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要下雨了》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篇一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7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讀音和字形,結合詞語理解字義,結合句子理解生詞的意思。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準備投影儀放映出全文。
5.請學生了解能預測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
2課時。
1、同學們,夏天的時候,下雷陣雨之前,天氣會怎樣?我們會有什么感覺?
2、下雨之前,小動物又會有什么變化呢?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要下雨了》。
1、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聽讀習慣的培養。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
3、同學們匯報交流:
課文先后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教師板書;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學習生字“兔”,引導學生聯系小兔子的樣子記住“兔”的字形。
1、指導學習一至三段:
⑴ 指名讀第一段:
學習生字“彎、直”,通過做動作理解詞義。
⑵ 練習朗讀第一段:
可邊讀邊做動作。
⑶ 教師引讀第二段:
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小白兔大聲喊……(學生讀)。
⑷ 引導學生看第一幅掛圖:
小燕子飛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學生練習朗讀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大聲喊”和句尾問號。
⑸ 先指名讀第三段,然后逐句以問引讀:
① 教師指第一句問:
燕子邊飛邊說──
② 空氣怎么樣呢──(學生接讀第二句)蟲子的翅膀可比鳥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紗一樣,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鉛球一樣沉重,自然就飛不高了。
再讀第二句。
③ 那小燕子飛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學生讀最后一句,教師板書:
蟲子,學習生字“捉”,練習朗讀句子。
⑹ 朗讀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學習四至六段:
⑴ 小白兔聽了燕子的話,半信半疑,書上這句問句該怎么讀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嗎?”請學生讀。
⑵ 小白兔又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先自己讀讀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讀一讀。
⑶ 檢查、交流學習情況:
① 換詞理解“往”。
(可換“朝”、“向”)
② 小魚游到水面上來的原因是什么?
(板書:透透氣)
③ 指名練習分角色朗讀四到六段:
看見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聽了燕子和小魚的話,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大家讀讀下面幾段課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學習七到九段:
⑴ 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又聽了他們說的話,邊忙挎起籃子往家跑,這里的“連忙”可以換成什么詞?
(立刻、馬上、趕緊)
⑵ 他又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學習七至九段,通過朗讀來回答問題。
⑶ 學生匯報朗讀:
教師相機指導學習生字詞,指導朗讀。
(板書:搬東西)
“消息”一詞可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訴了螞蟻?
小兔這個消息是怎么得來的?聯系前面小兔看到的、聽到的內容來理解。
1、學生自由讀全文,按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讀。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集體朗讀全文。
1、啟發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記字形。先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生字的,再指名說說是怎樣識記某個生字的:
指導書寫時,要重點提示下面幾個字:
兔、低: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往:左邊是雙立人,不要寫成單立人。
彎:上半部不要寫成“亦”。
得:右邊筆畫多上下要寫緊湊。
2、完成課后練習2:
先觀察生這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紅、臨寫。
3、用“彎、直、低、捉、消、息”進行擴詞練習,鼓勵學生積累詞匯。
1、學生先自己口頭試著練習3里的詞語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題可以組成兩句。
2、讓學生書面完成練習3。
3、讀課后練習的句子:
通過朗讀、比較,使學生體會到這三個句子表達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體。
請同學們課上交流能預測天氣變化的其他自然現象。可以分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16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飛
小魚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螞蟻 搬東西
s("content_relate");【《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優秀范例】相關文章:
1.貓優秀教學設計
2.《對稱》優秀教學設計
3.《散步》優秀教學設計
4.《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
5.大班科學活動優秀教學設計《怎么就“凹”“凸”了呢》
6.《認識photoshop》優秀教學設計
7.《菱形判定》優秀教學設計
8.《刷子李》優秀教學設計
9.《回延安》優秀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