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三年級動物的花衣裳教學反思篇一
關于鵝的詩句:
題鵝
【唐】李商隱
眠沙臥水自成群,曲岸殘陽極浦云。
那解將心憐孔翠,羈雌長共故雄分。
舟前小鵝兒
【唐】杜甫
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引頸嗔船逼,無行亂眼多。
翅開遭宿雨,力小困滄波。客散層城暮,狐貍奈若何。
得房公池鵝
【唐】杜甫
房相西亭鵝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鳳凰池上應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鵝兒
【唐】李郢
臘后閑行村舍邊,黃鵝清水真可憐。
何窮散亂隨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無事群鳴遮水際,爭來引頸逼人前。
風吹楚澤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道州北池放鵝
【唐】呂溫
我非好鵝癖,爾乏鳴雁姿。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見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能自遠飛去,無念稻粱為。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鵝贈鶴
【唐】白居易
君因風送入青云,我被人驅向鴨群。
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鶴答鵝
【唐】白居易
右軍歿后欲何依,只合隨雞逐鴨飛。
未必犧牲及吾輩,大都我瘦勝君肥。
三年級動物的花衣裳教學反思篇二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出示“我的發現”
1、自讀韻文,發現規律。
3、生記生字:甘埋闖掰跌。
4、師檢查識字情況。
5、鼓勵學生用這種方法識記漢字。如:(明)日月齊照,大放光明。(淚)眼睛流水,淚水汪汪。
二、日積月累
1、找找每組字的異同點。(音形意)
2、選字填空,填完后讀一讀。
3、拓展練習。
聲生身遠圓園做坐
笑()()方()好
學()花()請()
()體團()
三、我會讀
1、自讀短文,不懂的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
2.把短文讀給同學聽,說說自己的感受。
四、我會說
1、認真看圖,了解第三幅圖缺的是什么。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撈方法。
3、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誰的方法最好。
5、試著把第三幅圖畫出來。
9、把故事完整地講一講。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
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橋的畫面:
二、進入有主題的口語交際
1.小組內交流,互相補充,介紹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
2.同桌練說、評價。
3.各學習小組組織練說、評價。
三年級動物的花衣裳教學反思篇三
本周三下午第一節聽劉利彥老師講授《花花衣》一課,受益匪淺。劉利彥老師雖然年輕,但是講課有條不紊,思路清晰,這令我非常佩服。
首先,這節課整體感覺很好,教學思路層次清晰。劉老師備課認真,準備充分。精心設計教案,準備范作,還制作精美的課件。
其次,劉老師很負責任,提前來到班里,做好課前準備。課前兩三分鐘,學生們已經把提前準備好的工具和材料擺放在課桌上,在座位上坐好,等待上課。
最后,憑著對孩子們的滿腔熱情,在這節變廢為寶的手工課教學中,劉老師主要是引導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觀察圖片,觀察范作,觀察老師的制作過程,從而發現美、理解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樣才會進一步去創造美。欣賞動動畫片展示不同裝扮的瓶子,不僅鍛煉學生的觀察力,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學生的建議下進行嘗試。其實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演示,只是更尊重學生的想法。這個演示便于操作且容易理解,不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更能激發起學生動手創作的欲望。教師在具體操作中一些處理細節問題的技巧會給學生以啟發,為后面的獨立創作打下基礎。
在最后一環節,典型欣賞,拓寬學生思路。如果說教師的演示是打開了一扇想像的窗口,那欣賞學生活動圖片及視頻,則是通過這個窗口看到了更多更美的風景。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形成一種意識:原來,裝扮瓶子的材料和方法有這么多。孩子們在課下也會躍躍欲試呢!
這節課從學生的表現和作品的完成情況來看,效果還不錯,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老師示范制作步驟時,一些孩子就迫不急待動手制作。我認為,在示范時給孩子們強調好認真看,認真聽,把主要的方法教給孩子,對于二年級的手工課堂,在老師大體的制作思路講過之后,可領著孩子一起制作,這樣可能會更好一些。另外,黑板上再配上精美的板書,就更棒了!
總之,聽完劉老師的課,這我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課堂,學習她的優點,使自己在實踐中提升!
三年級動物的花衣裳教學反思篇四
同學分析:
動物是小朋友們的親密朋友,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有自身喜歡的動物。讓他們為自身喜歡的動物設計一件花衣裳,是小朋友們非常感興趣的事情,但要讓他們運用點、線、色塊繪出精致的花紋圖案和豐富的色彩是需要老師循循善誘、精心輔導的。
教材分析:
《動物的花衣裳》是色彩練習課,本課的重點之一是學習對比色和鄰近色,這對一年級的小朋友是有點難度的。但是,動物是小朋友們的親密朋友,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有自身喜歡的動物。讓他們為自身喜歡的動物設計一件花衣裳,是小朋友們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所以,本課以“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為切入點,分兩局部進行,前局部是通過欣賞,讓同學感知動物花紋、色彩美,并采用“探究性”的學習方法、教師用易懂的語言引導同學學習本課的重點——鄰近色和對比色;后局部是要求同學通過想象進行創作,繪出心中動物美麗的花衣裳。通過本課的活動,可以充沛調動兒童的好奇心和觀察描繪動物的積極性,提升兒童對動物的愛心。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學會觀察、比較、欣賞、想象的學習方法。
2、初識鄰近色和對比色。
3、運用點、線、色塊繪出精致的花紋圖案和豐富的色彩。
二、過程和方法:
1、在觀察中聯想,在欣賞中想象。
2、運用點、線、色塊表示動物的“花衣裳”。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關注動物世界的花紋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
2、培養環保意識。
教學要點:
一、重點:
1、能運用點、線、色塊表示動物的“花衣裳”。
2、初識鄰近色和對比色。
二、難點:
如何表示出獨特的花紋圖案。
作業要求:
一、基本要求:
給自身心目中喜愛的小動物添上合適的花紋、色彩。
二、較高要求:
花紋精致,色彩豐富。
三、個性探究:
構思新穎,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動物花衣裳。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1、教師播放課件引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可愛的小朋友,請大家評一評,他們哪兒最可愛?”“他們的衣裳最可愛。”“知不知道這些衣裳的造型、圖案是模仿什么造出來的?”“小動物”。
2、播放課件,師生一起漫步“動物世界”,教師在引導同學觀賞動物自身的“花衣裳”(花紋、顏色),并向同學說明有些動物的花衣裳可達到維護自身的作用。
3、結合課件引入課題:征稿啟事——“大多數動物一輩子只穿一件衣服,煩死了,好羨慕人類朋友有那么多的衣服可以更換,小朋友們,請你們當小設計師吧,為你們喜愛的動物朋友設計幾件好看的衣裳吧。屆時,動物界將舉辦一場時裝扮演會,并評出優秀設計師若干名。”
講授新課:
1、要當一名合格的小設計師,必需先闖兩關:
第一關——猜一猜
(1)、猜一猜:出示動物局部,這些紋樣屬于哪種動物的花衣裳?請猜出動物的名稱。
第二關——想一想
(2)、想一想:在動物的花衣裳中,你看到了什么花紋、色彩?引導同學觀察動物的花紋美和色彩美:
動物身上的花衣裳有哪些色彩?哪些花紋圖案?(點、線、色塊)小組討論后回答。(祥講,借助課件演示)
b、課件出示兩只動物的“花衣裳”,讓同學分辨出哪一只動物身上的色彩相差比較遠,哪一只動物身上的色彩比較接近?引出什么是鄰近色和對比色,并出示色環。
c、游戲:找朋友。(找出鄰近色和對比色)
3、安排作業。
現在,我們已經看過了一些動物自身原有的衣裳,知道了它們衣裳上的花紋圖案也是由點、線、色塊組成的,色彩搭配有對比色搭配也有鄰近色搭配。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動小腦筋,拿起小畫筆,當起小設計師。
(1)、該怎么設計呢?先請你們來說一說設計步驟。
(2)、教師邊講邊演示繪畫步驟并板書。
a、畫出小動物的外形;(教師提供一些常見的動物的外形供同學選擇,如不喜歡的可自身畫出。來)
b、添上好看的花紋。
c、配上合適的色彩。
(3)、作業:給你喜歡的動物設計一件有合適花紋、色彩好看的“花衣裳”。
同學作畫,教師輔導。(利用計算機網絡給同學提供大量的資料供同學參考。)
評一評:自評和他評
1、在組內向同學介紹自身的作品;
2、每組推薦1幅作品作為優秀作品,并讓獲得優秀作品的同學到臺上向全體同學介紹自身的作品,頒發獎狀。
五、舉辦一個動物界的時裝扮演會,全班同學隨著音樂進行扮演。(熒幕播放兒童時裝扮演片段)
六、課堂小結:今天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動物的花衣裳教學反思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動物的造型特點,能抓住動物特征大膽表現動物造型,運用多種材料,通過點、線、面,對動物進行裝飾。
過程與方法:通過游戲與欣賞動物視頻,加強學生對動物特征的認識。感受自然界動物外衣的美與畫家筆下動物的美,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有選擇的用喜歡的形式添加身體的斑紋,使造型更加生動、有趣。
情感與態度:通過畫動物及設計動物的花衣裳來體驗創作的樂趣,發現自然美與藝術美之間的聯系,同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懂得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綜合材料通過點、線、面對動物進行裝飾。
難點:突出動物特征,引導學生大膽表現動物造型。
教學準備:
教具:范例、彩色紙、彩泥、顏料、多媒體影像資料
學具:彩色紙、油畫棒、彩泥、顏料、黑色勾線筆
教學設計:
在教學設計中遵循二期課改的理念:
一.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已有的經歷和經驗,讓學生自由地、個性化地表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領的作用,提供學生分析比較的信息以及各種材料,對學生不會的技能予以一定的指導。
二.突出美術學科的特點,注重學生造型能力的培養、色彩的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三.美術學科與自然、生命科學之間的相互滲透。
《給動物穿上花衣裳》是一年級的教學內容,按教材上的要求,在欣賞了動物美麗的花紋后,就讓學生畫畫自己喜愛的動物,學生們會根據真實動物的花紋進行添加。我在教材上進行了一些改動,把重點放在學生對動物花衣裳的設計、再創造上,指導學生利用綜合材料使動物服裝變得夸張富有裝飾性。我把整個教學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動物造型和動物美化。學生們對動物造型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記憶,我的任務就是喚醒他們腦中的記憶,發現動物的特征,并鼓勵他們大膽地表現出來。在這個環節中我先是通過開火車的游戲,激活學生的記憶,學生講出動物的特征時,我在黑板上畫出來,使這個特征變成具象的造型,為學生后面的表現做好鋪墊。然后通過動物世界的欣賞,與自然學科滲透,讓學生觀賞了海、陸、空不同領域的動物造型,更直觀地加強動物特征的認識。然后我就請學生大膽地畫出自己喜愛的動物造型。
第二部分,動物的美化,我通過動物局部和整體的切換,讓學生在游戲中欣賞自然界動物的花衣裳,并且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花紋的造型,了解到動物的花衣裳是由點、線、面構成。然后我出示了韓美林、畢加索等畫家畫的動物作品,這些作品造型夸張,富有裝飾性。我引導學生講講畫家畫的動物和真實動物有什么區別,是用什么繪畫語言來美化動物,從而發現畫家們也是用點、線、面來美化動物。接著,我給學生們提出第二部分的任務,學學畫家給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穿上花衣裳。學生們事先收集了一些材料,我也提供給學生一些材料,我請學生自己進行選擇,然后請學生說說你打算怎樣使用這些材料,根據學生的講述,我出示了一些用這些材料表現的范例,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效果。為了進一步啟發學生的創意,我演示了用各種形狀的色塊裝飾小豬。在學生作品的展示上,我出示了一塊由海洋、陸地、天空組成的版面,請學生給自己心愛的小動物找到自己生活的領地。最后,講評板塊,我通過學生自己介紹自己的喜愛的動物,與自然科學知識融合在一起,突出學科的整合,同時,讓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我們一起來做個開火車的游戲。每個同學說出一種動物,講出它外形上的特征是什么,老師根據學生表述畫出動物特征。
小結: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進奇妙的動物世界。(出示課題:動物世界)再來仔細觀察一下不同動物的特征。
2.欣賞各種動物,突出動物特征。
小結:我們地球上大約生活著150萬種動物,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它們有的生活在寬闊深邃的.海洋,有的生活在陸地上的森林、草原、泥土中,有的喜歡自由自在飛翔在天空。
二、學生練習。
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呢?
出示要求:畫一個你最喜歡的動物,大膽畫出動物的特征,盡可能畫的大,撐住紙。
三、交流。
1.小組交流。畫的是什么動物?它有什么特征?
2.教師歸納小結。
小結:我們畫動物不是要畫得和真實的動物一模一樣,只要你能抓住動物的特征來畫,而且要把特征畫得很明顯,就非常生動。
四、圖片欣賞。
大自然非常奇妙,動物們不僅造型各異,而且它們有自己獨特的花衣服,豐富多彩的斑紋令人贊嘆。
1.創設視覺游戲:
考考你的眼力,猜猜這是什么動物?出示動物斑紋圖片(局部特寫),觀察身體花紋。
多媒體演示——動物身體與斑紋特寫切換
2.找特點。
形狀:點、線、面
3.畫家作品欣賞。
這是動物們原來的服裝,看看我們的畫家們,給動物們穿上了怎樣的花衣裳。
五、給動物畫穿上花衣服。
1.材料選擇。
看看我們收集的材料,你會選擇什么?打算怎么用?
學生交流
2.教師演示。
小結:無論你選擇哪種材料,都要利用好這張彩色紙的顏色。
色塊拼貼。
顏料。
六、學生制作。
作業要求:選擇材料。
運用點線面美化動物。
顏色深淺搭配。
七、展示、評價、交流。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自己心目中最美麗的動物。所有的美術作品都是來源于我們真實的生活,我們身邊的動物、人和事情,又和真實的不同,它比真實的更美,因為我們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和創造。所以要學好美術,我們首先要做就是要善于觀察生活,然后就是要大膽想象、表現。
八、拓展。
們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幫助小動物呢?
教學反思:
在構思本課的教學設計時,圍繞如何讓學生更有創造性的表現動物,我經歷非常激烈的思想斗爭。我原先設計的教學流程是:學生畫動物——教師講評小結畫動物的要點——欣賞動物的花衣裳了解特點——添畫花衣裳——添加背景突出主題——展示講評。按這樣的教學流程,學生們按真實動物的花紋進行美化。其中存在這樣的問題:1、以學生的經驗,對動物的外衣都已經比較了解,如果教師不講解動物的衣服特點,許多學生也能根據自己生活中、電視上、書上所見到的動物形象,添加花衣裳。2、學生對動物的表現不具有創造性。3、這個教學內容許多老師都上過類似的公開課,即使再改變還是換湯不換藥,如果再重復上一遍,缺乏創意不具有示范性不具有探討研究的意義。因此,我推翻了原來已經全部準備好的教學設計包括課件,重新來過。現在的教學流程是:師生共同游戲交流動物特點——欣賞動物世界視頻——學生畫自己喜歡的動物——交流小結畫動物的要點——游戲中欣賞動物毛皮了解特點——欣賞畫家們畫的動物——明確目標選擇材料——教師技術引領——學生創作——作業展示講評。通過這樣的設計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動物花衣裳的再創造上,使學生創造出富有個性的動物形象。
通過這節課的備課和實踐,我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了許多收獲。
一、我們對學生已有知識技能要有從分的認識,它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是否有效,了解學生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決條件。
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設計必須為教學目標服務。比如低年級孩子游戲是最好的學習手段,在這節課中我設計的游戲不僅僅是為了教學的導入和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這個師生互動的游戲,把動物的特點具體化形象化,同時把個人了解的知識與同伴們一起分享,可以啟發一些對動物不是很了解的同學發現動物的特點,為后面學生自己表現動物做好鋪墊。學生發現老師黑板上雖然沒有把整個動物都畫出來,卻能讓人猜到這是什么動物,說明動物造型的特點對表現動物來說是很重要的。
三、我們的學生原本都是富有個性的孩子,他們或理性活感性,他們擁有自己的繪畫語言和繪畫特色,如果一位教師教導出的孩子都具有同樣的風格,可以說是對學生創造力極大的抹煞,學生們的思維已經被禁錮,然而教師總是不由自主引導學生向相同的方向邁進,無論是教師的示范還是教師對優秀學生的表揚都對其他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要懷有一顆包容的心,要容忍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感。
四、教師示范的針對性。
在動物的造型部分,我沒有作具體引導,只是畫出動物的局部特點,如果我畫出動物的全部造型,或出示動物的造型,學生們都會去描摹,使動物的造型變得千篇一律,抹煞了學生的個性,沒有具體的形象,學生在畫動物的時候所有的思維都集中在自己對動物的感受上,在其記憶中搜索動物的形象,手腦并用,富有個性地表現。教師的示范在技術的指導上,比如學生不會使用顏料,教師必須演示、講解顏料的使用要點,很直觀地讓學生了解掌握這種方法。在試教時發現學生們會把整個動物造型全部都用色塊或其它材料鋪滿,是彩色紙失去了意義。在第二次試教時,我用自己的范作去引導,但是發現僅僅是看還是沒有用。于是在開課時,我一邊用語言強調,一邊直觀的演示,才使學生明白。
這節課的組織教學還存在問題。部分學生比較關注材料的使用,卻忽略了如何用好點、線、面去美化動物。這和學生平時缺少接觸這些材料的機會有關,對這些材料充滿好奇,有這么多材料可以選擇,什么都想試試,分散了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