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雎教案一等獎篇一
1、知識目標:(1)理解詩歌的內容(主旨),《關雎》教案。(2)學習起興手法和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3)背誦詩歌。
2、能力目標:(1)提高欣賞古詩的能力。(2)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3)提高想象力。
3、德育目標:(1)培養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2)培養健康純潔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詩歌內容的理解(聽)和背誦(讀)。
【教學難點】詩歌的賞析(說)和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寫)。
【教學方法】朗讀教學法、問題探索法、講練結合法、歸納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同學們喜不喜歡古詩?我們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中國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作為新時期的年輕一代,我們應該吸取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精華。《詩經》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我們來學習《詩經》中的首篇--《關雎》。
二、學習《關雎》
(一)簡介《詩經》
(提問講解、課件顯示)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又稱《詩》或《詩三百》,它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五百年內流傳的`305篇詩歌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這些詩歌,內容豐富,有描寫勞動生活的;有反映統治階級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有勞動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還有描寫愛情婚姻生活的。《詩經》以四言為主,間有雜言。表現手法為賦、比、興。
(賦--直陳其事,直截了當,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興--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詠之辭。)
(二)課文說明
《關雎》是詩經首篇,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優美動人的民間情歌,是我國愛情詩歌的開山之作。詩中寫一個男子愛慕思念一位美麗賢淑、勤勞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寢,夢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與少女結為夫婦,和諧美滿地生活。詩中描寫的愛情,清新樸素,樂而不淫,充滿著健康純潔之氣,影響深遠。
(三)檢查預習
給加點的字注音:(抽查、課件顯示)
關雎(jū)窈窕(yǎo 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 qiú)參差(cēn 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輾轉(zhǎn zhuǎn)瑟(sè)樂之(lè)
(四)朗讀課文
(課件顯示。先請一學生讀,老師指導,再全班讀)
(五)講析課文
本詩共20句,分為三章。(按章分組學習,每章學習先由小組派代表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的涵義,概括本章的內容,老師再訂正。課件顯示每章大意)
第一章(前4句):以河洲上關關和鳴的雎鳩起興,抒寫男子對少女的一片癡情。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運用起興。
第二章(中間8句):進一步刻畫男子心儀的少女美麗勤勞,表現男子為少女長夜不寐,相思綿綿。
流用得妙!描繪了少女順勢打撈荇菜的忙碌而優美的姿態,生動傳神。
第三章(后8句):直抒胸臆,寫出愿望實現后的歡樂。
琴瑟友之表示和睦相處,親密相愛。鐘鼓樂之寫出了婚禮的熱鬧場面。
(六)小結
1、主題:(課件顯示)
本詩寫一位青年男子對美麗女子的愛慕之情。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率直、淳樸、真摯、健康的情感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藝術特色:(課件顯示)
(1)用起興。
興即觸景生情,托物興辭。這種委婉含蓄、生動形象的藝術手法多次運用,產生了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鳩成雙成對聯想到君子淑女終成眷屬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
各章大致相同,更換幾字使內容遞進,逐層抒發強烈感情,讀起來節奏鮮明鏗然。
三、拓展:與《蒹葭》比較
借助工具書,誦讀《蒹葭》體會其中的感情,比較與《關雎》有何不同。(課件顯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明確:《蒹葭》表現了古代青年男女苦苦思念一個人卻不能相見的衷情,這與《關雎》思而有得、終成眷屬的幸福之情是不同的。
(二)給加點的字注音
關雎()窈窕()好逑()荇菜()瑟()
(三)解詞
1、窈窕2、逑3、參差4、寤寐5、思服6、輾轉7、友8、樂
(四)背誦全詩
(五)發揮想象,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
五、板書設計(課件顯示)
關關雎鳩青運
一男子愛慕女子年用
淑女君子男起
子興
關荇菜流之思
二淑女求之女子勤勞美麗慕重
思服悠哉男子相思不寐追章
雎輾轉反側求疊
美句
荇菜采之麗
三琴瑟友之愿望實現女一
荇菜毛之充滿歡樂子詠
鐘鼓樂之三
關雎教案一等獎篇二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廊中,《詩經》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古人認為經過《詩經》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冠于《詩經》三百篇之首的《關雎》。
1、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
2、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歌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3、學習賦、比、興的表現手法,體會重章疊句的表達形式。
我們來了解一下《詩經》的相關知識。這里強調三點:
(一)《詩經》是我國的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又稱“國風’,指十五國風,是各地的民 間 歌謠。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貴族作品。
“頌”:是宗廟祭祀用的樂歌及史詩。
(二)《詩經》三種表現手法
賦 就是鋪陳直敘。
比 就是比喻。
興 就是借助其它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興”字的本義是“起”。簡單地說是指先言他物以觸發聯想,誘發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
(三)《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
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環往復的藝術效果。
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疊詞來狀物、擬聲、窮貌。
1、一讀,讀準字音。
2、二讀,注意停頓。
3、三讀,把握文意。
請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結合課下注釋,了解一下詩的大意,然后思考這個問題。
本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抒發了主人公什么樣的情感?
同學們在理解詩歌大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詩歌重在想象、聯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我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整理了一下,理解的時候可以借助一下。需要整理的記在課本上。
4、四讀,讀出感情。
既然有痛苦,有喜悅,那么我們在讀的時候就不能一種語氣讀到底,我們要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把感情讀進去。現在請大家自己嘗試著帶著感情讀一遍詩歌。或喜悅,或悲傷,要把它讀出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見“淑女”,一見鐘情,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愛慕之情,心曠到難以自抑。(讀出心曠、激動、難以自抑的情狀)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反復詠唱,來說明淑女勤勞能干、心靈手巧。(讀出淑女之美)
君子追求淑女時,特別是“求之不得”時,內心一定是焦慮、苦悶、失望的,從“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游哉,輾轉反側”可以看出來。(讀出長夜漫漫的那種坐立不安的焦慮、苦悶的心情)
一個人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想象著擁有。“君子”追求不到“淑女”,情極生幻,夢中出現了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情景,君子陶醉在愉悅中,沉浸在幸福里。 (讀出君子的喜悅之情)
5、五讀,讀出韻味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提到了教書的老先生,: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這個時候的老先生,一定是和文章融為一體了。要想樂在其中,首先要能感覺到詩歌的美。這首《關雎》美在哪里?
提示:可從內容、形式、結構、表現手法、語言等方面思考。
雎鳩的陣陣鳴叫誘動了小伙子的癡情,使他獨自陶醉在對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千年后的今天,在空氣中有著丁香花味的雨巷中,有一位詩人逢著了一個和丁香一樣的女孩,清澈的雙眸中含著淡淡愁怨,在擦肩而過的時候,駐足停留……他就是詩人戴望舒。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戴望舒的《雨巷》,不論是在內容,還是在表現形式上,這首《雨巷》都有《關雎》的影子。
《雨巷》全詩共七節。第一節和最后一節除“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這樣首尾呼應,同一主調在詩中重復出現,加強了全詩的音樂感,這一點對我們的寫作也有一定的幫助,我們完全可以在寫作文的時候模仿這種寫法,首尾呼應,回環往復,增強文章的節奏感和音樂感。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開闊、豐盈;是初生天地的源泉,簡單、潔凈。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情去誦讀,用心去傳唱,讓這古老的歌謠在祖國的大地上生生不息,熠熠閃光。
關雎教案一等獎篇三
1、理解《關雎》所體現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等創作手法。
3.把握正確的愛情觀。
1、 在誦讀中體會本詩的內涵。
2、 了解興的表現手法。
3、 用對照品析字詞,豐富語言,提高鑒賞能力。
4、 訓練快讀快背,提高背誦優秀詩作的能力。
1、 雙聲疊韻連綿詞的運用
2、 正確理解詩中所表現的男女青年純真美好的愛情。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美好的人或物,都會產生愛慕之心。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心中愛慕之人稱為“夢中情人”。《關雎》這首詩便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場對“夢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過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走進《詩經》開篇的第一首《關雎》。 學習新課之前,老師要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了。還是搶答吧。回答問題:
1、《詩經》在我國文學史上是個什么位置?《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2、它收錄了哪個時代的作品?距今有多少年了?西周年到春秋時期,約3000年的歷史
3、它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305篇。) [注,所以又叫《詩三百》,相傳孔子曾整理過這些詩并用來傳授弟子,所以后來被尊為儒家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之一。稱為《詩經》]
4.這些詩歌是怎么分類的?(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國風,是各地的民謠;雅:宮廷樂歌;頌;祭祀樂歌。)
查看比賽結果。
1.讀詩歌,大家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請同學們回顧歸納一下讀好詩歌的方法或竅門。……
2.明確:要讀得字字清晰,要讀出輕重緩急,我們大家一起來讀。……
3.明確:節奏把握好,兩字一頓,感情要明朗。聽老師讀,邊聽邊思考詩歌內容,試用一句話概括。……
4.有說喜歡有說思念,看來主人公的情感是有變化的。請結合注釋邊讀邊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前后有怎樣的波動?(愛戀—相思—夢幻)
第一節: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君子看了之后就想到了他心中的姑娘,心中充滿了愛慕之情。(雎鳩關關相對唱,雙雙棲在小洲上。純潔美麗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對象。 )
第二三節:河的兩岸長滿了荇菜,隨著那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文靜美麗的姑娘啊,醒著夢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難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著她。綿長的思念啊,教人翻來覆去難入睡。可見相思之苦。(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收采。純潔美麗好姑娘,朝朝暮暮都想愛。追求沒能如心愿,日夜心頭常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復去難入眠。)
第四五節:在君子所憧憬的一片美好的愛情夢幻之中,君子為她彈琴鼓瑟,敲鐘打鼓,取悅她,心中充滿了歡喜之情。(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純潔美麗好姑娘,彈琴鼓瑟來示愛。長長短短鮮荇菜,仔細挑來仔細選,純潔美麗好姑娘,鐘鼓聲里露笑臉。)
5.語言概括準確。下面請兩位同學把詩歌讀一遍,注意朗讀的語調,讀出情感和意境。
1. 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看看文章開頭寫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語言發揮想象力描繪出來。:“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2.除了雎鳩之外,文中有哪些具體的形象或事物?(荇菜、水、淑女、睡不著的人)
3.如果說眼前有一幅畫,畫面的中心人物是誰?對一位美麗的女子。她在隨風飄蕩的荇菜叢中采摘,文中采摘意思的有哪幾個字? (流、采、芼)
4.大家能作出幾個采摘的動作嗎?這些動作用準確的現代漢語怎么說?(撈、采、摘)
5.那位采荇菜的女子在忙碌著,沒曾想到有一雙眼睛正看著她了。大家能否想象出詩中君子第一次見到采荇女的情景?(想象)
6.情景描繪得歷歷在目,她很聰明地抓住了瞬間。傍晚的色彩,少女的動作,僅僅一剎那,卻讓它變成永久的記憶。同學們有過這樣一剎那的所見嗎?生活中或電視上,一個瞬間的美麗,你捕捉到了嗎?大家不好說,瞬間美麗,我們不一定說男女之間的印象,其他人的也可以呀。(朱自清寫他的父親為他買橘子時的背影)
7.瞬間的美麗,在有心人眼里,無論是低頭還是采荇,都那么有情致。讓我們來看,采荇菜的女子優雅的姿態,讓君子怎樣了?(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游哉,輾轉反側)魂不守舍,睡不著覺。
8.此時這位君子是什么心情?(苦悶、痛苦、無助)
9.這位女子值得他苦悶、痛苦嗎?(值得,窈窕淑女嘛。不僅體態美,而且這位女子還在勞動,荇菜為水中之物,故而在采摘時要左一把右一把地順水流去撈,可見這位女子正在勞作,勞動者往往是最美麗的,可見這位女子的熱愛勞動,熱愛生活。)
10.看人千萬別只看外表。詩歌中的男子沒有得到勤勞的淑女的愛就痛苦地失眠了,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請讀前三節,要讀出單相思的難耐,要注意延長字音,如:求之----不得----
11.有的同學讀得搖頭晃腦,有的著眉頭,那么,君子如愿以償了嗎?說出理由。
12.看來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見仁見智,理性一點,他是在做夢,浪漫一點,他是美夢成真,從字面來看,是在做夢。但我認為結果不是最重要的,我想知道你們喜不喜歡這首詩,看看它有什么特色?
a.詩歌的開頭為何要寫“雎鳩”?先寫景再寫人,這是《詩經》所特有的一種藝術手法,叫比興。賦、比、興是《詩經》的三大表現手法。簡介:
板書
賦:直接地陳述鋪敘
比:就是比喻,對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
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物。
b.本文除了采用表現手法之外還用了雙聲(例輾轉,聲母同)和疊韻(例窈窕,韻母同)的連綿詞、反復
3.作用: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
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 讀起來也很有韻律感。
13.一起讀一遍,體會韻律感。
14.試背——提示首字
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對異性的喜愛之情?
(同學們可以做到兩點:一是學會選擇,二是保持風度。)
小結:愛情與友情親情一樣,是人類最真摯的情感,也是文學永恒歌誦的主題。但應該是以相當成熟的年齡和心態為前提的,過早地去涉及它,那對自己和別人都是一種無情地傷害,就好比揠苗助長。而現在呢,我們聰明的做法或許就是來欣賞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經驗之談,欣賞它的美好。
a、背誦并默寫本文;
b、寫一個美麗的瞬間情景或摘抄一首你喜歡的愛情詩。
板書設計:愛戀(興奮、期待)——相思(苦悶、惆悵)——夢幻(幸福、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