些在我們看來,不過是歷史書上的一段文字,字跡清晰,形象卻是模糊的,那樣的英雄離我們的心太遠,我們只有仰望他們。
于丹教授講述自己的《論語》心得時,曾說道,孔圣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通過《論語》,我們能讀懂圣人的心,能走近圣人。這樣的“圣人”,才是我們所需要的“英雄”。這種英雄,才值得我們去銘記。這種英雄有溫暖的氣息,讓我們感到,歷史,縱使數千年的時光變遷,英雄與我們始終親近。
我想到了陶淵明,他一生政績平平,只是一介文人,隱逸鄉間,采菊東籬下,閑適如云間鶴。這樣一個世外高人,他的豁達,被后人屢屢稱頌,只是這種心境,如今只怕再難做到。
英雄,關鍵在于滲入百姓的內心,歷史書上的泛泛而談,我們根本不需要。
重新定義英雄,英雄是穿越千年塵埃來到我們身邊的朋友,他能把數千年間的歷史化成一抹簡單的微笑,融入我們的心中。歷史不再遙遠,英雄不再遙遠,我們與英雄一起,再次輪回在悠長的時光隧道里,體味他們鮮活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