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一
在教學中我發現,盡管說的語文教材文學性更強了,但還是滿足不了學生的文學方面的需求,教師不妨安排閱讀欣賞課,語文課把學生帶進閱覽室,讓他們在閱覽室里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文學修養。目前的學生知識面日益豐富,他們通過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網絡世界等,了解世界的發展、國際國內形勢,他們能夠脫離舊思想的束縛,在一個相對寬泛的空間發展著自己的個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詩歌教學中,可以把朗讀、默讀、快速閱讀、思考、討論引進課堂,在不斷的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在不斷的朗讀中加深學生對詩文的理解,通過學生認真思考和熱烈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有一次上課講到一道課后練習,請學生仿造《我愿意是激流》寫兩個詩段,學生積極性很高。我發現不少學生喜歡寫詩,我就抓住這一點,且不論他寫得好壞如何,先抓住他們的這一興趣所在,充分利用起來,鼓勵學生創作,給予他們成就感。一、可以進一步引發有興趣的學生,并將之導入正規,二、可以帶動其他學生。
于是我大力鼓勵學生創作,不少學生將他們的創作寫在周記上或直接拿給我看,我均給予了恰當的評點分析,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如有一個同學寫了一首小詩 “金溝河畔,涼風習習,蟬聲和睡蓮,伴我入夢鄉。”我先稱贊之余建議他將“和”字改為“繞”字,更有韻味。他也感到一字之別,意境卻大不相同,感受到的煉字的樂趣。
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習作《迎接奧運》我利用自習的時間,抄在黑板上當堂講解。由于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大家聽得非常認真,且積極地投入,熱烈探討,提出了許多有創建的建議。這不僅鼓勵了創作者,也引發了其他學生的詩興,過后,大家都躍躍欲試。趁熱打鐵,接著我把學生的詩歌收集起來,匯集成冊,搞了一期名為《荷苑文集》的詩刊,讓學生自己設計封面,把學生的作品打印出來,學生拿到詩集,看著自己的作品更是興致高漲。
在教學《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綜合實踐活動課時,我針對班級學生實際,在班級里開展了語文實踐活動,指導每名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詩歌,進行研究性學習,用文本資料匯報。學生興趣很濃。僅用一周時間學生們就制作了一本圖文并茂的詩歌集。
我還讓學生多說。通過各種演講比賽、朗讀比賽、討論會等,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多寫。通過作文、日記和讀書感想以及自己辦報紙、出墻報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讓學生多聽。通過聽廣播,看電視,網上瀏覽等,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讓學生多讀,除報紙、雜志外,還要鼓勵學生多讀詩歌集。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二
從入學到現在,我已經學了不少古詩,可我最喜歡的,卻要數唐代詩人孟郊寫的游子吟了。
之所以我喜歡這首詩,是因為詩人憑借一件母親為臨走的兒子縫補衣裳的普普通通的小事,就作出了這首好詩,可見詩人是多么濃烈的強調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呀!
是的,母愛是偉大的,它比天更藍;母愛是無私的,它比水更清。
我的媽媽對我也是這樣。每次吃飯時,媽媽就只會挑青菜葉吃,把青菜心兒和肉都留給我;洗衣服時,媽媽總是先洗我的,擔心我下次穿時不干。
我感慨了,母愛是多么偉大呀!
可是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一個中國的男孩因學習好到國外留學,便以后再也沒有回來,因為他覺得小時候媽媽動不動就訓他,回來肯定還是如此,一點兒也不自在。而他卻沒有想想媽媽訓他是為他好嗎?他如果回家了,那媽媽肯定高興還來不急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即使媽媽教你了一點知識,你也要記在心中,消息可以匯成大海,你收獲的知識多了,那你就會得更多,將來用這些知識,報答對自己有著深愛的母親!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三
1、引語:
3、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詩歌,那就讓我們在第六組的學習中一起去輕叩詩歌的大門吧。
二、合作討論,制訂活動計劃
1、引語:
2、學生匯報制定活動計劃的要求。教師相機強調:
⑴ 自由組成小組。
⑵ 討論活動內容。
⑶ 制訂活動計劃。
⑷ 活動計劃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內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等。
⑸ 活動結束后要展示活動成果。
3、教師提示:
為了更好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課本中特向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請大家一同走進課本p99頁和106頁。
4、學生自由讀p99頁和106頁的“活動建議”。
要求:從活動建議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議要特別注意?
5、明確建議,突出活動重點:
⑴ 指名讀“活動建議”。
⑵ 匯報讀懂哪些要求。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提示:圍繞“詩海拾貝”,“與詩同行”可以有選擇地開展哪些活動,如何開展活動。)
6、師進行總結這次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有:
⑴ 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詩歌或記錄當地的民歌、童謠,以及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等。
⑵ 按照一定的類別,對搜集到的詩歌進行整理、歸類。
⑶ 欣賞自己喜歡的詩歌,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準備一個筆記本。)
⑷ 舉行詩歌朗誦會。
⑸ 根據興趣,選擇開展寫童詩、詩歌知識競賽、合編小詩集等活動。
6、學生自由分組。
(適時關注學生分組的情況,并建議作適當調整。)
7、學生分組討論活動計劃:
(提示:討論時要作好分工,如專人記錄討論結果,專人負責整理整理討論意見,并形成完整的計劃。)
三、討論交流,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
2、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相機引導,提示注意計劃的完整、合理、科學以及活動形式盡量不重復。)
3、小組根據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三、課外閱讀,搜集、查找、整理資料
學生根據擬定的計劃,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點評】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指定活動計劃,使學生心中更加明確了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及意義。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引領學生邁進詩歌的殿堂。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四
“完蛋了,完蛋了,詩歌競賽,怎么辦怎么辦啊!”當老師宣布詩歌競賽比賽開始,我的心一下子就慌了,本來我們就沒有多做準備,而現在蔣世濤又沒有來,誒,但愿別拿“第一”!
在老師滔滔不絕的說完規則后,我的心揪緊了。開始了,我一望題目,天啦,這也太簡單了吧!最早的詩歌是什么,不用說,《詩經》唄!哎,看著第一小組洋洋得意的樣,羨慕嫉妒恨呀!十分就這么輕輕松松的被他們拿走了,不服!
到了我們這一組,還好還好,題不算太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人是誰,我暗自松了一口氣,“王勃”!十分,現在在我的眼前了!哈哈!我的信心在此刻一下子就升起來了!
到了搶答題時,哎,看著前排的同學把手舉得老高,如何能選到我們?剛剛被抽到我們,卻因我給劉繼顆提醒而被減去十分。嗚嗚,麻煩你們,耳朵不要這么靈嘛!可憐可憐后排同學行不?看著其他組的分漸漸升高,而我組卻原封不動的在這“坐”著,哎!那叫一個苦啊!
我心灰意冷趴在桌子上。可當風險沖刺題來臨之時,我這興奮勁又來了,這可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絕不仍錯過!
風險沖刺題共分為十分、二十分、三十分、四十分的選擇題,每個分制體都有十小題。贏了則加,輸了、呵呵,抱歉,拜拜!所以才稱為風險沖刺題!
該選哪個好呢?這個問題擺在我這個小組長的面前了,當我內心糾結,準備選三十分時,馬曉不服了:“哎呀,唐源,三十分跟沒加似的,贏了也得不到前三呀,還是四十分吧!”聽了這話,一旁的謝汶格也起哄了:“唐源,就四十吧,拼了!”我望向其他組員,見同意,那行,四十!再來一個全組員幸運數字“七”題!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看著其他組的分漸漸滑下,我心里那個苦和甜呀,甜;當然是其它分減了唄;苦;哎,沖刺題如此之難,何況我們還是四十分的題!老天保佑,讓這個幸運數字顯靈吧!
到了我組,哈哈!幸運數字,你太給力了!飛流直下三千尺下一句,太簡單了!疑是銀河落九天!四十分,賺了!感受到其他組投來羨慕的目光,樂死我了!
最后,我組以120分得高分獲取三等獎!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的短暫,通過這一次的活動使我又學會了不少的東西;啊!真期待下一次的詩歌競賽呀!下一次,讓我們一起輕叩詩歌的大門!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五
句數,自己也可以試著寫一寫,那都是詩,我們在詩海里玩耍。
我們特意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編成一本詩集,并繪成了一張表格,帶回家吧!,可有意思了。
還可以幫助學習呢!哎,現在應該自己動動手寫詩歌了,與古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剛才提到寫詩,可以清楚地知道收集了多少詩歌,哇,這樣,由最古典的詩經到現在的自由詩,美不勝收!這一星期,詩歌學了不少,我將這些詩歌分了類,讓我們在海邊撿起一片片貝殼,我們輕輕地扔幾粒石子,何樂而不為?我正充分地準備了稿子,而現代詩不像古詩那樣在字數與押韻上要求那么嚴格,搖啊搖,一舉而得,既培養口才能力,比較有押韻,了解到古體詩民展的軌跡,比如,我們像海鷗一樣,又練一練膽子,搖到外婆家這是一首我們所熟悉的兒童歌謠,我們準備將自己的小詩集起來,我們學了詩,我通過網上查詢,從而吸取經驗,小鳥在前面帶路。
句子的長短自由,古詩一般講究字數。
每一種都有特點,反正題材不限。
詩歌還真不少,準備聲情并茂地為大家朗誦。
來到詩的海洋,讓自己寫的作文更好,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再發給每個同學,關于詩,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那該怎么辦?于是,平仄用韻。
風兒吹向我們,它的寫法比較自由,了解到不同詩歌不同的寫法,為了鍛煉口才能力,詩海濺起一朵朵浪花;我們俯身拾起一顆顆精美的貝殼,讀起來朗朗上口,我通過上網查詢詩歌,你知道關于老紹興的詩歌嗎?比如望外婆。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六
“沙沙——沙沙——”
走過校園的小徑,落葉輕響,
秋——來了!
染紅了樹葉!
送別了燕子!
增厚了衣物!
吹艷了校園!
而——生活依舊!
操場上,生機依舊勃勃!
教室里,燈光依舊明亮!
校園中,風景依舊美麗!
秋——來了!
朗朗的讀書聲,裝點了秋!
溫馨的學習角,豐富了秋!
快樂的孩子們,熱鬧了秋!
甜美的師生情,成就了秋!
秋——來了!
時而美妙,時而婉轉!
時而低沉,時而激昂!
校園的秋,別有一番風趣!
不知不覺中,
秋,來了……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七
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我們像海鷗一樣,來到詩的海洋,我們輕輕地扔幾粒石子,詩海濺起一朵朵浪花;我們俯身拾起一顆顆精美的貝殼。那都是詩,美不勝收!
這一星期,我們學了詩。關于詩,我通過網上查詢,了解到古體詩民展的軌跡,由最古典的詩經到現在的自由詩,每一種都有特點。比如,古詩一般講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而現代詩不像古詩那樣在字數與押韻上要求那么嚴格,它的寫法比較自由,句子的長短自由,與古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你知道關于老紹興的詩歌嗎?比如望外婆,“搖啊搖,搖到外婆家……”這是一首我們所熟悉的兒童歌謠,比較有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哇,詩歌還真不少,那該怎么辦?于是,我將這些詩歌分了類,并繪成了一張表格,這樣,可以清楚地知道收集了多少詩歌,還可以幫助學習呢!
哎,詩歌學了不少,現在應該自己動動手寫詩歌了,反正題材不限,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我通過上網查詢詩歌,了解到不同詩歌不同的寫法,自己也可以試著寫一寫。
為了鍛煉口才能力,我們特意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可有意思了,既培養口才能力,又練一練膽子,一舉而得,何樂而不為?我正充分地準備了稿子,準備聲情并茂地為大家朗誦。
剛才提到寫詩,我們準備將自己的小詩集起來,編成一本詩集,再發給每個同學,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從而吸取經驗,讓自己寫的作文更好。
我們在詩海里玩耍,讓我們在海邊撿起一片片貝殼,帶回家吧!
輕叩詩歌的大門篇八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還強調“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張揚,有利于加強語文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這種開放的學習方式,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輕叩詩歌的大門”正是以詩歌為載體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輕叩詩歌的大門”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一個綜合性學習單元,本組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教材設計了“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大板塊。教學中充分體現綜合性學習自主、探究、開放的特征,應抓好策劃、活動、交流、評價等幾個環節。
一、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一系列的學習、研究活動,使學生學會搜集詩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還能對詩歌進行簡要的賞析,部分學生還可以試著寫一寫詩。
2.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古詩和新詩的區別,認識一些詩人,增長一些文學常識,提高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對美的欣賞力,積累優美的語言材料。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調查訪問、查找資料、記錄整理等活動,提高學生相應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學習詩歌的分類和掌握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誦表演、展示詩集和原創詩作等活動,鍛煉學生的膽量,增長他們的勇氣,提高自信心和培養創造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組織搜集詩歌的活動,分類整理的活動和匯報展示活動,引導全體學生參與。
難點:組織“詩歌朗誦會”;把各人的整理匯編成集;指導學生進行寫詩活動。
二、設計理念
本組教材以“詩歌”為切入點,讓語文走向了生活,讓生活走進了語文,學生圍繞詩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性學習活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教師指導下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結合教材,制定計劃。
第二階段:各小組按計劃開展活動。
○ “詩海拾貝”部分。
(一)搜集與整理詩歌。
1.師生共同閱讀《詩經·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凈沙·秋》《天上的街市》和《白樺》,了解詩歌的特點,知道這是一組描繪自然景物的詩。
2.學生搜集詩歌。教師帶領學生到閱覽室、圖書館閱讀與詩歌有關的報刊和書籍;在老師的指導下登錄“紅袖添香”“瀟湘書院”等文學網站欣賞、搜集詩歌;到縣文聯走訪,搜集本地作家創作的詩歌或記錄當地流傳的民歌、童謠;進行搜集詩歌有關的知識和故事等活動。
3.學生整理詩歌。可以按詩人、內容、形式等分類。(各小組把搜集到的詩歌分好類以后,看看哪方面內容少,再按類別搜集補充。)
5.教師指導設計封面,補充插圖美化版面,把分類的詩文裝訂成“冊” (課外進行),并進行展示評比。
(二)欣賞與朗誦詩歌。
1.閱讀《詩中的“秋”》,學習作者欣賞詩歌的方法“明詩意”、“悟詩情”。
2.小組成員人人參與,推薦自己最喜愛的詩歌,并交流喜歡的理由。
3.把自己喜歡的詩歌拿來參加詩歌朗誦會,要求人人“朗誦詩歌”。
4.學習委員組織分工。確定時間、地點、形式等讓每位學生充分準備;指導主持人寫出臺詞;安排各小組布置環境、編排節目單、化妝等使每個小組都為班級朗誦會出力。
5.舉行“班級詩歌朗誦會”,選出優秀的準備參加最后的匯報展示活動。(入選者以小組為單位,從感情、動作、表情等方面指導朗誦。)
○ “與詩同行”部分。
(一)創作詩歌。
1.欣賞“閱讀材料”《我們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聲》等兒童詩,了解兒童詩的特點和簡單寫法。
2.動手寫寫詩,嘗嘗“小詩人”的滋味兒。集體創作以“雪”為主題的詩歌。(選材原因:我們學習的時候,涉縣正好下了一場50年不遇的大雪,所以選擇了這個主題。)
3.學生自由選材寫詩,題目自擬。(如:日出日落、風雪雷電、恐龍、超人、玩具等貼近自己生活的事物。)
4.學生把自己認為優秀的詩歌進行交流,并交到“評審組”評獎。
(二)合編小詩集。
1.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把搜集到的詩歌編輯成冊,可以適當穿插詩歌故事或相關資料。
2.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選出優秀的自創詩歌編輯成冊。
3.主編負責根據學生特點安排封面設計、詩歌配畫等,把詩集裝飾精美。
4.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詩歌做成手抄報,在全班交流。
第三階段:匯總資料,為匯報展示做準備。
1.學習委員統籌安排匯報展示的時間與方式,并分組。
2.選出主持人,寫出主持詞。
3.多媒體展示組根據展示會場需要制作出精美幻燈片。
4.評委組制定朗誦評分標準。
5.其他同學為知識競賽、詩歌朗誦做準備。
四、匯報展示活動
(一)激情導入,叩響詩門。
師:請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主持人上場。
(本次活動展示由學生自己主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二)自主匯報,與詩作伴。
主持人(男):大家好,今天由我們兩人為大家主持這次綜合性學習的匯報展示活動,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主持人(女):我宣布“輕叩詩歌的大門”匯報展示現在開始。
第一環節:詩歌知識大比拼。
主持人(男):請大家進入第一個環節——詩歌知識大比拼。
主持人(女):我來介紹一下活動的規則:①大家要遵守課堂紀律。②回答問題請舉手,主持人允許后方可回答。③答對者有獎勵。
生:更上一層樓。
主持人(男):回答正確。下一題:當我們要謝恩報答母親時,自然會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師:《游子吟》中的什么詩句?)
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主持人(男):下面是選擇題,請大家積極地參加。
主持人(女):下面是選擇題,請看第一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漢樂府·長歌行》。①悲傷,②傷悲,③憂傷。
生:②傷悲。
主持人(女):回答正確。《七步詩》的作者是( )。①曹植。②曹丕。③曹操。
生:①曹植。
主持人(女):回答正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①因為,②坐下,③座位。
生:①因為。
主持人(女):回答正確。“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出自葉紹翁的( )。①《游園不值》,②《春望》,③《春夜喜雨》。
生:①《游園不值》。
主持人(女):回答正確。《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①張養浩,②馬致遠,③元好問。
生:②馬致遠。
師(小結):看來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看來大家掌握了一些詩歌知識,回答問題的準確率還較高。
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詩歌知識!
第二環節:詩情畫意朗誦會。
主持人(男):現在進行第二個環節——詩歌朗誦會。請同學們選出的八位評委上來,大家歡迎!
(每位評委手持一朵小紅花。詩歌朗誦完以后,根據舉起的小紅花的朵數評出優勝獎,并發獎品鼓勵。)
朗誦會主持詞設計:
合:領略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我們在詩歌的海洋暢游。
女: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最鼎盛的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有“詩圣”杜甫,還有“詩史”白居易。請聽蘇浩楠同學朗誦李白的《贈汪倫》。
男;請欣賞馮鑫梓同學朗誦劉禹錫的《烏衣巷》。
女;人們都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張婷婷同學朗誦《鳥鳴澗》,請欣賞。
男:草是生命力極強的植物,請欣賞白居易16歲時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朗誦者李昊。
女:古代皇宮里的宮女過著怎樣的生活呢?請欣賞李鑫威朗誦《行宮》。
男:請陳昊東朗誦愛國詩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女:接下來,欣賞李鑫威朗誦的王昌齡邊塞詩《涼州詞》。
男:毛澤東的詩詞是中國革命史詩的體現,他以豪邁的詩情,唱響了一個偉大時代的燦爛篇章。請欣賞王睿杰、段蘭卓同學朗誦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
女:詩有經典的古詩詞,也有現代的“新詩”。高洪波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請趙雅昕同學朗誦他的《我想》。
男:如果你到了老鼠的家園,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呢?請欣賞申格格朗誦《致老鼠》。
女:想像多豐富啊!請郝旭陽同學朗誦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白樺》。
男: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希望頭頂的天空永遠是美麗的,請欣賞康新溢朗誦《美麗的天空》。
女:“嫦娥奔月”,“女媧補天”,我們炎黃子孫做過無數次的飛天夢,今天終于圓了。請欣賞孫英杰朗誦《炎黃飛天夢》。
男:天上星亮晶晶,可是有一天不亮了,就讓趙旭蕾帶我們一起去擦星星吧!
女:評委正在評分,讓我們一起來背大家都喜歡的《致老鼠》吧!
齊背《致老鼠》。
(根據小紅花朵數,評出優勝,頒發獎品。)
第三環節:人人參與詩歌實踐活動。
1.展示以“雪”為主題的自創電子詩歌集《雪,夢的精靈!》,主持人一邊展示,一邊請原創作者上臺朗讀。
2.學生展示自己編輯的手抄報。
3.學生交流自己的詩集如《詩苑飄香》《聆聽詩韻》等。
4.學生講有關詩的故事、名人趣事等。
5.展示交流自創詩集《自創詩歌大全》。
(三)暢談收獲,體會詩情。
教師引導:“輕叩詩歌的大門”,經過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相信大家一定收獲很多,請說說。
1.自由說,指名說。
生: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一方面,學到了很多詩歌,學會了詩歌的分類,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另一方面,學會了自己寫詩歌,初步懂得詩歌的方法:①理解詞語的意思。②聯系生活實際。③想象情景。④各種詩歌寫法比較等。總之,這次綜合性學習,收獲是豐富的。
生:我覺得詩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力,甚至一個世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詩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多搜集詩歌,了解更多的古今中外優秀詩歌。
生:通過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我收獲了很多。比如在“詩歌知識大比拼”這個環節中,我學到了詩歌的許多知識,增強對詩歌的興趣。通過參加“詩歌朗誦會”,我的朗誦水平提高了很多,朗誦更加有感情。另外,看了別人寫的詩,他們的想象力是那樣豐富,深感自己的不足。總的來說,這次關于詩歌的綜合性學習,讓我受益匪淺。
2.指名朗讀寫得好的“總結”。
(四)展望未來,與詩同行。
1.表揚主持人、評委小組、幻燈片小組以及展示活動多媒體操作員。
教師:這次綜合實踐匯報展示活動是成功的,說明大家在學習中很努力,取得很多成績。此外,還有很多同學為這次展示做了很多工作,讓我們用掌聲感謝主持人、評委小組及幻燈片制作小組的成員,還有操作員楊旭。
2.總結發言:我們在詩海邊拾貝,在詩海里徜徉,讓我們滿載而歸。叩響了詩歌的大門,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個美麗的詩的世界!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起步,今后學習更多的詩歌,寫出更多優秀詩歌,得到更多的收獲和樂趣!“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希望我們人人都來當詩人,讓詩情畫意陪伴我們一生。
——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課例評析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唐詩、宋詞、元曲更是中國詩歌史上的璀璨明珠。語文詩歌教學就是引領學生在詩歌的海洋中徜徉、感受詩歌的韻律、體會詩歌的意境,品味詩歌的韻味,進而引導學生去嘗試體驗創作詩歌的樂趣。這對滋潤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智慧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說:“美人之光,可以養目;智者之詩,可以養心。”“輕叩詩歌的大門”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收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王鳳娟老師設計的“輕叩詩歌的大門”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課例,就很好地落實了這一目標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開放教學觀,加強學習與實踐聯系
有人說語文學習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話很有道理。作為母語教學,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以詩詞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打破課堂內外界限,變單純、枯燥的課堂詩歌教學為開放、靈活的綜合實踐學習,把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如在“搜集詩歌”環節,老師安排學生走出課堂,到圖書室、閱覽室去閱讀與詩歌有關的報刊和書籍,登錄文學網站欣賞、瀏覽詩歌,到縣文聯走訪群藝作家收集民歌、童謠等,極大地開闊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
二、樹立靈活教材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全國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于永正的“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本組教材共分“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部分,第二部分安排“舉辦詩歌朗誦會”的內容。王老師充分預設到學生在第一部分“收集整理詩歌”,特別是“欣賞詩歌“之后,會對詩歌產生濃濃的情感,并急于通過朗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因此對教材做了調整,把“詩歌朗誦”與“詩歌欣賞”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明詩意、悟詩情,充分珍視和呵護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三、樹立正確學生觀,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王老師的課例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制定活動計劃,教師沒有包辦代替,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選出組長,再引導學生在瀏覽文本基礎上,結合“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討論活動內容,制定出小組活動計劃。其次,在匯報展示環節,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如籌劃匯報展示的方式,制定朗誦評分標準,遴選評委組成員,包括活動主持人的選擇等,都是通過學生協商確定。教師以“活動的參與者”身份參加到學生的活動和研究過程中,做一個積極的旁觀者,不過分干涉學生,只是在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困難,教師適時給予幫助、指導和鼓勵,做一個熱情的支持者。
四、樹立全面發展觀,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養
從整個課例的設計過程來看,王老師從始至終都一直讓學生體悟、品味、感受、陶醉在古今中外經典的詩詞歌賦中,品味詩歌的音韻美,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領悟詩歌的情感美。不但讓學生親歷了搜集、整理、設計等出書的樂趣,而且讓學生體驗了詩歌朗誦、作品展示等成功的喜悅,還讓學生品嘗、享受了做詩人創作詩歌的成就。既提高了學生的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更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發展。
(點評:張軍民涉縣教研室主任助理、小學語文教研員)
相關熱詞搜索:;輕叩詩歌的大門篇九
1、通過一系列的學習、研究活動,讓學生學會搜集詩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還能對詩歌進行簡要的賞析,部分學生還可以試著寫一寫詩。
2、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古詩和新詩的區別,認識一些詩人,增長一些文學常識,提高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對美的欣賞力,積累優美的語言材料。
3、通過調查訪問、查找資料、記錄整理等活動,提高學生相應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學習詩歌的分類和掌握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
4、通過朗誦表演、展示詩集和原創詩作等活動,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增長他們的勇氣,提高自信心和培養創造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組織搜集詩歌的活動,分類整理的活動和匯報展示活動,引導全體學生參與。
難點:組織“詩歌朗誦會”;把各人的整理匯編成集;指導學生進行寫一寫詩。
活動安排:分“搜集詩歌——看”“整理詩歌——抄”“欣賞詩歌——析”“詩歌朗誦——讀”“推薦好詩——編”“原創作品——寫”“詩歌知識——賽”“綜合匯報——展”八個系列,在第十三周和十四周進行學習活動,每個系列一至二課時,最后在一月份(大約十八或十九周)進行一次全面的匯報展示活動。
活動準備:
教師:進行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上網收集相關的資料;收集一些書籍或書籍簡介;指導學生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制作相應的簡單課件,準備錄音機和錄音帶,確實一定的場室進行相關的活動。
學生:分組,選出組長,確定組員的分工。找尋搜集詩歌的途徑和聯系相關的人員,準備好采蜜集和白紙、彩筆等。
活動過程:
系列一:“搜集詩歌——看”
一、導語:搜集詩歌是我們這次綜合性學習最基礎的一環。就像是你要當一回小廚師,那就必須先買菜回來呢。也就是俗話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必須有“詩歌材料”了,才能讓你發揮水平進行“再加工”。這一節,我們就進行詩歌搜集活動。
二、說說搜集詩歌的方法:搜集詩歌可以通過閱讀報刊、雜志和書籍,訪問他人等途徑,搜集創作的詩歌或記錄當地流傳的民歌、童謠。也可以搜集有關的詩歌的知識和故事。
三、結合實際,上網搜集詩歌。(集體搜集)記錄在采蜜集上。
四、分組個人到圖書室搜集詩歌。
系列二:“整理詩歌——抄”
一、導語: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即使我們讀到了再多詩,即使我們的記憶力再好,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生疏,就會忘記。如果我們能把搜集到的詩歌分類整理下來,然后反復進行閱讀、朗誦,那么記憶一定會深刻些,其中一些可能就會成為我們永久的記憶了。
二、說說整理詩歌的方法:把詩歌分類,可以按詩人分,可以按內容分,可以按形式分……把小組收集到的分好類以后,看看哪方面內容少的,按類別再搜集補充一些。
四、小組匯報分類情況。
五、小組確定補充哪方面的內容,并說說方法。
六、 (課外進行)教師指導設計封面,把全班分類的頁面裝訂成“冊”;并進行展示評比。
系列三:“欣賞詩歌——析”
二、用什么方法欣賞詩歌呢?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借助工具書了解大意,體會感情。在小組內向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詩,先放聲朗讀,再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首詩。
三、以《天凈沙·秋》為例,說說這首詩的大意,再說說這首詩美在哪里。然后有感情朗誦。小組內朗誦評比。
四、自由閱讀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說出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首詩。
五、*部分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詩和欣賞這首詩哪兒,書面記錄下來,交上來作為“詩歌賞析”。
六、《游子吟》的“集體解讀”和“書面重組”。
系列四:“詩歌朗誦——讀”
一、導語:好詩不厭百回讀。古語有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時也會“偷”。我們把詩海里的一顆顆明珠采回來了,如果不進行反復的吟誦,那就讓明珠的光彩暗淡下來了。
二、語文書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關于“詩歌朗誦會”的方法:“可以朗誦搜集到的詩,可以朗誦自己寫的詩。要在小組里討論,選哪幾首詩朗誦,采用什么形式能更精彩,還要商量一下怎樣開好班級詩歌朗誦會。”因為我們學校剛好要搞一個詩歌美文朗誦比賽,所以我們把“詩歌朗誦會”分成兩次進行。第一次是為學校的比賽做準備的,由老師規定內容和形式,并對個別同學進行輔導,當然全班也會有內容安排。另一次是一月份的“匯報課”時進行,那時內容可以由同學自定,形式還可以創新些。
三、朗誦串詞設計1:
(合)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是一個廣闊的海洋。
(女)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在《詩經》中,我最喜歡《采薇》的片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男)我不是“采薇”,我采到了《詩經》中的另一顆明珠——《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男)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最鼎盛的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有“詩圣”杜甫,還有“詩史”白居易。下面請聽同學朗誦杜甫的《春夜喜雨》。
……
(女)到了宋朝,一種新的詩歌形式興盛起來了,那就是“詞”。“詞”又叫“長短句”,是可以供人演唱的,一般都有詞牌名。
(男)哦,我知道了,蘇軾和辛棄疾是兩位“豪放派”的詞人。
(女)是啊!姜白石和李清照則是“婉約派”的兩位代表。
(男)下表請同學朗誦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女)元朝的時候,又一種新的詩歌形式“曲”興起了。
(男)唔,有些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粵劇里的粵曲一樣。
(女)下面請欣賞同學為我們朗誦白樸的《天凈沙.秋》。
……
(男)多美的色彩和意境啊!這就是古詩!轉入現代,出現了“新詩”。郭沫若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請我們班的女同學朗誦他的《天上的街市》。
……
(女)多豐富的想像啊!外國也有很多詩人,下面請我班的男同學朗誦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白樺》。
……
(男)我們在詩海里徜徉,(女)我們在詩海邊拾貝。(合)讓《我們去看海》吧!
齊背《我們去看海》。
系列五:“推薦好詩——編”
三、學生自由暢談,還可以展示要推薦的書。并且展示自己制作的讀書卡片。(例《中國小詩人詩選》《小學生讀古詩》《唐宋詩選講》等)
四、指導學生怎樣做讀書卡片。說說編輯的一些簡要事項,家中有電腦,有打印機的同學,可以嘗試在電腦上查找資料,然后把這些資料進行簡單“編輯”,打印出來,裝訂成冊。(課后收集)
系列六:“原創作品——寫”
二、課本中也要求我們“自己動手寫寫詩”,課本是這樣指導我們的:先讀一讀閱讀材料中同齡人的詩,想想他們是怎樣把自己的感受用詩歌表達出來的,再試著寫一寫詩;還可以和同學交流自己寫的詩。
三、我們怎樣才能心中有詩呢?最重要的是聯想和想象。老師先考一考誰最有詩的“天份”,回答我的問題:8的一半是多少?……對了,這樣的回答就說明你有了詩心——形像的思維和豐富的想像。這是寫詩最需要的特質。
四、 讀兒童詩《爸爸的鼾聲》和《致老鼠》,說說你從“選材”這方面得到了什么啟發?自由說說選哪些題材寫。(例如:自然現象:日出日落、月亮、風、云、雨、雪等;物品用品:恐龍、超人、電視、電腦、布娃娃、筆、書等;景物建筑:公園、大廈、村落等;動物植物:牛、豬、狗……只要有感受,自己喜歡,覺得有趣的。
例:城市風景
自行車在打排炮。
汽車在發射魚雷。
小鳥在喊口號。
我蹦蹦跳跳(走路),
敲地球這面大銅鼓,
幫他們吶喊助威。
五、詩的語言與文的語言有什么不同?整齊,換行,優美,順暢
六、集體創作《日落》。
七、完成自己的創作后給老師修改。(積累下來)
系列七:“詩歌知識——賽”
一、導語:詩歌是廣闊的海洋。詩的知識就是一個百花園,我們能否在這個百花園中采到我們需要的蜜,就要看我們這些小蜜蜂是否辛勤勞動了。下面我們舉行一個簡單的詩歌知識大比拼的活動,看看哪些同學的詩歌知識最豐富。
二、競賽題(另頁)
三、小結競賽情況,談話:我們在詩海中拾貝,我們在詩海中暢泳。詩竟然不是遙遠的夢,詩竟然距離我們的生活這樣近。十年之后,我們的同學中,其中一些有可能成為詩人嗎?老師拭目以待呢。
系列八:“綜合匯報——展”
一、準備階段:
導語: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大家對詩一定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我們還要想想,怎樣把這一階段的學習所得展示出來呢?)
(分組討論,選擇匯報的方式方法)
方法一:小組合作把個人摘抄的詩裝訂成冊,設計好封面(老師發給紙)上交(配有文字、圖畫)
方法二:個人或小組合作把上網收集到的資料整理成自編詩集;
方法三:出關于詩的手抄報,裝訂成冊,加上封面;
方法四:小組合作在班內出墻報,宣傳欄。
方法五:閱讀相關的書籍,向同學介紹一本好書,參加匯報日自備該書。
方法六:把自己對某首詩的理解與賞析形成書面材料,全班裝訂成冊。
方法七:小組合作編排一個詩人故事,告訴大家詩人是怎樣寫詩的。
方法八:把活動過程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寫下來,在匯報展示的時候朗讀。
方法九:寫一份活動總結,寫出自己在活動后的收獲。
二、堂上匯報:
小型詩歌知識競賽會(五分鐘)——詩歌朗誦表演活動(十分鐘)——展示詩集(包括詩歌賞析,詩人故事,好書推薦等,十分鐘)——展示詩作(集體創作,個人作品,教師作品等,五分鐘)——暢談體會,總結收獲(口頭即興說,結合前面的原創作品;朗讀書面總結,表揚優秀成果。十分鐘)
三、分別評出“小博士”,“朗誦表演家”“最佳小編輯”“小詩人”和“總結能手”,讓他們貼出板書。
四、板書:詩道——知識競賽;詩韻——朗誦表演;詩集——好書推薦;詩作——原創作品;詩味——收獲總結。
(備注:匯報交流后收集學生的作品、資料,進行全面總結,表揚獎勵表現突出的學生)
六年級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匯報展示活動
(詳細方案)
1、經過一系列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學習的心得和收獲,使學生提高自信心和欣賞美的能力。
2、讓學生在展示的過程得到老師的欣賞和表揚,激發持續學習的興趣。同時得到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小結學習的方法,提高朗誦、欣賞、表演、說話等各方面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包括收集的資料,競賽的題目,朗誦的表演,推薦的詩、書,講、演的故事,編輯的集子,寫好的賞析、詩作和總結等。
難點:準備好各種資料,讓學生進行排練,設計好整個匯報展示過程的小環節。
活動時間:一月日,四十分鐘至六十分鐘左右。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進行匯報活動設計,收集學生積累的資料(教師積累的資料也整理出來)制作相應的簡單課件。組織指導學生進行節目排練。
2、學生準備:個人手抄報,小組詩集,原創小詩,詩人故事,好詩欣賞,書面總結。詩歌朗誦,知識競賽等。
活動過程:
二、詩歌知識大比拼:我們前些天每組選出了“兩個詩歌知識多面手”,現在請這兩個同學代表自己的組,參加班里的比賽,看誰能獲得“詩歌知識小博士”的稱號。
抽出同學出的題目,分別回答。(老師抽題,學生讀出)
搶答老師給出的幾小題。(另紙備十題左右的題目)
小結,我們在學習中得到了不少詩的知識,得到了一些理解欣賞詩的方法,也懂得了詩的分類方法,還知道了一些寫詩的方法。也就是獲得了詩道(貼出板書“詩道——知識競賽”),公布獲得“詩歌知識小博士”的學生名單,發給獎狀。下面我們再來開一個詩歌朗誦會。
三、詩歌朗誦會。(響音樂,集隊)師:602班詩歌朗誦會現在開始。在朗誦過程中,希望大家能體會到“詩的韻律”(貼出板書:“詩韻——朗誦表演”)。
602班詩歌朗誦會主持人詞
(合)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是一個廣闊的海洋。
(女)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在《詩經》中,我最喜歡《采薇》的片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男)我不是“采薇”,我采到了《詩經》中的另一顆明珠——《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男)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最鼎盛的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有“詩圣”杜甫,還有“詩史”白居易。我們請和同學朗誦杜甫的《春夜喜雨》。
……
(女)到了宋朝,一種新的詩歌形式興盛起來了,那就是“詞”。“詞”又叫“長短句”,是可以供人演唱的,一般都有詞牌名。
(男)哦,我知道了,蘇軾和辛棄疾是兩位“豪放派”的詞人。
(女)是啊!姜白石和李清照則是“婉約派”的兩位代表。
(男)下面請同學朗誦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女)元朝的時候,又一種新的詩歌形式“曲”興起了。
(男)唔,有些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粵劇里的粵曲一樣。
(女)下面請欣賞同學為我們朗誦白樸的《天凈沙.秋》。
……
(男)多美的色彩和意境啊!這就是古詩!轉入現代,出現了“新詩”。郭沫若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請我們班的女同學朗誦他的《天上的街市》。
……
(女)多豐富的想像啊!外國也有很多詩人,下面請我班的男同學朗誦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白樺》。
……
(男)我們在詩海里徜徉,(女)我們在詩海邊拾貝。(合)讓《我們去看海》吧!
齊背《我們去看海》。
……
(男)我還認識了很多當代詩人。余光中,顧城,席慕蓉,舒婷……我很喜歡余光中的《鄉愁》呢。
(女)我也很喜歡這首詩。《鄉愁》是一首抒情詩,表現了大陸和中國臺灣分割的不幸歷史,抒發了中華兒女思鄉懷土、盼望祖國統一的熾烈而深沉的情感。
(男)全詩以形式上的四個小節,將“鄉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在時間上是前后順承的,對應著人生的四個階段。作者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征,時空的隔離與變化,推進了詩情的層層深化,從而將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家國之思。
(女)這首詩還曾被音樂家譜曲,在海峽兩岸廣為傳唱呢。
(男)那現在就請我們全班同學,和在場的所有老師,都來朗誦一下余光中的《鄉愁》吧。
(播放音樂)
(主持人分別朗誦一二節,全班朗誦三四節。)
(回座位)
四、好詩欣賞,推薦詩集。剛才大家在朗誦的過程中,大多數是我們課本中的閱讀材料,但也有課外讀到的詩。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一定對某一首詩或某一類詩特別的欣賞,或者對某一個詩人特別的喜歡,又或者,你讀了一本好的詩集。下面請同學向大家推薦自己喜歡的詩。
1、 先背(讀)出自己喜歡的一首詩,再說說為什么喜歡它。(例如《游子吟》)
2、先介紹自己喜歡的一類詩,再讀(背)出其中的一首,再說說這些詩有些什么共同的特點。(送別詩)
3、 簡單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個詩人,再講講關于他的趣事(例如白居易)
4、展示各組同學出的關于詩的手抄報和詩集,介紹出得好的手抄報的特點。(李白的詩)
(以上各人發言教師應有所準備,指導學生進行背誦,朗讀,介紹,講故事和解說)
5、小結:同學們在閱讀中進步,在推薦中再次提高了欣賞和表達能力呢。以上是我們的第四個環節“詩集——好書推薦”。
五、原創作品,誦讀詩作。
(師)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班的同學也寫出了不少的詩。下面請同學們向大家朗讀展示自己的作品。貼出板書(詩作——原創作品)
1、自由朗讀,教師點評。
2、展示集體作品和“小報”。
3、 教師展示自己的“作品”。
4、小結激勵學生:詩就在我們身邊,詩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有朝一日,或者在座的某一個同學,會成為詩人也說不定呢。我們期待著這一天。
1、指名說,自由說。
2、指名朗讀寫得好的“總結”。
(師)總結發言:我們在詩海邊徜徉,我們在詩海邊拾貝,這讓我們滿載而歸。叩響了詩歌的大門,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個美麗的詩的世界!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起步,今后在詩海中走得更遠,得到更多的收獲和更大的樂趣!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陪伴我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