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一
與歷次月考相比,題型結構有些變化。沒有了聽力題,其它試題基本不變。客觀試題占75%,其中,單項選擇占15分,完形填空占30分,閱讀理解占30分。主觀試題即寫作占25%(25分)整卷突出語篇能力、強調英語語言的運用。學案中的原題只出現在單選題型里占,占整個試卷的10%,合10分。總體來講,試卷難度較小。單選題只考察了幾個單詞的用法;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文章難度也很低。寫作基本上還是簡單的單句翻譯。各種題型得分比例為:單選題69%,完形填空35%,閱讀30%,寫作。平均僅36分。及格率僅為.從寫作來看,能寫出幾個正確初二難度的的英語句子的學生很少。學生的詞匯量很少,多數學生達不到正常的初二年級水平。
試卷體現了語言交際性原則,加大了應用能力考查的力度,考查不只停留在對于語言知識的識記與簡單再現上,而且考查考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即詞匯及重要句型所用的語境是否恰當、得體,是否達到準確表達思想的目的。
二、本班現狀
由于學生基礎相差太大,成績很不理想。這里不提過多的的歷史原因。本班所謂的優秀生學生(各科考試總成績排在前十名的學生中,只有一人勉強算英語學科的優秀生,一名算得上中等生,其余的基本上在差生行列,各科發展存在嚴重的不均衡問題。另外一些英語成績相對不錯的學生的各科總成績卻排在全班中下游。這種片刻現象反映了學生能力和學習興趣的不均衡。在日常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令人尷尬的局面,在很多學生一再要求和追問下,不知不覺地就講到了小學三四年級的內容,很多學生正聽得饒有興趣,常常突然有學生喊起來:“老師你在干什么?”他嫌講的內容太沒必要了。當然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如,我們的學案雖屬新課標規定內容,且難度正常,但學生難以接受。降低難度當然沒問題,但短期內學好七八年都沒學好的內容是不現實的。而且這畢竟是高中教學,而且將來的考試不會降低標準。可能我們過于注重教學形式,忽視教學效果,詞匯教學費力不小但收效甚微,記憶力和理解力是制約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的嚴重障礙。另外學生知識面狹窄也是一些簡單教學內容顯得得復雜。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寫作訓練
因為學生普遍缺乏英語句子結構意識,乏英語思維習慣。而英語寫作的題材簡單,學生基本上可以用初中水平的句型就可以得到大部分分數。這是一個突破口。
2.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
盡管很多學生見了閱讀文章就頭疼,還沒開始就已經沒有讀懂的信心了,但還要象牽著盲人走路那樣,邊引路、邊鼓勵,盡量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直到使學生能獨自行走。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
3.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繼續更好的改進、利用學案,引導學生學習,營造真實、靈活的語言環境,珍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課堂效率。精選適合學生具體分情況的學習內容和鞏固練習。
4.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這一長期目標同時,更注重提高考試成績,強化機械記憶。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二
我們班的名稱(實驗班)已經高度的概括了我們班的學情。具體說,我們班學生的學習態度非常端正、表現在課堂聽課、作業、課后練習和課后的活動等都表現的比較出色。學習過程比較踏實但不夠扎實,治學來不的半點馬虎,要一絲不茍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進行。我們缺的是踏實與恒心。學習結果不言而喻,投入與產出成正比。
就本學科而言,從上學期中后期到這學期中期我們學習的是高考科目中的重頭戲——哲學。這學期我們有單元測試2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試。月考是xx年全國各地高考試題,中期考試時外面訂的試題。分數與成績分析每個分數段的人以及平均成績外面在課堂都說過,而且班級都有。
總結本學科,我感觸最深的是學生失分在主觀性試題,糾其原因:
一、知識點不會形成知識線,知識線夠不成知識面、知識面形不成一個知識體。更何況要學以致用,用它去分析材料。
二、不做主觀性試題,學生的表現是選擇題一做,大題束手高閣。做都不一定能學會,不做一定不會。再有就是一做就是拿起答案不佳思索復制、不經過任何的過濾。
三、不會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會審題。這些問題在第一輪復習中要竭力糾正。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三
一個人的閱讀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他知識的積累,閱讀的速度,還取決于他閱讀中的再創造,以及由此產生的創新意識,而這一切都與閱讀量有直接的關系。知識是興趣產生的基礎條件,因而要培養某種興趣,就應有某種知識的積累。學生的閱讀水平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給予學生從易到難的閱讀材料并進行有指導的閱讀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會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找到成就感,尤其對于那些英語基礎相對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將會改變他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另外作為教授非母語的英語課程的教師,要想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多了解這一種語言,或者通過這一種語言了解更多知識,還必須教授音標、單詞、語法等等在內的英語學習基礎。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1、略讀
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尋找主題句,獲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題。
2、跳讀
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
3、細讀
分段細讀,注意細節,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于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讀
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四
一、認真備課,體現不同班級特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并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關心愛護學生,特別是對后進生的關注。同時,針對不同的班級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緊緊抓住課堂時間,讓學生在充分的游戲等活動中掌握知識。
二、認真課堂教學,及時反思調整。
本學期,我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不斷摸索總結,有得有失。在教學方面,不斷向各位老師學習,同時根據自身的情況和所教學生的特點做了及時的調整。
(一)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采用多樣化活動教學,把音樂、簡單的動作、游戲、畫畫、比賽等融入到課堂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求知,輕松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我堅持每堂課均讓學生聽一首英文兒歌,每個單元完成后帶學生到多媒體觀看一些相關題材的英語動畫短片。如:洪恩英語、聽歌學英語等等。讓學生在聽和看的同時不知不覺提高自己對英語的感知能力。
(三)堅持聽課,認真記錄,積極參與評課,學習各組教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并抓住每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取長補短,收獲不少。并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思路。
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孩子們認可了我和我的教學方式,學前四個班的英語成績均達到優良,也證實了我每個班采用不同的英語教學方式的成功。
三、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學生的實際英語運用能力還不足;對個別難記憶的單詞操練記憶不充分;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和靈活;板書設計不夠美觀大方;英語的課堂用語不夠豐富和嫻熟等。針對這些問題,在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嘗試做一下改變。1.在班級里創設一個說英語講英語的語言文化氣氛。2..不斷思索和改進自己的英語教學方式和方法。把英語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與知識性、氣氛性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知識的運用能力。3.盡可能多的照顧后進生,特別是他們的生活及心理狀況,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的興趣。4.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
我相信有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獲,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于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領導和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的成績。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五
在高中教學活動中,語文課程教學有極為關鍵的地位,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同時,在培養學生思維、文學素養等方面,語文教學也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所以,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講,應深入分析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措施與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以下簡要針對高中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探討,供相關人士參考。
目前,高中語文在進行教學期間存在的不足大致分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因為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面對高考,所以,教師的教學活動仍采用傳統的“應試”模式,由教師講解知識點,學生被動進行記憶,師生之間缺少互動與交流,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較差,教學質量相對較低;第二,在以往語文課程教學期間,多圍繞課堂、圍繞教材進行教學活動,卻忽視了語文知識點與學生們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學內容較為枯燥、狹隘,教師過于重視教材及考試大綱上要求的內容教學,其實,語文學習不但需要掌握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們應用語文的能力;第三,教師過于重視考試制度,忽略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教師不允許學生存有新奇的想法,教學的目的在于獲取優異成績。其實,對于語文教學來講,其不但是一門課程,同時也是一項交流的途徑,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加大培養學生們語言表達能力及綜合素養的力度,從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一)創新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改速率的不斷加快,高中語文教師不但需要改進教學方法,更需要創新教學觀念,樹立以人文本的思想,使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同學生建立平等、自由的關系,并且針對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特長等合理設定教學活動。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從而給與學生正確引導,為學生以后發展奠定基礎。
(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1.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當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能夠更為自主的開展教學活動,所以,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講,在教學期間,應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再別康橋”課程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收集一些關于作者的簡介、詩集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此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應語文知識點,提高教學質量,并且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一舉多得。
2.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目前,多媒體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同時取得了優異的成果。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期間,教師人員應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將語文知識點中抽象、復雜的內容變得直觀、簡潔,幫助學生理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神奇的極光”課程時,因為很少有學生能夠看到極光,那么,教師就可以事先在網絡上收集一些極光的圖片,在教學期間展示給學生們觀看,學生們就會被極光的艷麗色彩所吸引,之后教師再講解相關內容,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放映一些同語文內容有關的小動畫、小視頻等,增長學生們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完“守財奴”課程后,就可以在課后為學生播放同名話劇,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更扎實的記憶相關知識點。
3.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對于高中學生來講,他們渴望展現自己,獲取他人的贊揚與認可,那么,高中語文教師就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教學期間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講解知識點,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項鏈”課程時,就可以先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針對課文內容進行分角色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之后,在課程講解結束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改編課文,將其變成話劇進行表演,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相應語文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因為學生自身的理解水平、語文基礎等都存在不同,如果教師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那么很容易出現一些學生學不會、一些學生學不夠的情況。想要處理此種問題,教師就應該利用分層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設定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語文水平。例如:教師在講解“阿房宮賦”課程時,就可以針對學生設定如下任務:語文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能夠理解課文內容,并熟練背誦;語文水平普通的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熟練背誦,并且可以靈活掌握課文的中心與主旨;語文水平較高的學生:能夠掌握并背誦課文,同時找尋一些與課文內容相近的古文進行閱讀,書寫讀后感。通過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更好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語文教學來講,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需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相應變遷與豐富,教職人員應時刻保持創新,將精力更多的投入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學習及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六
高山學校
現階段我們現在除了要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外,還需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包括上課聽講、記筆記、做作業以及復習等等。所以,在教學開始之前如將學習者的起點定得太高,會脫離學習者的實際水平,就會降低教學效果,使學習者在高難度的學習內容面前望而卻步;如將學習者的起點定得太低,也脫離學習者的實際水平,會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使學習者在低水平的內容上做無效的勞動,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因此,比較準確的確定學習者的起點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及時幫助,以防為主
小學英語的教學重點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學應面向全體同學,爭取做到人人基本達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出現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現,就應該及時找學生談,分析他們掉隊的原因,課下及時找她們談話,了解她們的內心想法。同時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耐心幫助他們補習功課。對于這些有可能掉隊的學生,及早指出,說明掉隊的嚴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2、講究教法,實施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的素質不可能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強,思維敏捷,動作迅速,有的相反。接受能力好的同學,對他們來說,一再重復知識,是對時間的浪費,是課堂無效的表現。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學,需要教師重復幾次,才能聽懂。所以,根據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一定要設計不同的方案。要樹立學生參與精神,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課堂和課后不同的任務。還要樹立學生主體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動起來。要求教師在課堂中穿插一些游戲,不斷變換著花樣進行語言項目的操練,利用學生英語基礎上的差距讓學生互助,不僅可以給后進學生信心,也能使基礎好同學產生優越感。
3、激發動機,誘發興趣
在已經對英語失去興趣的學生,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真正產生信心。另外教師還需多創新,多教改,讓學生多些新鮮感,才會使他們在學習上長期都有興趣。
4、培養英語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我認為在目前階段,抓學生的習慣是當務之急,從書寫、如何做作業到背書、聽寫等等,都需要我們一一抓好。不斷地在教學中滲透啟發式教學,去除掉學生長期養成的上課只帶耳朵進教室,只等教師公布答案的習慣。養成預習、提問題、課后整理筆記的習慣。
總之,我們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學情狀況,確定教學方案及對策。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七
1.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2.彼可取而代也。
3.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4.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5.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6.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人知之。(成語:衣錦還鄉)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篇八
《鴻門宴》話題與運用(附范文)
一、人物簡介
項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人,秦末重要的反秦領袖之一。楚國將門后裔,楚亡后,他隨叔父項梁流亡吳中(今江蘇蘇州)。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項羽隨項梁在吳中舉兵響應。二十四歲的項羽,被人民起義的急風暴雨推上了歷史舞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與之有關的成語故事有:取而代之、先發制人、破釜沉舟、以一當十、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沐猴而冠、四面楚歌等。
(一)、性格特點:
1、少懷壯志,志向遠大,不甘為人下
(念書識字有什么用處?學會了,不過記記自己的名字;劍學好了,也只能跟幾個人對殺,沒什么了不起。要學,就要學打大仗和萬人對敵的本領。)的豪言,令項梁很高興,遂教其兵法。從其豪言中可以看出,項羽并不甘為人下,要一鳴驚人。
(2)秦始皇巡游會,項羽與父同去觀看,發出“彼可取而代也”
(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的驚人之語。嚇得項梁忙掩其口,警告他不要亂說話。此即成語取而代之的故事由來。他年紀輕輕就可以說出這樣的話,而項羽最終盡管統治地位不長久,但也的確帶領起義軍滅了秦朝。他在摧毀秦王朝暴虐統治的斗爭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3)當會稽守通向項梁表達了希望先發制人揭竿反秦,以免后人受制于人的時候,不甘為人下的項梁和項羽就馬上把他殺了,接收了他的部下,自己登上領導者的地位,組織反秦。
2、率直爽朗,坦蕩淳樸,以誠待人。
(3)在與劉邦的爭斗中,對于劉邦劃分鴻溝,約定中分天下的和解條約都信以為真并努力維持。
3、勇猛無敵(英勇善戰)
(1)身材魁梧,又有才能勇氣,吳中的年青人,都很敬畏他。
(2)項羽“身長八尺,力能扛鼎”,有拔山蓋世的勇力(“力拔山兮氣蓋世”)。正是由于這一點,使它在追隨叔父項梁的反秦斗爭中屢建奇功。項羽正是靠著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農民起義中節節取勝,奪得了西楚霸王的統治地位,最終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3)(項羽與敵將對陣,經常只要嗔目視之,就令敵將聞風喪膽。)楚漢雙方在廣武對峙時,項羽派出三名壯士向劉邦挑戰,結果都被劉邦的射手樓煩射死。項羽一怒之下拍馬出陣,“嗔目叱之”,竟嚇得樓凡“目不敢視,手不敢發”,拔馬逃回軍中。
(4)救趙是最好的體現。巨鹿之戰,置之死地而后生,九戰九捷,大破秦軍,秦將蘇角被斃,王離被活捉,涉間不降,自焚身亡,章邯向南潰逃,項羽取得了巨大勝利,奠定了項羽在反秦歷史上的地位。也充分體現了項羽的驍勇善戰。
秦二世二年冬十月,楚王派卿子冠軍率軍援趙,宋義行軍至安陽,便安營扎寨,整四十天按兵不動,項羽請戰,宋義拒絕并說:“夫披肩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連策,功不如義。”之后仍舊“飲酒高會”而不顧“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怒不可遏,便于“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隨后派英布,蒲將軍率兩萬兵救巨鹿,但“戰少利”“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甄,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這即是歷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戰。
(5)項羽在烏江自刎前的逃亡途中,漢將楊喜窮追不舍,項羽勒馬回首,竟嚇得楊喜人仰馬翻,兵退數里。
(6)垓下失敗后,他引兵東向逃到東城時,只剩二十八騎,而漢兵有數千人之多。項羽將僅有的二十八騎分為四隊,鼓動余部做最后拼殺,向四面突圍。他身先士卒,率先沖向漢軍,斬殺將軍數十百人。最后,項羽退至烏江,江上有一船可渡河而逃,但他因當年率西擊秦軍的江東八千子弟沒有一人生還,竟不肯渡江。贈出烏騅馬后又與漢軍展開搏斗,相繼殺死數百人。最終身負重傷,對烏江自刎而死。這突出他勇猛剛毅的英雄氣概,不愧為一代豪杰,李清照有詩云:“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對項羽最好的評價,垓下之戰,即使項羽后來只剩下二十八騎,面對漢軍幾千騎,仍毫不畏懼,只丟失兩騎,就把對方殺了幾百人。
4、重情重義(有恭敬慈愛仁者之心)
(1)垓下之圍中,項羽“夜聞漢軍四面楚歌”大為惶恐,項羽面對其隨軍寵妾虞姬和心愛的烏騅馬,不禁感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嗚喑悲慨,凄涼動人,這是項羽本人面對自己經歷和面對失敗的心路寫照,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千古有心人莫不下涕。歌聲在鐵馬寒風,夜月刁斗的軍營中回蕩,令人傷感唏噓!情不深無以至此!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項羽在戰場勇猛殺人如麻以外深情至切的另外一面。此時的項羽不再是殺人不眨眼的暴君,也不是意氣風發的英雄,他只是一個真情流露的男兒。他用情之深之真,在他英雄的身份之上更讓人唏噓不已。他和虞姬的愛情也傳唱至今。英雄末路的悲涼和愛情的凄美共同造就了這千古姻緣,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