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親情伴我成長作文400字 親情伴我成長作文600字篇一
在我成長階段享受過的,最溫暖的親情莫過于母愛。母親給我的愛像一滴甘露,滋潤我干涸的心靈,母親給我的愛像溫暖的陽光,使我身處逆境時有了前進的動力。是啊!母愛就是這么偉大!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我的媽媽溫柔能干但性格倔強,有時就像小孩子一樣。都說現在時代進步,經濟發展,人們再也不用像舊社會一樣一件衣服穿好幾年滿身補丁了。可媽媽卻不這樣認為,雖說我家不算富裕,但也算是小康家庭,媽媽仍如往年一樣節省。能補的衣服堅決不買新的,我的幾乎每一件衣服都有媽媽補過的痕跡。記得有一年暑假,媽媽打算為我親手織一件毛衣讓我冬天穿。我笑著說現在還這么早,離冬天遠著呢,再說現在想要衣服還不簡單,出了家門,滿大街的商店,信手拈來。媽媽依然倔強地說了一句:那哪有親手織的珍貴呢!幾個月后,我便把這件事給忘了。誰知第二年冬天,在我過生日那天,媽媽把那件漂亮的貓送給了我,看著衣服上密密麻麻的針線,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知道,那將是我永生珍貴的禮物。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孩子總要長大,離開父母,一個人去闖蕩。媽媽總不愿我離她太遠,可她又希望我能生活得無拘無束,每天自由自在。因此不管我去任何地方,每過幾個小時就會有一通電話打來。媽媽總是用愉快的口氣,問我在開心地玩什么,其實我知道媽媽是想聽聽我的聲音,知道我是否安全罷了啊!現在我上了高二,半個月才回一次家,媽媽就更放心不下了,她想了解我每天的學習生活,想在我遇到難題時出來幫助我,所以總要打電話給老師詢問我的情況。這使我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有了堅持走下去的勇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對我的愛,為我付出的一切,都是我用一輩子也報答不完的。我只有努力學習,發憤圖強,不辜負母親的期望。
如今,在我成長的路上,有母親的愛包圍著我,支撐著我,引導著我。正是這種親情,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情伴我成長作文400字 親情伴我成長作文600字篇二
“哈哈……”聞聲望去,烈日下一個調皮的男孩飛快地向前跑著,期間不停地回頭看他身后邁著蹣跚的步子努力想為他撐傘的老人。我的眼睛頓時濕潤了,我仿佛看到了爺爺的笑臉。
小時候父母在外地打工,我與爺爺在老家,那段日子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我成長的道路上,處處有著爺爺的身影。他那雙飽經風霜的大手給予我溫暖與力量。
金色的童年里到處都是我們爺倆的身影。
夏天的太陽漸漸往西方移動。我和爺爺戴著“同款”草帽,帶上裝備,頂著余熱晃晃悠悠地走向魚塘。到了河邊,我放好小馬扎,將水桶里裝好水,就見爺爺已經快速地撐好遮陽傘,正嫻熟地和著魚餌呢。然后我們撐起魚竿,背靠背坐著,準備釣魚。“噗通、噗通”我忍不住將頭轉向水桶,“一條、兩條……”不行!我怎么能輸給“老頭兒”呢。陽光從西方射到我的臉龐,突然,浮漂猛地點了下頭,我用力一拉,空中劃過一條墨綠色的長線。看到在草地上翻騰的綠色的魚,頓時,田地里都是我興奮的大笑聲。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我離開了爺爺,到父母所在的城市和他們一起生活,每到周末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給爺爺打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的肯定是他那滿是關心的話語。不知道為什么,每次和爺爺通完話,我的心情會很低落,很想飛回他的身旁。
今晚是除夕,家家燈火通明,我望著窗外的雪花努力不讓肩膀顫抖,可是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不久前,我做錯了一件事,于是被爸爸訓斥了一頓,本來心里就很難過,媽媽卻又雪上加霜地在旁邊夸妹妹。他們總是看不到我的好,哪怕我已經很努力地去學著怎么才能像妹妹一樣好。淚水滑過我的臉頰,“我們放鞭炮吧?”耳邊傳來爺爺的聲音,我固執地不肯轉過頭,只聽“哎呦”一聲,我趕忙看向爺爺,原來他是故意的,于是我也繃不住了,這個老頑童!
升入中學以后我和爺爺相處的時間更少了,每次開學前我會故意笑著和爺爺揮手。轉過身后,淚水卻模糊了我的視線。每當我學習累的時候,每當我受委屈的時候,每到我想要放棄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爺爺,于是渾身再次充滿了力量。
爺爺,謝謝你溫暖的陪伴!
親情伴我成長作文400字 親情伴我成長作文600字篇三
成長,總是少不了親情。
記得以前又一次,跟母親打電話,打到一半,因為母親太嘮叨,自己感到心煩,竟掛掉了電話。我把手機從耳朵邊拿下來的時候,依稀聽到母親的聲音從聽筒中逃出來,但我還是毫不留情地摁下了掛斷鍵。
我不會知道那是什么感覺。當時整個世界只有冰冷的忙音,空空蕩蕩的。
因為,我每次和家人打電話的時候,他們都會等我先掛掉電話。
那個下午,我主動跟母親打電話,出乎意料的是,電話里的“嘟嘟”聲只叫了幾次,便接通了,傳來母親特溫暖、熟悉的聲音,仿佛我躺在夏威夷明媚的海灘,聽海浪拍出耳熟能詳的民謠。
“放假了?”
“嗯。”
“學習還好吧?每天晚上不要熬夜啊!”
“嗯,知道了。”
她又說:“天氣冷了,記得多穿點衣服。多喝牛奶,多喝水。”
“嗯。”我已經聽過無數遍,所以我的回答,依舊不冷不熱,不淺不深。以前每次聽到這樣的啰嗦,都會以為,成長就是在我不斷地聽到這些告誡中慢慢出現的,而我不肯聽,也不愿意去嘗試。那時的我們一切都正好,美好的花季。有看云的逸致,有聊天的閑情,有學習的激情,也有大人羨慕我們嬌癡無忌如稚子的樣子。
“咳咳…...”我先打破了這種和諧的沉默,“我還要寫作業呢!
也許成長時的我們就是這樣,總是找各種理由來打斷和父母的相處,自以為是而又叛逆,總是不懂父母的用心良苦。
“記住千萬不要熬夜啊。”而父母也總是不斷地想要說服我們,那樣執著。
我突發奇想,“媽,你先掛吧。”讓我體會一下被拒絕的感受,被自己最愛的人生生且斷背的感受。
“怎么了,突然說這種話,你不是說還有作業要寫嗎?快去寫作業把。”他們也學會了拒絕,只是沒有那中稚氣罷了。
我還是忘記了是誰先掛掉電話了,我只記得我還是沒有聽到那冷冰冰的人工智能語音。
我們不過是凡世中,平凡又平凡的人們,注定沒有情節可述。可就是這樣,我們就在平凡的世界中成長,成長為我們希望的樣子,抑或討厭的樣子,也都無所謂,因為我們每個人時刻都在成長,而又是快樂的。
記得,那天,陽光薄金,秋風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