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珍惜糧食兒童情景劇范文一
秋風在我們身邊蕩漾,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周的學習和生活。讓輕松愉快的學習伴隨我們成材,讓甜蜜的生活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
建國6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的確,節約一粒米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它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素質。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家,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周恩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我們應該向周學習。
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謝謝!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稿二
同學們,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它強調了目前全球10.2億人營養不良的嚴重困境以及在當前蕭條的經濟環境下幫助饑餓人口的必要性。那你們知道世界糧食日的由來嗎?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1946年12月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到1997年,有成員174個國家和地區。其宗旨是:“改進糧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效率”,“改善農村人口狀況”,“幫助發展世界經濟和人民免于饑餓”。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定將1981年10月16日確定為首屆世界糧食日。以后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在該組織各成員國舉行相關活動,以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但是,不知道同學們注意到沒有,每次吃飯后的垃圾桶中有多少剩菜剩飯?難道我覺得可惜嗎?同學們可知,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人處于饑餓之中,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仍然有八億多人口處于饑餓當中,這是一個比整個歐洲人口還要多的群體。全世界每年有約九百萬人死于饑餓和饑餓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說每天有兩萬四千人,每四秒鐘約有一人因為饑餓離開人世,而在這當中,有一多半是兒童,換句話說,由于直接或間接的饑餓原因,每八秒鐘就有一個孩子被活活餓死。每位同學包括我在內,捫心自問,這種亂浪費糧食的做法是否是在謀殺生命。
誰也不會忘記祖祖輩輩用汗水演繹了何處黃土不埋人的壯烈,我們也不會忘記,一路上經過的一片片高粱、麥田、綠得誘人,可愛!可是,豐衣足食的我們是否就能夠拋棄艱苦樸素的美德呢?表面上,浪費的只是那么點微不足道的糧食,實際上,我們愧對了億萬農民辛勤的汗水,作為時代驕子的我們,我們喪失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在此,我慎重提倡各位同學節約糧食,在出手那一刻想想,能吃八兩不拿一斤。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為我們美好的將來,從節約糧食做起。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精神深入人心!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得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珍惜糧食兒童情景劇范文二
1、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2、知青的年代已過去,請勿再“插隊”。
3、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4、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5、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6、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7、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
8、飲食是文化,請從窗口文明做起。
9、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10、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11、學校食堂可真大,干凈整潔靠大家,來買飯時請排隊,爭先恐后真不對。
12、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13、文明禮貌,秩序井然。
14、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1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6、食堂飯菜香,買飯多謙讓。
17、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
18、請大家保持餐桌衛生,給我們一個干凈的用餐環境。
19、盤內一分鐘,廚內更多功。
20、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
21、留住綠色,留住美麗,為了我們的家更美好,請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22、糧食就是生命,知識拯救靈魂。
23、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24、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25、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26、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27、即使饑腸轆轆,也要風度依然。
28、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29、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30、不用方便筷,植樹造綠蔭。
關于珍惜糧食兒童情景劇范文三
1、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2、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3、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4、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5、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6、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7、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8、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9、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10、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1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12、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13、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14、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15、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16、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17、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18、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19、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20、糧食就是生命,知識拯救靈魂。
21、一粥一飯汗珠換。
22、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23、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24、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2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6、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27、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
28、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關于珍惜糧食兒童情景劇范文四
1、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2、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3、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4、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5、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6、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7、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8、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9、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10、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11、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12、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13、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14、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
15、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16、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17、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18、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19、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20、知青的年代已過去,請勿再“插隊”。
21、糧食就是生命,知識拯救靈魂。
22、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
23、文明禮貌,秩序井然。
24、飲食是文化,請從窗口文明做起。
25、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關于珍惜糧食兒童情景劇范文五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我們并未意識到那是在浪費,或許我們會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在每天中午打飯的時候,你是否有過將只吃幾口的飯菜就倒掉的現象呢?是否不吃就倒掉呢?……我們發現,每天中午打飯不一會兒,撞翻的桶就裝滿了飯菜。看這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難道大家就不感到可惜嗎? 為此,我們校學生處舉行了此項節能系列活動,值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一、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二、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三、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四、飲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五、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六、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成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
七、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也是每一位師生品質的表現,節約更是每一位師生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并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一直堅持開展下去,為建設節約型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關于珍惜糧食兒童情景劇范文六
親愛的同學們:
縱觀泱泱華夏五千年歷史,歷朝歷代都有平民無以飽食而被殘忍的餓死,那么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便是缺糧。近代,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以及社會的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已基本解決饑餓。面對資源充足的今天,人們卻忘記了糧食的寶貴,隨意浪費糧食。
在今天,有許許多多的浪費行為每天都在上演,就拿我們學校的食堂來說吧!每天提著碗,大步大步地沖進食堂,坐下吃飯時,周圍總會有人吧那一粒粒麥子做成的白面饃饃因吃不完而隨意丟在飯桌上,總會有人把那一粒粒大米做成的醇香米飯因吃不完而往那剩飯菜處一倒。說實話,看到這一幕便會想到在家干活的父母;想到他們用一滴滴汗水在烈陽的烘烤下滴灌莊稼;想到父母那雙被鋤頭磨成厚繭的粗糙大手。便覺得現在的人太不懂得珍惜糧食了。
曾經聽爺爺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人們都被分配到生產隊,除去上繳的糧食外,每個人所得的僅有幾袋子糧食,根本不夠一個家庭吃,再加上那個年代沒有施行計劃生育,家庭負擔可想而知。爺爺說,當初他就是在饑餓中長大的。餓的時候,就把榆樹皮剝下來,吃里面的汁液,那時候不管那樹汁液有多么難吃,有多么的澀口,他都強忍著塞進嘴里往肚里咽。那時候能吃上一個黑面饃饃,都是一種榮耀。一粒米,一粒麥子,對于他們來說那就是寶,他不會浪費。爺爺說,那時候地里的一顆土豆,一粒花生豆不允許去偷,若是一旦發現,生產隊就不會給那戶人家發糧。唉,那時候真是粒粒值千金!
觀現今社會,人們是多么的浪費啊!還是李紳說得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現在我們盤中的食物,那是父母用汗水為我們換取的,我們有何理由來浪費呢?趁還來得及,從現在起珍惜糧食吧!珍惜糧食,就是珍惜未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