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寫事篇一
林晨在宿舍樓下徘徊,一群群人與他擦肩而過。天灰蒙蒙的,似乎要下雨。他不停的摸頭發,希望老爸快點來。可是,又擔心父親淋雨之后舊病復發。望不見父親的身影,蹲了下來。在心里深深責備自己,周末回家望了帶保險單和繳費收據。不過照以往,老爸早就來了。他一定會叮囑自己要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想著想著,有一絲涼意冒出來,如果在家多好啊。細小晶瑩的雨滴劃過臉,九月轉涼了。
他七十歲了,身體依然硬朗。一天傍晚他來到了東頭的巷子口但他沒有進去。今天早上他剛說要到巷子盡頭看一看,兒孫紛紛反對,有的說那里太陰森,有的說您一大把年紀了走那么深的巷子累著了怎么辦。反正總之是不讓他走去看。他依然徘徊在巷子口。還不時向里望望。什么也看不見。終于他嘆了口氣走了。
拿著期中考試的成績單,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差”!此時的心情已經跌落到了谷底。
中醫學最初始于原始社會的神農氏嘗百草,到戰國時代已很先進。扁鵲創造了望、聞、問、切的中醫四步診脈法。東漢末年的華佗擅長外科手術,有膽量用外科手術治療曹操的偏頭痛,至于為關云長刮骨療劍毒,那是眾所周知的佳話。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一批先賢將中醫學從一個高峰推向另一個高峰,給中國燦爛的文明又添上光彩四溢的一筆。
雪,紛紛揚揚的飄著,像天堂的小天使,舞著輕盈的翅膀,在天空中打著旋兒,悠悠的,悠悠的降落人間。雪,美極了!雪花片片,輕輕地橫飛過來,像銀色的蝴蝶,她調皮的落在行人的衣服上。要是你接住這朵可愛的小花,它立刻化為小水珠,晶瑩透明的我愛雪,雪給我帶來很多快樂。
寫事篇二
從小,我就把自己的生日記得那么牢,而且總盼望著生日那天的到來。因為一旦到了生日那天,我就會擁有各式各樣的禮物,插著若干根蠟燭的蛋糕,還可以和來慶祝生日的小朋友痛快地玩。
而媽媽在廚房里忙了活,就坐下來微笑著看著我們玩,看著我們吃,好像吃蛋糕是她,過生日的也是她。
可是,盡管媽媽把我的生日記得多牢,我也從未記得媽媽的生日。在記憶中,媽媽也不曾為自己慶祝過一次生日,任憑著生日在枯燥的搓衣服的“唰唰”聲中一次又一次度過。
曾幾次,我也默默地下了決心——一定要給媽媽過個像樣的生日。
終于,在去年的3月19日那天,我把握住了機會,偷偷買了一張普通的賀卡,放在了媽媽的皮包里。因為我不會做一桌菜,也沒有錢去給媽媽買蛋糕。
一直等到晚餐時,媽媽也沒太多的反應,無一絲欣喜。我多次要告訴媽媽賀卡的秘密和今天是特殊的日子,可又把話咽了回去——說不定媽媽是在考驗我呢!
可是我猜錯了,媽媽什么也沒說,直到吃完飯收拾桌子。她還經常看看一直望著她的我,感到莫名其妙,問我有什么事。
我望著媽媽,點了點頭。我明白了為什么沒有蛋糕,媽媽也會感到如此開心。
因為這張賀卡包含了我所有的心意!
是啊,心意!
寫事篇三
窗外的夜空,偶爾會升騰起一多多絢麗的煙花,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新年的腳步正在悄悄走近。
臨近新年,山村里的年味和城市里的真的很不一樣,山村里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為新年而忙碌了。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按照習俗是送灶神上天過年的日子,人們會準備一些甜甜糯糯的食物,如臘八粥、糖水年糕、糯米湯圓,送灶神,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為自己多美言幾句。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準備了好酒好菜隆重地把灶神接回來,讓灶神爺在一年當中好好照看整個家。
送完灶神,接下來家家戶戶就開始撣塵了,撣塵就是把家里的積塵打掃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地迎接新年。
除夕這天,人們最開心也是最忙碌,貼春聯,掛燈籠,貼門聯、貼窗花,把家里打扮得熱熱鬧鬧的。
到了晚上才上過年的重頭戲,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桌特別豐盛的晚餐,餐桌上肯定會有一條魚,但這條魚是不能吃只能看的。因為“魚”和“余”是同音,餐桌上有魚,就代表著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完了年夜飯,小孩子可開心啦!不僅可以拿到鼓鼓的紅包,還可以盡情的放鞭炮,“九龍戲珠”真像九條龍在天空中嬉戲飛舞。“哨聲月旅行”也很有意思,就像有誰吹著優美動聽的哨子,更重要的是不受大人的約束,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因為這叫“守歲”。
鄉村的年過得可真是有滋有味,那種年味兒我想沒有親自品嘗過是永遠感受不到的。
寫事篇四
過年了,好像要把能買到的好吃的都吃個遍似的。記得小時候只要過了小年,爸爸媽媽就開始準備過年吃的各種食材,香甜的味道,弄得我們放寒假的人根本沒有心思寫作業。
我們家過年必備的一樣硬菜就是豬頭凍,而且這個菜還一定是由爸爸負責。
爸爸放假回來一般都是臘月二十八九,他的任務除了把給鄰居寫好的對聯發出去,就是準備做這件事了,我這個跟屁蟲一定陪伴左右。他首先要處理買回來的豬頭,用斧頭將豬頭從中間劈成兩半,取出豬腦子,放在一個大碗里(這個一般會加上鹽及佐料蒸一下)。把豬的鼻腔清除掉,他說這部分很臟。然后將豬頭丟進燒得滾開的一大鍋熱水里,趁熱收拾一下殘余的豬毛以及豬耳朵、口條等等。爸爸的手很白凈,是很有文藝范的一雙手,看他干這個活時那有些吃力的樣子,媽媽常笑話他。他們兩個說笑時,我心里很是開心,也常莫名其妙地跟著笑。
爸爸很干凈仔細,過開水這個過程要兩到三遍,最后兩半豬頭被收拾的潔白光滑,鍋里的水很清了,只有一點油花漂著。這樣爸爸才開始加上蔥、姜以及用一塊紗布包好的花椒、大料啥的料包,一切準備好了便開始烀豬頭。當然為了量多一點,他還會跟媽媽商量再加上一只雞或者一點豬皮啥的。
爸爸把一根根木柴放進灶里,火苗呼呼燒起來后,他就會囑咐我看著時間。他自己來到院子,拿出煙絲,仔細卷好一支細煙,站在院子里,望著天空,慢悠悠地吸起來。期間他會不時地進來加根柴,堂屋的灶間一會兒便冒出熱氣,肉香彌漫著,那味道很是誘人。
弟弟一般是吃不上的,因為放假了他就沒影了,在街上跟一幫男孩子瘋。媽媽一般在忙著別的活,吃一塊意思一下又去忙了,這美味基本就是我跟妹妹的。
爸爸把剩下的豬皮、肉啥的都切成小塊,然后全推到鍋里,加上適量的水和醬油,看顏色合適就繼續燒火至開,調到口味合適停火,把料包撈出扔掉,然后盛到一個大搪瓷盆里,放在冷藏間凝固成凍,這樣這個菜就算完成了。
爸爸好像每年都等著大家夸贊他的這個手藝。
如今,豬頭凍超市里也有賣的,可我總是找不到那味道。每當過年就會很想念那味道,從貼著紅紅春聯的大門里冒出的那濃濃的年味。
寫事篇五
小時候的我,腦袋里的鬼主意像小魚吐泡泡似的總是接二連三的蹦出來。最盡興也最逗趣的一次惡作劇則是:我給爸爸扎小辮兒。
那次,老爸正在午睡,我在看電視,剛巧看到一個美發廣告,再看看一旁熟睡的老爸,不由的冒出一個惡作劇的念頭:不如拿老爸來當做實驗品,讓我做一回“美發師”。敢想敢做,我立馬從家里翻箱倒柜的搜羅出一袋又一袋五彩繽紛的辮子繩。開始“工作”了!
我首先先在老爸腦袋前部分捋了一小撮,老爸的頭發又硬又短,所以,好不容易聚到一塊兒,手一松,便又四面八方的散開了。我見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先右手扣住辮子繩,當左手攥住了一些時,右手上的辮子繩再順勢,快速捆住那一搓頭發,我熟練而又麻利的將繩子又捆住了頭發一圈。。。。。。如此一來,那搓頭發便被這根繩子五花大綁了,直挺挺的樹立在老爸的頭頂上。第一個小辮子完成的不錯!
我繼而又掏出一根明黃色的繩子,在第一個辮子后并列又揪了一撮。這回,我還扎出了新“花樣”:我將那搓頭發捆上兩圈后,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從繩子上挑出一個圈兒,透過這個圈兒,食指再攔住這搓頭發的半腰,小心翼翼地將它拉過小圈,在快要接近發梢時,即刻停住了。于是,老爸的第二個辮子被我扎成了一個圓形。
第三個辮子實在是一朵“奇葩”。我用一根透明的繩子在老爸頭上并列又揪住了一搓。我再發根部纏上一圈,而后依次交叉往上綁,果然,這效果就是不同凡響:原本一簇筆直的頭發被我這么一“折磨”,歪歪扭扭的“挺立”在那兒,竟然扭成了一個“s”形。我得意洋洋的欣賞著自己的“作品”,這么一看,老爸的發型可就時尚多了。誒,干脆我在老爸頭上“排兵布陣”一番吧。我在老爸的頭發上堅持不懈的大做文章,那一根根頭發五花八門的造型著實養眼。我將那些辮子整齊排列的扎在老爸的腦袋上,有序規劃,“昂首挺立”的準備接受檢閱。在我鍥而不舍的努力下,老爸的頭發變成了一隊形形色色的辮子部隊!乍一看,嗬,活像一演雙簧的。但還缺點兒什么,對了!
“吳軼!”衛生間中傳來老爸氣急敗壞的吼叫。我趕忙溜之大吉,逃到了老媽店里。晚上回家后,老爸將我的“惡行”向老媽狠狠告了一狀。老媽也“嚴厲地教育”到:“女兒,下次別這樣了,這回有點兒過火了……”我只好虛心接受“批評”。
現在,每當我看見老爸那刺猬頭時,我心中還是有種想沖上前去大戰一下身手的迫切沖動和欲望。
寫事篇六
夜靜悄悄的,我獨自一個人坐在書房里。望著書桌上的試卷和試卷上的那個不理想的成績,眼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為自己的“慘敗”而痛心。
正當我沉浸于傷心中時,媽媽推開門,對我說:“上次不是說過金子總有不發光的時候嘛,誰都不可能是常勝將軍啊!”聽了這番話,憤怒仿佛提升了,真想把那張才考了87分的試卷撕得粉碎。我雙眉緊鎖,把手中的試卷捏得緊緊的,一會兒,一張試卷便成了一團破爛不堪的皺紙。媽媽理解我的心情,給我講了一大堆的道理,可絲毫沒有對我起到作用。淚水再次跑入我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掉了下來。
《水手》這首歌呈現在我眼前,歌手鄭智化走路一瘸一拐的,可他卻從困難挫折中走了出來,真令人敬佩!再想想《秋天的懷念》的作者史鐵生,他雙腿癱瘓了,可卻永不放棄,作了那么多作品,真令人驚嘆!
學習中這點挫折算什么?這次沒考好,又不等于永遠考不好。我不應該灰心喪氣、不思進取!聽著這首激情高昂的歌曲,憤怒與悲哀已經完全消失了。
人生的路雖然充滿風波與挫折,但是我們不能被它們嚇倒,讓我們懷著遠大的理想,勇敢地向前走!
寫事篇七
吃完晚飯了,我無所事事的躺在床上,扭頭望向窗外,鄉下的天黑得格外早,才七點不到天就已經幽幽的黑了。
望了望我床頭放著的手電筒,再看了看外面黑幽幽的天,我突然想到了個主意,要是我趁現在出去耍耍?白天風太大了,媽媽一直不讓我出去,現在天黑了,也沒風聲了,外面像死一般的寂靜。
說干就干,我拿起手電筒,偷偷摸摸的出了大門,媽媽他們都在餐廳吃飯,并沒看到我,小心翼翼的關上門后,我舒了一口氣,打開手電筒,向雞窩走去。
忽然我看見一團白色的東西往我這邊跑了過來,這是?毛茸茸的,抖一抖的,我腿有些軟,死死盯住那個東西,“汪!”害!原來是小白啊!我趕緊讓它小聲點,“噓!小聲點!"它也乖乖地閉上嘴,尾巴歡快地搖擺著。
小白在后面跟著,我好歹也有了些安全感,壯起膽子往前走。
鄉村的夜晚,靜得出奇。不像城里這樣嘈雜,一切都是那樣安靜。沒有人們走路的踏踏聲,沒有汽車引擎的轟鳴聲,更沒有人群傳來的喧鬧。聽,風兒吹動野草,沙沙的小調是多么引人入勝。再聽那高樹傳來的巨大聲響,一陣陣地傳來,好像強壯的鼓手在用力敲打著大鼓。一片片蛙聲演奏著大自然的旋律。
鄉村的夜晚,不僅是靜得出奇,也黑得出奇。除了天上一些零零碎碎的星光外,幾乎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嘶……我躡手躡腳地往雞窩的方向走,啊!快到了,我仿佛已經看到了公雞的紅冠。
就在這時,一雙發著綠幽幽的光,像雙眼睛似的東西盯著我。完!忘記這是鄉下了!處處都有看門犬把手,要是它一叫…我手忙腳亂的,幾乎是跑著回去的,可還是沒躲過。“汪汪汪汪汪汪汪!”那只狗對著我狂犬,小白也跟它對汪,它們的叫聲驚動了旁邊的雞,雞仿佛受到了驚嚇,一邊撲動翅膀,一邊“喔喔喔,喔喔喔!”鬧得原本寂靜的夜變得喧鬧嘈雜起來。那場面,可真謂是雞飛狗跳了。壞了!這么大個動靜,沒驚動大人們才怪呢!他們現在指不定要來談談究竟,到時如果我被他們抓個正著……嘖,后果可想而知啊。
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要是我直接從大門進去,說不定會跟他們正面碰面,那我……就從后門回去吧。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避免引人注目,我把那亮眼的手電筒關了,在漆黑的夜里摸索著找到了后門,我一溜煙跑回了房里,望向了窗外,嘶…他們已經到那地方了,還好我跑得快。
我躺在床上休息了一會兒,媽媽回來說:“也不知怎的,那看門狗和雞亂叫,去看了也沒什么人,應該是看到那條白色的狗才這么反常吧!”我暗笑,小白成了我的替罪羔羊,還有些驚魂未定的我反復回想那緊張的一刻,現在想想還有些刺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