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追求初一篇一
我們有時就像生活在一個鏡子迷宮,而更多時候我們都會用自己的想法去下定義自己不知道的新鮮事物,但我們所下的定義就一定是對的嗎?不如嘗試著打破這面鏡子,去尋找事實真理吧!
就像在很久以前的波蘭,有場爭議虐殺了一些真正有才華的為人,這場爭議就是“地心說”和“日心說”,這個人就是對天文很感興趣的——哥白尼。他通過自己的研究發現地球并不是宇宙的最中心,又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終于煞費心血的得出了“日心說”這個理念,可古時候的波蘭封建思想嚴重,不僅一致認為不可能并且一下否絕了他的思想,在這之余還將他殘忍拖去了刑場,活活燒死。他們在思想上的鏡子也是時候需要打破了。
我想,我們在遇到新鮮事物時應該用客觀的思想去看待事物,更該學著質疑自己,還要抱著謙虛的心態去學習。而我們的問題恰恰出在這里,打破這面只能使自己自我感覺良好的鏡子吧,不要再自大妄為地撕扯著我們做人的初衷,忘記了我們人活著該有的作為與意義。
追求初一篇二
剛才并沒有在做題,也沒有和別人聊天,而是陪著同學去了一趟醫務室,她感冒了,陪她拿藥。
回來的時候,看到新生的軍訓剛結束,然后看到他們的軍訓服,和去年我們的簡直天壤之別。有的時候也會感慨,會什么總是在發生變化呢,而且不是讓我們越變越好,而是讓我們成為過去的那種變化。
最近,越來越喜歡聽華晨宇的歌。
尤其是《易燃易爆炸》,雖然知道他不是原唱,也聽了原唱陳粒的這首歌,雖然也很好聽,但總是覺得和華晨宇相比起來,還是缺少一點東西的。
同學開我玩笑說,缺少的這點東西,可能就是對華晨宇的喜歡吧。
我想,她說的可能很有道理,或許就是這樣的。
我現在正安靜地坐在圖書館五樓,看著身邊的人都在努力地學習,真的感慨,學習確實需要一種氛圍。我想,以后有空還是就來圖書館吧,不管做什么,似乎都是很有效率的。
如果一直待在宿舍,我想這些事情,可是都化作泡影了。
在宿舍,除了玩,看電視,打游戲,真的找不出其他的什么了,哦當然,還有吃。
可是我不想讓我的生活一天又一天,這樣度過。
所以,我們理應追求那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的生活。
追求初一篇三
我相信,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一個目標,并且都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奮斗。
科學家探索科學奧秘,文學家尋覓創作源泉,下崗工人尋求再就業機會,農民尋找致富之路;教師為弄清一個問題而尋根究底,學生為獲取一個正確的答案而執著追求......這樣的境界多么壯美,這樣的人生多么絢麗!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遠大的理想而更有意義;因為有了目標,才五彩繽紛,才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正確的追求是人們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有了正確的追求和目標,就會找到正確的方向,困難和挫折就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我們的追求是方向,也是動力。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實現一個個目標,一步步成長的過程。小學階段追求的實現,也就意味著我們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開始迎接新生活的挑戰。所以說,確立新的追求是我們在新環境中成長的需要。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和指路明燈,是催人奮進的巨大力量。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將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將使我們的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人的一生不能沒有追求,沒有追求的人生將會是沒有意義的人生。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我們應有自己遠大的追求,并且為之奮斗。
追求初一篇四
青年人,尤其是我們十七八歲的學生,總愛用幻想的畫筆為自己的未來勾畫出絢麗的藍圖。這是空想?是虛構?不,這就是追求。追求究竟是什么?我認為它就是理想,就是志向,是夜航中的燈塔,是奮斗的目標。總之,如果你確定了自己的追求,就好像在茫茫夜色中看到了一線光明,在熙熙人群中找到了自我,從此你便會為了它而付出艱辛付出代價,最終取得成就,使自已的人生畫卷成為了不起的杰作。
既然追求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到底應該如何去實現追求呢?回答只有一個,那就是找準起點,正視挫折,鍥而不舍。
首先,正確認識自我,在社會這個平面中找到屬于自已的坐標,這便是你描繪人生畫卷的第一筆。接下來就要從點滴做起,從簡單的線條做起,正如魯班學藝,先練鑿孔,達。芬奇學畫,先畫雞蛋一樣,只有打好良好的基礎,踏出堅實的每一步,才會有《蒙娜麗莎》向你永恒的微笑,才會有《最后的晚餐》等待你去咀嚼……的確,“川廣自源,成人在始”。
第二,要正視挫折,我們知道,追求的途中是荊棘叢生、榛莽遍布的,這就不免會使途中的人受到挫折。然而世界上沒有比人更高的峰,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我們不應讓自己追求的理想之舟被滔滔巨浪吞沒,不應因一時的失利而一蹶不振,生活中有颶風疾雨、烈日寒霜;真正的強者應與之頑強地搏斗,用自已的智慧和力量重新站起。在小時候連只板凳都做不好的愛因斯坦,經過自己的努力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眾所周知的數學家華羅庚,在小學不是也留過級嗎?所以,成功的摩天大樓常常是用無數塊失敗的磚瓦砌成的。我們只有勇于戰勝因難,才有可能最終實現自己的追求。不過,話又說回來,只有“勇于”而不“善于”戰勝挫折孔怕不行的,我們還要不斷地分析歷史,總結經驗,以便取得更大的進步。正如蘇聯的一位作家曾說過的“聰明的人決不會兩次被同一塊石頭絆倒。”所以,從失敗中尋找經驗,從錯誤中發現真理,也是在追求途中不可缺少的。
具備了以上兩點以后,我們還應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司馬遷一生飽嘗艱辛,但始終如一地對自己所追求的精神鍥而不舍,“有志者,事競成”,他終于寫出了被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光輝巨著——《史記》,從而又一次印證了那句無可非議的名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找準起點,正視挫折,鍥而不舍,可以說是實現追求的三要素,每個想取得成績的人都應很好地做到三點。不過我還要奉勸那些初露頭角的人,要記住泰戈爾的這句話:“有的鳥本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只是因為翅膀上系著黃金,所以再也飛不起來。”追求途中的朋友,不要為眼前的一點功利而停滯不前,不要成為曇花一現的人物。
追求初一篇五
走過歲月才發現,兒時的我是多么的天真,無知。竟承諾永不分離,可誰又知道世間的變幻?面對世界,除了無力,我們只能步步退讓,越過友誼的山,跨過似海的情,我們只有徘徊。
什么時候發現我們像個小孩的?我忘了,只依稀記得笑容在慢慢退卻,留下了滿面的愁容。“不知道什么時候,學會了偽裝,學會了在受傷的時候笑,笑得寂寞任性,笑得毫無靈魂,而更多的是空洞。”這句話望了是在哪里看到的,只覺得挺適合我們的就隨手記了下來。只不過現在回頭看看這句話,更覺得像是預言,預言著我們的明天。
習慣了冷冽的空氣,愛上了獨處的孤寂,更多的時候戴上了冰冷的面具,面對朋友時會顯現淡淡的憂郁,但是那是旁人無法看見的。“我覺得交朋友,重要的不是富有或貧窮,而是他是否能夠懂你。”這是一個朋友對我說的話,我覺得我們都只是孩子,要的不多,只是“理解”二字就夠了,我們都一樣,在內心深處,像個孩子,情緒化,容易滿足,還有十分脆弱。
一個網友在網上告訴我,他失戀了,在我還沒來得及安慰他時我收到了他的這樣一句話“放棄我是她的損失,我損失的不過是一個不愛我的人,而她損失的是一個愛她的人”于是我笑了,他也只是個孩子。在生氣的時候說氣話。
“越老越小”這話說的可真沒錯。現在,我爺爺奶奶就像這話里似的。每天,兩個老人都要吼上幾句,可真要讓他們呆個兩三天不見呢,兩個又問你問得慌,弄得家里人是哭笑不得。在一起吧沒幾句好話可說老是吼來吼去的,這不見的時候吧,又總是牽掛著對方。其實兩老人就像我那四歲的弟弟一般,像個小孩。
蒼涼的哀愁,冰涼的雙手,讓我的心在微風中顫抖;悲戚的戀歌,沙漠的綠洲,無法沁透凍結的世界。走過了才知道,經歷過了才明白,其實當個小孩也很好,無憂無慮不是嗎?背靠著背,手挽著手,卻只能是瞬間的故事,走不到路的盡頭。臉上的淚痕,心里的傷口,干了,干不了,愈合了,留下了印記,直帶很久很久。她說“愛,是短暫的擁有;痛,卻烙在心頭。笑,是曇花的乍現;淚,卻漣漣。”莫不是到了傷心處,又為何如此感嘆?然后,我輕笑著搖了搖頭,她也是個孩子,一個受傷的孩子。
到了我們懂得的時候,我們也明白了:我們已經無法重來,回頭,回不到陌生的起點,前進,走不近彼此的終點,猶如站在橋上只能隨著橋搖擺,飄蕩,飄蕩。
我想我也只是個孩子,像個孩子。可是我想選擇做一個學會放手的孩子。
轉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孤寂,想逃也逃不了的命運,注定了分離。想問:是否一次的錯過終將成為永遠的悲劇?答案是“是”那我會笑著說“有緣再見”不在乎人去樓空的寞落,不去想擁有過的過往,只要學會放手。只是不明白,早知道注定的分離,該有的孤寂,為何這一切來時卻有痛不欲生的痕跡。
我開始懂得小孩也有他的煩惱與愁緒,放手,并不如我想的那么容易。
追求初一篇六
玫瑰代表愛情;牡丹代表華麗、富貴;荷花代表清純,他們都以一種方式展現著自己,散發著像孩子般的天真爛漫的氣息,給季節披上美麗的外衣,讓季節掛上燦爛而又自豪的笑容。
玫瑰、牡丹、荷花……在古代就有許多詩人寫過關于贊頌他們的詩詞,它們如今的光輝燦爛,我想,都要歸功與他們的贊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青苞雖小葉雖疏,貴所高情便有余”。來自:作文大全然而,你們可曾想過,玫瑰雖是色香俱全,可渾身是刺;茉莉、米蘭雖香氣襲人,但不夠艷麗;君子蘭、牡丹雍容華貴,卻少了些馨香……他們之間始終少了完美。
雖然在當今世上,十全十美的,絕無此人,古人所稱贊的孔子,所發揚的儒家思想,至今人任被一代一代的人所繼承,但我堅信,他不夠完美,跟不上現在科技發展那矯健的步伐,所以它是有缺點的。“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正印證了寫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們不僅要敢于不斷的追求,但是我們可以把名人的故事當作每天激勵自己的`良藥。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被人認甚至是自己父母都看不起的小孩,他總共做了第3把板凳,最后他選擇了最后做的那把,并交給了老師。后來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
雖說他做的第三把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他的心卻因此變得更加完美,懷著一顆敢于追求而不怕嘲笑的心,懷著一顆敢于創新而無所畏懼的心去追求,去實現理想,去攀登理想境界的最高峰。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展開理想的雙翅,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所追求、所喜愛的事物吧!
不要抱怨自己為什么不是個幸運兒,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去爭取,去索取,那么你將可以成為現代的愚公,將來社會的寵兒。
追求初一篇七
世上有三種追求——政治追求、經濟追求和思想追求。但在其中,經濟追求是最現實的,政治追求是最艱苦的,思想追求是最高尚的。但無論你喜歡的目標是什么,只要是為之奮斗了,那么你就在追求它了。所以,追求是奮斗至成功的根本。
西漢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正是因為他追求為文學作出貢獻,所以他忍辱負重十九年,用畢生的經歷著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還有東漢時期的著名天文學家張衡,苦心鉆研了十九年,發明了地動儀;西漢中郎將蘇武牧羊十九年不改其志。他們都是因為心中有追求,因此他們為之奮斗,最后都邁進了成功的大門。
宋朝一代名將岳飛一生的追求是一種壯烈的紅、沉重的紅、凝重的紅。他馳騁于“三十功名塵與土”之間,從未放棄對祖國的一片忠心,即使被判為“莫須有”的罪名,也不失他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如果說一個人沒有了追求,那么不如說這個人的生命是毫無意義的了。俗話說:“人活著就為有個奔頭,有個盼頭,這樣的人才能向前看。”也就是說,進步不代表追求,而追求了,那么你必定會達成心愿,只有這個人活著有個奔頭,那么這個人的生命將會價值匪淺。
想要執著的追求自己的目標,屈原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屈原雖然放棄在楚懷王面前爭寵的機會,揮揮衣袖便離開了朝廷,但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他仍報有一顆愛國的熾熱的心,還有他“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的自潔,因此他的《離騷》便成為他執著追求的標志。還有科學家諾貝爾,為了追求更安全的黃色炸藥,他不惜將房子當做實驗品,并且不止一次炸傷自己和家人,最終達成了目標,制造出了更安全的黃色炸藥。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會實現,也許只是一念之差,這一切都會以失敗告終。
“西楚霸王”項羽坐擁四十萬大軍,而劉邦只有十萬之眾,兩方人馬數量相差懸殊。于是項羽邀劉邦赴鴻門宴,想趁此機會殺死劉邦,以永絕后患。可正是因為項羽的婦人之仁,一念之差,錯失良機,最后落得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以失敗告終。
司湯達說過,一個人只要強烈的、堅持不懈的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是啊,精衛填海,矢志不移;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女媧補天,力填蒼穹。自古以來,人類就沒有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因為追求是平凡與非凡的共存,是夢想與現實的共生,是個體與時代的共進,是古往與今來的共繹,是成功與失敗的共榮,是激情與堅守的共需,是智慧與時機的共倚,是獨樂與眾享的共融,更是人們最熱愛的一種力量!
因此,一個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只要意志堅定,不畏困難,任何絆腳石都會成為走向成功的墊腳石,因為追求是奮斗至成功的根本,因為追求使夢想花開。
追求初一篇八
誠信,人品之本,為人之本!
中華民族的河流潺潺地流了五千年,涓涓不絕,而這河流的靈魂,是誠信,河流的根源,也是誠信。于是在長河中,流淌著遙遙天河間無盡的思念,草長鶯飛中梁祝的化蝶雙雙,凝聚了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于是在長河中孕育出岳飛的精忠報國,焦裕祿的不辭勞苦,孔繁森的一心為公。
誠信沒有重量,卻可以使人有鴻毛之輕,有泰山之重;誠信沒有標價,卻可以使人的靈魂貶值,可以使人的心靈高貴;誠信沒有體積,卻可以使人的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可以使人虛懷若谷,高瞻遠矚;誠信沒有色彩,卻可以使人心情灰暗、蒼白,可以使人情緒高昂、愉悅。不必懷疑,誠信無價,得失只在我們寸心之間。
人生在世,貴有誠信。一切的品德都是源誠信而生。有了誠信,世界才會有真正的高尚;有了誠信,人類才會有萬物之靈的品格。亭亭如蓮,出淤泥而不染,幽幽如蘭,出空谷而獨芳,只因誠信是人品中最美、最純潔的靈魂!
古往今來,歷史上人物的命運不盡相同,其中就關乎個人的人品,而評論人品首先就得看誠信。奸詐狡猾之徒一生勾心斗角,為了榮華富貴,摒棄誠信;品格高尚之士淡泊名利,為了誠信,寧愿舍棄榮華富貴。前者最終落了個沽名釣譽之名,而后者無論在何時都受到萬人景仰。幽王亂點烽火,戲弄諸侯,終致國家滅亡;拿破侖違背諾言,進攻盟國,最終淪為階下囚。建國初期,中國為了朝鮮的一聲救援,不惜以弱軀去抵擋強國的欺壓;信陵君因誠信,得助于侯生與朱亥,抗秦救趙,名揚四海。如果當初幽王沒有為搏紅顏一笑而毀掉約定,他的國家或許就不會滅亡,如果拿破侖能遵守他的諾言,或許他就能風風光光地度過一生。誠信,能夠決定人的一生。
有的人,眼中只有世俗,不會存在誠信;有的人,想的只有金錢,不會存在誠信;有的人,心里只有欲望,也不會有誠信。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不要認為誠信離我們很遠,事實上,誠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都是誠信。按時交作業是誠信,與同學上街守時是誠信,按時還書是誠信,遵守學校的紀律是誠信,說到做到是誠信,不自欺欺人是誠信,對別人坦誠也是誠信……多一份真誠的感謝,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凈土,附之以心靈最純凈的雪水,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的花朵!
追求誠信,永懷誠信,你會發現原來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片天空;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整個季節;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整個海洋……追求誠信,追求我們的品格之本!