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給語文老師的建議書100字篇一
在你無拘無束地邀領(lǐng)你的學生一起在語文的天地遨游的同時,你還必須有一雙堅實的翅膀。這翅膀,就是語言文字的基礎(chǔ)。因此,我們提倡的是共性基礎(chǔ)上的個性飛揚?!?/p>
那么,我們所認為的共性是什么?如何才能在共性的基礎(chǔ)上做到個性的張揚?其方向在哪里?
我認為:認識共性的問題,也就是認識語文是什么的問題。多年來,人們對于這個問題各執(zhí)一詞,眾說紛紜。爭論過后,各人還是教自己的書,還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陶醉地舞蹈。有的,教學成績好但缺少反思,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最適合學生的,幾十年就這樣“無畏”地走過;教學成績一般不得不反思的,拘囿在自己的圈子里掙扎,掙脫而不得解。到底語文教師應(yīng)該走哪一條路?哪一條才是我們的真路?今天的專家這樣說,明天的教授那樣說,我們真的無所適從了,于是,到最后就作罷了,還是覺得自己的路最適合自己了。
這樣的焦灼和因此所養(yǎng)成的“無所謂”的態(tài)度,占據(jù)了我們語文教師的心。但是,在我們的內(nèi)心,渴望變革,渴望走“正道”的希望從未熄滅。我們在反思,我的教學是不是走歪了;我們在懺悔,我的教育是不是“非教育”的。是啊,我們是該全面反思和懺悔的時候了。反思的方向在于:我走得或快或慢,但這是一條背道而馳的路;懺悔的方向在于:在自己的田地里,做的是“不得人心”的所謂“好事”。
那么,在這里我堅決地提出:只有認識了語文是什么的問題,才能解決如此多的弊病。那么,語文是什么?在我看來,我們作為一線的教師,不要陷于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論爭中讓自己無所適從。一線教師自有我們自己的理解,語文就是兩種認識,你說的語文是小語文還是大語文,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樹立大語文觀。在大語文觀認識的基礎(chǔ)上,語文其實就是三個語詞:“文字、文學、文化”。文字,我們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和記憶,這需要像考據(jù)家一樣仔仔細細不得馬虎;文學,我們的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文學的'田地滋潤和熏陶,培養(yǎng)書卷氣,在這里,要的是涉獵和碰撞;文化,我們的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問題要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來解讀,來品味,來判斷,來接納,來創(chuàng)建,在這里,要的是交融和碰發(fā)。
解決了語文是什么的問題,我們就要扎實地前進。我們不妨把語文教學分為“小學”和“大學”兩部分。通過感悟,親近作者思想,體味作者情感,提高思想水平和審美能力,這是“大學”。識記字詞,掌握語法,熟悉文章的寫作規(guī)律,這是“小學”?!按髮W”教學應(yīng)舍棄一切條條框框,徹底擺脫匠氣,或作慷慨激昂的演講,或創(chuàng)設(shè)如臨其境的氛圍,或民主平等的討論,以融動心靈為目的。“小學”教學則應(yīng)如學者一般,仔細辯析,認真分類,全面總結(jié),以準確運用為目的。兩種課程分清,合理安排,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我想基于以上的實踐,我們所提出的:要給學生一個好的分數(shù),進入高一級的平臺;要給學生一個思想的天空,進入一個思想的境界,是能夠?qū)崿F(xiàn)的!
解決了共性的問題(在單位獲得了一定的認同感),那你就可以在共性的基礎(chǔ)上盡情地和你的學生飛翔了,我們知道,這個飛翔叫“張揚”。張揚有度,張揚有法,張揚有果,這樣的張揚那就是個性。個性的個體多了,語文才稱之為語文。
張揚有度:我們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通病,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以前是強加于學生教參的觀點,現(xiàn)在是強加于學生自己主觀的想法,殊不知這樣的傾向是極其危險的。危險在于,你可能給學生帶去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的宣泄,而不是一種兼容并包的胸懷。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給學生一個思想自由的天空,而不是把你的思想和做法強加于學生的身上。讓師生在自由思想的天空下,汲取一切人類文化的成果,在不斷探求的過程中獲得思想的啟迪。
張揚有法:一切文學都已經(jīng)失去了她存在的現(xiàn)場。我們語文教師就沒有必要讓學生必須信一種他人對文章的解說。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讓文學活在當下。簡而言之,那就是要鏈接生活。在文學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字里行間參透當下的人生百味。也許,你要說:人生百味,學生尚且過早。過早的給學生一些灰色的東西,不利于他的成長。但我始終堅信:只有接觸真相的人,才越來越堅強。也許,你要說:那么深奧的東西老師都接受不了,學生能接受嗎?我說能!其實,你說出“不能”的根由還在于:你所認為的教學就是傳授知識,教師永遠比學生能在作祟而已。在這里,我還是懇求各位老師,其實學生比我們更優(yōu)秀。我們不能拿著我們僅有的一點知識橫亙在學生求知的路上,這樣做就是扼殺。
張揚有果:課堂張揚了,氣氛活躍了,師生關(guān)系變得融洽了。但是在這里,不要融洽過了,否則就成了隨便。我們不學那些“以學生的怕老師贏得課堂的敬畏”,我們要力求:讓思想使師生浮躁的心沉靜下來。有了思想的交流,有了沉靜的課堂做基礎(chǔ),那必須有“有效的果”做結(jié),才是完美的。但是,在現(xiàn)實的課堂上,我們做到了個性的張揚但是學生所謂的成績平平,這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你所認為的個性張揚,只是你教師一個人的個性張揚而已,課堂上,根本就沒有學生真正的參與。這樣的課堂,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水平,在你的瀟瀟灑灑中變成附屬。你總認為,他們的成績肯定會好的,殊不知,大相徑庭。那么,在這種焦慮面前,我們要做的是:個性張揚的目標是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不妨,可以和學生一天背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取消讀書筆記;不妨,可以和學生隔天背一首課外詩詞,取消周記的寫作;不妨可以和學生兩周一次背一些文章的好題目,取消寫作提綱練習。所有這些不妨要指向教學實際。優(yōu)美的文字,可以用在哪一類的作文中;課外詩詞,可以做哪類作文的大小標題等等。實際上,還是我在第一條建議里所說的:我們追求思想的自由,而行動上要妥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