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要求各民族擁抱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和交流。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推動民族關系和諧發展的基礎。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
福州導游詞篇一
三坊七巷不僅以她的古建筑聞名于世,她還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讀書的優良傳統,科舉之盛,在全國也屬罕見。南宋學者,被稱為與朱熹、張軾齊名的東南三賢之一的呂祖謙,在福州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舊弟兄。最憶市橋燈火靜,巷南巷北讀書聲。”這首詩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動寫照,說明了福州讀書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讀的生動景象。
“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的的見證;“三坊七巷”是閩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結晶;“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薈萃的縮影。它記錄了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立國的史實,記錄了宋末端宗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稱帝的經歷。它吹灑著辛亥革命的風雨,傳播著北京“五四”運動在福州的影響。這些坊巷內曾經居住過上百名高官顯貴、學者名流,唐學者黃璞,宋理學家陳襄、晚唐詩人陳烈、狀元鄭性之、明抗倭名將張經、清巡撫沈葆楨、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等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過,還有黃花崗烈士林覺民。說到林覺民我們不能不提到他的《與妻書》。林覺民犧牲后,全家為了避禍匿居在光祿坊早題巷一處許家院宅。一天晚上,有人悄悄地將林覺民寫給父親及妻子的遺書塞進門縫,林覺民的妻子一直將這封信珍藏到辛亥革命福州光復后。這一如詩如畫的名篇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不僅表達了夫妻間深深的歉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達了“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謀永?!钡母锩窈蛡ゴ笄閼?,激勵了千千萬萬的熱血青年。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與妻書》中也十分細膩地表達了烈士對故里“三坊七巷”的眷戀之情,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屋,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看到這,我們怎能不為烈士犧牲前對親人和美麗家園----“三坊七巷”深深眷戀之情所震憾呢!誰沒有親人,誰沒有自己的家園?可林覺民卻英勇奮戰,在負傷被擒受審時仍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富強則吾死瞑目矣”,這就是革命者何等博大情懷!
“最憶市橋燈火靜,巷南巷北讀書聲”,讓我們再一次感悟到故鄉“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對我們的培養和熏陶。
福州導游詞篇二
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大家好(大聲)!歡迎各位到武夷山觀光旅游!首先來個自我介紹,我姓笑,笑死人的笑,大家叫我笑死人就可以了。為我們開車的師父姓黃,黃鼠狼的黃,對不起黃師父(對著司機說),和大家開個玩笑,請別介意,是黃金的黃,各位叫他黃師父就好了。這幾天你們在武夷山的食、住、行、游、購、娛就由我和黃師父來安排。若有什么要求或特殊的要求都可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會盡力而為的。
接下來我為各位簡單介紹一下武夷山市和武夷山風景區的概況: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獲得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批準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全市總面積2798平方公里,境內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國家旅游度假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一類航空口岸,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
福州導游詞篇三
三坊七巷景區位于千年古城福州市中心,占地面積約40公頃。三坊七巷最早形成是在西晉308年,建筑格局形成于唐天復元年代(901年),繁榮于明清時期,至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以南后街為中軸,向西伸出了三個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向東伸出七條巷(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排列整齊,縱向有序,形成“魚骨狀”傳統街巷格局,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為“三坊七巷”。歷經千余年來,仍完整保留著唐宋遺留下來的坊巷格局,這在全國范圍內都極為罕見,被譽為“里坊制度活化石”;現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00多座159處,包括國家級9處,省市級19處,歷史保護古建筑131處,文保單位眾多,集中程度堪稱全國唯一,被我國建筑學界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不僅如此,三坊七巷還是歷代名人聚居地,在這不足40公頃的土地上曾先后走出歷代名人達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現出了林則徐、嚴復、林覺民、冰心、林徽因、沈葆楨、陳寶琛等一大批對中國近代史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也因此而獲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的美譽;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領略三坊七巷歷史神韻和閩都文化的精髓。
大家所看到的這是一座居住著近現代兩位名人的故居,一位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另一位就是著名的女作家謝冰心。林覺民是辛亥廣州起義杰出代表人物,林覺民遇難后,臨時知縣的岳父陳元凱連夜托人到福州告知此事,全家為避禍搬到光祿坊的早題巷。后來,謝冰心的祖父謝鑾恩買下了這棟舊居。
說到林覺民我們不能不提到他的《與妻書》。這一如詩如畫的名篇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不僅表達了夫妻間深深的歉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達了“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謀永?!钡母锩窈蛡ゴ笄閼?,激勵了千千萬萬的熱血青年。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三坊七巷的主入口牌坊。福州三坊七巷不僅僅是三條“坊”和七條“巷”,還有一條聞名遐邇的南后街。在南后街中我們可以看到福州的三寶,福州的脫胎漆器,牛角梳和油紙傘,還有福州著名的壽山石和軟木畫,各色各樣的福州小吃。
各位團友!走過了楊橋路,我們首先來到左邊的這條巷就是七巷之一的郎官巷。為什么這叫郎官巷呢?北宋有個叫劉濤的人,他是郎官,他的子孫皆為郎官,所以叫此巷為郎官巷。接下來請大家參觀嚴復晚年的居所——嚴復故居。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人物的杰出代表。嚴復還擔任過北京大學、上海復旦公學校長等職。嚴復譯述《天演論》。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黃巷,歷史上出現了衣冠南渡,八姓入閩,其中較大的一支黃氏家族入閩后,聚居于此,開始有了黃巷的地名。該巷以小黃樓著稱。
我們來到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錦坊。衣錦坊最早的名字叫“通潮巷”,是三坊七巷中最靠近福州西湖的。據說,當年西湖的湖水與巷子里的溝渠相通。衣錦坊的水榭戲臺20xx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憶市橋燈火靜,巷南巷北讀書聲”,讓我們再一次感悟到故鄉“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對我們的培養和熏陶。
各位團友,“三坊七巷”的講解就到這里。我們集合的時間是×時×分,各位朋友可以在附近自由活動、照相,我們準時在這里集中上車,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福州導游詞篇四
武夷山風景區是1982年國家首批的重點風景名勝區,近年又被評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地,也是我國僅有的四處之一。景區境內方圓70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境內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和一條碧綠清透盤繞山中的九曲溪。古語有云“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峰翠插天”?!傅氖潜环Q為武夷山的靈魂的九曲溪,也是我國名山中不可多得的風景游覽區。“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跋骶徘鸀a云液,山光倒浸清漣漪”,“一溪貫群山,清淺縈九曲,溪邊列巖岫,倒影浸寒綠”。古人的詩句概括地勾畫出了九曲溪的秀麗輪廓?!傅氖侨澹缬斜环Q為福建省的標志,而且有著美麗傳說的玉女峰和大王峰等等。大家聽到這不禁會想問我:武夷山景區真的有三十六座山峰和九十九個巖石嗎?說實話連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武夷山人都不知道,其實‘三三’‘六六’‘九九’是道家(道教)的術語。武夷山不僅是道教的發源地還是朱子理學的推廣地,早在漢代,武夷山就被朝廷冊封為天下的名山大川,并成為歷代名士和禪家的盤桓之地。在景區的懸崖絕壁上,有距今近4020___年的“架壑船棺”、“虹橋板”等,還有大家所熟知的臥薪嘗膽越王勾踐的都城“城村古漢城遣址”。武夷巖茶也與武夷風光一樣享譽天下,明末清初,烏龍茶首先在武夷山問世,武夷山成為烏龍茶的發祥地。有著名的‘大紅袍’大家應該有聽說過吧?在英語單詞bohea就特指武夷紅茶,也是用武夷山方言的‘武夷’來譯音的,英國人最早喝的就是武夷紅茶,他們懂得喝茶可是全靠武夷山哦。據考證,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
好了今天只能給大家簡單介紹到這,因為我們已經到了所下榻的___賓館,___賓館座落于武夷山渡假區內,離各個景區都只有幾分鐘的車程。而且也渡假區內也是購武夷山特產的好地方。那現在和各位安排一下這幾天的行程:明天早上安排各位游覽武夷山的第一勝地‘天游峰’,下午乘坐竹筏游九曲溪。后天早上安排水簾洞,下午游覽天下第一大的一線天和虎嘯巖。后天的明天去武夷山的自然保護區和東南大陸第一高峰黃崗山。請各位明天早上穿運動鞋或平底鞋,特別是女士們不要為了漂亮想引起男生的注意而不聽我話哦!因為我們明天要登山。現在大家下車,明天早上7點叫床,呵呵!是叫早啦!7點30分用餐,8點出發。祝各位做個美夢,男士們夢到玉女,女士們就夢到大王。
福州導游詞篇五
青云山民俗游樂園占地3000畝,是國家首批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國際風箏都――濰坊市南30公里,是一處突出民俗文化特色,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度假、購物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游景區。游樂園依托青云山自然地貌,建有江南秀色、民族風情、野生動物、休閑娛樂、齊魯民俗和桃花源六大功能區。
游樂園氣候宜人,植被豐富,三季開花,四季常綠。園內山水環繞,景色秀美,如詩如畫。
游樂園具有濃郁民俗特色的娛樂活動異彩紛呈。民族歌舞、民族婚俗、地方戲曲、縣官審案等表演將南北風情展現的淋漓盡致,上刀山、下火海、斗雞、斗羊、斗馬、飛車走壁等表演,驚險刺激,扣人心弦。騎馬、射箭、蕩秋千、扎風箏、印年畫、打鐵、織布等參與性項目令游客樂不可支,流連忘返。青云山民俗游樂園已成為中外游客理想的天地。
福州導游詞篇六
青云山位于安丘城東,是沂蒙山余脈。東北西南走向,半繞安丘城。山體起伏,地貌原始。山頂有旱不涸、澇不溢的安丘“八大景”之一的海眼井。接云寺、觀星臺、攬月塔遺址亦尚在。青云山民俗游樂園占地3000畝,是國家首批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國際風箏都dd濰坊市南30公里,是一處突出民俗文化特色,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度假、購物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游景區。游樂園依托青云山自然地貌,建有江南秀色、民族風情、野生動物、休閑娛樂、齊魯民俗和桃花源六大功能區游樂園氣候宜人,植被豐富,三季開花,四季常綠。
園內山水環繞,景色秀美,如詩如畫。具有濃郁民俗特色的娛樂活動異彩紛呈。民族歌舞、民族婚俗、地方戲曲、縣官審案等表演將南北風情展現的淋漓盡致,上刀山、下火海、斗雞、斗羊、斗馬、飛車走壁等表演,驚險刺激,扣人心弦。騎馬、射箭、蕩秋千、扎風箏、印年畫、打鐵、織布等參與性項目令游客樂不可支,流連忘返。青云山民俗游樂園已成為中外游客理想的天地。山水園林區:山環水繞、碧波蕩漾:橋亭廊榭、錯落有致;茂林修竹、翠綠欲滴。
民族風情區:集西南、西北少數民族風情于一體,盡顯邊陲風光的美麗、邊寨風情的神秘。齊魯民俗村:以一個清末村落的形式展現了齊魯大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俗。休閑娛樂區:現代化的游樂設施與園林景觀完美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老少皆宜,其樂無窮。
福州導游詞篇七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西湖公園,它位于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載,晉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筑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相接。后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辟地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臺、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復道,便于偕后宮游西湖。西湖成了閩國王朝的御花園。此后漸成游覽區。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在湖上建澄瀾閣,并品題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鐘、湖心春雨、澄瀾曙鶯。民國三年(1920__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辟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多次撥款修繕、擴建,特別是20__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擴建舊景點,經修復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復整妝,湖復易容”,神采頓開。西湖現在總面積約45公頃,水面面積約30公頃。它通過柳堤橋、步云橋、玉帶橋、飛虹橋,把西湖中的開化嶼、謝坪嶼與窯角嶼連成一個完整的游覽景區。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詩廊、水榭亭廊、鑒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各位游客,大家現在進入大門看到的就是仙橋柳色(柳堤):原堤建于1930年,寬8米,長139米,中段為橋,即仙橋。1985年拓寬堤面為18米,堤邊有石欄桿,并種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春來佳日,柳絲泛綠,桃花似火,遠望如湖中錦帶。1994年改仙橋為拱橋,寬lo米,長36米。
現在我們來到紫薇廳。紫薇廳在開化嶼南,始建于1920__年,以四周廣植紫薇而得名。1952年重修,磚木結構,現為公園服務部。
各位游客,大家現在到的是位于開化嶼(又名小孤山)中央的開化寺。此寺建于北宋景祜四年(1037年),為公園最古老的建筑物。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資重建?,F有建筑為清康熙四十四年(1720__年)總督金世榮重建。中為正殿,后為禪堂,兩翼系鐘鼓樓,左為客寮,右為方丈室。寺內昔有“十八娘”荔枝,頗負盛名。宋蔡襄《荔枝譜》云:“俚傳閩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此得名?!苯袼虑吧杏幸恢旯爬?。寺在紅花綠柳、碧波如鏡的湖心嶼中。1986年整修后與盆景區相連,渾然一體。庭院內種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大家現在到的是宛在堂,位于開化嶼東,系閩中詩人紀念堂,為明正德年間(1506~1520__年)詩人傅汝舟營建,招詩友高?等同來隱居。宛在堂木構三楹,以詩名“孤山宛在水中央”為堂名。一時詩人云集,傳為佳話。清康熙四十一年(1720__年)改建為湖心亭。乾隆十三年(1748年),黃任倡議復建,在堂中設立詩龕,作為福州詩壇同仁吟詩聚會之地。后來堂為洪水沖毀。道光四年(1820__年)重建。道光七年(1820__年),林則徐丁父憂歸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為辦公場所。1920__年,西湖辟為公園后,宛在堂修葺一新。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薈萃吟詠。
大家現在到的是更衣亭,位于開化嶼東南,始建于五代,相傳閩王王延鈞每與王后金風及宮娥乘船游湖時,便在此更衣休息。
荷亭晚唱:為舊八景之一。在湖西岸大夢山麓。古時大夢山,一面銜山,三面環水,跨湖有一條長堤,自南迤北,接梅亭鋪,直抵萬安橋(洪山橋附近),系北上通京驛道。堤的東西兩側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帶。亭三面臨湖,視野廣闊,池畔環植碧桃垂柳,夏夜涼風習習,荷香陣陣,古時為品茗賞荷聽曲之所。古時,亭北有皇華亭,亭東有迎恩亭,為接待皇使節的館舍。道光十年(1830年)林則徐重修荷亭,將亭北的皇華亭改建為李綱祠堂。現存的四方形荷亭,為清代建筑物。
大家現在到的是桂齋,位于荷亭西北側,占地20__平方米,背靠“大夢松聲”,緊鄰“荷亭晚唱”,北與“湖心春雨”相望,東可望及“仙橋柳色”。林則徐建李綱祠堂時,在祠堂架三椽,植桂兩株,取李綱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稱,日“桂齋”。光緒三十一年(1920__年)改稱“林文忠公讀書處”,后又在齋旁建室一間和禁煙亭一座,篆書石刻“林則徐讀書處”嵌于墻上。1985年,為紀念林則徐誕辰200周年,重建桂齋,移讀書處于齋后。
開化嶼是西湖的核心游覽區。開化嶼往北,過玉帶橋是窯角嶼,有省博物館、美術展覽館、西湖影劇院等建筑。開化嶼往西過飛虹橋,到謝坪嶼。謝坪嶼是兒童娛樂園,有各種兒童游樂設施,往西南過步云橋,可去動物園。
各位游客,我們的西湖之旅就到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歡迎大家下次帶上親朋好友再到西湖觀光游覽,再見!
福州導游詞篇八
安丘青云山座落在山東省濰坊市南30公里安丘市內。青云山山不高聳,水不潺潺,它能吸引人的是它的民族風情,它集我國西南、西北少數民族風情于一體,盡顯邊陲風光的美麗,邊寨風情的神秘。
4月6日我有幸來到了青云山民俗風情游樂園飽覽了這里美麗、神秘的邊寨風情。走進大門,過了噴泉廣場,往山上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渠丘閣,整座建筑雖然巍然屹立,但歲月的滄桑仍然在墻體上留下了斑斑痕跡。從渠丘閣下來,過了青云橋,留云湖湖水清澈見地,微風吹來,湖面蕩起一層一層的漣漪。不時還有小魚浮出水面,給人帶來一點驚喜。沿著曲折的小路向前走,忽覺仿佛進了江南水鄉,左面一片竹林隨山勢蔓延開去。此時翠竹雖不是綠的逼你的眼,但那挺直的青竹也自會帶給你一份欣喜。右面湖水蕩漾,一只腳踏船漂在湖面上,一名游客獨自在享受著湖光山色帶來的靜謐。忽然傳來一陣呱呱呱的叫聲――青蛙!在這春寒未盡的時節,青蛙居然放開了歌喉。我和一位同事不禁同時說:青蛙!青蛙!其實想想也不奇怪,驚蟄都過去一個月了,青蛙也確實該出來活動活動了。
我們正順著小路走著,一曲悠揚的葫蘆絲演奏的《月光下的鳳尾竹》從前處飄來,導游說:“這是‘傣寨’在演出?!蔽覀儽阈廊磺巴?。不過走了百米,一座簡單而又具有云南風情的.木結構門樓上“傣寨”二字映入眼簾。院內在一個簡單的圓形舞臺上,一位身著米黃色的青年正在盡情地演奏著這曲傣家的代表曲目《月光下的鳳尾竹》。我趕緊找了個地方坐下來,靜靜地欣賞這地道的傣家樂曲。一曲奏罷,我還沉浸其中。忽聽掌聲四起,便趕緊跟著鼓起掌來。接下來又欣賞了傣家的舞蹈,舞姿輕盈優美,只可惜自己是個“舞盲”,只能是看熱鬧了。最后游客演員載歌載舞一起跳起了傣家舞,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在這一刻竟有了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從傣寨出來又看了上刀山、飛車摩托、馬戲狗熊走鋼絲、狗熊打擂等驚險的雜技表演。特別是飛車摩托真是讓人看得目瞪口呆。兩位青年在一個圓形的鐵網內駕駛著兩輪摩托上下翻飛,橫空而過,那等驚險除非親眼目睹是無法感受到的。
臨近中午我們來到了齊魯民俗村。村內古樸的鄉土風情,讓人仿佛是到了世外桃源?!扒f戶人家”染坊、織坊、酒坊,都是純正的手工制作、釀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青云山純生啤酒竟然也是在著民俗村內自己制作。啤酒的工藝要求比較高,一般是不能作坊式生產的。而青云山純生啤酒卻就是在這樣的小作坊里生產的。
漫步來到村內的渠風堂。渠風堂是真正的藝術殿堂。民族剪紙、齊魯絕技雙壽、孔子第七十五代傳人孔祥武的圣賢齋等都是藝術的天地。可惜自己對書法和繪畫藝術是個門外漢,不能去真正領悟藝術的魅力。
安丘青云山是齊魯大地的一顆明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迷人!
福州導游詞篇九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福州青云山九天峽谷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游客朋友們,你們好!一路辛苦了!你們從福州市區出發,經過68公里將近2個小時的汽車旅行到了青云山九天峽谷景區。今天由我作景區導游。我們的游覽線路是:九天峽谷入口———小橋———柳杉林———九龍瀑布———觀景臺———硯田瀑布———仙靴瀑布———長廊瀑布———洞天瀑布———石壟瀑布———斷崖瀑布———九重瀑布———神龍含珠———九山書院———大王峰下山。
專家說九天峽谷是青云山特級景觀,廬山飛流才三疊,這里九疊,你能不心動嗎?心動不如行動。走進自然與峽共處,走進森林與水同歡,許多景觀我們還是保留它的'原生態,因而走不到的峽谷,攀不上的懸崖我就先作概貌介紹。
這座山因有兩座山頂相對峙、形象對稱而得名對山。在山溝流淌著一股山澗清泉,長久侵觸成峽谷景觀。對山海拔1029.8米,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明顯,800米以上為草甸。山頂巨巖躺地,亂石仰靠,像一盤無規格的棋子布滿山坡。對山寨就建在山的最高處,由石頭作為四周圍墻,墻高三米不等,墻基大約三米,墻頂一米可行走。南設寨門,寨為烽火寨,視野開闊,占地三千平方米以上。800米以下為竹海森林、空中梯田和民居。
九天峽谷分為九龍瀑布和九山書院兩大部份。一個是水景,一個是古跡。全程2.5公里,大約需要2個小時。
現在我們所在位置海拔150米,能直觀六疊,想象三疊石壟巖突雙奇,相對高200米,成六級飛流,這就是說后三疊250米瀑布還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地方,懸崖、懸流,留下懸念。
橋下一池碧,橋上一拱月。過橋這棵紅豆杉是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春天露新綠,秋季掛紅豆。萬綠叢中,萬粒紅豆。紅豆杉除外表美麗外,其內在氣質更是珍貴。由紅豆杉吐出的"氣",是人類壽命的補品。
溪邊石硅,山峰猴王,這種象形巖石,既是火山遺痕,又是風化杰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既有把石頭滾于溪中,又可把巖石吹出洞天。山脊那造型逼真的雄獅欲奔,的確把最頑最固堅硬的石頭雕刻出最有靈性的動物生命。
獨木橋、釣魚潭、林中道,轉個彎就到了九龍瀑布。九龍是終級,九級是九疊,九疊有九名,自下而上分別叫九龍瀑布、硯田瀑布、仙潭瀑布、仙靴瀑布、長廊瀑布、洞天瀑布、石壟瀑布、斷崖瀑布、九重瀑布。
九龍瀑布,水泄終極,如龍入潭,得名。上接云天,下臨空谷,水的高歌,撼人心魄。九天指水高入銀河,九龍指水低入龍潭,"九"泛指多,而在九天峽谷則實指九級斷崖,形成的九級瀑布奇觀。
攀巖登山,過了通天梯,硯田見景奇。硯田瀑布,文房四寶都齊全,山有千竹為筆緣,石磨濃墨寫大字,硯田一方萬噸重,瀑布掛壁宣紙白。最妙是:說著是玉佩,踩著是碧潭??粗欠秸?,摸著是石頭。觀著是水簾,掛起是長幅。還有一頂狀元帽,只許眼觀,不許試戴。
攀巖登階,穿洞過峽到仙潭。下為仙潭瀑布,上為仙靴瀑布,立此賞景,景觀奇絕。你看巖險欲附,峽窄無階,壁立飛流,風聚白練一束,風吹人字雙劃。停一陣無聲,泄一陣急流,四季不同,晴雨有異,如果游人順風而呼,或逆風而喊,都會牽引出仙境一般美妙奇觀。
由此仰望,石壟巨石,是兩只仙人靴底,東側一只大腳掌長達20米以上,西側一只小腳掌長達15米以上,雙腳懸空踩著,只有超脫人間的仙人才有可能永久懸空屹立。
長廊水簾,簾掛峭壁飛珠灑玉,水天走廊空中旅行。這長條形的半邊洞穴,巨寬的水簾飛流全是天然的,而亭又錦上添花。廊險、水亮、亭艷三者加上游人,俯視仰望皆奇觀。
憑欄遠望我在洞中,抬頭仰望我在洞底,攀巖登階我變更小,立頂觀景我為最高。石陷凹槽、壟裝飛流,窄處水成瀑布,寬處珠掛絕壁。水景刺激,崖景驚險。石壟瀑布也因此得名。
從洞中登頂,就可見到屹立于兩塊巨大巖石上的兩座亭,一左一右,一東一西。遠觀巖頂立亭,險中見高;近觀石上立亭,平中見奇。兩亭相峙,不能相通,兩巖相呼,不可相挨。所以這亭被稱之為"鴛鴦亭"。
百丈水簾,自古無人能手卷;四方賓朋,而今有心巧穿行。走出斷崖瀑布,沐一身水霧,回頭一看還真有趣景:瀑布下方有一塊巨石,像彌勒佛端坐其中,閉目養神。佛像前有一塊平整的巨石,像一張石床,這自然是彌勒佛發了財,偷著樂。
九天清泉堪洗硯,九天書院可藏書。縱觀九山書院地理環境,那是地接藤山,側依峽谷石龍;環繞重水,讀書方是出路。書院建于何時尚未考證,書院外為寨堡式構筑,長寬大約300米,"九山書院"四字用楷體書于方形南大門的眉批條石上,而東大門為圓拱門。東北角有觀察哨,西南角有城堡樓。墻呈直角圍筑,最高處達10米以上,墻厚呈梯形,底座三米不等,頂墻大約一米。順山就勢呈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書院建于正北,長32米,寬9米,地基保存完好。
過了豪豬石,就上猴子大王峰。相思亭立于大王峰,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地勢險要。站在亭邊,向南遠眺,形神兼備的情侶巖對峙,如同目相視,唇互吻,傳神入化立山邊。綿羊峰是石一塊,石為羊一只,羊是山一座,柔順又可愛。向北眺望,有神女巖剪影,"和尚望春姑"景觀也依稀可見。
九天峽谷因九級斷崖得名,而九龍瀑布因九疊飛流得名,高山落差600米,長久風化侵蝕形成水自一源,瀑布九疊,如銀河落入九天。斷崖九級,每一級有每一級的特點。洞天峽谷幽深,碧水跌宕多姿。水沖石壟,軟處成峽,硬質成巖。水侵殘壁,高處成壺,低處成潭。造化出峽谷瀑布,殘壁水簾的天然奇觀。
有道是九天峽谷九級奇觀;九龍瀑布九種傳說;九山書院九大疑問。欲問峽谷真面目,漫將懸崖比刀劈。欲探九天水一源,火山天地涌礦泉。欲尋九山書院古跡,請宋代狀元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