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如何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簡短一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演講比賽,我的演講題目是《立德樹人,做德藝雙馨的人民教師》。
已經從大學畢業一年多了,但我一直清晰地記得母校教學樓上那8個金色的大字:德高為師,身正是范。特別是我的角色從西部計劃志愿者轉變為人民教師之后,我已無數次在心里重溫了這8個金字。
黨的xx大報告強調:“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讓我感到,黨和國家比以往更加重視教育,并且把“立德樹人”放在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我們人民教師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但這是無比光榮的責任和使命。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應做到德才兼備,并且要堅持努力向德藝雙馨的方向發展。
首先,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先做到。教師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少年兒童的成長階段,教師對其的影響甚至會超越父母。如果教師的不良言行被學生牢記或模仿,那么可能會對學生的一生造成難以彌補的惡劣影響。所以,教師不但要處處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寬廣,以德服人,做好“靈魂的工程師”,堅決不能成為“靈魂的劊子手”。
其次,要學習不輟,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在作為學生的時候,老師就經常教育我們:“活到老,學到老。”當我們成為教師,你會忘記這句古訓嗎?我們都不是圣人,而圣人也注重不斷學習。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不學習就會被時代拋棄。教師不是一勞永逸的職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虛心學習,向大家學習,向大教育家學習,向知名教師學習,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甚至要向自己的學生學習。只有不斷學習和鍛煉,我們的業務水平才能持續提高;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傳授給學生更多更好的知識。
第三,要把愛與責任深刻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猶記得潘秋堂副校長在為我們做的講座中強調,教師要愛自己的學生,認清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努力做好“學生發展的服務者”;要愛自己,主動去做需要做的事,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我認為,教師須充分尊重學生,靜下心來傾聽學生,用真心去關愛學生,把學生真正當“人”來看待和對待,并且要做到愛崗敬業,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甘為人梯。
朋友們,我們不能在進入社會之后,發現一些老師對我們的教育有很多他們都沒有做到,產生一種被欺騙的感覺,而當我們成為教師之后,卻去重復他們走過的道路。
讓我們努力吧!努力對得起“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的贊譽,努力成為德藝雙馨的教師,努力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謝謝大家!
如何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簡短二
風,引領著雨,為大地帶來生命的蒼翠;太陽,引領著人們走出黑暗的黎明;德,像一顆璀璨恒星,指引著生靈的方向。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意思是:所謂使自己意念誠實,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我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吳國國君的兒子季禮曾答應送予徐國國君寶劍,正要送予時,徐國國君卻不在人世了,但季禮卻鄭重地把寶劍掛在他墓前的松樹上。讓我感動的是:季禮的誠信。季札明知他已看不到,用不了,卻依然守約“贈”予他。時光悠悠,歲月匆匆,誠信,依然是人們所追求的。誠信,誠信,就在一個“信”字。假如我們不守承諾,用謊言欺騙了他人,何嘗不是在騙自己呢?你欺騙的,都是信任你的人,你欺騙了他們,你,又剩下什么呢?誠信,總會令我們的生命更燦爛……
古語有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一聲嬰兒的啼哭聲中,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逐漸長大成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是誰讓你有一次游世界的機會呢?又是誰,給了你人生?沒錯,是父母。是在你發脾氣時,在身邊哄你、逗你的是父母,在你掉眼淚時,為你擦干眼淚的是父母;當你生病時,因你而著急上火的是父母。父母,給了你多少?數不勝數吧。而你,又回報了父母多少?屈指可數吧。那么,從現在開始,用你的行動,去回報父母的愛吧!讓我們從點滴做起,以德待人,去回報父母的恩澤。因為,他們是最愛你的人。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樂于助人,與人為善。長大了,我們也成熟了,但理解善,并去踐行善的,又有多少人呢?在同一個世界,有許多令人心痛的人和事,那是一片片等待善良的雨露降臨的沙漠,等待我們去行善、樂施;同在一片藍天下,有許多沒有愛的角落,在等待善的探訪;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盼望著春天的到來。我想生命的價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把道德點燃,讓它帶來希望,為“德”造一艘小船,讓它航向美好的明天……為善良立德建一艘小船,讓它駛向美好的明天;把愛點燃,讓它帶來生命的希望……
正如風引領著雨,正如太陽引領著萬物,德,不僅引領著人生的方向,更引領著人們航向繁花似錦的未來……
如何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簡短三
漢代學者楊雄說:“師才,人之模范”。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做好教育者,當好學生的生活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呢?
一切教育都源于愛。”師愛是師德的核心,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也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因此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去浸潤學生的心靈。愛心是教好學生的必要條件。
有愛心,才能接受、包容學生。我們一接班,就會發現,有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身上臟兮兮的,像丑小鴨,有的任性,有的孤僻;有的嬌生慣養,自己說了算,不聽話,不合群;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小孩跟爺爺奶奶過的,他們古板,不合時。加之心臟病、癲癇、腦癱的,真實狀況時時有,就看你有沒有愛心。有愛心,就會包容、接納他們,對他們循循誘導,像園丁那樣,修枝剪葉,盡善盡美的展示他們的美,你的工作就會得心應手,就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愛心,才能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我們要俯下身來和孩子說話,千方百計的接近他們,接近童心,接近孩子的思維。把它們的問題當著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有愛心,我們多了些歡笑,少了些誤解;有愛心,孩子們多了些信任,少了些冷視;有愛心,家長多了些放心,少了些擔心。
愛心是愛崗敬業的最好詮釋。我說過“我們的工作有別于工人,工人少生產幾個零件,少拿一點工資;而我們面對的是一班學生,不認真工作,誤的是一代人”.有愛心,就有責任心。
“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變成黑夜。”,“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我們在鮮花盛開的時節,用博愛從事著陽光下偉大的教育事業。“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在教育的天地里,愛心滋生著工作的責任心,潤滑著師生的甜美關系,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師愛是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師愛是學生成才的搖籃,讓我們用師愛去點燃火種,讓我們用師愛伴學生健康成長,真正做到立德樹人。
如何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簡短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關愛學生,立德樹人》。
我是始豐中學一名普通的老師,在始豐中學,我收獲著一個個驚喜,品嘗著一份份感動。學校實行教改,全體領導和老師都擰成一股繩,為了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而努力,更是為了教改的最后成功而努力。看!這邊教室里班主任在給初一學生做小組培訓,那邊初二教室又在開展學習小組推進會。在初三教室里,我們看到了學生大膽的展示自我,聽到了學生流暢的語言表達,全體學生用他們的自信、陽光相互感染著,使得整個校園呈現出團結、合作、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我校的龐麗云老師,白天她想著如何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晚上她關心著學生的生活就寢,龐老師把工作當作了她的生活。“我的快樂來自與學生的相處”,龐老師如是說,所以不管白天黑夜,無論刮風下雨,她蹲守學校,與學生同甘共苦,學生成績的提升、習慣的養成、品德的培養都傾注了她的心血。在龐老師的努力下,班級風氣和諧,家長無比信任。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龐老師一直在踐行著“身正為范”。
我校的楊云芳老師,她用愛心、耐心、細心鋪就了一條教育大道,無數學生在這里快樂成長。帶著“以愛育人”的初衷,楊老師踏上三尺講臺,秉著用情去感染每一個學生的宗旨,她讓學生成長快樂如花。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有她忙碌的身影,談心、輔導;無論是學困生還是德困生,都有她不懈的付出,尊重、理解。俗話說“種樹先護根,育人先培心”,楊老師收獲的是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當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尊重、信任時,學生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能夠更好實現我們育人的目的。
在始豐,正是因為有著許多平凡卻又偉大的老師,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才有了始豐的今天。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愛心演繹著無悔人生,書寫著“師德”大字!用無私的奉獻譜寫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熱血詮釋人民教師的內涵,用真和善哺育純潔的心靈,用愛與美鑄造閃光的靈魂!
記得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讓他傳播到遙遠的后世。”我們無法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我堅信,只要我們對教育癡心不改,對學生播撒愛的雨露,真正做到立德樹人,就一定能拓展我們生命的寬度!鐵肩擔道義,愛心筑師魂。老師們,讓我們為了心中共同的夢想風雨兼程!讓我們熱忱、執著、堅定地用無私的愛心譜寫幸福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