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黃河頌教案一等獎篇一
1. 聽歌學唱《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歌曲,與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看那組同學唱得好。
2.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歌詞的內容講什么?
回答:這首歌是陜北民歌,歌頌黃河歷史文化的悠久以及黃河流域土生土長的人民的勤勞與淳樸。
同學們對黃河的了解有多少?(學生自由發揮)
答:1、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黃河從源頭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
2、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于三個英國的國土面積。黃河的河段長和流域面積因泥沙淤積,河口延伸而處于不斷變化之中。
3、黃河在九十萬年前只是發育成各自獨立的內陸湖水系。古黃河是在獨立的內陸湖盤水系的基礎演變過來的`。
1、 黃河給你什么印象?(學生自由發揮)
答:氣勢雄偉。
2、 為什么叫它壺口瀑布?
答:滾滾洪流注入深潭,水波急濺,如茶壺注水。
3、 黃河壺口給你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揮)
答:如千軍萬馬咆哮、奔騰而來。
4、欣賞亞洲飛人成功飛越黃河的圖片。
黃河第一灣與壺口瀑布有何不同?
答:壺口瀑布水勢洶涌,奔騰咆哮。黃河第一灣猶如靜謐的少女躺在大山的懷抱,文靜嫻淑。
1、 欣賞關于黃河的詩歌朗誦
2、 欣賞反映黃河的繪畫與雕塑作品。
3、 欣賞關于黃河的詩詞。
朗誦《將進酒》
提問:用《將進酒》的那一句詩詞形容這張圖片最適合?
答: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你是如何理解《將進酒》這首詩詞的?(自由討論)
答:詩中鼓吹飲酒行樂,其實是借酒消愁,表現了李白政治抱負不得施展的苦悶,同時以豪邁的語言表達他的樂觀自信,方縱不羈的精神。
黃河頌教案一等獎篇二
知識教學點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闊步、炙烤、橢圓、有氣無力、掙扎、驚恐、腐爛、挖掘、一瞬間”等詞的意思。
2.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以及他們這樣假想的根據。
3.體會文章的記敘順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德育滲透點
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學示引導:
1、教師教法
教學本課,教師在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可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并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2、學生學法
自學、自悟、討論、交流。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體會黃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學家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來歷的經過。
3.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難點
理解科學家假想的根據。
解決辦法
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多媒體,并通過感情朗讀理
解課文內容。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設計
1.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2.借助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理解。
學生活動設計
1.自學、討論、交流。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第19課。
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生詞;反復讀一讀并試著理解。
(3)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學習生字詞
1.讀帶有生詞的句子,將生詞多讀幾遍。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指名讀并加以理解。
3.指導書寫。
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詞。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課文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這節課我們進一步來研究這幾個問題。
深入探究課文
1.合作學習第1自然段。
(l)靜靜地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些語言中你體會出這具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點?把使你產生這種感受的詞句標出來。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討論的重點句子;
a.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長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長的大象牙,接著是頭骨和下頜,甚至連很難發現的舌骨也保存著。
c.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
d.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現是很少見的。
(4)媒體演示,進一步體會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
(5)朗讀體會特點。
(6)小結并被書。這樣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為科學家假想它的來歷提供了依據。
2.以瀏覽方式學習第2-6自然段。
(2)四人小組交流。
(3)互動交流,匯報學習收獲,相機進行板書朗讀指導。
3.學習第7、8自然段。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其他小組補充,教師適時點撥并相機板書。關于假想的根據,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著重肯定兩點:一是從它站立的姿勢,推斷是失足落水;二是從骨頭關聯的情況,推斷它死后一直沒被移動過。
(4)指導朗讀。
4.瀏覽全文并對照板書,想一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暢談收獲
可以談寫法,可以談啟發,只要談得合理,教師都應給予鼓勵。
板書設計:
黃河象
黃河頌教案一等獎篇三
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讓我們追隨作者尋找黃河源頭的腳步,去了解黃河源的奇景,體會作者對黃河源頭的喜愛。
教學目標:
1、 我學會10個字。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我能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準確地運用詞語,體會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
4、 我能了解黃河變遷,激發學生對母親河的熱愛之情,增強對母親河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我能有感情朗讀課文;我會學習、品析文章中對黃河源頭水的描寫“有趣”、“清澈”、“值得紀念” 。
教學難點:
我能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
知識鏈接:
黃河全長 5464千米,其長度在我國各大江河中僅次于長江。黃河從源頭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黃河源頭一帶方圓百多千米,有一百多個大小不等的湖泊。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我能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 我能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全文的表達順序。
3、 學習1—4自然段,我能準確地運用詞語,體會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
課前預習:
1、抄寫熟記本課生字,會聽寫。
2、搜集黃河源頭的相關資料。(圖片、詩歌、歌曲、優美的描寫句段等)
方法指導:
1、在抄寫本課生字后,可以選擇組內成員或家長報聽寫、自己默寫生字多種方式督促自己掌握本課生字。
2、要注意“綴、澈”是翹舌音,“戀”是邊音。
3、注意“辯”和“辨”的區別。
4、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要學會通過讀懂自然段或抓關鍵段來理清全文的表達順序。
5、要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請學會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和關鍵詞語。學會準確運用詞語。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言
孩子們,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連綿不斷的群山,奔騰不息的江河,一望無際的草原……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處處都有迷人的景色。今天,就讓我們追隨作者尋找黃河源頭的步伐,去發現并體會作者筆下的黃河源頭的奇景。
二、資源共享
孩子們,你們對黃河源頭有哪些了解呢?(請與你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所搜集到的資料,再選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三、基礎闖關
1、大聲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課文中劃記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可以和組內的組員交流,然后完成下面的題目。
(1)看拼音,我會寫詞語:
yún wù liáo rào
(2)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俊( ) 巒( ) 辯( ) 撤( )
峻( ) 戀( ) 辨( ) 澈( )
2、朗讀課文,我知道本文寫了哪些內容?
先寫要到黃河源頭了,看到了______ 、 和______ ;再寫到了黃河源頭,看見黃河源頭水______ 、______ 、______ 的特點,最后總寫了作者的感受:_______________ 。
3、默讀課文,我能體會到作者游覽的順序。
四、快樂閱讀
黃河源頭的景色為什么使人迷戀?請自由讀課文。請回答并讀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1、我們齊讀第1自然段,品析第1自然段,我要抓住的重點句子“向往已久的黃河源頭就要到了”來體會作者對黃河源頭向往的程度之深,我從讀中體會。
2、我會讀第2自然段,品讀第2自然段我抓住“飄舞、游蕩、裹”去想象,根據文字來相信黃河源頭的美麗,并與朗讀結合起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我能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準確地運用詞語,體會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
3、 我能了解黃河變遷,激發學生對母親河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對母親河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品讀文章第5—6段,我能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筆帶感情。
教學難點:
我能品讀感悟作者對黃河源頭的迷戀之情與憂患之感。
方法指導: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對理解全文有很大的幫助。可以結合上文來理解。
2、邊讀邊悟,并在相關語句旁邊做好批注是一種很好的閱讀學習方法,有利于我們走進文本。
4、在課文留白處進行自己創造性的補白,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能提高我們的理解創新能力。
5、學習寫景抒情的散文,要學會感情遷移,要學會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真實想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作者曾對黃河源頭感言“這是多么值得紀念的呀!”作者對黃河源頭的喜愛之情讓我們感動。這節課我們繼續品讀感悟作者對黃河源頭的那份深刻情懷!
二、 快樂閱讀:
1、品讀感悟第5自然段。
我自由地放聲朗讀第5自然段,重點讀這句話“啊!這就是黃河源頭嗎?捧起水,洗洗臉吧!這是多么值得紀念的呀!”我會聯系上下文體會,開頭的“啊!”包含了哪些感情。
我結合“向往已久的黃河源頭就要到了”、“啊,令人向往的黃河源竟是這樣的有趣。”“啊!這就是黃河源頭嗎?捧起水,洗洗臉吧!這是多么值得紀念的呀!”來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我知道:作者要紀念些什么呢?
2、 品讀感悟第6自然段。
我有感情朗讀第6段,我會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中哪些詞用得特別好,我在書上做好批注,并說說我讀了本段最后一句話后想到了什么?思考最后一句話我會抓住關鍵詞“流過”、“繞過”、“越過”、“匯成”、“流入”來想象體會。
3、小組交流與評論
與我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看誰的標記最恰當、準確,誰的感悟最深刻。小組里誰說的比較好,好在哪里。大家可以互相評價一下。
4、選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三、拓展、積累、升華感情:
1、小結:
難怪作者對黃河源如此的向往,它不僅美麗,而且它是我們炎黃子孫母親河的發源地,更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象征。可是今天,我們的母親河卻在哭泣。
2、出示圖片集體交流
教師出示一些黃河現狀的圖片或文字,我們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