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可以幫助我們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明確目標的具體內容和實現路徑。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手工制作比賽活動方案篇一
一、積極參與
我校團委,學生會全體成員大力宣傳,都能盡心盡責、一絲不茍。不少學生會成員積極參與,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而學生的熱情更高,大家都踴躍參加。
二、結合特點展現特色
在本屆手工制作大賽比賽期間他們優秀作品博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我們了解到有許多選手都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他們能展現自己的特長,結合自己的特點,令許多同學羨慕不已。賽后很多同學都對手工制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得到獎的選手對自己更加堅定了信心!
1、作品收集過程中管理不當,個別紙質作品有所損壞,無法還原。
2、由于此次活動舉行接近假期,以至于作品的征集時間不是十分充裕,不過由于本次活動的準備以及宣傳工作做的十分到位,并且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大力支持,最終還是收到了不少質量很高的作品。
通過以上的認識,了解到我們的工作存在著許多不足,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加以改正,杜絕類似的錯誤再犯。總之,在校領導的正確指導和校團委的大力協助下,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通過此次活動我們再次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看到了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和創新潛能,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加入到校園活動中來,盡情展現當代中學生的風采,為構建和諧校園譜寫燦爛篇章。
手工制作比賽活動方案篇二
策劃人:宋瑾釗、歐志勇(河源東江中學)
參賽對象:高二理科班,各班報名人數不限。三、活動內容
(一)內容簡介:油脂和氫氧化鈉反應,水解成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高級脂肪酸鈉加工成型后就成了肥皂,往高級脂肪酸鈉中加入其他物質之后就可以制成手工皂。
(二)活動難點:手工皂制作難點主要集中于是否能較好控制naoh殘留量。naoh殘留量較多會使得手工皂在使用過程中傷害皮膚,使皮膚粗糙,但naoh殘留量較少,會使手工皂在日常保存過程中滋生細菌,也會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
(三)活動創新點:
1.讓學生根據個人皮膚資質的不同,選擇添加適合的添加劑,增強手工皂的使用效果。
2.對沾有相同油漬的抹布進行洗滌,以檢測手工皂的去污能力。
1.用托盤天平秤量出一定量的基礎油、氫氧化鈉、水。
2.將氫氧化鈉緩慢的倒入蒸餾水中,并一邊倒一邊攪拌幫助其溶解。3.將基礎油置于酒精燈上加熱,并不時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當熱量達到50度左右即可把燒杯從酒精燈上移開。(用溫度計測量時請注意不要把溫度計的頭置于燒杯底部)
4.在加熱基礎油的時候同時用另一根溫度計不時測量氫氧化鈉的水溶液是否降溫到50度左右。如果氫氧化鈉水溶液溫度已低于40度,則需要再對其進行加溫處理。
5.將氫氧化鈉水溶液緩慢的一點點的倒入基礎油中,并加以攪拌。攪拌時速度要快,但是不要把混合液體攪拌的飛出燒杯引起不必要的傷害。
手工制作比賽活動方案篇三
一、活動目的為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小學生動手、動腦及創新能力,我校專門組織實施小學生手工制作活動。希望通過活動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得到有機的結合,有效的發展,培養了學生心靈手巧,善于發現,勇于創新的意識觀念。
二、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充分展示學生的想象。開拓創新,積極思考的能力。希望通過這項活動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領導小組 總 負 責人:金蓉 各班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四、活動時間:15周五、活動安排
1.各班班主任老師統籌安排本班的手工制作。使每個學生參與其中。2.每班一個主題,學生所需材料自行準備。3.認真對待,力使作品質量較高。
4.在制作過程中請盡量收集學生完成手工制作的照片。(可以是和家長、同學、老師共同完成的照片)
六、教學方法 1.鼓勵式教學 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包括在平時生活中),遇到問題后第一反應即“我不會”,針對學生的膽怯心理,我們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把這句話改為“我能行”。并通過動手實踐操作,使學生深刻意識到“我真棒”!在實踐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進步不斷鼓勵:你真棒!從而提高兒童的自信心。
2.啟發式教學
我們手工制作的教學可采用,“看一看”首先讓學生看到我們的實物。“想一想”通過實物,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考制作過程以及相關方面的思維擴散。“說一說”讓學生說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做到條理。“做一做”通過動手實踐,做出自己的作品。“樂一樂”學生在制作的整個過程中都懷有快樂的心情。
七、教學特點
1、學習及生活習慣的培養。
2、動手能力,手眼腦的協調能力的培養。
3、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未來社會更需要的是創新人才,因此,挖掘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受益終生。
4、主動思考能力的培養。我們教學中主張給孩子留下的永遠是問號,而不是句號。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中學會主動學習。
八.作品展示時間
本周五下午第一節課進行全年級手工作品展示活動。
手工制作比賽活動方案篇四
錦溪作為4a級旅游景區,有著它特有的風景和特產。粽子糖就是其中的一個特產,糖又是孩子們喜歡的食物;而超輕黏土塑造能力強,色彩豐富,做出來的東西都很形象、很逼真。所以我設計了用超輕黏土來制作粽子糖的活動,能很好地引起幼兒的興趣。
1、認識粽子糖,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能用適當的力度握住超輕黏土,有規律地剪。
3、提高耐心,養成細致操作的好習慣。
物質:
1、課件
2、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
3、剪刀人手一把
4、空的盒子每人一個
5、泥工板人手一塊
一、提問導入,引起興趣。
1、提問:孩子們,你們喜歡吃糖嗎?你吃過什么糖?
2、小結:你們都吃過這么多的糖呀。
3、出示圖片,講述:看,今天老師帶來了這個,你們認識是什么糖嗎?
4、小結:是粽子糖。
二、觀察圖片,認識外形特征。
1、提問:粽子糖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呢?
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2、小結講述:它們像粽子一樣,每個面看上去都像三角形。有白色、綠色,很多不同的口味。
3、過渡講述:那你們想不想來自己動手做一做粽子糖呢?
三、示范講解,幼兒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認識。
2、示范講解:先拿一點太空泥,然后放在泥工板上搓,搓成長條。然后拿起剪刀,上一剪刀,下一剪刀,有規律地剪。而且剪的時候對著盒子,把糖都剪到盒子里,一種顏色放一格。
注意,那太空泥的手不能捏的太用力,不然就會變形的。
3、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操作。
4、幼兒操作,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不要捏的太用力。
(2)提醒幼兒按照規律來剪。
四、作品展示,結束活動。
1、展示制作的粽子糖。
2、結束活動:
我們帶著做的粽子糖,去放到特產鋪里賣吧。
手工制作比賽活動方案篇五
為了配合學校德育處舉辦的“厲行節約,以儉養德”主題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為了豐富我班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特舉辦這次以“變廢為寶”為主題的手工小制作比賽。
1、“變廢為寶”手工小制作比賽活動通過自制作品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廢舊物品,想象、組合、嘗試、體驗創新設計的樂趣。
2、活動內容來源于生活,可以激發學生留意、關注并觀察周圍的事物,體現環保意識。在“垃圾”到“作品”變廢為寶的過程中,同學們不斷創新、大膽嘗試,使同學們感受到廢舊物品的用途和組合創新,培養同學們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組合創新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同學們的審美情趣,學會發現美,懂得欣賞美,勇于創造美。
聾部六年級全體學生
1、活動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10月31日
2、作品創作比賽階段:20xx年11月1日-11月16日
3、作品上交評比階段:20xx年11月17日召開現場評比會。
聾部六年級教室
要求同學們要用無毒無害的廢舊物品作為原料,制作出展現環保、健康向上的作品,比賽材料請各選手提前做好準備。
1、材料來源于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體現環保價值。30%
2、設計合理,美觀大方結實,具有可觀賞性。30%
3、作品富有創意,并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40%
1、課件出示活動方案。
2、同學們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做簡要說明,同學們現場打分。
3、收集打分情況評比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名,頒發獎品。
4、教師總結:這次活動很大程度的推進了我們班第二課堂的發展與建設,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同學們的創造和動手能力,今后我們應多開展這類有益于同學們自身素質提高的第二課堂活動。盡管此次活動是一次成功的活動,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作品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單一,缺乏創造性。因此,在今后的活動中,同學們應該開闊思維,敢于創新,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爭取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5、活動效果:
6、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