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察中的發現篇一
今年春節,爸爸從家鄉帶回來一個老絲瓜。聽爸爸說,絲瓜在四五月份才能種。
這日子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找來一個瓷盆,往里面倒了些有機土,再拿出老絲瓜,從里面掏了5顆籽。接著,我用鏟子把土扒開,往里撒絲瓜籽。最后,我把土填了回來,澆了點兒水。
看著我的“成果”,我心里暗暗祈禱:絲瓜呀絲瓜,你可要快快長大呀!
好幾天沒看絲瓜了,不知道它怎么樣?于是我立刻跑去看。
中午很熱,于是我就拿了些水去澆絲瓜,順便也去看看它。
噢!絲瓜長出了新的鋸齒狀的葉子,葉子長在兩橢圓形葉子的中間,葉子很小,只有語文書的一半大。鋸齒狀的葉子上面長出了藤,藤像一個彈簧,絲瓜的莖變粗糙了,好像沒了水分的柿子。
剛放學,我又去看絲瓜。
當我剛看它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絲瓜的莖長得又細又長,把旁邊的木棍、竹棒纏住了!再看葉子,原先的橢圓形葉子沒了,但那鋸齒狀的葉子長得又大又寬,足足可以當勺子了!
觀察絲瓜真是太有趣了!
觀察中的發現篇二
9月21日 星期一 陰
今天早上,我起床之后,驚奇地發現,我的小豆芽像個頑皮的孩子,掙脫了外衣,長出了白白的`嫩芽。
9月23日 星期一 晴
晚上,我回到家,準備澆水時發現小豆芽頂上長出了兩片葉子,而莖也從嫩白逐漸長成了嫩紅色,我用尺子量了一下,4——5厘米。我又仔細看了看,有幾個小豆芽還沒長出葉子,我著急了,單獨挑出來,拿個杯子,裝滿水,讓它們從頭到尾泡在水里,媽媽叮囑我的話,全拋到九霄云外了。
9月25日 星期五 晴
觀察中的發現篇三
我觀察的是寄居蟹,昨天叔叔幫我買了一個寄居蟹,和寄居蟹的別墅,它們非常漂亮。
我給大家講一講怎樣養寄居蟹的吧!飼養之前要為它們清除害蟲,放上一點沙,在沙里面放1——2勺鹽,用手在沙子里攪一攪,保持均勻,等他熟悉這個家以后就不要用手碰它,以免干擾他,要把盒子放到又安靜又陰涼的地方。
原來我觀察中發現寄居蟹是膽小的動物,一看到人類,就會縮進殼里,有大小的寄居蟹在一起,要把它們分開,以免打架死亡,我們必須準備一個空殼,過一個月或一年,小小可愛的寄居蟹才會換殼,而且寄居蟹過一段時間就會脫皮,脫皮的過程通常在沙中完成,一般需時幾星期至一個月。
只要細心觀察了,就會有新的發現。
觀察中的發現篇四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的口語交際課《觀察中的發現》。 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是要培養學生樂于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善于發現生活中各種有趣的現象和奧妙,并樂于與人分享的良好習慣。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1.培養學生樂于觀察,積極發現生活中的有趣現象,并樂于說出來與別人分享的習慣。
2.引導學生學會互動交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提出問題和意見。
3.培養學生把話說清楚,能有一定條理的把觀察過程說清楚、說完整的能力。
打開學生思路,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講出自己的有趣發現。
引導學生做到互動交流,學會認真傾聽和積極質疑。
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游戲法、實驗法、直觀教學法和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傾聽、質疑、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小組互動、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力求體現《新大綱》中指出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
通過學生復述已學過的本組課文15、16課課文內容,練習說話,教師引導并給予肯定,使學生把話說清楚,讓人聽明白,從而以此為憑借,引出話題: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這一環節,是教學中的重點,我們采用了游戲法、實驗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猜測字、找人頭圖相和小組親自實驗、觀察雞蛋在淡水中和在鹽水中的不同現象,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討論、傾聽、質疑、交流,再引導學生練習說話,說說自己和聽聽別人的觀察所得。從而達到打開學生思路,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講出自己的有趣發現的目的。
這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我們采用了舉一反三法:通過前面的游戲和實驗,聯想到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你又有哪些發現呢?再進一步有機地引出話題,讓學生練習把話說清楚、把話聽明白。在表達自己觀察所得和答辯問難時,力求話意清晰、容量理解;在認真地聽別人說的時候,還要記住別人的發現、質疑別人的發現。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自評、生評、師評,促進學生說話和傾聽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小組充分地說和評,在班上互相評議、復述、質疑、答辯,激發興趣,引發全體學生參與互動交際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鍛煉口語交際的能力。
《新大綱》又指出:“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這個要求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的技能,養成與口語交往相關的良好習慣及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因此,在教學最后,我們還設計了課后,讓學生更多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家人和朋友。
觀察中的發現篇五
在一個夏日里,我買回了一株含羞草。我可喜歡它了!
含羞草剛長出來的葉子,是一個綠豆大小的小花苞。過了幾天,小花苞消失了,露出了一根嫩綠嫩綠的莖。莖上漸漸長出了橢圓形的綠葉。接著,就是一直一直地長長,長到差不多9厘米的時候,又生出了一個小花苞。
我欣喜若狂,想著:我的小含羞草終于要開花啦,就快要見到美麗的小花嘍!
后來,含羞草真的開花了,就像蒲公英一樣的小花,好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臉頰,可愛的含羞草!
含羞草的小花,顏色是由深到淺的。越往里顏色就越深,好像一個粉色的太陽。
我用手輕輕地碰了一下它的葉子,它的葉子就立刻縮回去。嘿!真好玩兒!我把含羞草所有的葉子都摸了個遍,還玩不夠呢!
啊!我可愛的含羞草,我害羞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