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參觀川菜博物館篇一
“到了!到了!……”耳旁傳來了同學們的歡呼,我連忙收拾好東西,跳下大巴車,開始了今天的旅行—參觀川菜博物館。
這一刻,我們已經等了很久了,但是天公卻和我們作對,起了大霧,讓我們遲到了,看到美麗的川菜博物館后,我的心情才一點一點好了起來。
“轟轟轟……轟轟轟”原本寧靜的上午忽然被打破了,乍眼一看,原來小吃一條街到了啊!隊伍瞬間亂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去拿自己喜歡的東西。我也一樣,端起一碗面條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呼——”那長長的、滑滑的面條被我吃進嘴,地道的成都味頓時在嘴里蔓延開來,麻中帶點咸,辣中有點甜,想忘都忘不掉,用四川話說,簡直巴適得板。
吃遍了所有的小吃,短暫休息了一下,我們就開始了下一站的旅行—做熊貓湯圓。
領隊的老師先帶我們把手洗干凈,戴上高高的廚師帽,圍上白白的廚師裙,一個個有模有樣的小廚師立刻出現在眼前。開始做熊貓湯圓了,我先從老師那里領到了材料,小心翼翼地撕開保鮮膜,拿出小小的糯米團子放在掌心揉搓起來,不一會兒就揉軟了。再把它掰開,平均分成三份,拿出一個,壓平后把餡放進去包好,用掌心輕輕地揉搓,漸漸地,一個小湯圓就做好了。為了使它更加美麗,我還用黑豆給它做了眼睛、耳朵和小嘴巴。遠遠望去,極像一只小小的熊貓,可愛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呀!本以為還可以再玩一會,可領隊老師卻告訴我們準備上車回家了。
啊,川菜博物館,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的!再見,川菜博物館。
參觀川菜博物館篇二
今天,是大年初一,爸爸媽媽帶我參觀博物館。
來到了博物館,迎面就是一幅巨大的圖,我仔細看了看,原來是一幅描述鄉村風景的圖,只見上面一個漁夫站在船頭,拉著漁網,仿佛很高興今天能有這么多的魚打撈上來。又見一個婦人坐在自家家門口手里拿著針,正做著針線活,臉上還不時有著笑意,仿佛想到了兒女。(.)我來到了指示牌前,看了看,于是準備往下一樓去參觀(這只是二樓)。
來到了一樓,只見玻璃陳列窗里擺著一件件動物標本:只見那只狼,張著它鋒利的爪子,眼神異常的兇狠,仿佛正要去撲食獵物一般;那只金錢豹,正在跳躍、奔跑著,身上的毛都往后傾斜,仿佛一個活物,正在奔跑。最有趣的就是“饅頭蟹”了,身體圓溜溜的,身前的兩只大鉗子并不鋒利,跟身體結合起來,就像一個饅頭,怪不得稱它為“饅頭蟹”呢!
走著走著,玻璃窗里又出現了清代、明代的瓷器,一個個瓷器異常的精美,這讓我對古人的工藝不由得欽佩起來。
今天參觀博物館讓我受益匪淺,幸好我聽了爸爸媽媽的話,出來溜達溜達,不然也就不會見識到這么多事物了。
參觀川菜博物館篇三
今天,我背著滿包的零食,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學校。不一會兒,老師就組織全校同學在操場上集合,之后,我們做上了大巴車,出發嘍!
我們自覺分成三個小組,開始參觀了。我的組員們邊走邊吃,而我卻被一個個問題迷住了:人類是怎么進化成現代人的?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變得那么長?動物起源又是怎么一回事?我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看了看資料我才明白:人類是這樣進化的: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現代人;長頸鹿是因為隨著地球的變遷,自己也在不斷的變化;而動物的起源其實就是一個單細胞,經過不斷的進化,才進化成現在的樣子。接著我們又來到馬賽人的“家”,他們的鞋都是輪胎底做的,而且他們從不挖水,寧可渴死,馬賽人認為牲畜和草有很大的關系,而草和土地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他們把土地看的像龍一樣神圣。下一個展廳,恐龍公園,哪里有關于恐龍的知識;水生動物廳,有好多漂亮的我不知道名字的、古怪的魚;動物的奧秘,那里解答了我不少疑惑……總而言之,言而統之,這個博物館給了我們不少知識、快樂和生命中的秘密。
最后,老師給我們照了相,全班都在瘋狂地搶鏡頭,那可是爭先恐后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