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廉潔書籍的讀后感篇一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局黨組專門組織閱讀了《警鑒》、《鏡鑒》等廉政書籍,書中對一些腐敗案件進行了部析,讓人深思,發人深省。那些領導干部哪一個沒有一段輝煌的人生經歷,他們都有過奮斗、有過拼搏、有過遠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而且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最后卻因偏離人生的正確航向,將所有的人生積淀和大半生的奮斗成果,付諸東流,最終淪落到身敗名裂與家破人散、身陷囹圄的下場,從人生的頂端跌落到最低谷,勾勒出一條條病態的人生曲線。
作為一名司法行政系統的黨員干部,要堅持警鐘長鳴,時刻用黨員領導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牢記廉政準則和“八項規定”上級廉政要求,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正確看待手中的權力,以謙虛謹慎的態度把好“四大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一是把好情感關,謹防事隨情遷。“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領導干部也有親情、友情、鄉情等人之常情。然而,有些情誼并非真情,而是借“情”之名,圖“利”之實。倘若把握不住用情的度,傾心于情,最終必為情所困、為情所害。因此,在對待復雜的人情關系時,一定要把握好“度”,在堅持基本原則問題上要不為親情所動、不為友情所移、不為鄉情所戀、不為美色所迷,以黨員干部的高風亮節和浩然正氣,將“圖利之情”拒之門外。
二是把好思想關,謹防自腐蛻變。許多鑄成大錯的領導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墮落罪惡的過程時,普遍反映出一點,就是從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利益開始,僥幸過后,私欲膨脹不斷誘發,拒腐防變的警惕性逐步瓦解,不顧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原則,降低了標準,放松了要求,一步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經驗告訴我們,“終身之名節,千秋之芳穢,只系于一念之消長,一息之依違”。黨員干部一定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養,牢筑思想防線,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標,勤政為民,自警自律,從根本上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長城。
三是把好名譽關,謹防好大喜功。名利害人,名譽關是黨員干部最難把握的一環,“名”之害也最難防范。古往今來,有多少有為之士在名利面前折戟,為了子虛烏有的“清名”而變得虛假。所謂“東來西去皆為名,南來北往都是利”,名利坑人害人,使人失去了人性,但人們渾然不知,為爭名奪利而獻身,既可悲又可嘆!我們在對待名譽地位方面,應該以淡泊的心態,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坐標設定在立足本職的事業中,克服好大喜功的心理,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清醒地認識到,個人的進步是組織培養、關懷的結果,取得的成績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居功不自傲,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
四是把好興趣關,謹防失足落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黨員干部也不例外。然而,若恣意放縱自己對興趣、愛好的追求,就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人生路上諸多誘惑,越是位高權重,面臨的誘惑就越多,這些誘惑或將人引入一世蹉跎之途,或將人導入腐化墮落之淵。
總之,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一心為公,公私分明,堅持經常學習,時常反醒自身,打牢思想基礎,筑嚴思想防線,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爭做一名讓黨放心、群眾滿意的黨員干部。
廉潔書籍的讀后感篇二
“要是你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么愉快呀!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這是是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的內容。高爾基在信中教育兒子要做一個留給人們美好東西的人,也就是做一個樂于奉獻的人。偉人的話振聾發聵,不但對學生有教育意義,對于我們每個成人也有很大的啟發。作為教師,更應該從中獲得教益:要做一個廉潔的教師,要做一個樂于奉獻的教師。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執教,持儉守節,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的這種高尚的人格魅力,為學子們所敬重,為學子們所效仿,成為中國現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這種廉潔從教的作風,所產生的道德影響力,深刻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學生在敬仰中,默默地產生著思想和行為的自我激勵、自我修養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師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檢點,做事粗糙,責任心不強,對學生沒有愛心,為人不廉不潔,則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作用,使學生產生對人、對事、對社會的不信任感,甚至對未來失去信心。
為師不廉,師道必壞,師道壞則必誤學子。因此,為人師必須要加強自身修養。"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這是為師立教之根本。教師廉潔我覺得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是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堅持大義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錢、名利的誘惑,拒腐蝕、不取不義之財、非法之利,不貪受學生及家長的財物,不貪占集體與他人的財物,不沾染社會上的不良惡習,始終以廉潔的道德品行為學生與世人作出表率。第二是公正執教。廉潔從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采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第三是廉潔自律,潔身自好。教師廉潔從教,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認真學習科學理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師德修養,養成廉潔自律、潔身自好的習慣。從小事情做起,不取一點一滴的不義之財,不索一針一線的非法之物。要長期堅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師廉潔自律的形象成為無形的教育力量。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無論在什么場合,是否有學生在場,是否與學生交談,都要時刻不忘自己的教師身份,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切實做到嚴以律已,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動學生、帶動學生,共創良好學習氛圍。不僅如此,作為教師還要時時刻刻注重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堅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體現出真善美的形象,用一個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師形象去影響學生,熏陶學生,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進而促進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工作的“園丁”,一定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為人師表,自覺抵制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做一個廉潔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廉潔書籍的讀后感篇三
古人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警示片通過反面典型案件揭示和反面典型人物的懺悔再現違法違紀情景,引人深思,給人警醒。
一要戒貪戒慎。落馬干部從“好同志”淪為“階下囚”,本質上是沒有管住內心、管住自己、管住家人,每一個腐敗的故事都是從廉潔意識的淡漠開始的。以案為鑒,我們必須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在權力面前始終保持初心,低調做人,低調處事,利用權力把事業做大,在權力面前把人做“小”。
二要少欲清心。落馬干部很多都是從基層一線提拔上來的,本應更用心用情地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但是隨著職務的升遷,手中的權力開始服務于私欲、享樂和虛榮心。知足常樂勿忘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把心思放在改善民生和謀劃發展上,摸實情、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
三要堅定信念。習總書記曾強調:對黨忠誠是最重要的紀律。沒有了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也就失去了規矩意識、紀律觀念。每一名黨員干部要不斷加強自身黨性修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記宗旨,努力實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抱負。
廉潔書籍的讀后感篇四
古人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警示片通過反面典型案件揭示和反面典型人物的懺悔再現違法違紀情景,引人深思,給人警醒。
一要戒貪戒慎。落馬干部從“好同志”淪為“階下囚”,本質上是沒有管住內心、管住自己、管住家人,每一個腐敗的故事都是從廉潔意識的淡漠開始的。以案為鑒,我們必須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在權力面前始終保持初心,低調做人,低調處事,利用權力把事業做大,在權力面前把人做“小”。
二要少欲清心。落馬干部很多都是從基層一線提拔上來的,本應更用心用情地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但是隨著職務的升遷,手中的權力開始服務于私欲、享樂和虛榮心。知足常樂勿忘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把心思放在改善民生和謀劃發展上,摸實情、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
三要堅定信念。習總書記曾強調:對黨忠誠是最重要的紀律。沒有了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也就失去了規矩意識、紀律觀念。每一名黨員干部要不斷加強自身黨性修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記宗旨,努力實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抱負。
《清正廉潔》讀后感
廉政書籍讀后感3000字
本文來源:
廉潔書籍的讀后感篇五
我們支行在八月份組織全體員工學習了銀行案件警示教育學習,其中還觀看了一些案例錄橡,真象書的名字一樣“代價”實在太大了,農行的代價,員工的代價足以讓每個人痛心疾首。通過這些案例的學習,能促使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平時的小事上在心中筑起“防火墻”。
錄像收集了近幾年來全行發生的幾個重大典型案例,通過講述分析具體的事例,詳盡地描寫了案件的經過,深刻地剖析了案件的成因,同時也揭示出那些曾經同我們一起并肩工作的同志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我覺得這樣的學習非常及時,有很強的真實性,對我們全行員工有很強的警示作用。沉重的代價是強烈的警示。發生案件不但會給銀行造成重大資金風險和損失,還會嚴重損害銀行的形象;發生案件,不但要嚴懲銀行內部的涉案人員,還要追究相關經辦崗位,管理崗位和領導崗位人員的責任;發生案件,還會對一部分員工的家庭親情造成傷害。無論案件對銀行造成的損失,還是對員工造成的傷害,都令人為之惋惜。反思這些案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既有對基層領導人監管不力的問題,又有業務管理工作基礎薄弱的問題。
“十案十違章”。有章不循,違章操作,是發生案件的最主要原因。從案件中暴露出的問題看,許多案件中支行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內控管理比較混亂,相互制約關系被破壞,導致在業務操作過程中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的問題嚴重.由于該行帳戶管理制度執行不嚴,印章和操作員密碼管理不善,重要空白憑證管理混亂,支付結算制度落實不到位,致使員工參與詐騙,挪用銀行資金得逞。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員工責任意識,風險防范意識,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簡單聽信,盲目服從,互不設防,不能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客觀上為犯罪分子提供了機會。
付出這么大的代價,這與平時的思想意識、工作習慣和規章制度的落實是分不開的,老在一種工作狀態下,思想一旦麻痹就讓心懷不軌的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我們的規章制度制定的很全面,很細致,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在實際執行中就打了折扣,沒有了風險防范意識,法制意識更是淡薄,在具體細節上處事的原則性不強,置制度于腦后,違章操作才付出了如此代價。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不法分子雖然功于心計,驚心謀劃,蓄意欺騙。從內部看,是銀行在經營管理上存在著許多漏洞,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在作案的每一個細節中,如果能把規章制度放在首位,在某個細節上就能把漏洞堵上,就不會造成如此重大的“代價”。
十案十違章,而每個案件的發生都堪稱違章大全,一是違規混崗、串崗、會計崗位分工不明,職責不清。嚴重的混崗、串崗使每個作案人都能渾水摸魚,使防范嚴密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對內部人員作案起不到最后把關的作用。雖然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都有,并且印成了本子,也上了墻,但嚴格執行還不夠,更多的時候是學制度、“找制度”、“補”制度,實際上執行時又是另一套,導致制定規章制度和實際操作執行上存在“兩張皮”現象。因此,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更重要,要從操作和管理環節,一個制度一個制度的落實,加強監督、檢查和學習,切實保障每一位員工都能做到有規必依,按章辦事,合規操作。
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