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田園篇一
我們家前后有園子,巷口有水塘,路邊還有幾棵既大且老的柳樹,大約兩三丈高,一兩抱粗。說它老是形容枯槁,行將就木,頭上的“頭發(fā)”越來越少了,快成禿頂了。每每看到這些柳樹,總有一種悲壯的凄涼,特別是太陽快要落山之前走在回村的大路上,風吹來,嘩啦嘩啦,衣褲鼓起像風帆,略感有些涼意,看著老柳樹頭上那幾根“毛”,瑟縮著,顫抖著,那種悲壯的凄涼填滿了你的胸膛。
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頭橋旁邊那幾畝田是專門用來培育秧苗的,叫秧田。每年開春以后,村里專門有人去播種。把秧田的泥耙得平平整整,放滿了水,再均勻地灑上稻種。過一段時間以后,秧田里就長出了綠油油的秧苗。村里尋一黃道吉日,開始本年的栽插,我們當?shù)亟虚_秧門。
剛插下的秧苗有點無精打采,一株株耷拉著腦袋,我們這里不用插秧機,全部是人工插秧。插秧的時候,人們一字排開,邊插邊往后退,一人所插的寬度大約一米左右10株秧苗。左手分秧,右手插秧,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夾住秧苗插到泥里,如果你是五個指頭一起把秧苗插到泥里,別人會笑話你。插秧的時候大家的速度要一致,步調要均勻。插秧熟練的人,比插秧機的速度還要快。你只聽見“嗒、嗒”的把秧苗插到泥里,手指的入水聲,那感覺就像郭晶晶跳水一樣,完全是在欣賞手指的舞蹈,秧苗在插秧者的面前均勻地、齊刷刷的排列起來。如果誰插得慢了,插得快的會把上岸的口子給封了,讓后來的人上不了岸,引得大家一陣陣的歡笑。我雖然生在農(nóng)村,我基本沒有干過這些活。栽插完了要舉行關秧門儀式,吃完秧果,直到現(xiàn)在我也不明白什么是完秧果,可能那只是一種象征吧。生產(chǎn)隊也會買頭豬回來殺了,煮一大鍋,全生產(chǎn)隊的人飽餐一頓,打打牙祭,慶祝栽插完成。
幾天以后,耷拉著腦袋的秧苗昂起了頭,蔫黃的秧苗變綠了,開始分蘗了。雨水也開始多起來,有時候一兩場大雨,河水滿了,溝汊的水滿了,田水也滿了。河里、溝里的魚也拼命地往上游搶,這時候也是打漁的最佳時機,可以在溝汊里用網(wǎng)兜撈,但更多的是在稻田的出水口,安上一個須籠,一種用竹子編制的捕魚的工具,魚從入口處進去就出不來了。這時鴨子也開始在稻田里撒歡了,不見鴨子只看見稻秧搖晃,“竹喧歸浣女,簾動下漁舟”,與這種景象十分的類似。八九月份天氣比較熱,雨水也相對要少一些,水稻也開始揚花,這時候的雨多是陣雨,一邊出著太陽,一邊下雨,我們把它叫谷花雨。你行在路上,猝不及防,說來就來,全是豆大的雨點,打在身上還有點生疼,就算你拼命地跑唄,等你跑到避雨處,雨也早停了,不禁想起劉文正的那首經(jīng)典的《雨中即景》。
水稻揚花了,慢慢地灌漿了,稻穗像是怕了羞,漸漸地低下了頭,沉甸甸的。風吹過,泛起陣陣金色的稻浪,送來稻穗的清香,直鉆你的心肺。近了看,你才發(fā)現(xiàn),那稻穗完全是頭重腳輕啊,像是喝醉了酒,東倒西歪,須相互攙扶著才站得穩(wěn)腳跟,如果有誰一不留神摔倒了,那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割谷子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圍秧雞。秧雞是稻田里的一種鳥,有鴿子那么大,大約是在水稻分蘗的時候就飛到稻田里產(chǎn)卵繁殖,在稻桿上做了一個個的窩。在割谷子之前先在稻田的一邊,安靜一點地方,先割出一個突出的部位,就像是一艘船的船頭,沿著船頭向縱深扒出一條道,在這里挖一個坑,把從腰上開口的須籠支上,周圍用谷草密密實實地圍起來,把這的光線搞得有點暗,在放須籠的谷穗上邊還要覆上魚網(wǎng)。從一邊割著過來,唰唰,唰唰,割下來的稻子整齊地鋪在谷茬上,這叫攆秧雞,在這個過程里時不時有秧雞撲騰起來又撲騰下去,就像在池塘里圍魚。在快要接近魚網(wǎng)覆蓋的地方,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下意識地放慢了收割的速度,屏住了呼吸,人們嘻嘻哈哈的插科打諢變成了手語,這時會派一個身手敏捷的小伙子鉆到魚網(wǎng)底下,把秧雞往須籠里趕,然后起出須籠,秧雞全鉆到籠子里了,多的時候十幾只,少的時候兩三只,一只沒有的時候也有。偶爾也有漏網(wǎng)的,當掀起魚網(wǎng),秧雞一下就飛出去,但秧雞不善飛翔,有點像連飛帶跑,飛出幾十米就一頭鉆進剛割下的稻子底下。這邊的人,就像百米賽跑聽到發(fā)令槍聲一樣,大家都是鼓足了勁,使出吃奶的力氣,狂奔過去,因為剛收割后的田比較軟,跑起來很費勁呢。誰逮到那只倒霉的秧雞,誰就像英雄一樣,大家向他投去羨慕的眼光。籠子里的那些,宰殺以后用鹽巴腌一下,等全部收割完了,炒了全生產(chǎn)隊的人一起吃。那味,唉兩個字:好吃!想起都要流口水。
收割完已是冬天了。
田園篇二
去年暑假,我來到了鄉(xiāng)下奶奶家。剛到奶奶家,一群小黑狗歡快地跑到我身邊來,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媽媽給我和小黑狗拍了一張照片。
接著,奶奶帶我來到了草地上。在草地上,一群母雞率領著小雞們覓食。幾只公雞在草地上大踏步走來走去,好像在四處巡邏。我走累了,就在草地上休息了起來。剛坐下,便看見遠處的一條小溪。我跑到小溪旁,看到清澈的溪水里一群小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我心想:好多魚啊!要是我能釣幾條回去,那么晚上就可以喝魚湯了。我連忙回去拿釣魚工具。工具拿到了,我把誘餌掛到了鉤子上。接著我便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一分鐘,兩分鐘……過了好久還是沒有魚上鉤。我等不及了,便脫下鞋子,挽起褲子,跳進水中準備用手抓魚。這時一條魚游過,我趕緊用手去捉住它,小溪里水花四濺,我好不容易捉住了它,但它拼命掙扎,把我嚇了一大跳,手一松魚就又回到了水中,搖搖尾巴游走了。我并沒有氣餒。連續(xù)試了幾次,可還是沒有成功。我心想:捉魚并不是這么簡單的,只要我有耐心就一定會捉到魚。就這樣,我捉了一下午魚,最終還是捉到了幾條魚。
田園篇三
那曾經(jīng)深厚的讓我感到無比溫暖的田園已日漸荒蕪,我行走在大地之上,尋找心靈的田園。
——題記
時光列車緩緩駛出站臺通向未知遠方,我看列車一次次從面前經(jīng)過,竟也從未追上。當我以為已乘坐上這趟列車時,卻又被無情拋下。盡管如此,我也不會停止追逐的腳步。
我不止一次做了同樣的夢。我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走在一條長滿雜草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夢很清晰,我甚至還能看出小草的顏色的深淺,數(shù)清石子的數(shù)量。一座低矮的房屋在小路的盡頭,屋前的小溪潺潺流過。我準備跨過小溪,去那座屋里看個究竟。就在這時,天空突然變得灰暗,太陽不見了蹤影。狂風呼嘯,鳥兒哀鳴,樹木東倒西歪,我怕極了,卻發(fā)現(xiàn)我不能走動。周圍的一切飛快地變換著,等我反應過來時,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黑色的城墻。
每當我做了這個奇怪的夢,總在在同一個場景醒來。那一天我再次夢到了這個地方,雖然每次的夢都有些不同,有時也只是一些片段,但我能感到很恐懼,夢醒后久久不能平靜。
日子就這樣過去,帶走了時間,同時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假期很快過去,我回到了城市。我也漸漸長大,學習的壓力讓我很少有機會回到村子,每當我又一次為考試挑燈夜戰(zhàn)時,一想到假期可以去村子便又充滿了力量。我厭惡城市的浮躁,想要立刻奔向村子的懷抱。
時間列車駛過,留下一路痕跡。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村子里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外出打工,小孩子到鎮(zhèn)里上學,只剩下行動不便的老人。住在村里的太姥姥和老舅先后駕鶴西去,牲口家禽也賣了。小院沒有了人,也不再回去了。每年清明掃墓,路過小院只是遠遠望著。
山里的煤礦、洗煤廠、石料廠越來越多,地下水越來越少,植被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環(huán)境不復從前。村子里的水井越來越深,逐漸沒有一點水了,只能從很遠的地方挑水。老人們挑不動太重的,無奈多跑幾回,一天三個來回,也不能干農(nóng)活。在夕陽下,總有人挑著擔子,佝僂著背艱難的爬在山間坎坷的小路上。
我想起老舅也曾挑水的身影,汗水順著他飽經(jīng)風霜的面頰留下,因常年下地干活滿是老繭的手吃力的扶著扁擔,巨大的背影投射在他行走了無數(shù)次的小路上。我不禁潸然淚下,老實的莊稼人們,操勞了一輩子,他們的歸宿在哪里?也只有農(nóng)田會張開雙臂擁抱他們的靈魂。一望無際的田地上零星種著幾棵柳樹,這場景不太和諧。其實,柳樹下有這塊地死去的主人的墳墓。大多數(shù)莊稼人走后不去殯儀館,而是回生他養(yǎng)他的田地,他的子孫們,在百年后也將長眠在他的身邊。可憐的老舅,他卻不能如愿。老舅的田地被一家工廠征用,菜地被推土機碾過,再不會長莊稼,我仿佛聽到了風在抽噎。
世間萬物皆有情,與農(nóng)民朝夕為伴的土地永遠不會停歇,即使疲倦了,也只有風知道。茍延殘喘的土地被迫淪為商人賺錢的工具,被蹂躪,被踐踏,粉骨碎身,隨風飄散。
田園確實已日漸荒蕪。院子的門鎖生銹了,小屋塌了一半,雜草已有半人高,熟透了的桑葚落了一地。小村里的人們紛紛去了城里,缺水的地方的確很難養(yǎng)活人們。
我期待過田園的生活,羨慕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恬,然而現(xiàn)實和我的理想意境漸行漸遠。在夢中,我明明與小屋只一步之遙,一切美好卻轉瞬即逝。現(xiàn)實像一把冰冷的劍,時刻剜著我的心,提醒我,那種深入骨髓的冰冷讓我不能自已。
我無法坦然面對,于是仍然行走在大地之上,尋找心靈田園。
田園,是一個美麗的夢。希望時間列車駛過,能留下美好。
懷念——田園——
田園篇四
我家前面是一片很大的田野,盡頭是一塊挺大的菜園。四面用籬笆圍著,上面嵌著些荊棘。不過,籬笆下面早已有了一個破洞,被雞呀狗呀的這些家伙們抓破了鉆進去,去糟蹋那些菜了。菜園與田野之間,橫著一條水渠,雖然只有幾尺寬,但卻給我?guī)砹藥追秩の丁K彩翘飯@里的另一道風景。
春日,油亮的泥土翻過了,野樹的芽兒多了,小渠的流水也活動了,田野里便處處見了農(nóng)民彎腰插秧,這活兒大人們不讓孩子干,說是幫了倒忙,弄得一身泥漿。若非要孩子去干,也輪不上男孩子,因為女孩子做事巧著,而男孩子總是笨手笨腳的。于是,我便不服氣地去試試,卻總被那些大人們給轟了回來,有時氣著氣著,竟斗氣地用泥漿將他們插得秧兒砸歪。
盡管如此,樂趣還是有的,走在那曲曲折折的小路上,一邊欣賞那翠綠的秧苗,淡綠的渠水和那樹上新發(fā)的嫩黃小芽,另一邊則望著菜園里泛黃的油菜,多彩的花兒以及那些肥胖的蜂蝶,在春光中嗜睡。
夏季時,不必說那開的正旺的油菜,這下肯定更黃了;那紫的發(fā)亮的茄子,十分有趣的耷拉著;那飽滿馥郁的稻子,直能勾起人的饞涎。也不必說那整日忙于花叢之中的蜂蝶,那整日高鳴的音樂家們,還有那夜時如同將軍令一般的蛙鼓聲。單是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嘴里含一根狗尾巴草,讓心愛呃小狗舔著自己的腳心,就已經(jīng)十分趣味悠閑了。或是側躺在小渠邊,伸手去撈水里的浮萍,喂了鴨吃;也可以去捉些小魚小蝦,赤腳在水中行走,軟軟的泥沙,有些發(fā)熱的流水。都讓人感到十分舒服。有趣的是,還可以爬上樹去尋找蟬和蟬蛻,或是摘幾個紅果解渴,味道鮮美極了。
而真正的到了秋季,那其中的樂趣,才真正地體會出來。秋日,隨著一群大雁們在空中的回音,兩旁的稻谷點點頭,于是,人們手中的鐮刀該忙活咯!孩子們有時覺得好奇,自己也上了一份力。干活的事,得到了放學回來或是放假的時候,甩開了書包,戴上斗笠,提了鐮刀便去。當那一大片都割盡了,便可在草堆上玩耍一會兒。而其玩耍,只不過是搓泥丸子,塑小泥人或者小動物之類的東西。有時也去逮蟋蟀和青蛙。
設若單單是干活,也不容易,那一把一把的稻桿硬著呢!有時大半天功夫也還是割下了那么小捆,卻弄得自己疲憊不堪。而有時鐮刀用的太笨,還會割破手指,鮮血直流都不會覺得痛。手臂卻是酸酸的。那些稻絮一個勁的'往人頸里鉆,脖子就會又癢又痛。若說勞作的結果,就是太性急而笨手笨腳了。
秋收完了,天氣還是那么晴朗,小渠離得水早已被曬干了,只是處處留著碗口大的水洼。我放學后常來這里,和弟弟同去那水洼處抓泥鰍,后來卻弄得滿手滿腳的都是污泥,但我們卻十分開心。午后,有時也可以去捉蝴蝶。在那菜園里,從籬笆下的洞鉆進去,追逐著蝶兒。那時,樹上的柿子、棗兒已經(jīng)成熟,天氣熱的時候。我們便捎上一根短竹竿,爬上柿子樹,用它敲落枝頭上搖搖欲墜的柿子。待到很疲憊時,便坐在樹上歇涼,也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的打鬧。收獲很大的時候,自己便下樹來,急急忙忙的用衣服兜了果子便走。我家門前有幾棵棗樹,一到秋季,便被弟弟們用竹竿敲得枝零葉落,果子也都掉下來了。那時貪吃的緊,是什么都不管的。而且有時甚至連狗尾巴草和那嫩竹葉都能咀嚼出味道來。
冬日里的田園有些凄涼落寞的味道,只有些老樹與孤草在那充景,但凡雪一來,便有趣了。雪一來,那些田野全都覆蓋了厚厚一層,孩子們在雪地上踩踏著,弄出一個比一個深的腳印,在那塑雪人像,打雪仗,玩躲貓貓,又是冬日里的又一幅更為生氣的風景圖。倘若水渠中的水結了冰,孩子們免不了又要去掏冰了。盡管那冰徹的水凍紅了他們的小手,但他們?nèi)匀慌踔粔K冰樂呵呵的。在我的印象中,吃冰是十分過癮的。通常我們自家都有水缸,總是裝了滿滿的水。到了結冰的時候,便將它們敲碎了含在口中,雖凍得牙齒咯噠咯噠地響,卻像含糖一般過癮。那可比空手抓起一把雪塞入口中痛快甚多。然而父母親卻不讓我做這個,于是我總是偷偷摸摸的。之后,他們便學著偵破我的秘密,盡管他們招數(shù)用盡。我依舊能輕易從他們手中逃脫。
然而,遺憾的是,未能有個像百草園那么大的園子,在冬日里能夠捕到那些嘰嘰喳喳的卻十分可愛的小家伙們。
田園篇五
假期里,我到鄉(xiāng)下去看望姥姥,有幸目睹了農(nóng)家田園的夜晚。
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在院里放上一張桌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晚飯,其樂融融。有的人干脆端著碗,走出院外,一邊吃飯,一邊和鄰居們暢談著一天的勞動收獲,展望著今年的美好收成。鄉(xiāng)村人晚上出來散步,借著朦朧的月色,欣賞著眼前一片綠油油的莊稼,月亮便成了他們忠實的伴侶和照路燈。孩子們往往喜歡躺在草地上,嘴里叼著一個小草,仰望夜空,唱著一支古老的歌謠:“長亭外,古道邊……“不必想任何煩惱,在悠閑中消磨時光。姑娘們則是東瞅瞅,西看看,羞羞答答地溜到柳林池塘邊梳洗容顏。
這就是農(nóng)村的夜,飄滿花香的農(nóng)村田園的夜。
田園篇六
;此時天已黑透,星星若隱若現(xiàn),彩色的街燈已經(jīng)繽紛,節(jié)奏感特別強烈的音樂從廣場上很囂張地傳來。下面達達文檔網(wǎng)小編準備了,歡迎查閱。
天剛剛亮就醒來了。趕忙做飯,收拾屋子、吃飯,然后急急忙忙地奔到菜園子,心里惦記著那些鵝呀雞呀羊呀什么的。果然,一進院子就聽到大鵝小鵝在嘎嘎嘎嘎地仰天長叫,大羊小羊也在咩咩咩咩,籠子里的雞早就急了,嘰嘰嘰嘰地叫個不停,兩只小貓也在喵喵喵地低聲呼喚,拴著的大黃狗不甘寂寞,也在那里汪汪汪汪地叫個不停,唯獨兔子圈里安安靜靜,聽不到叫喚的聲音。
先把雞從籠子里放出來,關了一晚上的雞們歡呼雀躍,到處覓吃的去了;再把鵝趕出圈外,鵝們振著翅,高呼著跑出圈外撒歡去了;幾只羊不好打發(fā),只要不添草就一直叫個不停,趕忙抓幾把草放進羊食槽子里,這才止住羊們裂肺的叫聲;狗很乖巧,走到它面前吼一聲,它便低了頭,委屈地在嗓子眼里低嗚幾聲就臥在那里等著了;兩只小貓喵了幾聲便又自顧自玩兒去了;兔子們沒有聲響,全都趴在圈門口張望,有的甚至兩條后腿著地,站立起來,等著送草進來。趕快給雞拌好食料,倒進雞食槽內(nèi),雞們瘋搶,霎時安靜下來;鵝也過來搶食,趕快又把鵝料倒給鵝,鵝們吃著也不停嘴,時不時地叫上幾聲,不知是高興還是氣憤;這才想起兔子,再把昨天晚上切好的苜蓿倒進兔子圈里,兔子們安靜地吃著草,只能聽見兔子們嚼草的嚓嚓聲;喚了幾聲,叫過兩只小貓,撕了火腿腸喂了,小貓們吃著呼嚕著,很滿足的樣子;狗又叫了幾聲,這才把狗食拌拌,端給狗,狗先看了看盆里的食,又聞聞,才大口小口地吞起來。又趕忙挑上兩桶水,給雞貓狗兔一一加上,兩個人已是一身汗水。這才甩了甩額上的汗,擦把臉,去燒了壺水,泡了杯熱茶,在涼棚下坐下來歇歇,想著接下來該干什么活路。
沙棗花的香味猛烈地撲入鼻孔,一下子就清除了剛才雞圈里刺鼻的雞糞味和羊圈里嗆人的羊糞味。其實狗糞也很臭,熏人,怪不得人們常說臭狗屎呢。鵝糞更臭,也不講究,走哪屙哪,隨時排便,搞得到處都是鵝糞的印記。但沙棗花獨特的濃郁香味能夠掩蓋一切雜味,沁人心脾,讓人頓時忘記所有不悅,心曠神怡。雞鵝狗羊們都安靜下來,田園里蔥綠一片,清爽的微風一陣一陣地吹過,正好拂去燥熱。陽光明麗,遠處,布谷鳥的叫聲若有若無地傳來。
清明種下的絲瓜已開始扯秧了,便忙去插下桿子,拴上引線,引導秧苗向上攀援;西瓜甜瓜黃瓜南瓜地里澆水后急需松土,便又揮汗動了鋤頭鐵锨;妻則在玉米地里撥草,又時不時地給兔子和羊添添草;昨夜的大風把個別西紅柿刮倒了,也要插上竹桿,把西紅柿秧子綁起來,不讓倒伏……園子里的活很多,什么時候來什么時候都有要干的活。太陽愈發(fā)明亮,空氣熾熱起來,陽光把后脖頸曬得生疼,不知不覺已是正午,時間已過兩點,覺得沒有干什么活,時間就過去了那么久。就又回家,洗洗吃飯,困乏之意涌來,休息了兩個小時后又來到菜園。下午和明天雞鵝羊兔們還要吃草進食,便操了鐮刀,到茂盛的苜蓿地里割苜蓿,去年種下的苜蓿已高過膝蓋,部分苜蓿已開出了艷麗的紫花。
下午天氣更熱,汗水順著臉頰不停地流,背上早已濕透。割草的時候竟然遇見一只刺猬,見了人,便不動了,蜷成一團,形成一團刺。也只是用鐮刀背輕輕觸了觸刺猬的刺就又割苜蓿去了,想起來小時候和小伙伴們逮住刺猬之后的種種舉動,禁不住啞然失笑。背了割好的苜蓿放下,妻又細心地一刀一刀切了,分不同部位給不同的家伙食用:最頂尖的細嫩部分切細切小,給不大不小的雛雞們和鵝們拌上料食用;接下來的部分切成兩寸長,飼喂小羊和兔子;再接下來的也切成兩寸長些,喂羊;剩下的,曬干,冬天喂羊喂兔子。之后再給葡萄上上架,綁綁繩;給茄子摟摟溝,松松土,太陽就斜到樹梢下面去了,氣溫也低下來,雞鵝們又興奮起來,到處逛悠。羊兒們也似乎精神大振,大羊咩咩,小羊也咩咩,要吃的。
雞娃子們還沒有學會上架,要一只一只地趕著哄著嚇唬著弄進雞籠,雞飛鵝叫,塵土飛揚,臭味難當。待把雞哄進籠,鵝趕進圈,又要給羊添草加料,給狗添些食,給貓放些水,天就黑下來了,十米八米已看不清人影了。又坐下,再喝口水解解渴,定定神,就又該回家了。此時天已黑透,星星若隱若現(xiàn),彩色的街燈已經(jīng)繽紛,節(jié)奏感特別強烈的音樂從廣場上很囂張地傳來。
明天繼續(xù)。梁園雖好……
?
田園篇七
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以下是小編精選的田園古詩,歡迎大家閱讀!
1、《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4、《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終南別業(yè)》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6、《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8、《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9、《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0、《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11、《渭川田家》
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12、《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13、《歸園田居·其一》
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14、《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15、《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6、《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7、《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