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小超市玩法篇一
一、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習慣和能力。
2、讓幼兒體驗到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3、滿足幼兒與不同年齡同伴交往的需要,擴大幼兒的接觸面,并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二、活動時間:
每天早晨7:30—8:30(由于幼兒入園時間比較早,冬季為8:00—9:00)
三、活動準備:
1、運動環境: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合理布局,完成幼兒園混齡運動區域的場地設置圖。
2、運動器材:包括器材的采購添置,保管整理,擺放使用等一系列環節的職責明晰。
3、人員安排:運動器材的管理人員、值班人員安排,運動場地的負責教師的安排,4、各游戲負責人負責:游戲材料、游戲材料擺放、游戲名稱牌。
四、活動程序: 1、7:20—7:30各游戲負責人在游戲位置等待幼兒,活動器材準備到位,準備游戲。2、7:30聽音樂全體教師幼兒集中到操場,幼兒自由選擇活動項目,教師負責指導。幼兒每參加一項活動由負責老師為其佩戴本項活動標志。3、8:30音樂響起,幼兒結束活動進班入廁、喝水,準備做早操,小班幼兒先做操,大班幼兒幫助老師收拾器材。
五、活動區域及場地安排:
我園是一所農村幼兒園,戶外場地比較大,教學樓前有東西兩大塊塑膠場地,西邊塑膠場地邊還有一個大沙池和水池,教學樓西側有一塊水泥地,教學樓后面有一條近2米多寬的水泥道和一些草坪。根據我園戶外場地的分布,我設計了平衡區、投擲區、走跳區、鉆爬區、車類區、攀爬區、球類區七大區域。
平衡區、投擲區、走跳區、鉆爬區這四個區域設在西邊的大塑膠場地上,由西向東擺布;車類區、攀爬區設在東邊的小塑膠場地上;球類區設在教學樓西側的水泥地上。
平衡區設在沙池旁邊的最西邊的塑膠場地上,沙池里埋有木樁,走大小不一的木樁也可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材料有:塑料梅花樁(大號),旺仔牛奶瓶自制的梅花樁(小號),梯子(用裝有稻殼的麻袋把梯子墊起來,形成不同的高度,幼兒在上面來回走動)、平衡木、沙包(幼兒根據能力自由選擇頂沙包走)。
投擲區緊靠著平衡區設在西邊塑膠跑道上,材料:沙包、投擲板(小動物身體形狀,中間有個洞做為投擲點)、貼有大灰狼的小椅子、軟布飛盤、自制的紙飛盤、套圈。設置在跑道上,可以讓幼兒很快找到投擲的起點線,達到投擲訓練的目的。
走跳區材料:呼啦圈、紙棍、跨欄、自制的小腳印、輪胎(可滾可跳)、跳繩(可讓幼兒練習跳繩,也可擺放成不同的形狀單、雙腳跳)、高蹺。
鉆爬區材料:軟墊子、塑料拱形門、鉆圈。走跳區和鉆爬區材料擺放時可連接起來,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各區有老師負責專門指導。)
車類區材料:四輪車、獨輪車、滑板車等。攀爬區材料:攀爬網。
球類區材料:皮球、足球網(擺放在教學樓后面的草地上)、投籃架、自制的保齡球、紙球、紙棒。
幼兒園小超市玩法篇二
活動時間:2012年9月29日下午2:30 活動地點:內操場 活動主持:xxx
xxx
設計意圖: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總是會勾起離家的每一位中國人對家的思念之情。在這一天,大家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愿望,如:掛燈籠猜燈謎,賞月,吃月餅聚餐等等。
《指南》中提到:欣賞、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性,有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了解一些接觸到的多元文化。如:民間習俗、參與民間節日活動等。幼兒園的孩子對于過節是非常開心的,他們已經從純粹的玩,逐漸意識到節日的不同含義和人們不同的慶祝方式。同時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中沒有兄弟姐妹,單元式住宅使鄰里幼兒很少有與異齡伙伴交往的機會和條件,致使許多幼兒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為使孩子在情感上和社會交往上得到發展。彌補獨生子女家庭的不足,促進幼兒良好性格的養成。特以“中秋節“為切入點設計了本次“大帶小”聯誼活動。我們想通過本次活動,使每一位孩子在看看、說說、唱唱、講講、吃吃的過程中了解節日的由來,體驗過中秋節的快樂。活動目標:
1、通過“大帶小”活動,讓大班幼兒體驗長大了的自豪感和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的責任感;讓小班幼兒體驗幼兒園集體活動的愉悅和來自哥哥姐姐的關愛,愿意參加活動。
2、了解 “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民俗,體驗過節的快樂。活動準備:
1、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資料,幫助幼兒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幼兒自備月餅或水果一個
3、提前準備好幼兒的表演節目
4、做好幼兒活動中的安全教育及作為哥哥姐姐在活動時擔負的責任
5、活動前通過張貼海報、制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6、背景音樂準備:《爺爺為我打月餅》、《明月幾時有》、《靜夜思》等。活動過程:
一、哥哥姐姐幫弟弟妹妹穿衣服
二、找一找
教師帶班上孩子到操場集合,引導大班孩子主動找個小班弟弟妹妹做朋友,相互介紹,認一認、聊一聊。鼓勵小班幼兒大方地與哥哥姐姐交談。
三、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鼓勵大班幼兒向同伴介紹中秋節的來歷。(教師小結)
四、節目表演
幼兒分別表演節目
1、大班組兒歌《中秋節》
2、大一班舞蹈《吉祥》
3、小一班古詩串燒《靜夜詩》等
4、大二班律動《開學第一課》
5、大四歌曲《我有一雙小手》
6、小二班兒歌串燒《拉大鋸》等
7、小三班音樂律動《大拇哥》
8、大三班歌曲《拉拉勾》
9、小四班歌曲串燒《猴子與鱷魚》
10、大三班手語《讓愛傳出去》
11、大一班歌曲表演《禮貌歌》
12、大二班歌舞表演《藍藍的天》
五、分享活動
1、由保育老師和家委會成員事先將月餅、水果洗、切好,完成桌面消毒工作。
2、品嘗切好的月餅和水果:請哥哥姐姐帶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并邀請家長手拉手一起去品嘗好吃的月餅和水果。
3、提醒幼兒整理好吃剩的瓜皮果殼,保持幼兒園環境整潔。(月餅、水果如有剩余,請家長帶回。)
附:安全預案
1、活動前教師事先給幼兒講活動中的注意事項,提高幼兒安全意識。
2、活動前做好其他安全準備工作,例:場地安全隱患的排查、活動環節過渡時的安全組織等。
3、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在老師視線范圍內,教師對本班幼兒進行觀察、指導,及時提醒、阻止幼兒不安全行為。
4、幼兒洗手、入廁等活動必須在老師陪伴下進行。
2012年9月25日
幼兒園小超市玩法篇三
一、活動背景
體育活動是學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制定體育活動方案,開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體育運動,以期發展學生的走、跑、跳躍、投擲等基本動作和運動技能。明確指出:“學校的運動要強調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要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積累運動經驗,體驗運動樂趣;強調學生體質的增強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把對學生運動中的運動興趣培養、良好性格培養、自主精神的培養視為培養學生良好素質的中心環節。”那么根據我校前期的高年級組內的混班區域活動和低年級班級集體運動為基礎,計劃實施全校性、全員性的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把大中小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放在同一個空間內通過“大帶小、小促大”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彼此間相互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學習,自主地進行各種體育運動和游戲。這種異齡學生間的互動互助運動與協同游戲的方式能夠滿足學生與不同年齡同伴交往的需要,擴大學生的接觸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習慣和能力,并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為形成積極健康的身體與個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活動目標
1.【學生】:激發運動的興趣,好運動,敢運動,會運動;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能力和意志品質,有健康的體魄和個性。
2.【教師】:更新體育課程觀念和教育行為,創設快樂運動的環境,自己會玩,能帶孩子更好地玩,從而建立良好的師幼互動,促動學生的運動發展和健康成長。
3.【校】: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以豐富有效的案例研究完善校所情境化體育課程理念,促成學生健康活潑的發展目標。
三、活動準備 1.運動環境:利用學校戶外活動場地,完成學校混齡運動區域的場地設置圖。此外活動的時間安排,音樂的調整等。2.運動器材:包括器材的采購添置,保管整理,擺放使用等一系列環節的職責明晰。
3.人員安排:運動器材的管理人員、值班人員安排,運動場地的負責教師的安排,輪換制度等。
4.理論學習:體育學科組相關知識理論的傳達和集體學習。
5.準備適應:學生、教師、生活老師的場地適應,活動形式的適應。為期兩周的適應調整。
四、注意事項
我們將進行全校的戶外活動混齡運動模式。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次新的嘗試,混齡運動模式的探索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和支持,也需要大家做好充分的準備。現將具體的準備事項告知如下:
(二)前期準備 1.教師準備
(1)做好思想準備工作。混齡運動模式后,對于教師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需要教師做好充分地思想準備工作。
(2)發揮自己所長,做好本職工作。我們會將老師們分配到發展學生各種運動技能的區域中去,不同年齡段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活動內容,促進學生的發展。
(3)最好是能夠將自己所在區域的活動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做到心中有數,從而使我們的活動開展的更有意義和價值。
(4)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保教結合。由于全校學生混齡,所以教師在區域活動過程中,要更加關注到本區域內學生的運動情況,及時進行保教工作。
(1)認知層面。
*了解混齡運動模式的真正含義,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教師可以進行多方面的宣傳,讓孩子真正地了解混齡運動的含義——可以自行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內容,自主游戲,而不是簡單的機械被動接受。
*知道混齡運動中各個區域游戲的活動內容、玩法以及注意事項。在混齡前期,由于孩子還不是很了解,所以需要教師,將各個區域的發展內容、玩法以及注意事項等與學生進行深入地討論,讓學生自己制定本區域的游戲規則,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并接受。
*自己能夠知道熱了穿脫衣服;出汗了擦毛巾等。
(2)行為方面
*對于大年齡段的學生來說:要發揮大哥哥大姐姐的作用,在活動過程中踐行“大帶小”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社會性交往的能力。
*能夠嚴格地遵守各個區域中的游戲規則,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游戲規則意識。
*能夠幫助該區域內的教師收拾器材,并及時地將器材送回家。保證器材的有序。
*在活動過程中,能夠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擦毛巾;遇到困難時能夠知道請老師幫忙。
*在活動過程中,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同伴的安全。3.器材準備
(1)該區域內的教師,能夠根據自己創設的游戲內容進行器材的組裝,最好是能夠提前將所需器材告知大家,保證器材的有序使用。避免出現器材混亂的局面。
與本班學生講清楚集合的地點:
(三)注意事項
1.人員安排:體育組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各個區域的教師人員名單,請大家根據名單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做好本職工作。
2.教師必須讓每個學生作息時間,使學生明白時間安排,尤其是戶外活動的調整,使學生清楚自己所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事項與流程,同步加強安全提示。(這將與我們的考核制度掛鉤)
3.如遇磨課、教研等重大活動時,請需要參加的教師一定要提前做好相關的協調工作,因為,你一個人的離開意味著全校的變動。
建議:校所最好能夠將磨課、研討等重大活動安排在合適的時間內。
4.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如有安全隱患存在,請老師們立即上報。
5.對于平衡區、跑跳區、鉆爬區內的教師們,要提前與同伴商量好自己區域內的器材,從而保證器材的有效使用,保證區域的順利開展。
混齡的探索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和配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明天會更好
幼兒園小超市玩法篇四
在十一月份“我要去秋游”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超市購物活動特別喜愛。在超市購物活動結束后提出了“錢幣上的面額怎么看”,“超市中商品價格標簽怎么看”。“電腦小票上的數字是怎么回事”等問題;并希望在老師的幫助下獲得答案。這時、孩子們向我們提出,在我們班辦一個自己的小超市。我們為了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主性,決定這個超市的籌備、建設過程將完全在孩子自己的意愿下進行。并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逐漸發現象“商品分類、制定區域標志、定商品價格、使用錢幣”等等問題后,我們再在活動中一步一步的把關于數學的知識滲透給孩子們。
第一階段——《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老師的設想:在這個階段我們將引導孩子回憶永輝超市中的商品有哪幾類,每一類中有哪些商品;并讓孩子帶著記錄表到永輝超市里選擇一類自己喜歡的商品進行記錄。再和同伴共同交流、分享記錄結果,在評選中發現自己記錄的錯誤和不足;同時通過自主分工也明確了自己究竟該為超市準備哪些“商品”。
水彩筆,圖畫紙。
1。讓家長利用晚飯后的時間以旁觀者,協助者的身份,帶孩子前往永輝超市,讓他們對自己喜歡的一類商品進行詳細的記錄。在他們出現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
2。引導孩子們自己制定出幾個標準,評選出最好的記錄表,再以這幾張表為標準來準備商品。
3。盡量幫助幼兒準備超市所需的實物或材料,以保證活動能夠順利地開展下去。
孩子們的記錄基本正確,每組孩子根據三個標準選出了一張他們認為最好的記錄表,并能按照記錄表來準備東西。下次活動可讓孩子學習安排場地,材料擺放商品。
第二階段——《布置我們的超市》
老師的設想:在這個階段、老師將引導孩子通過討論、嘗試,合理地按商品的用途、名稱等特征進行層層分類,并選擇適當的材料裝放商品;最后為每一類商品設計制作標志牌,掛在相應的一類商品處,初步創建起孩子們自己的超市。
各類商品若干,盤子、籃子、架子、柜子、盒子、衣架、繩子等若干。
1、展示
幼兒為超市準備的商品。
2、引導幼兒劃分超市各“商品區域”。
3、交代布置,整理的要求;
如:超市里的服裝是怎樣擺放的?應該選擇什么?
怎樣擺放能讓顧客既整齊,又容易找到。
4、幼兒分組自由選擇貨架、籃子、盤子等布置超市。教師觀察幼兒思考、擺放情況,適時介入,引導幼兒及時調整。
幼兒園小超市玩法篇五
20xx年10月29日
愛尚超市
中1班部分幼兒;兩名教師;兩名保安。
1.認識超市的服務人員,了解他們的工作特點。
2.學習購物,并能夠在超市的工作人員提醒下,嘗試獨立進行購物,提高自主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處理好陌生人的禮物誘惑,提高自己獨立性與社會實踐技能。
3.懂得在超市要遵守公共秩序,并使用自帶購物袋,有環保意識。
1.物質準備:相機,幼兒每人五元人民幣,人手一個購物袋。
1.認識各種常見的蔬菜、肉食和水果
(1)了解相關的蔬菜名稱和外形特征。
(2)引導幼兒通過認識蔬菜、肉食和水果,激發幼兒愛吃蔬菜的欲望。
2.社會實踐活動“我來購物”
(1)提前給幼兒提出要求,注意活動安全。
(2)認識超市的服務人員,了解他們的工作特點,并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認識售貨員、保安、收銀員,并了解他們的工作特點。并且能夠按照他們要求進行活動,懂得遵守超市的公共秩序。
(3)組織幼兒參加購物活動,要求幼兒在老師的提醒下,進行購物活動。(將幼兒按照每組5~6人進行分組活動,最后集中在收銀臺進行結賬)
(4)結賬時提醒幼兒使用帶來的購物袋,培養環保意識。
1.教師組織好幼兒活動,保育老師照顧幼兒逛超市的護理工作。
2.教師對幼兒進行逛超市前的活動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注意幼兒的言行文明,提醒幼兒有禮貌。
4.逛超市時要做到井然有序、不推擠、不打鬧。
5.逛超市結束時清點幼兒人數,確保幼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