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禹治水》教案反思篇一
初讀課文。細讀第一自然段。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了解課文大意。
投影片。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代傳說,課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書課題,指名讀大禹。
簡介大禹: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練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逐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較長,提醒學生注意句中的停頓。
3、范讀課文,思考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4、口頭填空。
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洪水給老百姓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從哪兒可以看出洪水很兇猛?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這些情況發生在什么時候?
2、指導朗讀。
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勢,其中滔滔、淹沒、沖倒、無家可歸要重讀。
指名試讀。
學生自由練讀。
集體齊讀。
四、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下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
理解課文,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
體會大禹的英雄形象。
投影片。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按要求說出本課生字。
翹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邊音的字。
3、說說治、洪、姓的結構和偏旁。
二、繼續細讀課文。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哪一句是寫大禹想的?哪幾句是寫大禹做的?
2、指名讀第二、三句,說說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況,后治理洪水。
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的艱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盡說明了什么?(說明大禹了解情況走的路多,范圍很廣,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這幾個數字都不是表示數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帶領老百姓開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課文中,說大禹吃盡千辛萬苦。小朋友們想一想:他可能會吃哪些苦呢?
學生自由想象,充分體會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導朗讀。
決心、走遍、仔細、吃盡、帶領、挖通、劈開要重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2、自由讀課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數量的詞。
(13年三次一次十多歲)
這些表示數量的詞強調了什么?突出表現了什么?
3、指導朗讀。
上述數量詞要重讀。
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想: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呢?
引導學生聯系第二、三自然段討論。
2、老百姓會怎樣感謝大禹?啟發想象。
3、齊讀,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
三、練習背誦課文。
1、引導背誦。
2、自由練背。
3、指名背誦。
4、齊背課文。
教學生字詞,課堂練習。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詞語。
2、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投影片。
一、復習
1、給多音字組詞。
沒
倒
2、擴詞。
治
久
理
偉
二、教學部分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字形。
引導自學下列生字:理形
指導下列幾個字的筆順:偉雄
提醒學生注意:久的寫法。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習描紅。
三、課堂練習。
1、讀一讀,再抄寫。
洪水沖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導父親偉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畫,第七畫是()。
父:有()畫,第五畫是()。
理:有()畫,第六畫是()。
姓:有()畫,第四畫是()。
四、作業。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大禹治水》教案反思篇二
《大禹治水》是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內的一篇課文,縱觀第六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寫人的文章,歌頌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質。《大禹治水》這是一個古代傳說,講的是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老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讓學生感受大禹的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品質。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寫:大禹怎樣治水的。
第三段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寫: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傳的英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力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精讀課文第一個自然段。
2、會讀、會認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兩個多音字,會寫部分生字。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感知大禹治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
1、正確、流利地朗讀字詞及課文,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初步感知大禹治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
一、揭示課題,質疑問難,激發閱讀興趣。
1、今天,老師要來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古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為民造福的偉大英雄,所以人們都尊稱他為“大禹”,(板書:大禹),關于大禹的傳說有很多,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留傳最為廣泛,(多媒體出示大禹視頻)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大禹治水》的故事。 “治”指導讀準翹舌音。
2、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相機板書:為什么?怎樣?結果?)
【意圖:用圖像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自然結題。學會質疑是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力爭做到:學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師要教授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訓練自學能力。
1、同學們要知道的有這么多,還是讓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吧。
請打開課本101頁,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課文,老師有讀書提示:
(1)遇到生字時,看著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讀通順課文,并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自由初讀課文。
【意圖:學生有疑問后會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這時,讓他們自己讀書,滿足了這種需要,同時,自瀆課文也是在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檢查字詞,理解詞語,提高朗讀水平。
1、初步感知課文
同學們,讀了一遍課文,大家有什么收獲呢?
同學們真了不起,讀一遍書,就有這么多收獲。相信在后面的學習中,大家的收獲會更多。現在老師最關心的是同學們生字有沒有掌握,課文有沒有讀通順呢。下面老師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
2、認識詞語
過渡:故事中的這些詞語你能讀好它們
嗎?
不知道同學們是不是和這些詞語交上朋友了?
a第一組,誰先來?你真勇敢!其他同學仔細聽,聽聽他的讀音是否讀準了!第一組:很久很久滔(tāo)滔(tāo)洪(hóng)水淹沒(mo)沖倒(dǎo)房屋(wū)害(hài)得老百姓(xìng)
你的聲音真響亮!你想提醒大家哪個字的讀音要特別注意?(沒,倒)指導:很久很久
師:讀了這一組詞,你知道大禹治水這個傳說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猜猜看,到底有多久?十年,你再猜,老師告訴你呀,這發生在四千多年以前呀,多久呀!指導讀“很久很久”
理解了意思,我們一起讀這些詞語。
b第二組:治(zhì)理(lǐ)千辛萬苦千山萬水仔(zǐ)細(xì)地形(xíng)挖通(tōng)劈(pī)開
師:第二組,老師請你。誰愿意和他比比!
這一組有兩個成語,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特點?對了,成語里有了千和萬,就表示很多很多,平時你還知道哪些像這樣的成語?祖國的文字真是豐富多彩,我們小朋友在平時要注重積累詞語。
c第三組:被(bèi)制(zhì)服(fú)感激(jī)偉(wěi)大英雄(xióng)
師:最后一組,老師把機會讓給你!你邀請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讀!
制:課文中說洪水被制服了,你知道洪水被誰制服了?把話說完整。那你知道小偷被――制服了,――被誰制服了!我們一起讀一遍。
(3)師:看樣子,難不倒你們,下面老師提高難度,去掉拼音,你們還會讀嗎?開火車讀。
(4)同學們,這些詞語你認識了,下面老師給你們再提高難度,你們還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出示短語“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
3、讀通順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⑴、同學們真不錯,詞語讀得真好,把它放到課文中,相信你課文一定讀得更流利!再讀課文。
⑵、讀完以后,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水平的.?分小節點名讀。指導讀正確、流利。鼓勵學生自主參與,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你有什么建議嗎?
【意圖:學習生字可以靈活機動,有學生齊讀,有指名讀,有開火車讀還有小老師領讀,并且及時師生點評,形式豐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讀好生字詞。】
四、精讀課文,解決疑問,體會洪水無情。
品讀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為什么要治水呢?課文中就有答案,誰已經找到了。
1、出示第一小節。
2、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洪水什么樣?你的腦子里出現了怎樣的洪水畫面?讓你們親身感受一下。看錄象。
3、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覺得洪水怎么樣?
4、洪水太可怕,太無情了,誰來讀一讀,把洪水的可怕,無情讀出來。
5、兇猛的洪水把農田淹沒了,老百姓他們會怎么樣?房屋沖到了,會怎么樣?指導讀出老百姓的可憐
6、我們一起再讀一讀,紅色詞要突出。把洪水的可恨,老百姓的可憐讀出來。
【意圖:學生的質疑不是形式,此環節要學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讀了書,又學會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五、學寫生字,識記字形,培養寫字習慣。
出示本課生字
看著這些字,你覺得那些字你一看就會寫了,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的?(相機寫出這幾個字)
學生描紅、仿影、臨寫。
【意圖:在描紅寫字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展示學生的作業,鼓勵其他學生繼續寫好字。】
六、總結點評,課后延伸,引導課外閱讀。
剩余的兩個問題留給學生課后思考,下節課繼續學習,要求學生課后繼續好好地閱讀課文,并且找找課外資料還有那些治水的偉大人物下節課交流。
【意圖:讓學生帶著疑問離開課堂,有效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
《大禹治水》教案反思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8個二會字只讀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教學時間:3課時
1、板書:16
大禹治水
2、簡介大禹。
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來。
(2)把難讀的句子畫出來。
2、檢查自讀情況。
3、范讀課文。
思考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頭填空。
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從哪兒看出洪水很兇猛?
看圖說說洪水的瘋狂。理解:滔滔、淹沒。
(3)“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
(3)這些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
3、指導朗讀。
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勢。
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下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讀。
2、引導學生說說字形記憶方法。
3、學生描紅。
1、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哪一句寫是大禹想的,哪幾句是寫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樣想,又是怎樣做的?
(2)學習二、三兩句。
①指名讀第二,三雨句,說說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的艱辛?
(板書:走遍吃盡)
“走遍”“吃盡”說明了什么?
“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中的“千”“萬”是不是確指一千個,一萬個?它們說明什么?
③“九條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數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說明了什么?
(板書:挖通劈開)
④要帶領老百姓開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課文中說大禹吃盡了“千辛萬苦”,小朋友們想一想:他可能會吃哪能苦呢?
⑤指導朗讀。
學生練讀,齊讀。
2、細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課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數量的詞。
這些表示數量的詞強調了什么?突出表現了什么?
板書:13年三次過家門一次也沒進
(4)指導朗讀。
3、細讀第4自然段。
(1)齊讀。
(2)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聯系二、三自然段討論。)
(3)老百姓會怎樣感激大禹?
板書:制服洪水代代相傳
(4)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
擴詞。
治()()()久()()()
理()()()偉()()()
1、教學生字字形。
(1)引導自學部分生字。
(2)注意“久”的寫法。
2、指導書寫。
3、練習描紅。
1、抄寫詞語。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畫,第七畫是()。
父:有()畫,第三畫是()。
理:有()畫,第十畫是()。
姓:有()畫,第三畫是()。
1、抄寫生字。
2、背誦課文。
板書: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盡
挖通
劈開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過家門
一次也沒進
代代相傳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大禹治水》教案之二,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禹治水》教案反思篇四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大禹淳樸、勇敢、堅強的性格特征。
2、能積極參加交流、討論,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3、喜歡聽民間神話故事,產生進一步了解民間神話故事的愿望。
1、連環畫圖片、實物投影儀。
2、看過壁畫故事《大禹治水》。
3、幼兒進行過“治理洪水”的調查收集工作。
4、活動區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圖書及錄像帶等。
1、集體討論,激發閱讀、學習的興趣。
指導語:
①洪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災難?
②古時候,人們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2、閱讀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1)自由閱讀圖書,感知故事內容。
指導語:你在書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邊傾聽教師講述故事,邊閱讀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指導語:
①大禹是怎樣治水的?
②聽了故事后你覺得大禹是個什么樣的人?
3、交流調查情況,了解科學防洪的方法。
(1)交流調查情況。
指導語:現在有些地方也會發生洪水,人們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誰來介紹一下你調查的方法?
(2)整理歸納調查經驗。
指導語:通過調查,你們認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來治理洪水?
觀看壁畫并講述故事。
禹是一位神仙,他來到人間和阿嬌姑娘結了婚,住在山洞里。有一年洪水泛濫,禹告別新婚的妻子,號召人和天神們團結起來到會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辦法。
禹在去會稽山的路上遇到鄉親,鄉親告訴他阿嬌懷孕了。禹聽了很高興,但是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他只好托鄉親轉達他對妻子的問候。人和神都按時趕到了會稽山。禹說:“我想應該用疏導的方法,讓洪水順著河道流到大海里去。”大家覺得這個辦法很好。于是,禹帶領眾人動手開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來填平洪水沖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條又一條河道。又是一天,禹帶領人們經過自己的家鄉。一位鄉親告訴他阿嬌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說:“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為我而耽擱了大家。”他托鄉親把草藥帶給阿嬌,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禹去疏導另一條河道時,又經過自己的家鄉。一位鄉親對他說:“阿嬌快生孩子了,你快去看看她吧!”禹嘆了口氣說:“不,我回家一天,就耽誤一天治水的工作。”禹三次路過自已的家門都沒有回家,鄉親們聽了這件事十分感動,干起活來更加努力。
禹非常想念妻子,阿嬌也非常想念禹。阿嬌天天站在山上等禹勝利歸來,漸漸地化成了一塊巖石。當禹把洪水完全治理好,回到家鄉之后發現妻子已經化成了石頭。禹悲痛萬分,傷心哭泣,這時石人進裂,跳出了一個小孩。為了紀念孩子的母親,禹為孩子起名為啟。禹被人們擁戴為領袖,稱為“大禹王”。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禹治水》教案反思篇五
本課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明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教學時要求學生抓住“經常、兇猛”兩個詞來理解當時洪水的危害。教師可通過錄像讓學生理解。
第二段寫大禹帶領老百姓治水,教學時以“一心治水”這段的重點詞進行教學。從“鑿山開渠”中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從“日夜不停、常常、顧不上吃飯和睡覺、一年又一年、每天”認識到大禹的“一心治水”。
第三段是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治水。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原因。教學方法:找出時間、家里發生什么事,大禹怎么做為什么大禹要這樣做
第四段寫洪水被制服,人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重點詞“辛勤、終于、制服、安定”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并以此來理解句子意思。
2、能找出課文中按時間順序寫的`,并能把表示時間先后的詞語找出來。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說出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經過。
教學重點:能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并以此來理解句子意思。
教學難點 :復述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教具:錄像機一臺、《大禹治水》錄像片、幻燈片、幻燈機一臺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大禹治水》第一自然段,請大家看錄像,這就課文第一段所描寫的情景,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那就請大家用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指名領讀,齊讀)
說說看讀完了這個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大禹在怎樣一種情況下決定去治理洪水,那么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呢?)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大聲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隨機板書:“一心治水:日夜不停、常常、顧不上吃飯和睡覺、一年又一年、每天”
3、比較句子:大禹帶領老百姓鑿山開渠,忙的顧不上吃飯和睡覺。
大禹帶領老百姓日夜不停地鑿山開渠,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和睡覺。
總結學法:學習句子時要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學習。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禹在一心治水,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是一心治水的?接下來請看第三自然段。
1、自由大聲讀第三段,邊讀邊用筆劃出表示時間先后的詞語。
2、填表
時間 家里什么事 大禹是怎樣做的
有一天 妻子剛生下孩子 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探望,匆匆走了
幾年后 兒子揮著小手要爸爸 深情地望了他們母子一眼,又趕緊趕路
又過了幾年 兒子已十多歲了 讓兒子告訴媽媽,等治好洪水一定回家。腳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3、說說大禹為什么會三過家門而不入?
4、根據表格復述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經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我們通過課文的三段學習,你來說說看你知道了大禹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們來看看大禹治水的結果。請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比較:經過辛勤勞動,洪水被制服了。
經過13年的辛勤勞動,洪水終于被制服了。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老師向大家推薦去學習“愚公移山”。下節語文課進行交流。
《大禹治水》教案反思篇六
今天我們學習“大禹治水”,這兒的水指的是什么水?見過洪水嗎?(播放洪水錄象片段)
覺得這洪水怎么樣?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點評:來勢洶洶讓人膽戰心驚所以說洪水猛獸。
有幾個詞,你們會讀嗎?
出示詞語:淹沒沖倒無家可歸
指名讀詞語
能用上這幾個詞,說說洪水帶帶的災難嗎?
傳說,人們為了避開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獸一樣的生活;為了避開洪水,人們把家安在大樹上,像猴子一樣爬上爬下,日子過的很凄慘。大禹見到這樣的洪水,會怎么想?
出示句子: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治洪水可不是簡單的事,大禹會怎么做?
先來看看大禹先做的事,出示句子(---吃盡了千辛萬苦-----)
男生讀。
1、看圖片,理解“水流”和“地形”。
2、有一個詞講大禹爬過的山特別多,趟過的河特別多,是哪個詞?讀“千山萬水”;看圖片,語言渲染,指導讀好詞語,相機評價中提升:太少了,還不夠多,很多----
3、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過;這其中的每一條河,大禹都趟過,這就叫“走遍”。大禹會遇到那些困難呢,猜一猜:
4、老師再給大家補充一些:教師講述-----(大禹的指甲被泡爛)
5、大禹吃的苦讀嗎?哪個詞?讀“千辛萬苦”(指導讀好)
6、這其中的每一種苦他都吃過、都嘗過,這就叫“吃盡”(文字點紅)
7、這些詞語讀好了,句子也一定能讀好,練習讀句子,指名讀句子,齊讀句子。
1、有兩個詞帶有同一個數字,找一找是哪兩個詞?
2、9條9座(這兒的9并不是9,而是指很多)
3、教師畫圖介紹,為什么要把這些河連在一起?
4、老師在黑板上這樣一畫看起來很容易,真挖起來就不輕松了,猜一猜這兩條喝之間有多遠?大膽地猜一猜:
5、教師介紹:90公里,90000米!辛苦嗎?
6、比這辛苦的還有呢,假如遇到大山,畫圖,要挖開大山,這叫“劈開”。
7、指導讀句子,你關注了這兩個數字,所以讀得這么好!
8、大禹遇到了這么多的困難,他吃盡了“千辛萬苦”再讀這個詞。板書:千辛萬苦
9、讀到這,你想對大禹說些什么呢?
1、教師配樂講(13年,10多歲,三次那一段)出示句子
2、這些數字什么意思呢?
3、把這一段故事連起來念一念,想一想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學生質疑
5、指導讀句子
1、圖片說話
2、出示詞語:治服
3、人們還用在樹上生活,在山洞里躲藏嗎,這樣的日子就叫:----------的日子(讀“安寧”)
4、假如你就是這些百姓中的位,你會怎么感謝他?
5、板書:偉大英雄
6、大禹的豐功偉績我們不會忘記,有人為他建了一個像(出示大禹像)
7、孔子說:假如沒有大禹,我們可能都變成魚蝦了
8、讓我們心懷感激和敬佩之情,把課文最后一節齊聲朗誦。
治理洪水偉大英雄
千辛萬苦千山萬水
九條大河九座大山
決心地形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