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在書中,安妮寫道:“紙比人更有耐心”。在那漫長的25個月中,她用她的筆,她用她的夢想,刻錄下了她在密室躲藏時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
安妮是不幸的,而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她的愿望——我希望我死后仍會活著。她才如此幸運。
安妮13歲開始寫日記,到她死于集中營還不到16歲。安妮從上帝那得來了寫作的天賦,她有著她自己的夢想——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在那種惡劣的條件下,她一直在堅持寫日記。在日記中,她記下了她自己的孤獨,對戰爭的恐懼,對生的追求和熱愛,以及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她寫下了原來不屬于她這個年齡所應經歷的命運。
如果安妮沒有遭難,如果她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那么,她長大以后,或許不用長大以后,她就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但這一切,誰又知道呢?
安妮在密室里呆了25個月,她在密室錯過了原本屬于她豆蔻年華的自由和快樂。
安妮在密室里能認識的人是那么有限,安妮是一個正在成長期的少女,這樣的她,正是愛結交,好動,對世界,生活充滿了憧憬的年齡。在她所能活動的狹小空間里,而她幾乎是沒有同齡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齡人的樂趣。
那愚蠢的戰爭猶如一個沉重的桎梏,把我們幸苦建設的家園就這樣囚禁于硝煙炮火中,毀于一旦。那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剝奪了不計其數的人的自由。
野蠻的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摧毀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我仿佛看見了安妮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安妮一直在用著她的善良去看待這個世界,帶著她對生的渴望。
安妮的愿望實現了,用令一種方式。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還原一個最真實的安妮,呈現一場最殘酷的戰爭。
所有認為人類在無數次大災難與迷失中會有尊嚴地挨下去的人,皆可以以安妮日記作為最有力的證明。
這本書以一個猶太小女孩的角度,為我們解析二戰,不,為我們感受自己,感謝家人,充滿信心,擁抱明天!就在這次大戰中,安妮一家為了躲避戰火,全家一齊逃到了一個密室中去,躲了起來,在這里,安妮興奮過,傷心過,生氣過,開心過,羞澀過,她為媽媽的偏心傷心過,為自己與皮特的聊天興奮過,為凡。丹太太的愚蠢生氣過,為大家對自己的態度無奈過,可是,她仍然是那個安妮,她也希望在聽過別人對自己的意見后改變自己,她努力了,但最后她發現,無論自己怎么改變,她始終無法滿足所有人,她愿意做那個真實的安妮,那個周圍全是批評的聲音,驚愕的表情,嘲諷的面孔,不喜歡她的人!她自己也知道,這全是因為她不聽好的一面的忠告,她也希望自己變得更完美,但是大家卻都不相信她,以為她在變什么戲法,哦!真是太好笑了!
“我總是家里的小丑和淘氣包,做錯事總是要受到雙倍的懲罰;不僅要受到父母的責罵,還要受到感情上的傷害。”我很能理解安妮,的確,世上怎么可能有令孩子百分百開心的父母呢?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我都是大家眼中的小丑,無論干什么,都不會有人相信我,他們就是這么偏心!
“如果我說話,他們說我炫耀;我沉默,他們說我可笑;我回答,他們說我無理;我有了好點子,他們說我狡猾;我累了,他們說我懶惰;我多吃一口,他們說我自私,還有愚蠢,懦弱,奸詐等等,沒完沒了!”看了這一段,我想問,難道這個密室中就沒有正常的人了嗎?太惡心了吧!?
安妮是個好女孩,她敢做敢當,有勇氣,有個性,有主見,她渴望的當父母的愛,不是因為她是他們的孩子,而是因為,她是安妮,她希望變得更優秀,她會更反省自己。她緊握理想,不讓它失去,因為她堅信,終有一天,她的理想就會實現!
她就是她,一個真實的,有無數缺點但是很快樂的安妮!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只要我還活著,能從布滿灰塵的舊窗簾布縫里看到陽光,這無云的天空,我就不能不快樂!這樣一個樂觀、堅強、痛苦的話語來自安妮弗蘭克的筆。《安妮日記》不是一部虛構的小說,而是一個女孩寫的最真實的日記,一本感動世界的日記。
當我打開這本書時,我有一種我讀書時從未有過的感覺。這個15歲的女孩寫的日記和一本普通的日記有什么力量感動了世界?我帶著好奇心和期待進入了這個故事。安妮弗蘭克是一個猶太女孩。她在13歲生日那天得到了一份獨特的禮物:一本帶有格子面料封面的日記。她稱她為吉蒂,并與吉蒂分享她的想法,作為她最親密的朋友。為了避免納粹的破壞,這家人躲在一個密室里,還有其他四個人在密室里也有同樣的困難。
密室里的生活很無聊,尤其是像安妮這樣活躍的13歲女孩。單調的食物,怪癖的伴侶,幾年不能出去,用水,上廁所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經常害怕。所有這些都幾乎把安妮逼瘋了。但幸運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并沒有讓她的心荒蕪,它已經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田野!安妮寫道:我仰望天空,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種殘酷會結束,和平和平會回來。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的理想!讀到這里,我仿佛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里吶喊,帶著心中不可磨滅的希望。
安妮幾十萬字的日記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263號的密室里寫的。她毫無隱瞞地向吉蒂坦白,嘲笑饑餓,傾訴恐懼,對自己的樂觀和閃光的悲傷和失望,對愛的渴望,對青春期母女的沖突…是的,《安妮日記》最感人的地方是從一個女孩的角度觀察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創傷。
最終,安妮在密室里的八個人,全部因人告密而被關進集中營,安妮和姐姐瑪戈因傳染上斑疹傷寒而悲慘的死去,她沒能看到期待的一刻。
安妮雖然長久的閉上了雙眼,而我們也再也看不到下一篇安妮日記了,但她的樂觀、勇氣、感恩于愛,長活在億萬世人的心中!《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在這個暑假里,我閱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猶太女孩在德國·納粹大肆_猶太人期間躲在閣樓上寫的一本日記。
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們都很愛她。但是_的到來毀滅了這一切:無數人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無數人倒在了子彈下,還有無數人被送往了集中營……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選擇了躲藏,他們與幾個鄰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樓,生活了25個月之久,在這段時間里,有警察來訪的恐懼,有生日到來的歡樂,有小偷拜訪的絕望,還有安妮戀愛的興奮……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樂觀,勇敢面對內心的恐懼。她天真、可愛、活潑、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責備后,仍未笑著面對生活。他們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顧一切的去尋找活下來的希望。安妮也在這里學習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長了許多。但,不幸的是,他們最后無奈還是被送往了集中營,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還。
這本書,我很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竟然能夠在這么非常的情況下寫出這么細膩的日記:她漸漸學會思考,沉著和冷靜。
在這之后,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安妮當時的生活處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單》的_,我很震驚,一個人的生命居然這么的沒有價值,人的尊嚴被踐踏:一個軍官早上起來拿著槍對著下面的猶太人亂打;一些人試圖躲在房子里,卻被納粹兵發現,士兵對著他們掃射……這部_除了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兒和和給與人希望的紅色火苗是有顏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看到一個穿紅色大衣的小女孩兒,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終還是死了,這么可愛的孩子被這樣無情的殺死,也等同于希望破滅了。
_是人類歷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筆表達了對的德國·納粹的控訴,也告訴了我們她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禱明天的安寧。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下午看了本安妮寶貝的書,心里突然有了寫點什么的沖動,沒及時動筆,到晚間,想寫什么, 除了主題, 別的都不記得了,靈感,就是這樣,轉瞬即逝,只好信馬由疆地想到那里寫到那里。
安妮寶貝打動我的, 是她的生活狀態,那是我一直向往的活著的方式,一邊流浪,一邊記錄,用腳步在不同的土地上丈量生命的長度,一襲舒適的棉麻布衣,一顆沉靜的心,用眼睛瀏覽地球上表面上不同的生命,用直覺從浮躁的塵世里把人性本質的孤獨赤裸裸地刻畫出來,她只為自己活著,活得了無牽掛,行走天涯,四海為家。她承認她的孤獨,我佩服她的勇敢,她把她的孤獨張揚得優雅玲瓏淋漓細致,她體驗孤獨,書寫孤獨,靠孤獨養活自己。是孤獨成就了這個獨立行走靠寫作為生的女人。
一個寫作的人,可以寫的,無非是她自己。她們把自己剖析給世人看。內心里的世界,在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隱秘的空間,作家把它敞開,把一段一段的,生命體驗到的感受翻曬在筆下,任憑人們翻閱,你可以沉浸在她的文字里面體驗心靈的共鳴,體驗找到同類的快樂。
哪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不是一路跌宕起伏?哪一個生命的歷程不是苦樂參半?但是,有幾個人有勇氣和她們一樣翻曬自己的日子,回顧往昔的歲月?作家,是坦蕩勇敢的。這個就是作者與讀者的區別.
最近在新浪里看安妮寶貝的〈二三事〉,作一些讀書筆記放到博客里。以此來記住一些讓我感動的文字`~
每次寫一本小說,最先出現在腦海里的,不是文字,而是意象。在寫這本小說的時候,亦有一幕一幕的畫面在心里掠過,猶如不定格的鏡頭。帶有一種隱約的肯定之感。這些意象決定心的探索走向。我卻是喜歡這種過程,在黑暗中反反復復,但似一直有光照耀。
眼淚直抵人心,具備深刻的撫慰。少年時如此充沛豐盈的感動,到成年之后,亦有時看一本書,看一部電影,聽一首歌,見一個故人,眼眶也會隱隱有淚。但一旦有任何變故或重大的事端臨到頭來,心里卻寂靜一片,只聽見肅殺的風聲,而不會起伏動蕩。
淚水隨著姿勢的變換有不同的軌跡。帶來慰藉無以言喻。形式高貴,亦像是一道華美而沉溺的盛宴。哀而不傷,心存眷戀。人就是這樣開始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