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關于學生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范文通用一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讓生命更美好》。
記憶的絲線已經纏去了十四個年頭,生命的大樹也已經有了十四圈小小的年輪。在這生命的十四個年頭里,有朋友嘻嘻哈哈的身影,有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更有父母無怨無悔的付出。
每年秋天,看著遷徙的候鳥成群結對的飛往南方,總是在想,他們是否遺忘了養育他們的北方?可是來年的春天,他們卻吱吱喳喳地出現在枝頭上呼朋引伴。這是否是感恩呢?他們循著心中的路,回歸到養育它們的地方。
從我們呱呱落地,是吸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牙牙學語,是依靠著父親的指引說說笑笑;懵懂無知,是得到了老師的教導出口成章;傷心痛苦,是有了朋友的幫助充滿信心。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要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是他們,教會我們成長。
父母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老師的愛,純真似雪,靈秀似露,輕靈似溪,親切似霞;朋友的愛,溫暖若春,無私若云,純潔若水,深厚若山。
但是這些比天高、比地厚的深情我們能體會到多少、又能報答多少呢?當我們用大聲的音調對著父母吼叫,當我們用自豪的態度逃課上網,當我們用敷衍的心情與朋友閑逛時,你們可曾想過他們?父母總是用輕松的語氣說我們坐下好好說,老師用耐心的口吻問我們為什么,朋友用壓抑的神情問你想去哪里……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還少嗎?
古往今來,感恩的故事數不勝數,古有子路養親遠負米,楊時程門立雪,俞伯牙摔琴寫知音……今有鄒尊喜背父上大學,張米亞展翅救學生,丁一鳴十年背朋友上學……這些故事,令我們感動,更令我們慚愧……朋友們,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為辛苦工作一天的父母端過一杯茶水嗎?你為教導我們一天的老師說過“您辛苦了”嗎你對幫助過你的朋友說過“謝謝你”嗎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讓你不愿在別人面前提起;老師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的畢業以后就會忘記了;朋友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的讓我們不愿與他們往來。可就是這樣的人,在你跌倒的時候扶你起來,教你站立;在你困惑的時候為你講解,讓你成功;在你痛苦的時候為你開導,幫你恢復。他們,指引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朋友們,讓我們銘記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的恩情,感恩他們的恩情,風雨人生路,讓感恩于我們同行!
關于學生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范文通用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北京某學生剛考上大學后向父母承諾,上大學的所有費用均為向父母借貸等工作以后逐步償還,這件事引起了社會上的議論。
父母給錢讓孩子上大學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事,因為那是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對我們的呵護,而父母對我們的愛與關懷是永恒的,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銘記的,怎么能夠用金錢去衡量呢?這位大學生也許是無意的,他只想讓父母知道他已經成人,也可以獨當一面了,他不想讓父母對他有太多擔心,但是在親情面前談借貸難免有些叫人無法接受,但最重要的事還是要學會感恩父母,感恩父母對我們的愛,畢竟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受人滴水恩要當涌泉報。更何況是父母對我們數不清的愛呢?
父母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我們。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醫生說一位母親最多只能活三個月,這位母親想見一見那個連“媽媽”都不會叫的孩子。老公抱著孩子,站在她旁邊,她伸出雙手想抱,無奈,手舉不起來。孩子看到媽,特別親切,手舞了起來,腳動了起來,也許這就是親情吧。站在一邊的人都流下了眼淚,孩子的父親將孩子放到孩子母親懷里。媽媽微笑著輕輕吻著孩子,然后頭朝向床里,流下了眼淚。最后一眼,她留給孩子的是微笑。
孩子心中也許無法留下媽媽的映像,但心靈深處會有一個慈祥的笑容,父母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我們,這也許是我們應當報答他們的原因,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
13歲的趙子森是山東省濟寧市看莊鎮前迄小學學生,在他9歲時,母親查出有腸癌,而父親又身患尿毒癥。年幼的子森便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生病的母親,每天早起晚睡,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母親的去世,子森繼續精心照顧父親。父親的情緒不穩定,他便不厭其煩地開導,父親病情加重時更是徹夜不眠,幫父親翻身,喂水,洗臉,耐心的伺候父親的大小便……直到父親去世。
子森是感恩父母的典范,他被評為看莊鎮首屆“看莊好人道德模范”“看莊鎮孝道少年”“孔孟之鄉二十四孝星”。他用堅韌和毅力挫敗了命運的嘲笑,讓父母寧靜而幸福的離去。我們應當向他學習,學會感恩。
感恩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們親切談論的話題,可真正學會感恩并付諸行動的人并不太多,不如讓我們用上微信玩游戲的空閑時間,多給父母洗洗腳捶捶背,多陪他們說說話……
帶著感恩出發,每一天都會將行囊裝滿,無論是喜是憂,那都是我們和父母人生閱歷上一個揮之不去的字碼。
關于學生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范文通用三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老師》。
老師,從來沒有想過該用怎樣的語言去贊美您,從沒有想過該用怎樣的詞藻去形容您,從來沒有想過該怎樣詮釋對您的愛。
獨在異校得日子有些凄涼,度日如年的日子似乎漫長,年少的我們有些輕狂。看著老師臉龐刻下的烙印,愧疚無處可藏。感恩,就在此生效。感恩,徹底從心底綻放。
當鳥兒婉轉歌唱,它在感恩父母;當草兒隨風搖擺,它在感恩大地;當魚兒歡心跳躍,它在感恩大海。而我們在一舉一動間,可曾想過感恩。
老師的愛,無私中透漏著平凡。像一股暖流,滲入我們的心田;像一陣春風,給我們溫暖和溫馨。我們的老師,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一支支粉筆是你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臺,是你們奉獻的戰場。
您雖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饑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卻雕塑著一批批學子的靈魂……
每個老師都有煩惱,但他總會選擇帶著微笑走進課堂。
每個老師心目中都有他的好學生,但他知道在他的心底必須裝著所有的學生。
每個老師都有令他煩惱的學生,但他知道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每個老師都要承受工作的壓力,但他心中最大的壓力一定來自學生的期盼。
每個老師都會獲得工作的酬勞,但最大的酬勞,一定是來自內心的愉快,這種愉悅無法用語言形容,無法用金錢衡量。
老師,您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辛勞澆灌,用心血滋潤。您是人民文明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又一次旭日東升,又一度秋風送爽,又一個收獲的季節,菊桂飄香。老師。在您忙碌的身影后,在您不倦的指縫間,又一個教師節悄然而過。在我躁動的音符間,在我懵懂的記憶里,在我成長的里程中,我想說:“謝謝有您一路陪伴。”
感恩老師,并不需要我們去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
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你在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下課后,在走廊里看到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聲禮貌的“老師好”,也是感恩!用優異的成績,用可驕的成功,用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來告訴老師,“老師,我能行”,更是對老師的感恩。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老師!
謝謝大家!
關于學生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范文通用四
首先我要感謝今日讓我能夠站在這里參加此次活動的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我今日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的心》。
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么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這就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懷著感恩的心,一代偉人鄧小平古稀之年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懷著感恩的心,詩人艾青他的詩中寫到:“為什么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聽說過一個人向樹道歉的故事嗎?聽說過所有正行駛的汽車為狗讓路的故事嗎?這些真實的故事,感動于人對生命的關愛,感動于人對生命的尊重。當我們每天享受著清潔的環境時,我們要感謝那些保潔工作者;當我們遷入新居時,我們要感謝那些建筑工人;當我們出行,要感謝司機……懂得感謝,就會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重新看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能體會到自己的職責。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自己的價值。當-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走上銀幕時,人性的善良再一次被點燃,這個原本該走入研究生院的大學生,卻義無返顧的從繁華的城走進了大山。這一平凡的壯舉刺痛了每一個人的眼睛,也點燃了每一個人內心未燃的火種。而讓他做出這一抉擇的理由很簡單: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徐本禹用他感恩的心,為大山里的孩子鋪就了一條愛的道路,點燃了貧窮和希望,完成了他的職責,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不是簡單的忍耐與承受,更不是阿q,而是以一種寬宏的心態積極勇敢的面對人生。我相信,最溫暖的日子來自寒冷,我更相信,最溫暖其實是對寒冷的一種諒解,一種感恩中的感動。一個人要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樂。一個人沒有了感恩,心就全部都是空的。“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
所以我要感謝你,我生命中往來的路人,讓我懂得淡來淡去才不牽累于心靈,感謝有你,來來去去,我都會珍惜;感謝你,我生命中所有的師長,讓我懂得知識的寶貴,感謝有你,歲歲年年,我都會銘記;感謝你,我生命中至親至密的朋友,快樂有你分享,悲傷有你傾聽,感謝有你,忙忙碌碌,我都不會忘記;感謝你,我至真至愛的親人,歲月途中,靜靜的看護著我,擋風遮雨,讓我被愛的幸福中也學會了如何去愛他人,感謝有你,日日夜夜,我都留心里。
感謝日升日落,感謝快樂傷痛,感謝天空大地,感謝天上所有的星星,感謝生活,感謝得到和失去的一切,以及無所得無所失的一切的一切,讓我草長鶯飛的季節里拈起生命的美麗!
我的朋友們,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生活吧!只要我們對生活充滿感恩之心,充滿希望與熱情,我們的社會就會少一些指責與推諉,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就會少一些爭吵與冷漠,多一些和諧與溫暖,就會少一些欺瞞與渙散,多一些真誠與團結,我們的精神家園將永遠年輕……
關于學生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范文通用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六年級小升初的特殊階段,常常聽到周圍同學們的抱怨聲:累死了,學習真沒意思,上學也沒意思,活著真沒意思……我也時常向媽媽抱怨:“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真沒勁!”媽媽總是說:“不要抱怨,因為你的努力你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再想一想貧困山區的孩子你就應該知足了!”
前不久,我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書的主人公海倫從小又盲、又聾、又啞,但是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沒有抱怨父母沒讓她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給了她生命,用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做斗爭,學會了多種外語,最后畢業于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她用筆寫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作品回報社會和父母。正因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海倫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是感恩,讓她體會到了人生的快樂。而我從來沒為——看到蔚藍的天空,聆聽美好的音樂和大聲呼喚我的心聲而珍惜過。我覺得這一切都是應該得到的,是屬于我的。與海倫比我能夠自由地看,能夠痛快地聽,能夠放聲地唱,誰說這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誰說這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我知道,我們應該感恩:感激父母的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有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愛護,有父母對我們的無私奉獻,我們應該感到非常的滿足和幸福。
我知道,我們應該感恩:感激學校對我們的培養,她給我們提供好的學習環境,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機會,她能讓我們站在人民大會堂的這個神圣的舞臺上,這件事讓我終生難忘。
我知道,我們應該感恩:感激每一位教過我們的老師,是他(她)們把我們從一年級的無知;二年級的天真;三年級的頑皮;四年級的躁動;五年級的成長,帶到今天——一名即將畢業的六年級的小學生。這中間他(她)們灑下了太多的汗水和辛苦。
我知道,我們應該感恩:感激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藍天白云、湖泊大海、溫暖陽光、清新空氣、鮮花綠草、萬紫千紅的大千世界。
讓我們感恩的太多太多,只有知恩,感恩,才能讓我們感覺到愛,才能讓我們少些抱怨,多些滿足,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關于學生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范文通用六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人乎?
然而,在忙忙碌碌的生活和營營役役的日子里,很多人更在乎我獲得了多少,還有多少沒有得到。因而絞盡腦汁,處處計較。這樣的人,自己活得累,別人看著也累。在我看來,一個人可以沒有那么多金錢、榮譽、權勢等身外之物,但卻不能缺少心靈的柔軟和溫度。感恩,就是心靈的柔軟和有溫度的體現。一個心存陽光,懂得感恩的人,他的心靈是明朗、亮麗、曠達、溫暖的,他所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遠遠超過金錢、榮譽等身外之物。
世上不乏地位顯赫,財氣逼人的巨賈或政客。但真正令人傾慕和崇敬的人,卻沒有幾個。巴爾扎克小說中的葛朗臺,是法國索漠城中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為人卻極其吝嗇,因而遭人鄙棄。大貪官和珅,雖官位顯赫,財富如云,卻因貪婪成性,最終被賜死,留下千古罵名。他們擁有諸多物質財富,而精神上卻處于赤貧。追究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兼濟天下,感恩社會,造福人民之心,始終活在自我的貪欲中,滿身銅臭,無感恩德馨之沐浴,豈能贏得世人之好評?
眾所周知,華人首富李嘉誠擁有令人炫目的名望、財富和地位,卻很少人知道他所經歷的苦難、逆境和挑戰。童年喪父,少年失學,獨立用稚嫩的肩膀挑起贍養慈母、撫育弟妹的重擔。但他從不怨尤,把人生的苦難當作上帝拋來的一顆檸檬果,轉身用力把它榨為一杯鮮美可口的檸檬汁,并分享給更多的人品嘗。他說:我感激逆境和挑戰,它們只能激發我生命的力度,讓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正因為他有一顆感恩苦難的心,以陽光的心態去迎接上蒼的賜予,哪怕這賜予充滿苦澀與酸辛,但他也心存感激,將苦澀和酸辛轉化成誘人的甜蜜和財富。最可貴的是,擁有巨額財富的他,并不以此傲,而是心懷感恩,不忘激勵和饋贈祖國同胞。他在1980年成立了李嘉誠基金會,從成立之初到現在,30年過去了,他所捐贈的錢物,總數約100億港元,并且有八成用于中國地區的醫療和教育行業。李嘉誠以他的身體力行,告訴人們苦難育花花更香,花開之后香予人的道理。他播灑的是中華傳統的感恩美德,是一個溫暖而智慧的人,令人敬仰。
誰不想自己的人生風調雨順,但如果我們沒有那么好命,注定要經受一些磨礪,與其坐等觀望,何不積極前行,把苦難當作生活中的必修課呢?讓我們感恩苦難,感謝它鍛煉了我們有一顆勇敢而堅韌的心,感謝它賜予我們思考和智慧,感謝它讓我懂得苦澀的滋味,更加珍惜幸福的甜蜜。
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動力。一個民族,沒有感恩的美德,這個民族就缺乏凝聚力。一個人,沒有感恩的情懷,處處計較個人的得失,這個人也會讓人畏而遠之。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最具有知恩圖報的美德。作為一名四川人,我想,凡是經歷過20xx年“5.12”汶川大地震的人,都曾深深感受過祖國和同胞們對我們災區人民的浩瀚恩情。災難之后,從中央到地方,從海外到國內,關愛與幫助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三年重建,廢墟變高樓,斷路變通途。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一律舊貌換新顏,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哪里還能看到災難留下的痕跡?我們也早已從傷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生活與生產。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得力于我們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祖國母親,她以無比慈愛的情懷,帶領她的各方好兒女們想災民所想,急災民之急。祖國母親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使我們所有的中華兒女心連心。大家把關愛與幫助,以集體或者個人的名義,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災區,讓我們迅速從災難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淡忘了地震帶來的傷痛,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創造和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泰戈爾說: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蜜蜂在花中吮蜜,也知道感恩花朵的給予。作為四川災區的一員,尤其作為人師。感受著祖國和同胞們浩大的恩情,更應常懷感恩之心,勵志前行。以無比健康積極的心態,以銳意進取的精神,投身到工作中去,無限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才能略報祖國和同胞們的深情厚意。上蒼有好生之德,施雨露以大地,滋潤萬物生長。萬物知其恩情,無法直接回報于上蒼,于是以青蔥明艷之色,努力裝扮身邊的山川平原,以使其更加輝煌壯麗。我們感受著祖國與人民的恩情,唯有心懷感恩,滴水當涌泉,默默地去滋潤孩子們的心靈,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和感染他們,做一個明事懂理,追求進步的人,才是我們感恩社會的最切實有效的方式。
感恩,是力量之源,愛心之根,勇氣之本。俗話說: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心懷感恩,不能心中懷有,言而有聲,卻聲落無行。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既要秉承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寶貴精神,更應有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并有義務和責任去身體力行這種精神和美德。以自己的德行和操守,認真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尊重每個孩子的人格尊嚴,科學地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個性與能力。施予學生心靈以溫暖和光明,希望和力量,讓他們沐浴著我們的愛,積極主動地求知,健康快樂地成長。
感恩,需要超然淡泊的情懷,更需要不斷補給自身的能量。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力排現實浮躁種種的誘惑,保持內心的安寧,淡泊名利,從容執教。更要多抽時間博覽群書,不斷汲取知識的營養,讓自己的專業素養與能力持續成長。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學生才需要成長,而我們自己就可以固步自封,守吃存糧。實質上這是相當錯誤的觀念,學生需要成長,教育者更需要成長。吳非老師曾說過:“要想擁有出色的學生,教師必須比學生更出色。”我們不能一桶水用到底,更不能一桶水用一生。社會日新月異,知識推陳出新很快,我們的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也不斷增多提高。如果始終用一桶陳舊而越來越淺陋的水,如何能供給學生們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像樹一樣,每年掉落一些葉子,重新長出新的枝葉,才能更加粗壯茂盛,引領學生才更具有榜樣作用。我們也必須像水一樣,不斷地匯聚壯大自己,才能在教育的海洋里,暢游領航。
人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感恩情懷是每個人應有的美德。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難免會遇到無法抗拒的灰暗,但總會有點點暖色的燈光照亮我們前程。心懷感恩,勵志前行,是內心充實豐盈的表現;也是樂觀進取,積極人生的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美德,一種人性的光輝。心存感恩,天空會因此更加湛藍,空氣會因此變得更加清新,人心會因此更加貼近,人生也會因此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