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一
小記者周末尋訪“三坊七巷”
■本報記者 張之杰
本報訊 不知不覺中,愉快的寒假已經過去了。晉江經濟報的小記者們,大家是不是開始想念我們小記者團的伙伴了?隨著新學期的開學,我們小記者團的系列活動也將重新開啟———本月26日(周六),本報將組織40名小記者,乘專車前往福州,參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的“三坊七巷”。在那里,我們不僅可以參觀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紀念館,還可以親身走進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故居??怎么樣,心動了吧?那就趕緊來報社現場報名吧!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三坊”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則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它基本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坊巷格局,保存較好的明清古建筑就有159座(其中全國重點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因此也有著“明清建筑博物館”、“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等美譽。
除了著名的三坊和七巷之外,這里還留有許多歷史名人的故居以及他們的奇聞秩事。26日(周六)上午8時,40位小記者將在報社門前準時集合,乘專車前往福州。到達目的地之后,我們將先后參觀文儒坊中的公約碑,衣錦坊中的“水榭戲臺”等景點,接著,我們將陸續參觀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清代進士林星章、現代著名詩人冰心奶奶,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等福建歷史名人的故居。
午餐之后,我們就將參觀清末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紀念館(又稱“林則徐祠堂”)。該館1982年成立,館址原為林則徐專祠,創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內有儀門廳、御碑亭、樹德堂、南北花廳、曲尺樓、竹柏軒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然,參觀過程中,我們還將通過采訪專業人士等方式,了解林則徐禁煙的英雄事跡,重新認識這位民族英雄。
本次活動由本報主辦,康輝旅行社承辦。活動將為每位小記者購買旅游意外保險,全程安排大巴接送。本期活動名額限定40人,凡本報小記者皆可到本報現場進行報名(最終名單以現場繳費情況為準)。報名時請提供本人姓名、性別及身份證號碼(戶口本上有)等相關信息。活動費用188元/人(包括交通、保險、餐飲等)。
報名地點:晉江經濟報社(青陽迎賓路計生局7樓)
咨詢電話:***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二
我叫江雨欣,今年十歲了,上三年級了。
我有一張尖尖的小臉,上面鑲嵌著一雙黑寶石般的大眼睛,一張紅紅的小嘴里長著凹凸不平的牙齒。頭上的毛發又細又黃,好像營養不良似的。
我有一個愛好—畫畫,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在白紙上畫畫。記得有一次美術課上畫畫時,劉老師拿出一幅畫樣叫我畫,我當時眼睛一亮:“哇!真美啊!”我情不自禁的發出感嘆,水靈靈的池塘,里面滿滿是荷花,有的含著花骨朵兒,有的已經綻香開放。雨后天睛雨水在荷葉上滾動,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 我癡迷地看著畫,劉老師突然喊:“江雨欣,你怎么不畫呢?”我這才反應過來問:“老師,這幅畫怎么這么美呀!”老師說:“只要認真學,你也能畫的這樣美”。從此,我愛上了畫畫!
我也有缺點:粗心。粗心大多數都在數學上。寫作業和考試時不是把數字寫錯,就是寫錯得數,我也不想再粗心下去了,以后一定要仔細再仔細。
我愛非常愛吃肉,特別是牛肉是我的最愛,但我吃這么多肉,就是長不胖,這么也算是口福吧,同學們都很羨慕我,弟弟還經常喊我:肉食動物。
這就是我!一個幸福快樂的小女孩子。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三
我的名字叫韓琦,我是一名宜興市外國語學校四年級(2)班的學生。
我的興趣愛好有:鋼琴,跳舞,歌唱等等。我的性格特點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對一件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或者是不明白的東西有極大好奇心,曾經為了一只自己不知道的蟲子,觀察了整整三個小時,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要聰明一點,不能死觀察,但是觀察也是需要的。
我當小記者的原因是:
一、擴大自己的人際交往圈子。
二、希望增長自己的見識。
三、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了解更多的社會現實。
如果我當上了小記者,我一定不會怠慢,做好需要做的一切工作,我對自己非常有信心。
希望評委能夠將我錄取,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希望的!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四
這就是一名稱職教師發自內心的對教育的真知灼見的理解。我細細地讀著每一句,讀著讀著,突然很感動。沒有熱淚盈眶,沒有漠然走開,我只是暗下決心:做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四天里,腳上手上都是蚊子的光輝戰績。四天里,我們幾乎沒有享受到電風扇。四天里,我們和學生一起體驗什么叫做“鄉村生活”。我的家鄉也是一個小鄉村。我喜歡鄉村,寧靜、自然、溫暖、原生態。。。同樣,我也喜歡城市,熱情、高速度、追求、青春。。。
我喜歡靠在窗前聽鳥語聞花香,我喜歡在原本靜寂的夜里“夜闌臥聽風雨聲”,我喜歡青山綠水、裊裊炊煙。那種“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清麗風光,常常使我忘記了一切,靜靜地融為大自然的一員。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成為一棵樹、一朵花、甚至一棵小草。嘻嘻,講遠了。
剛到曉坑第一個中午,我到各個寢室探訪,看看孩子們是否都適應。一見到她們,我的童心就蹦出來了。跟她們開玩笑,玩游戲,講笑話,她們給我出腦筋急轉彎,我笨得可以,腦子居然那么難轉。呵呵。后來,還跟她們賽起歌兒來。可起勁兒了~大中午的,其實我希望她們好好睡一覺,因為下午有活動。她們不肯~只好陪她們玩了。(后來我回想起這事的時候,覺得一名教師應該讓學生該干嘛干嘛。在午休的時間就要好好休息,怎么能這么玩呢!但是,我一想到這是出來玩,就不忍心壓制她們愛玩的心了。再說,她們實在是很可愛。)后來,兩寢室為了老師呆在哪個寢室而吵了起來,我很驚訝。但當時只是勸她們要和睦,然后要她們回各自的寢室。過了十來分鐘,我聽說學生y生氣了,還哭了,正躺在床上。我趕緊來到她房間,與同學們一起勸說。她一直用被子蒙住頭,不與我們說話。她說,從來沒有人這么兇過她,就剛剛那個跟她吵架的人兇她,她咽不下這口氣等等。看來是真的鬧脾氣~20分鐘后,這個機靈的y居然坐起來了,打著哈欠,還裝作一頭霧水地問:“你們干嘛?為什么要圍在我床邊啊?發生什么事情了么?”哈哈,她就用這種方式來原諒他人的啊。我打心底里喜歡孩子的這種難能可貴的氣度。
下午包餃子。大部分孩子在家里沒親手做過餃子,這便是一次很好的動手機會。孩子們的熱情高漲。一個個伸著小手拼命揉揉捏捏,有些臉上還有白白的粉呢~整個食堂“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鬧。看著孩子們的成果,我哭笑不得,雖然有我們老師在一旁指導,但是大大小小、橫七豎八的很搞笑。有的甚至脹破“肚皮”,有的瘦不拉幾的只有一張皮。還有的被揉成一個大饅頭,大概是餡兒不夠導致的~呵呵,這就是孩子們的杰作啊。待到餃子出鍋,孩子們很守秩序,畢竟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孩子,一個個坐在位置上等。自己做的東西就是胃口好。一個個吃得津津有味。就連一個小時前說自己不喜歡吃餃子的孩子也吃了好幾小碗。哈哈。
晚上聯歡晚會的時候,我們做了好多游戲。孩子們用頭頂氣球從原先的手足無措,到后來的銳不可當,真是一有個質的飛躍。有幾個孩子表現特別棒,一直占著擂主的頭銜。到后來,總決賽的時候,高手對高手,精彩極了。有幾個球真是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希望,我們看得那個替他們著急啊。呵呵。他們汗流滿面,紅撲撲的臉蛋告訴我們他們很開心也很盡興。游戲“做鬼臉”的時候,硬幣貼在孩子的鼻尖,有的因為汗液怎么擠、怎么做鬼臉都擠不下來,可著急了。看著他們躺在椅子上拼命做鬼臉,我們被逗樂了。游戲“齊腳并進”的時候,他們5人一隊,堅持練習。比賽的時候,有的孩子腳都被繩子勒腫了。肩并肩,一起前進。為的是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摔倒了,爬起來;疼了,隊員們互相鼓勵;輸了,他們會說:沒關系,盡力就好;勝利了,他們會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我深深地被這一幕幕感動了。感謝上帝,孩子們一定可以從這個游戲中受益的,或多或少都會有,至少我感受到了。還有“三元五角”的游戲,孩子們拉來扯去的情景至今使我難以忘懷。真的太有意思了。跟孩子在一起好快樂!
在贈送禮物給曉坑的孩子的時候,孩子們的贈言以及贈送理由是那么成熟,那么真誠,那么可愛。它們一次次叩擊我的心靈,使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真是多才多藝。在尋寶環節,我們設置了才藝展示的項目。孩子可喜歡表演了。雙簧、舞蹈、相聲、笑花、唱歌、謎語、腦筋急轉彎、英語故事、現場書畫展示、朗誦。。。我真的很佩服他們。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本領~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才有能的人!
王老師在孩子們做游戲的時候,看到孩子們很熱,于是夾著礦泉水,拿著自己的水壺,一人一口地給孩子們喂水。這個畫面我深深地記得。我想這就是師愛!這無微不至的愛呵!
葉老師是校長,他也特別有威嚴。他發話的時候學生都不敢出聲,因為他秉承“抓個別,整集體”的方針,加之平時不茍言笑,所以學生很怕他。他們吵鬧時,說句“葉老師來了”,他們會馬上安靜下來。我們都知道,葉老師很愛這些孩子的。
我們幾個老師聚在一起吃飯、總結經驗的時候,談到些問題。也談到本次活動的可喜之處:受到家長的高度評價、發現了很多好苗子、看到未來的希望。其實,孩子只需要給一個表現的機會就能讓他樂個大半天了。如有個孩子,在老師宣布班長換成他之后,他立即打電話回家:“媽媽媽媽!老師讓我當班長了也!”呵呵,孩子就是這么容易滿足,這么容易快樂,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孩子,需要的是舞臺,而不是教師一味的“關愛”。
陳老師在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的時候說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做,把老板的事業當成是自己的事業用心做;真誠地為他人著想,別人一定能領會的。
我深深地為小記者站的孩子們感到開心,因為他們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他們擁有一群優秀的教師,他們也即將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小記者站,我與孩子們一起收獲快樂,收獲成長。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五
“記者節”定在意蘊著收獲的深秋,她的蒞臨讓我們充滿喜悅和激情。
我們舉杯祝賀,一齊感動著、惦念著,一齊回望過去的歲月。我們共同見證了恩施的改革發展,目擊了恩施的日新月異;我們也共同關注著社會,感受著生活,也一齊在風雨中走過,并且用心記錄著。
我們為“記者”這個稱號自豪——新聞宣傳工作,如同一葉風帆,為全市的發展鼓勁;如同一個號手,吹響奮進的號角。做好全市新聞宣傳,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著中國硒都發展的每一個腳印;每一篇稿件、每一個鏡頭,都書寫著恩施的光榮與夢想,都是我們為恩施吶喊助威的鏗鏘鼓聲,都將成為永不褪色的繽紛畫面。
“三大戰役”、“三張名片”,以及所有的新聞活動,我們都參與了、經歷了、見證了、記錄了。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采訪歸來深夜趕稿,多少次加班;為了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版面、一個創意,我們反復琢磨反復討論。我們忙碌,但是我們幸福,因為恩施的發展有我們的一份力量,每想到這一點,心中都有一種自豪悄然萌生。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我們深深懂得,社會對新聞工作的尊重和認同來自這份職業的特殊性,更來自于新聞工作者的自律和職業道德操守。為此,我們時刻不忘身份,落筆不忘職責,始終持續著為恩施的改革和發展吶喊、高歌的熱情。我們為自己所肩負的參與恩施發展的歷史使命而驕傲!
所以,記者的光榮,并不屬于一己,而是屬于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國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為“親自”,也可解為“曲身”:應對偉大,個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滿懷謙卑細數光榮后,請束之高閣,在這個幸運的時代,從容前行。
這是個幸運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復雜而矛盾的時代。“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于挑戰。”這是十七大報告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基本決定。因此,不能不提到來自美國新聞工作者普利策的比喻:“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這個比喻,當下中國的記者,尤其該牢記于心。在這個復雜的時代,光榮只屬于過去:船頭的瞭望者不需要太多行李,他需要的,是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支善于表達的筆,或許,還需要一副能嚷嚷的好嗓門……從容,是為了自己的腳步,也是為了國家這條大船的征途。
然而,這也是這樣一個時代:很多人汲汲于名,碌碌于利。剛剛發生的“排隊領封口費”事件,雖然只是個別行為,但仍然讓人警醒。金錢、權力,總有著大于想像的誘惑力。然而同時,績效考核、評價稿費、收視大戰、末位淘汰……也讓“無冕”倍感壓力。這些,也需要記者們坦然應對,既須謹記記者的節操、堅守道德的底限,也須爭取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權益。這些,與做“船頭瞭望者”,同樣重要。
實際上,記者,像教師、工人、農民或者公務員一樣,本來只是一種職業。種種光榮,與其說是人為賦予的光環,不如說是由職業派生的職責。記錄社會前進年輪,推動巨輪前進,發現暗礁淺灘……說到底,這些,都但是是“記者”這個職位的基本要求。做得好,是就應;做不到,是失職。因此,更需要看輕光榮,從容邁步。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六
大學畢業至今已經有四年的時間了,四年的時間我成長了很多。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只是一名普通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工作很難找,還好自己通過不斷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報社記者,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下去的,我相信自己能夠做好。四年的時間,我成長多太多,自己都無法具體的說出來,不過總體感覺自己就是變化很大。
自從從事新聞工作以來,時間轉瞬即逝。尤其是在20__年的工作中,時間更是過得特別快。回顧這一年的工作,我個人可謂感受良多。在這一年中,我與《新消息報》的同事和領導們,共同經歷了很多新聞事件的報道和活動的組織、版面策劃以及落實,從中體會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尤其在領導的部署和指點下,完成了很多意義深遠的工作任務。一年來,我本著踏踏實實做事,實實在在做人的原則,認認真真地去從事每一項工作。不論是思想上,還是工作上都有很多的收獲。
1、成績之外少不了不足之處,我作為一個部們的主任,在平時的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不太適應現在報社的管理體制,有想法不能落實,希望這樣的工作環境能夠很快得到改善。
2、在思想、學習方面有了較大提高。我認真深入的學習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同志的講話。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我還從電視、報紙中了解當今的國際政治形勢,社會動態及黨中央的指導方針等。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用先進的思想指導自己的日常工作。我深知,平時的勤勉積累對于新聞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為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業務基礎。
3、嚴于律己,遵章守紀。在單位嚴格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以誠待人、以信處事。工作兢兢業業,謙虛謹慎,注意向同事們學習,取長補短。
4、業務能力不斷增強。從踏上記者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業精于勤荒于嘻的道理。工作中的勤使我能及時洞悉世事變化,而善于思則使我源源不斷地獲得靈感。通過不懈努力,我的一些版面策劃在全國獲獎。整整8年,在一個崗位上摸爬滾打,在版式設計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和理論水平。可如今很快就要在新的崗位上工作。相信我有這8年的經驗和個人的工作能力,下一個8年也許正是我大展宏圖時。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會發光的。
今后的工作打算
重視學習,不斷汲取知識養分,自覺強化與時俱進的意識,接受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力爭做一名學習型、專家型新聞工作者,提高創新思維和辨別能力,運用逆向思維和發散型思維,在新的崗位上迎接新的挑戰。記者這份工作是我非常喜歡的,我相信自己今后的不斷努力中,我可以做的更好。新時期的背景下,對記者的要求也在變化,我相信自己能夠做好,最一名的記者,這是我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前進中得到的經驗和能力。20__年,我會走的更好,我會在我記者的工作上做到!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七
大家好!
我叫,是小學六年級3班的學生,也是桂林晚報的小記者。很高興也很榮幸代表龍隱小學小記者站的全體小記者在這里發言,與大家分享作為一名小記者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想談一談投稿的事。
上個學期以來,我在《桂林晚報小記者周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及攝影作品。我最大的體會是:要多寫,多向老師請教,要敢于投稿!
第二點,我想談一談當小記者和學習之間的關系。
有些同學不愿意參加小記者隊伍,或者雖然參加了,但是不愿意去參加小記者活動,他們擔心一旦參加活動就會耽誤學習,影響成績。其實不然。我認為,參加小記者活動,只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不會影響平時的學習成績,反而會提高成績,還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比如說,上次的小記者到市蔬菜研究所搞活動,就可以促進大家的團隊意識和紀律意識。在一次次的新聞采訪中,可以提高自己與他人溝通的能力,而這些素質,在社會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點,我認為生活是我寫作的源泉,而父母和老師的愛給了我寫作的動力。
作為小記者,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善于觀察的眼睛。一棵楓樹、一朵桃花、一只飛蛾、一線陽光……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寫作的靈感。看到美麗的春天、酷熱的夏天、涼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我們都可以用筆記錄下這一個個美妙的瞬間。
作為小記者的代表,我知道應該要感謝的人很多,我首先代表小記者們感謝父母和老師們對我們的培養;還要感謝這個美麗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給我們提供了寫作的源泉;更要感謝報社的編輯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寫作平臺。我們透過童真的眼睛看世界,用我們稚嫩的小手記錄點點滴滴,讓這一切變成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文字、圖片分享給更多的朋友,這多么讓人自豪和驕傲呀!
小記者的個人心得體會小記者心得體會篇八
我叫江雨欣,今年十歲了,上三年級了。
我有一張尖尖的小臉,上面鑲嵌著一雙黑寶石般的大眼睛,一張紅紅的小嘴里長著凹凸不平的牙齒。頭上的毛發又細又黃,好像營養不良似的。
我有一個愛好—畫畫,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在白紙上畫畫。記得有一次美術課上畫畫時,劉老師拿出一幅畫樣叫我畫,我當時眼睛一亮:"哇!真美啊!"我情不自禁的發出感嘆,水靈靈的池塘,里面滿滿是荷花,有的含著花骨朵兒,有的已經綻香開放。雨后天睛雨水在荷葉上滾動,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我癡迷地看著畫,劉老師突然喊:"江雨欣,你怎么不畫呢?"我這才反應過來問:"老師,這幅畫怎么這么美呀!"老師說:"只要認真學,你也能畫的這樣美"。從此,我愛上了畫畫!
我也有缺點:粗心。粗心大多數都在數學上。寫作業和考試時不是把數字寫錯,就是寫錯得數,我也不想再粗心下去了,以后一定要仔細再仔細。
我愛非常愛吃肉,特別是牛肉是我的'最愛,但我吃這么多肉,就是長不胖,這么也算是口福吧,同學們都很羨慕我,弟弟還經常喊我:肉食動物。
這就是我!一個幸福快樂的小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