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指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條理的行動步驟。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師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醫師工作計劃篇一
新年要有新氣象,新院要有新特色,面對新醫院,無論從管理、服務、還是追求質量給我們均提出更高更嚴要求,科室召開全科人員會議,認真形勢,統一思想,樹個人形象,樹科室形象,樹新院品牌,從自身做起,高標準、嚴要求,樹立“院興我榮,院衰我恥”思想,現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轉變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
1、人性化管理
新型醫院管理不能停留在原有管理模式和水平上,科主任、護士長首先要轉變觀念,不斷學習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反對一言堂,提倡以人為本管理方式,開展人性化服務,人性化管理,根據不同層次患者,應用不同服務方式。加強同志間溝通,加強醫患、醫護之間溝通。科主任、護士長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科室弘揚正氣,使科室成為一個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團隊。
2、改進服務措施
新入院病人熱情接待。宣教認真仔細。及時處置新病人、力爭在5分鐘內,30分鐘內輸上液體。危重病人立刻處理,5分鐘內輸上液體。護送危重病人檢查,主管醫生,主管護士。保持病區干凈、明亮適舒,堅持周二衛生日。徹底轉變觀念,服務向賓館式轉化,徹底消除生、冷、硬現象及無人應答現象。出院時送出病區,道一聲“安康”。按照醫院管理年活動要求及醫院安排,熟悉15種核心制度,首診醫師負責制,病案書寫、討論、會診、危重病人搶救制度人手一冊。
二、醫療質量
醫院質量是重中之重,是立院之本。是醫院生存生命線,重點抓建設。從基本素質抓起,培養良好素質、美好的醫德,特別是年輕醫生,年輕護士,心理素質差,愛發脾氣,工作責任心不強。抓基層質量,抓年輕醫生綜合能力提高培養全科醫生。抓醫療文件書寫,從病歷抓起,以衛生廳病歷書寫手冊為準則,科主任、二線醫生對所管的病人心中有數,查房后及時簽字。抓危重病人搶救及疑難病人診斷與治療,科主任親自抓危重病人搶救,及疑難病人診斷治療3日診斷不清科內討論,1周診斷不請院內討論。
加強環節質量管理,首診醫生負責制,責任劃分明確,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堅持每日三次查房制度,二線醫生對每日危重病人心中有數,新入院病人一一過目,消除潛在隱患,嚴格各種操作制度及會診制度,加強與患者溝通,簽寫好每一份知情同意書及特殊檢查、治療協議書,上對科室負責,下對自己負責。職控小組每月或每季度對醫療質量進行檢查反潰并作處罰、獎勵。
三、抓醫療安全不放松
科主任為科室安全責任人,上對院長負責,下對同志負責,科室與院方簽定安全責任書,科室與每個同志簽好安全責任書,責任明確,安全措施到位,增強防范意識,認真落實醫療制度和診療規范、知情同意書,等各種程序執行到位,貴重藥品,特殊藥品及財產專人保管,特別要加強醫患溝通每月對醫療安全進行一次自查,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醫療事故發生。減少和避免一般差錯及誤診糾紛。
四、加快人材培養
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疾病也在不斷變化,知識更新較快,有些專業前沿性知識很多,但由于自身處基層,外出學習機會太少,知識更新較慢,科主任每年1—2次外出短期學習或培訓,了解前沿性知識,開展新業務,才能做好學科帶頭人,各級醫生均需加強自身學習,狠抓三基訓練,規范醫療行為;重點醫生選拔外出進修學習。
醫師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醫師工作計劃篇二
為進一步深化我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升基層衛生服務單位的'服務能力,強化我縣社區衛生服務水平,適應我鎮社會經濟的發展,滿足群眾對基本衛生的需求,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快推進我縣家庭醫生制度的落實,特制定本計劃。
到20xx年底,每一個社區都確定有家庭醫生提供服務。應有80%的社區居民知道其家庭醫生的姓名、所在機構和能提供的服務內容。家庭醫生為社區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社區居民對其家庭醫生提供服務的滿意度有較高評價。
堅持"充分告之、重點突出、自愿簽約、規范服務、強化考核"的原則,全面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服務),推行個性化的服務項目(有償服務),履行合同,逐步完善,穩步推進,著力探索具有金堂特色、群眾滿意的家庭醫生服務模式。
(一)家庭醫生的組成及分工。
家庭醫生由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護士和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以及村醫生組成,家庭醫生實行全科醫生負責制,要求必須具有執業資格、由我院副院長擔任負責人,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組織團隊其他人員共同開展社區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在我鎮12個行政村分別配備3人一組的家庭醫生團隊。合理分配家庭醫生的管轄區域,分片負責,覆蓋社區全部家庭,不留空缺,也不重疊。
(二)家庭醫生團隊及人員職責。
家庭醫生團隊以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知識傳遞、健康生活行為干預指導和健康服務與路徑指引為主要職責。
1、全科醫生:主要負責診療、健康體檢和健康指導咨詢服務。
2、社區護士:主要負責健康信息采集和預約服務。
3、公共衛生人員:在全科醫生的指導下,開展公共衛生服務。
4、村醫生:在全科醫生指導下,給當地村民做好及時工作,并積極促進簽約工作。
醫師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醫師工作計劃篇三
一、培訓目標
經過規范化培訓,成為醫德高尚、醫風端正、有實際臨床能力的醫師。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全心全意為人民、為患者服務。
2、掌握本科室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并能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3、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較熟練地掌握本專業臨床技能,能獨立處理本學科常見病及某些疑難病癥。
二、培訓方法
1、有關科室輪轉,根據實際能力在本院醫師指導下,管理一定數量的.病人。
2、 由專門教學管理人員對其進行臨床基本功訓練,并講授有關理論知識。
三、各科要求
(一) 兒內科
1、掌握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及處理,如肺炎、急性腎炎、腹瀉、營養性貧血、化腦、病腦、結腦等。
2、了解肺炎合并心衰的診斷要點及處理。
3、掌握新生兒黃疸及敗血癥的診斷要點及處理。
4、了解小兒出血性疾病常見病因。
5、掌握兒科用藥及液體療法。
6、 了解小兒呼衰、感染性休克、腎衰的臨床表現和搶救措施。
(二) 兒外科
1、 了解小兒外科基本問題,包括兒外科手術前后處理、手術適應癥的選擇、常見疾病的年齡、小兒外科液體療法和抗菌素的應用。
2、 常見急腹癥診斷處理及手術原則。包括急性闌尾炎、急性腸梗阻、腸套疊、腸系膜淋巴結炎等。
3、 小兒常見消化道畸形的診斷、手術時機和處理原則。包括食道閉鎖、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腸閉鎖、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直腸肛門畸形、先天性膽道閉鎖。
4、 小兒外科感染有關問題:急性淋巴結炎、新生兒皮下壞疽、骨關節感染、膿胸等的診斷和早期處理。
5、 學會切開、縫合及各種外科的簡單操作。
(三)婦產科
1、掌握分娩機轉和分娩前后病人的管理。
2、了解妊娠特有疾病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3、了解產科出血的診斷和治療原則。
4、了解婦科腹痛的診斷及治療原則。
5、 掌握上環、取環、人流、藥流的適應癥、禁忌癥和技術操作。
(四) 醫技科
[放射科]
1、 常見病的x線診斷。
2、 急腹癥的x線診斷。
3、 x線防護基本知識。
[超聲波]
1、 正常子宮附件的聲像圖。
2、 常見婦科病聲像圖。
3、產科常規超聲檢查。
4、 小兒肝、膽、脾、腎、腦、腹部正常和異常聲像圖。
四、 考核
(一) 內容
1、 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工作責任心。
2、臨床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診斷鑒別診斷能力、處理疾病能力、手術質量、病歷書寫質量。
(二) 方法
1、選擇考試卷或口試的方法,結果分為:優、良、中、差。
2、每輪轉一個科室,由帶教人員組織評議,評議意見填入輪轉考核表中。
3、進修終了,由醫教科對其進修期間各項工作綜合考評,意見填入考核表中,并寄回原單位備案。
醫師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醫師工作計劃篇四
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1、按照縣局和衛生院要求,為轄區內居民建立統一、規范的健康檔案;負責填寫健康建檔個人基本信息,完成紙質檔案100%,電子檔案85%以上,協助鄉鎮衛生院進行健康體檢。
2、定期對建檔人群的健康信息及時補充、完善及更新,每年對重點人群隨訪不少于4次,每次隨訪的內容記錄要詳細。
二、健康教育
1、在提供門診、訪視、隨訪等醫療衛生服務時,針對重點人群結合本地區的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對象的主要健康問題包括職業病危害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個體化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2、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每月至少更新1次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并做好資料保存。
3、協助鄉鎮衛生院做好健康咨詢活動;
4、每3個月至少舉辦1次健康知識講座。
三、預防接種
1、做好適齡兒童的摸底統計及相關工作;
2、采取預約、通知單、電話、等適宜方式,通知兒童監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和相關要求;及時做好接種對象的接種,做到不漏一人。
3、送達預防接種通知單及接種信息統計報表;
4、做好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及時收集匯總疫苗的接種有關數據,上報鄉鎮衛生院。
四、傳染病防治
1、協助上級部門進行疫情監測;
3、協助上級部門開展傳染病疫情的調查和處理;
4、協助上級專業防治機構做好結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傳、指導服務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療管理工作。
五、0-6歲兒童健康管理
1、認真摸清0-6歲兒童底子,建立好管理檔案;
2、通知轄區內適齡兒童按時接受健康管理。
六、孕產婦保健
2、通知轄區內孕產婦按時接受健康管理。
七、老年人保健
2、在衛生院的指導下,每年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1次健康管理服務,并按照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做好體檢表的填寫、更新。
八、慢性病管理
2、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季度定期隨訪監測、行為干預和治療指導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次),相關信息及時記錄歸檔。
九、重性精神病管理
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每2月隨訪1次(每年不少于6次)。
十、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形式的鄉村醫生培訓。
協助衛生院積極配合完成公共衛生項目工作,更好的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為以后自己能獨立完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十一、做好轄區群眾疾病的診療工作
熱情服務,科學嚴謹,做好轄區患者的診療工作。嚴格實行零差價,做好門診登記和電腦登記。做到隨叫隨到,風雨無阻,盡心盡力做好診療工作,為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新的年度就要開始了,展望未來,深感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將以飽滿的熱情,嚴謹的態度,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爭取做一名優秀的醫生。
醫師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醫師工作計劃篇五
鼓勵青年醫師勤奮學習,刻苦鉆研,認真實踐,盡早成才;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進步臨床技能和診治水平;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拓寬知識面,為今后發展打下扎實基礎;重視醫德醫風培養,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通過系統培訓,使其在政治思想、職業道德、臨床專業技術、醫學理論、科研、教學及組織治理能力方面得到進步,成為醫德高尚,技術過硬,理論扎實的專業技術骨干。
1、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的住院醫師從開始臨床工作的第一年進進培訓。
2、從其他單位調進的醫師,經醫院考核后,按實際業務水平參加相應年限的住院醫師培訓。
住院醫師經過培訓,使其全面具備中醫住院醫師崗位工作的要求,達到中醫專業技術職員任職條件所規定的主治中醫師水平。
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熱愛醫院、熱愛病人、熱愛本職工作,遵紀遵法,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醫院的各項法規和規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
2、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尊重病人正當就醫的各項權利。
3、把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熟悉有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學科知識,了解國內外本學科的新進展,并能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4、具有本學科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較熟練地把握本學科的臨床技能。
培訓分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二級學科范圍內,輪轉參加本學科各主要科室的臨床醫療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臨床工作基本練習。第一階段為輪轉培訓階段。旨在通過臨床實踐,使在醫學院校所學知識盡快轉化為獨立分析、解決臨床實際題目的能力。該階段突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練習。
第二階段:進一步完成輪轉,逐步以三級學科為主進行專業練習,深進學習和把握本專業的臨床技能和理論知識。第二階段的培訓,目的是為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包括政治思想、臨床能力、專業理論、醫療文件書寫、醫療法律法規知識等。業務培訓以科室培訓為主,專業理論、醫療法律法規知識以自學為主。
1、政治思想:熱愛祖國、熱愛醫院、熱愛病人、熱愛本職工作;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認真負責;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技術上精益求精;遵紀遵法,嚴格勞動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離崗;培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和優良的醫德醫風,廉潔行醫,服務態度好,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不弄虛作假;關心集體,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積極完成任務。
2、輪轉醫師須達到借助工具書可熟練地查閱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外文資料。
3、醫療法律法規知識:以自學為主,閱讀指定的法律法規知識手冊,把握基本的醫療法律法規知識,避免醫療糾紛等的產生。
4、科研能力:積極參加科室的臨床科研活動。結合臨床工作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可撰寫一定水平的科研學術論文。
5、專業理論的培訓詳見各學科的培訓實施細則。
6、臨床能力:包括臨床實踐時間、醫療文件書寫和臨床技能等,其培訓要求詳見各學科的培訓實施細則。
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實行學分制治理(百分制),合格線為86分。
1、醫德醫風(20分)
服務態度較差;利用工作之便向病人及家屬索要錢物,收受紅包;違犯規定參加院外醫療有償服務、行醫賣藥;亂開處方及醫療證實書;人情漏費,或有其它違犯職業道德行為者,經查屬實該項考考評為0分。
2、理論知識(13分)
參加院和臨床部同一組織的住院醫師理論學習。
3、臨床實踐時間(10分)
脫離臨床工作時間超過三個月者,延長培訓期1年。不足三個月的脫離臨床工作滿1周扣除1分,不足1周按1周計算。
4、臨床技能(25分)
根據相應階段科室或院專家考核成績記分。
5、醫療文件書寫(10分)
按照醫院病案質量標準及處方書寫標準打分。發現弄虛作假現象本年度考核分歧格。
6、參加學術活動(10分)
參加院內外組織的新業務、新技術講座、臨床病例(病理)討論會等學術活動,每年不少于10次,每少參加一次扣1分。
7、科研工作(5分)
輪轉醫師每年寫出1篇具有一定水平的臨床總結、綜述或個案報告;專科住院醫師每年須寫出至少1篇專業論文,至專科培訓結束時須有2篇論著在統計源期刊上發表。
8、醫療法律法規知識(5分)
由院同一組織考試,按實際考試成績的5%折算成學分。
9、人際關系與溝通能力(2分)
應有大局意識,堅持原則,團結同道,樂于助人,善于與人溝通,尤其應具有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能力。
考核成績由各項考核組織單位認真填寫到《住院醫師培訓考核手冊》中。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臨床住院醫生都必須按計劃輪科,必須憑由科教科開出的轉科進科通知單到臨床科室輪科。
2、每輪轉科的出科前一周內住院醫生需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小結內容包括基礎及專業理論學習情況,診治疾病的能力、基本操縱的把握、病史書寫、服務態度、思想及醫德醫風、工作作風等。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及科評語交科教科后,領取下一輪轉科進院通知單,進行下一輪轉科。
在住院醫師培養階段,我們希看每一位住院醫師努力學習,勤奮上進,認真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做一名白求恩式的醫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