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板書設計篇一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他修改作文,并請他到家里做客,使他受益匪淺的生長經歷,表示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同學通過閱讀作家肖復興的生長故事,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同時感悟如何修改作文。講葉老給他修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寫自身到葉老家里做客時,幾次寫到爬山虎,這是本文的難點。教學這課時,我采取這樣的步驟:整體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脈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再回歸整體、升華認識。
初讀時,引導同學了解課文寫了哪兩件事,知道這兩件事雖然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也存在著獨立性,然后引導同學一局部一局部地學習。
第一件事講葉老給“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局部??梢宰屚瑢W先自讀這局部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重點引導同學就“葉老師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協助同學解決課文內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
課文第二件事中幾次寫到爬山虎,這些語句含義深刻,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同學抓關鍵詞揣測其含義。
在理解了文中這兩局部內容后,回歸整體,討論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使同學了解到,因為我的作文寫得“親切自然”,葉老批改了我的作文,因而對我有所了解,才情我到他家里做客。我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葉老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已經過去將近三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另外,教師還引導同學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身的學習收獲,特別是在寫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收獲。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板書設計篇二
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這一單元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體驗成長的快樂。四年級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他們中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問題,更不會意識到這些問題在自我成長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而這篇課文是當今文壇著名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貞浟?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贊頌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的文品和對人平易真誠的人品。文章的篇幅較長,其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適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達到以讀促情、以讀促悟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文章中葉圣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還可以學習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
由于四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鑒賞力,還有一定量的詞匯積累,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字詞,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并能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但是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還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的葉老關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特色和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教學目標預設為。
1、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確定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并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我采用一下教學方法:朗讀感悟法、對話式教學法和自學輔導等教學法,這三種方法穿插運用,可以充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能動性,鼓勵學生即興創造,在對重點詞句的反復誦讀中,形成解析完教材,確定完目標及重難點,下面我將說說教法與學法)“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幫助理解,并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播放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在學法上我將根據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來指導學生采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朗讀、思考、交流、練習,從而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學生個性化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情感脈絡。在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導學中打造一個動態生成的課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
鑒于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下面我重點說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步,本課時教學過程我將按五個環節展開:
開課伊始,我和學生從《爬山虎的腳》談到葉圣陶,從葉圣陶談到肖復興,又從肖復興引出中心句: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的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這些都與上課的內容緊密相關,既可以勾起學生的回憶,又能通過談論葉圣陶,對即將學習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更豐富的認識。接著我揭示課題,讓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隨機強調“那”和“綠”兩個字的書寫要求。這樣設計一方面進行寫字訓練,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首先,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注意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寫準字形。如,廳是后鼻音,薦是前鼻音,書寫薦的時候注意草字頭下面是存不是在,昏上面是氏不要在下面多加一點。在疏通完文字之后,我讓學生思考,課文寫了葉圣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圍繞這兩件事怎樣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分別用四個字概括這兩件事,在交流時隨機形成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然后我再讓學生看著板書完整的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在這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而是通過提示,給學生一種方法的指引,從而學會概況課文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使學生通過動口、動腦、動手,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脈絡,為下文細讀課文奠定基礎。
三)、細讀課文,重點品味
學生要對課文有所感悟,首先得“批文以入情”。在引導學生由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我給每個學生充分的讀書與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徜徉在文本里,深入與文本對話。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1—5自然段,思考: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請畫出相關的內容,然后讀一讀這些句子。
(學生自學后交流)
課件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指名讀這句話,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密密麻麻”“到處”來體會葉老的認真一絲不茍,隨后引入課外資源,引導學生看資料袋中一張畫像的修改原稿,從而讓學生對“密密麻麻”“到處”這兩個詞語有更鮮明的印象,葉老為肖復興修改處大到一個句子,小到一個詞一個字,甚至連標點符號也沒落下,可見葉老修改作文時是多么認真仔細。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為了近一步體會葉老的認真,學習葉老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我還將利用課件,讓學生把肖復興的習作和葉圣陶先生為他修改后的習作做一個對比朗讀,體會這樣改的好處。從中學習到作文修改的一些方法,同時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寫好后也要作這樣的修改。
接著課件出示描寫作者肖復興感受的句子: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胺鳌?,輕輕擦過,“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運用這個比喻,更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對葉老濃厚的情感,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和體會這些情感,我設計了層層遞進的情感暗示,進行朗讀指導。一讀:興奮。刪改后的句子更準確,更規范了,作者的高興之情由然而生,請同學們試一試讀出他的興奮心情。二讀:溫暖看到葉老這么認真、平和地為我修改作文,我感到春風不僅吹到面上,更是把溫暖注入了心田,請大家再讀!三讀:感動葉老當時可是教育部副部長,工作繁忙,還擠出時間來為我一個素昧平生的小孩子改作文,我感動、我自豪,再讀!四讀:敬佩葉老當時已經70多歲了,還這樣關心一個孩子,我無法言表的感動都融于春風拂面的那一瞬間,再讀!
四)、整合課文,升華情感
通過上面環節的學習,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是零散的,這時我設計說話練習,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當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我(一下子愣住了)。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后,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這一環節試圖通過三個句式的練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升華學生對葉圣陶先生的情感。
五)、回顧中心句,前后呼應
在課接近尾聲時,我深情描述情境:雖然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葉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還深深地留在了肖復興的腦海中,所以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學生齊讀:“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苯又?,我總結全文:這節課,我們收獲頗多,在葉老家做客時,我又收獲了怎樣的感動呢?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又會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下一節課讓我們再走進葉老先生的家,去盡情地享受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這樣結課是為了和課開始時呼應,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板書設計篇三
文本解讀: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生長經歷,表示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3、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文中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3課時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詞語。
3、分節讀課文。
了解課文大意。課文寫了哪幾件事?(修改作文。做客)
1、找出課文中“修改作文”和“做客”的段落。
2、同座互讀這兩個內容。
1、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
1、自讀課文3----5自然段,同學質疑。
2、指讀3---5自然段,考慮:
(1)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
(2)“我”有什么感受?
3、指讀3自然段。
(1)找出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語句,讀一讀。
(2)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什么?(葉老修改多·修改細。態度認真)
(3)“愣住”何意?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生想象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
4、指讀4自然段。
(1)這段話中哪些是寫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
(2)哪些是寫作者的感受的?(生讀相關句子)
(3)從“仔細”一詞你體會到什么?
(4)指讀寫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逐句體會修改作文的方法。
(5)從葉老的修改中你學到哪些方法?(逐句閱讀體會,要求結合自身的作文實際來體會)
(6)齊讀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感悟修改方法,結合實際談自身的習作體會。
(7)看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他又是怎樣的體會呢?(指讀相關句子)
(8)齊讀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引導體會。
(9)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作者此刻的心情嗎?(生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5、指讀5自然段。
(1)葉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的?(生找出讀)
(2)齊讀葉先生的評語。葉先生的評語中交給了我作文方法,你知道嗎?(作文事實具體。親切)結合自身作文實際談談。
(3)作者看了評語之后,是怎樣的感受呢?(讀最后一句)
(4)此刻,作者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想象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1)課文在寫做客的內容中幾次寫到了爬山虎?請把它們找出來。
(2)指讀相關的句子。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板書設計篇四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老先生給他批改作文、邀他到家中做客,使他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感受很深。我想我要學習葉老先生的三個優點。一是有責任心。為什么葉老先生批改作文一絲不茍?這是一個小小中學生的作文,簡單改幾下不就行了嗎?但他沒有。為什么?因為人家的作文要印成書了,改不好是小事,讀者反映書不好是大事呀!二是對人平易真誠。文中提到葉老先生和肖復興握了手,他沒有趾高氣揚地對待肖作家,也沒有吹噓自己,這不就是平易嗎?文中有說交談融洽的,不只有真誠才能融洽嗎?三是文品如人品。他不驕傲自滿,所以兩者才能都堪稱楷模??!
我一定要學習葉老先生身上的閃光點!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板書設計篇五
當代作家肖復興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回憶了他中學時代,葉圣陶爺爺如何關心他學習的事情。由于我的一段特殊經歷,所以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感到格外親切。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這不僅使我看到了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了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這句話對我的啟發教育特別深刻。
五年級的一天,媽媽將給我準備的課外資料塞進了我的書包。我很不情愿,可眼珠骨碌一轉,妙計已生,何不以次為內容寫篇作文參加校園與家庭杯關國征文比賽呢?主意一定,腦筋一動,大筆一揮,一篇題為《書包又胖了》的`作文出籠了,給老師一看,老師給我提了不少修改意見。我信心百倍地進行了修改,喜氣洋洋拿給老師過目。老師又提了幾條建議,我耐心地修改。如此到了第五次,老師還有不滿意的地方。我忍無可忍,不改了。平時我的作文都那么出色,這篇作文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并且有了五次,這不是刁難我嗎?我對老師一肚子的怨氣,心想:哼,我不聽你那一套。
兩天過去了,老師給了我一個任務:讀六年級的一篇課文,題目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我自知心里有病,不知老師這次葫蘆里又裝著什么,便老老實實讀了起來。讀到第二遍,耳邊仿佛聽到了老師的聲音:肖復興的話你看到了嗎?你下大力氣了嗎?哦,老師已經把準了我的脈,并給了處方,同時下了藥。老師,您真有眼力。于是,我對那篇作文進行了第五次手術。當我第六次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時,看到的是布滿點點紅線和蠅頭小字的第六稿?!稌峙至恕芬晃脑谡魑谋荣愔蝎@得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