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法治篇一
1.知道課間活動有利于放松心情、活躍思維,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強同學之間的交往和友誼。
2.在生活中注意體會規則和紀律的作用,遵守學校紀律。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課間十分鐘就是他們的天下。本節課就是要讓他們了解在課間十分鐘里,應該如何玩,除了玩還應做什么。
多媒體
:活動化教學
知道課間活動有利于放松心情、活躍思維,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強同學之間的交往和友誼。
在生活中注意體會規則和紀律的作用,遵守學校紀律。
知道課間活動有利于放松心情、活躍思維,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強同學之間的交往和友誼。
觀察課程表、作息時間表,了解十分鐘的含義。
1.用課件出示兩個小主題人物正在看課程表。設計提問:
兩個小朋友在看什么?
這樣的課程表你會看嗎?
2.出示本班的課程表。設計提問:
說說我們班今天的課程表中安排了什么課?
這些課在時間上是怎樣安排的呢?
3.出示作息時間表。設計提問:
從這個表里,你發現了什么?
這十分鐘是用來做什么的,你知道嗎?為什么要為同學們安排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呢?
4.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理由。
5.你知道課間十分鐘里小朋友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嗎?
6.你喜歡課間十分鐘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由地看、想、說、演課文。設計提問:
1.你喜歡這篇課文嗎?
2.課文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戲?這些游戲你玩過嗎?
3.你在課間十分鐘里還做過哪些游戲?
哪一次你玩得最高興?誰能說一說當時的情景,也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你當時的快樂,好嗎?
播放歌曲《校園中的喜悅》:
1.組織學生到操場上盡情玩十分鐘。
2.說說剛才你是怎么玩的?
在做游戲時,老師發現你們玩得非常開心,但也有玩得不開心
的,能說說原因嗎?
3.怎樣玩大家才能都開心?
4.學生共同約定游戲規則。
5.再到操場上盡情玩十分鐘。
鈴聲響,下課了,我們快步出課堂,
樓內輕聲靠右行,游戲活動在操場,
拍皮球,跳長繩,踢毽子,捉迷藏,
安全第一要牢記,玩得開心精神爽。
家庭作業:思考變廢為寶的好點子。
板書設計:開心十分鐘
鈴聲響,下課了,我們快步出課堂,
樓內輕聲靠右行,游戲活動在操場,
拍皮球,跳長繩,踢毽子,捉迷藏,
安全第一要牢記,玩得開心精神爽。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法治篇二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好聽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因此本冊教材是培養兒童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愉快積極地生活(兒童生活的主調)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時代的進步對兒童提出的要求)。
1、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2、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欲望。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法治篇三
知道放學后要準時、安全地回家,喜歡和家人說說學校的生活,能感受到上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
1、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2、知道放學后必須按時、安全地回家;不跟陌生人走,不玩游戲機,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
3、引導學生主動與家人交流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逐步加深對小學生角色的認同,高興地學,愉快地玩,懂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感受成長的變化與快樂。
1、想一想。
(1)說說放學后你是和誰一起回家的;
(2)看圖并思考圖上的小朋友家長還沒有來接,該怎么辦?
2、說一說。說說放學途中要注意什么:
(1)要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警覺,不上當受騙。
(2)放學后,要按時回家,不要受到“玩游戲機”的誘惑,別讓家人擔心。
3、一演。和家人說說學校的事情。
a)進家門后,與家人有禮貌地打招呼。
b)告訴家人學校里的一些事、認識的一些人。
c)告訴家里人自己今天學會了什么?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4|、看圖片,想一想,說一說。
(1)圖片中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你喜歡上幼兒園還是喜歡上小學?為什么?
5、教師小結。
4、放學了
放學后快回家。(貼圖)
和家人說說學校的事情。(貼圖)
教學后記:知道放學后必須按時、安全地回家;不跟陌生人走,不玩游戲機,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引導學生主動與家人交流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逐步加深對小學生角色的認同,高興地學,愉快地玩,懂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感受成長的變化與快樂。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法治篇四
1、懂得料理自己生活的事應該自己做,能表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初步掌握一些料理事情的方法和原則,表現出來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初步養成用心做事、料理自己生活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1、請同學發表意見生活中都有哪些事情是應該有自己來做
2、請同學把自己做過的事情表演看。
1、師生共同討論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重要。
2、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應該怎樣做。
1、比一比:穿衣、疊被、圖書
2、從比賽中你發現了什么?
并發自評表,說明要求,激發學生做一個“愛勞動小明星”的情感。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法治篇五
1、體驗認識秋天的樂趣,感受和欣賞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2、體驗探索、創作的快樂和在大自然中游戲的樂趣。
3、美化自己的生活,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學生的經驗及活動經歷:“美麗的秋天”這一單元活動是學生自入學以來第一次接觸關于自然的活動主題。城市的學生越來越遠離自然,對秋天的田野他們無從欣賞,對秋天的農田他們只能在電視中了解,對于秋收勞動他們更是從未接觸過。
1、場所:農村的菜地、果園、玉米地。
2、人員:校外輔導員。
3、材料:剪刀、膠棒、秋天的物品。
〖活動時間
4~6課時。
1、場景一:蘿卜地。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指導學生拔蘿卜的活動。學生在蘿卜地里摸蘿卜、聞蘿卜、拔蘿卜,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2、場景二:玉米地。
師:看,這是什么?
生1:玉米!還有這么多保護層……
生2:還有那么多絲絲呢!
師:聞聞,看看……
生:真好聞!
師:掰一個……
學生掰下一個玉米。
師:把外面的葉子和絲絲去掉,這樣能看得清楚些……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這些剛長出來的玉米粒用手一掐,就像有水一樣,老的玉米粒不是這樣的。
師:哦,這些玉米長得很飽滿,新鮮得很。
學生開始掰玉米。學生們興奮地圍在玉米旁邊,熱烈地討論著自己對玉米的發現和觀察結果。
3、場景三:蘋果園。
(1)欣賞果園美景:學生們第一次來到蘋果園,看到紅彤彤的大蘋果掛在枝頭,從山上(果園在山上)俯視整個農田豐收的美景十分興奮。
(2)學習摘蘋果:教師請果農教學生摘蘋果。果農邊演示邊講解:不能使勁兒拽,使勁兒拽明年就不結果了……
(3)教師和果農一起指導一個小組摘蘋果,其余學生觀察學習。
(4)全班學生一起摘蘋果。學生們認真地摘蘋果。
(5)教師組織學生將蘋果洗凈后吃蘋果,學生們吃得很香甜。
4、場景四:地瓜地。
師:去看看地瓜在地里什么樣兒?注意別踩了地瓜。
生1:我摸著地瓜了。
生2:地瓜皮是粉色的,這是能吃的東西。
一位農民指導學生挖地瓜。
5、場景五:柿子樹下。
生1:柿子長這么大了。
生2:看,這兩個大柿子,就像漢堡包似的。
6、場景六:道路邊。
師:這是什么花?
生1:這是野菊花。看,還有蜜蜂呢!
生2:蜜蜂在采蜜。
生3:這花真香。
生4:這花真好看!
生5:瞧我發現了什么?(一個學生手中舉著一顆蒼耳的種子興奮地喊著。)
學生們立刻聚攏過去。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學生搶著回答。
師:你們知道蒼耳是怎么傳播的嗎?
生:它身上長著刺,可以掛在動物的皮毛上、人的衣服上傳播。
師:同學們細心觀察,你能發現很多植物的種子,收集起來,再去了解它們的傳播方法,好嗎?
7、場景七:田埂上。
師:這是什么種子?
生1:這是稻米。
生2:這兒還有韭菜種子。
師:同學們在田野中找到了秋天,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處處有秋天,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尋找你身邊的秋天,下次活動我們一起來說說你找到的秋天。
1、師生游戲――猜一猜。
師:同學們,前幾天咱們一起去了菜園、果園、農田尋找秋天,而且同學們還在自己身邊尋找秋天。今天,老師看見大家都帶
來了袋子,這里邊裝著你們找到的秋天,是嗎?
師:你們看,老師這兒也有一個袋子,你們想不想知道我找到了什么?
師:誰來摸摸看?請你來!
生(摸了一會兒):是蘿卜。
師:拿出來看看。
學生拿出來一個蘿卜。
師:你猜對了,我看到大蘿卜豐收了,就知道秋天到了。下一個誰來摸?
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要求參加游戲。
生(摸了一會兒):是玉米!
師:你也猜對了,玉米豐收了,秋天就到了。
2、學生自由進行游戲。
師:請同學們也和你身邊的小伙伴互相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
學生之間互相摸對方袋子里的東西,并進行猜測,教師也來到學生當中參與他們的活動。
3、游戲后的反饋。
師:剛才看大家猜得真高興,現在把你袋子里的東西都拿出來吧!
學生們紛紛從袋子里往外取東西。
師:同學們找到的東西真不少哇!有沒有你找到的東西我們大家誰也沒猜著的?
生1:這是我家的花結的種子,同學們沒猜著。
師:哦,秋天到了,花也結種子了。
生2:這是葵花籽,他們也沒猜著。
生3:我帶來的石榴,大家沒猜著。
師:好大的石榴呀!是呀,秋天到了,許多植物都結果了。
4、我的發現――說一說。
師:同學們說說看,你們從哪兒發現秋天了?
生1:我這幾天看到有霧了,我知道秋天到了。
生2:上學路上,我看到有的樹葉落了,知道秋天到了。
生3:我看不到小燕子了,我知道秋天到了。
師:那你知道小燕子去哪兒了嗎?
生3:它們去南方過冬去了。
生4:夏天同學們都穿短袖衣服、穿短褲,現在穿長袖衣褲,還穿毛衣了,從這方面我知道秋天到了。
師:你說得很完整,那你知道秋天為什么要穿厚衣服嗎?
生4:因為秋天比夏天涼。
師:是呀,秋天天氣涼了。
生5:晚上我和爸爸媽媽散步的時候,我看見爬山虎的葉子變紅了,我知道秋天來了。
師:你很善于觀察。
生6:我在市場里看到很多的蘋果、梨、葡萄,我知道秋天到了。
生7:出去玩的時候,我看到外邊的繩子上掛了許多白菜、咸魚、蘿卜條,我知道秋天到了。
師:啊,人們開始買白菜,蘿卜,開始曬咸魚了,你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生7:他們在準備過冬。
師:對,我們北方的冬天比較寒冷,新鮮的蔬菜比較少,所以我們北方人有在秋天儲存蔬菜的習慣。
生8:夏天的時候,我要吃海蠣子,媽媽不給我買,因為海蠣子太瘦了。現在媽媽給我買了,因為現在的海蠣子很肥。
師:秋天給我們了這么多的好吃的呀!
生9:前幾天,咱們到農村去,我看見大地瓜,它成熟了。
生10:我在農村看見了金黃色的大苞米成熟了。
生11:我看見菊花、雞冠花開了……
師:大家看了這么多,說了這么多,那你覺得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
生1: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生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
生3:秋天是個樹葉有的變紅、有的變黃的季節。
師:你們說得好極了。秋天不僅是個美麗的、豐收的季節,而且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讓我們和秋天一起玩吧!
學生們用自己采集的秋天的果實、樹葉、種子等進行各種創作、游戲,舉辦作品展示交流會等。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法治篇六
上學去》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一年級下冊"我上學了"第一單元主題下設的三個活動主題之一。上小學是每個幼兒園小朋友的向往,但對于初入小學的兒童來說,雖然對上學向往已久,但也心存疑慮。他們對全新的小學生活既充滿了好奇,又不免膽怯和緊張。針對孩子的種種心理,本課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幫助他們解除困惑,體會上學的快樂,激勵他們愉快地開始新的學習生活,這是本課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很大的跨越。上小學是孩子們的希望,他們憧憬著學校給他帶來嶄新的一切,他們對小學生活充滿神秘感,但上學時那種興奮的心情和坎坷不安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本教材特地從分享自己上學第一天的感受,初步感受學校生活等方面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在交流中讓學生把那種坎坷不安的心理給消除掉。
對于剛入學的新生來說,他們不懂得正確形容自己的心情和不安的心理,這就要教師設計一些臺階讓學生一步一步來表達。因此,我從兒歌入手并盡量設計一些比較輕松愉悅的活動,以圖文為載體讓學生說說自己上學時的心情。
1、在老師的幫助下,和同學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感受。
2、體會角色的變化,感受成長與變化帶來的喜悅。
3、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憧憬學校生活,體驗愉悅情緒。
4、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
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敘述我上學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樣的。
讓學生動手制作課程表。
一、以情境為開端,激發學習興趣。
唱《上學歌》。
二、以圖文為載體,展示學校生活。(課件展示小明上學的各個情境圖)
1、畫面上定格在上學前的準備圖。
2、畫面定格在上學的路上的情境圖。
(有的小朋友和小明一樣高興,可有的小朋友也會遇到煩惱。請從桌上的心情臉譜中找一個貼在你胸前,然后跟大家說一說,你為什么有時候很快樂,有時候不開心。
(生發表意見,對那些說出自己有點不適應的同學,老師可以鼓勵,如:學校里的老師同學都是你的好朋友,不用怕。)
3、畫面定格在學校門口的情境圖上。(這時師要鼓勵生大膽暢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還可以上導學生對小學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以介紹為途徑,形容我多快樂。
1、點擊課件:出示兒歌:《大家一起玩更快樂》
2、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喜歡一起玩、一起學習吧!讓我們一起跟隨著大屏幕上的音樂唱唱這首《大家一起玩更快樂》好嗎?(大家可以站起來,用動作隨意比劃,只要能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可以。)
四、以制作為契機,培養創造思維。
1、怎樣愛護新書呢?
點擊課件出示兩副圖:一幅是同學愛惜書的情境;一幅是好幾個同學圍在一破壞書的兩個情境。在學生一翻討論后引導學生感受新書。
(1)摸一摸:光滑細膩;
(2)聞一聞:紙墨清香;
五、以小結為課尾,升華活動主題。
1、說一說。
師: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了解了學校里的生活。那么,上學了,你最想干什么?
2、請小朋友們把我們熟悉的上學歌再唱一遍。
3、貼一貼。
師:孩子們,今天是我們上學的第一天也是我們《品德與生活》的第一節課你覺得自己開開心嗎?誰來說說?(老師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笑臉貼那些敘述自己是如何開心的那些同學的胸前)
(3)翻一翻:圖文并茂。
小結師:書是我們學習的好伙伴,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要愛惜書本。
2、動手制作課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