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活動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學啦篇一
1.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則。
2.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培養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如何做一名小學生,了解小學學習的規劃和要求。
2.難點: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入學準備。
活動準備:
1.有關小學生(升國旗、上課、課間活動)的照片用ppt幻燈片播放
2.掛圖《學做小學生》
3.幼兒自備文具盒等文具、書包、書本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幻燈片(升國旗)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幼兒進行討論回答
師: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干什么呀?
幼:升國旗
師:那小朋友知道他們胸前戴的是什么嗎?
幼:紅領巾
師:對了。紅領巾代表的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尊敬和熱愛。
2.播放ppt幻燈片(上課)
3.引導幼兒觀察并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二副圖片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么?
幼:他們在上課。
師:那小學生是怎么上課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聽課很認真······(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小學生的上課時間和我們幼兒園的上課時間是不同的,他們每節課要上45分鐘,我們上課時間只有25-30分鐘,所以小朋友從現在開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4.播放ppt幻燈片(課間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觀察小學生在課間活動中都做了什么,什么時間進教室
幼:跳繩,跳皮筋···等
師:當他們聽見上課鈴聲響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課了
教師小結:小學的課間活動也是和我們不同的,他們是自由活動的我們是集體活動的。
(幼兒自由發言):學做小學生上課要專心,眼睛要頂住黑板看,耳朵聽著老師講,嘴里跟著念,這樣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6.出示掛圖《學做小學生》
幼兒自由討論用回答
三、結束部分
2.欣賞歌曲《像個小學生》引導幼兒大膽進行表演并大膽歌唱
四、延伸活動
參觀附近小學,觀察小學環境及地點,觀察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大班活動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學啦篇二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改革,貫徹新課程理念,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課堂教學潛力和水平,促進教師成長,我們教研組將一如既往地開展好數學教研活動。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教研活動仍然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不斷深入課改實驗,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首位,嚴格執行“新課程標準”。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業務潛力不斷提升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根本,加大教學研討力度,堅持科學育人,扎實有序地開展數學教科研工作。
二、教研目標:
1、以黨的先進性教育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
2、為教師們學習、交流、提高創設一個良好的研討氛圍,帶給一個和諧的研討平臺。
3、繼承和發揚我組教師良好的師德修養、愛崗敬業的精神、良好的教風和教學研究的熱情。在全組發揚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構成濃厚的教研之風、互學之風、創新之風。
4、在學習、實踐、研討中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探索,總結新課程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提升本組教師的教科研潛力。
5、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實驗工作,規范數學教學常規,督促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三、教研措施:
(一)扎實有效落實課改精神,以課改為核心開展教研活動。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研究新課標、新教材。提倡每位教師本學期在小組里講一節公開課,以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用心實踐、探索新課程下的課堂教育教學規律。立足于課堂教學實踐,用好新教材,透過反復探索、研究、反思、實踐,把課程改革的精神扎實地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2、細化課改過程管理。在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中,加強教材研討、堅持推行聽課制度,加強數學常規課的常規考核,收集、整理優質課件資料,并及時總結課改經驗,確保課改工作落在實處。
(二)開展多樣化教研活動,以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采用集中學習、教師自學、網絡學習的方法,使教師及時了解科學的教改信息,擴展教師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
2、繼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研討活動,開展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使教學研討進課堂。
4、開展聽課、評課的研討活動,透過互相聽課、說課、評課,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潛力。
5、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充分利用教師博客、qq群、uc論壇進行教學研討,聆聽專家講座等活動。
四、教研組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學習教研組計劃,布置任務;
2、觀看教育碟片,觀摩優質課件案例及評析。
三月份:
1、講評一年級三個教學班的小組教研課。
2、課后分別點評每節課的成功之處,指出不足之處,以促共同提高、進步。
四月份:
1、講評二年級的小組教研課,課后點評。
2、復習整理以備期中考試。
五月份:
1、講評三年級的小組教研課,課后且點評。
2、觀摩學習優質資源課件、案例。
六月份:
1、整理總結教研組工作。
2、制訂期終復習計劃,迎接期終考試。
大班活動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學啦篇三
1、運用歡快的節奏演唱歌曲,表達想上小學的愉快心情。
2、初步嘗試進行卡儂曲式的音樂游戲。
1、小學生進入校園的一系列場景照片(見掛圖“小學的早晨”)。
2、歌曲《快上一年級》。
一、欣賞歌曲,了解歌曲內容
1、談論:我們將要進入什么小學?家人為我們做了哪些準備?
2、觀看小學校園照片;說一說小學生怎樣上學。
3、欣賞歌曲《快上一年級》,談論各自聽到的歌詞內容。
4共同運用小學校園照片,排列歌詞的順序。
二、學唱歌曲
1、運用念兒歌的方式,跟著歌曲的節奏誦讀歌詞,把握歡快的節奏。
2、進一步欣賞歌曲,試著將歌詞填進樂曲里。
3、在演唱中注意控制自己的呼吸,在一句結束的時候輕輕換氣。
三、《快上一年級》卡儂游戲
1、按照|xxxx|xxx|xxxx|x—|的節奏念兒歌。
—————
背上我的小書包,快上一年級。
2、幼兒分成兩組,各圍成一個圓圈。第一隊按節奏邊轉圈走邊念兒歌,念到最后一個“級”字時,全隊蹲下。
3、第二隊在第一隊念完第一句時,接著開始按節奏邊轉圈走邊念兒歌。
4、在把握節奏的基拙上逐步減少各隊人數,將兩隊變為三隊、四隊…
5、規則:
(1)按順序在規定的時間接念,不能超前或落后。
(2)必須符合確定的節奏、不能快或慢。
大班活動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學啦篇四
1、讓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活動,向往當個小學生,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2、讓繪畫形式表現心中的小學,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1、字卡兒歌:小學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遲到,愛學習,勤動腦,愛勞動,講禮貌,團結友愛不忘掉。
2、用繪畫形式表現心中的小學,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準備:畫紙,油畫棒
1、談話過程
師: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小學生呢?
2、圖畫展示:
3、讓小朋友們畫出自己理想的小學
4、課外延伸:請小朋友們下課后和爸爸媽媽參觀附近小學,讓孩子們了解自己將要學習的新地方。
1、對于本次課題活動要明確主題,對于活動的準備工作做好,在“我要上小學”主題活動下,在活動中讓孩子們了解到將要邁入的校園的情況及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對校園充滿向往。
2、在這次活動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發現,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上課主題,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們在自身素質方面的提高。
3、本節課在幼小銜接的階段,通過圖片展示結合講解,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并激發上小學的展望,然后用畫筆來描繪心中的上學情景,希望孩子們上小學快樂,高興。幼兒在感知和表現力方面得到鍛煉。課后延伸到參觀小學,為幼兒熟悉上小學做好準備,總之,讓幼兒有準備有信心的上小學。
1、進行行為分析:孩子有非常強烈的做小學生的愿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帶孩子實地參觀了小學,滿足孩子做小學生的愿望。能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同伴的講述。孩子們能認識一些基本常識。
2、教養支持:孩子從幼兒園到入小學,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由于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使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后出現疲勞、消瘦、害怕學習的現象。因此,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工作很重要。我們帶孩子去參觀了奉浦實驗學校,讓幼兒更加了解小學,在參觀中,孩子們發現了幼兒園與小學的許多不一樣的地方,也解決幼兒的質疑。因為在前期學習過程中,有的問題我也不是很清楚,如“綠領巾什么時候帶”“紅領巾什么時候帶”“中飯在哪里吃?”“幾點上學,幾點放學”等等。孩子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他們向小學的哥哥姐姐提出各種問題,親密的交流,而我只是一個參與者,給予幼兒一個寬松和諧的民主氛圍,使幼兒體驗到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美好情感。而最終讓幼兒了解了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并盼望作個小學生,從思想上作好入學的準備。在幼兒園也可滿足幼兒做小學生的`愿望。
大班活動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學啦篇五
1、能正確使用自己的學習用品。
2、逐步養成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良好習慣。
1、故事《找不到眼鏡》(見p293)及相應故事圖片(鞋子、肉湯、衣袋、火箭)。
2、松鼠、孤貍和流熊3位朋友給熊的留言。
一、故事《找不到眼鏡》前半部分
1、邊看圖片,邊聽故事的前半部分。
2、回憶松鼠、狐貍和浣熊是怎樣回答熊的問題的。
3、這些地方可能會有熊的眼鏡嗎?它的眼鏡可能會在哪里?
二、故事《找不到眼鏡》后半部分
1、從畫面上找出熊的眼鏡,思考:3個朋友有沒有看到熊的眼鏡。它們為什么都沒有告訴它。
2、讀一讀松鼠、狐貍和浣熊3位朋友寫給熊的留言。
3、談論:熊怎樣才能方便地找到眼鏡呢?它的眼鏡該放在哪里?
4、分別扮演3個小動物,試著模仿動物的口氣對話,和教師一起完整講述故事《找不到眼鏡》。
三、怎樣保管自己的物品
1、回憶我們是否也有找不到東西的時候,都鬧過哪些笑話。
3、思考:進入小學,我們需要特別保管好哪些物品。
大班活動我要上小學大班教案我要上小學啦篇六
2.了解如何愛護和正確使用學習用品,逐步習慣獨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的用品。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談話,激發幼兒產生高高興興上小學的愿望。
2.與王下鄉中心學校聯系,明確參觀內容。準備好幼兒接送車。
活動過程
(一)了解小學的特征(分班進行)
1.林:小朋友,你們是來自哪所幼兒園的小朋友?
幼:我們是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
2.林:誰知道我們學校為什么叫王下鄉中心小學?
幼:因為學校在王下鄉。林:是的。我們學校是寄宿制的。小朋友們都是住在學校里的,很多老師和同學生活在一起,就像在自己家一樣。為了讓同學們和家長們更好地區別宿舍和教學樓,我們還用方向進行了區分。西邊是教學樓,是學習的地方;南邊是寢室。
(二)體驗小學課堂生活一一明確上課的注意事項
1韓:你們知道小學生上課時要注意什么?幼:要認真聽講,舉手發言;別人說話要認真。韓:小朋友說得很對。
2.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3.討論小學課堂月幼兒園課堂活動的區別。林:覺得在這里上課和在幼兒園上課有什么不同?幼:有男老師給我們上課,幼兒園沒有;老師上課都是站著的,我們的老師會和我們坐在一起;這里上課時坐凳子,幼兒園是坐椅子……韓:是的,小學的學習方式與幼兒園會有很多區別。平時,小學生上課時,都是兩人一小組,有自己的桌凳和放書包的等會我們可以去看看他們的教室。
(三)參觀(教室、操場、教師辦公室、學生寢室等)。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并對小學和幼兒園做簡單比較。
1.教室。小學:桌椅擺滿教室,但整齊、干凈,有專門放書包的抽屜,還有教師的講臺,課間有值日生打掃教室衛生幼兒園:會根據活動情況隨時調整桌椅,教師沒有講臺,有保育員打掃衛生。
2.操場。小學:寬大,同學們正在自由、快樂地參加各種活動。幼兒園:并不大,有豐富的器械、玩具,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引導下玩耍。
3.教師辦公室。小學:同一年級的老師在一個辦公室備課、批改作業。幼兒園:就在活動室內,而且總有一位老師時刻陪伴幼兒。
4.寢室。小學:4-8人一個房間,能獨立睡覺。幼兒園:-個班的小朋友都在一起午睡,而且有老師時刻陪同。
(四)體驗小學的體育活動在男老師的組織下,讓孩子們感受小學的體育運動項目。
(五)與小學生共進午餐。了解小學生進餐的常規。
1、韓:你們在幼兒園里是怎樣用餐的?幼:坐在教室里用餐,由老師分,韓:我們學校里的所有同學都是在食食堂用餐的。因為人多,我們要求同學們做到相互禮讓;用餐時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你們等會兒進去用餐時能做到這幾點嗎?幼:能。韓:看看誰最像小學生。
2.幼兒開始用餐。
(六)學校為幼兒分發禮物,韓:小朋友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幼:喜歡。韓:歡迎你們來我們學校就讀。
(七)延伸活動。組織幼兒回園相互交流參觀小學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